一种燃气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18565发布日期:2020-05-20 02:45阅读:380来源:国知局
一种燃气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家电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燃气灶。



背景技术:

燃气灶是家庭中常用的厨房电器,燃气灶包括燃烧器、面板和锅架。人们煮饭时,将炊具放置在锅架上让炊具受热进而进行烹饪,一般锅架会想要让燃烧器上的火苗燃烧充分而设计进风口,并且在烹饪过程中还会将燃气灶和油烟机结合使用,当开启油烟机时,燃气灶周围的空气会因为吸力作用而流动较快,会造成锅架内正在燃烧的火苗乱窜,并且厨房的通风效果一般较好,会使火苗乱窜的更加激烈,而这种经常乱窜的火苗会造成对炊具底部的加热不均,影响烹饪效果的同时也造成了能量的浪费,另一方面,如果锅架只设置用来防风的围挡部,没有设置进气孔,仅凭锅架上角片与炊具底部形成的间隙进气的话,还会造成燃烧不充分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因燃气灶周围空气流动造成的火苗乱窜以及燃烧不充分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够保证火焰正常燃烧且燃烧充分的燃气灶。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燃气灶,包括面板、积水盘和锅架,所述积水盘安在所述面板上,所述锅架设在所述积水盘的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锅架包括聚能围挡,所述聚能围挡与所述积水盘之间至少设有两个限位部,与所述限位部同水平高度的所述聚能围挡上设置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位于相邻的所述限位部之间,所述进气口形成连通所述锅架内外的进气通道。

燃气灶的面板上设有带进气口的锅架,这样在会使得燃烧器的火焰燃烧更加充分,在设置进气口的同时又增加聚能围挡,这样当燃气灶周围的空气流动时,聚能围挡会护住火焰防止周围空气对火焰造成影响,同时也可以对火焰产生的热能进行一个聚拢的效果,在稳住火焰的同时达到聚能的功效,而聚能围挡与限位部处于同一水平高度,可以进一步的增强进气效果和热能的聚拢效果。通过限位部将锅架安装在积水盘上,这样烹饪时洒出的废液会滴落在积水盘上,方便收拾及清洁燃气灶面板。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部包括设在所述聚能围挡上的限位环壁和设在所述积水盘上的限位凹槽,所述限位环壁卡在所述限位凹槽内将所述锅架定位在所述积水盘上。

通过将限位环壁插入限位凹槽内完成锅架在积水盘上的安装,限位环壁环绕设置在积水盘的四周,尽可能全方位的保证锅架在积水盘上安装的稳定性。

更进一步的,所述限位凹槽设在所述积水盘的外侧边沿,所述限位环壁的外周与所述积水盘的外周在纵向表面平齐过渡。

聚能围挡沿着积水盘的边沿设置,也就是说锅架也是沿着积水盘的边沿设置的,这样提升了锅架与积水盘整体的一体性,更加美观,并且对于烹饪过程中炊具产生的废液等残留物可以落到积水盘内,这样方便用户收拾清洁燃气灶。

进一步的,所述积水盘包括底盘及自底盘周边向所述聚能围挡延伸的凸台,所述底盘与所述凸台形成积水腔,所述限位部位于所述凸台上。

积水盘上设有向上凸出的凸台,凸台和积水盘的底盘相配合形成积水腔,积水腔专门用来收集炊具烹饪过程中产生的废液等,而限位锅架的限位部安装在凸台上,这样限位部会给积水腔形成一个挡隔的作用。

更进一步的,所述凸台自所述积水盘周向设置,所述进气口的上边缘高于所述凸台以形成所述进气通道。

凸台的环绕设置在积水盘的四周,进气口的上边缘与凸台之间的空隙形成了进气通道,帮助锅架内部补充空气,使燃烧充分。

更进一步的,所述凸台上设有与所述进气口位置匹配的缺口,所述缺口与所述进气口合围成所述进气通道。

积水盘上设有向上凸出的凸台,限位锅架的限位部安装在凸台上,同时凸台上还设有与进气口位置相匹配的缺口,缺口的设置可以在设进气孔的基础上增加进气通道,进一步的补充空气使燃烧充分。

进一步的,所述进气口设置为偶数个,且所述进气口相对于所述锅架的轴心对向设置。

保证进气孔的个数为偶数个,这样使得进气孔能够两两对应设置,这样会产生进气对流,进一步的提升补氧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锅架上还包括角片,所述角片包括平行于所述面板的支撑面,所述支撑面与所述聚能围挡的上表面之间的高度为12-16mm。

更进一步的,任一所述进气口的上方设置所述角片,所述角片在所述锅架底面的投影等分切割所述进气通道。

在烹饪过程中,炊具放在角片上,炊具的底部与角片的支撑面相接触,形成了一个排气通道,支撑面与锅架边沿的高度范围为12-16mm,当高度小于12mm时,炊具底部与角片距离较近,影响锅架上方的进气以及燃烧产生的废弃的排放,使烹饪效果不佳;当高度大于16mm时,炊具底部与角片距离较远,会流出大量的空隙,这样会导致热量的流失,也会造成烹饪效果的影响。同时,角片等间距的设在锅架的四周增强了对炊具的放置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面板上还设有旋钮,在所述旋钮与所述锅架轴心的连线方向,所述限位部之一遮挡所述旋钮。

限位部设置在旋钮与燃烧器之间形成一个针对旋钮的隔挡,这样能对旋钮起到一个隔热的作用,有效阻止了旋钮与燃烧器的直接相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燃气灶和锅架的装配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锅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积水盘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锅架的正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燃气灶和炊具的装配剖面图。

1、锅架;11、聚能围挡;12、限位环壁;13、进气口;14角片;141、支撑面;2、积水盘;21、限位凹槽;22、纵向表面;23、凸台;24、底盘;3、面板;4、燃烧器;5、炊具;h、支撑面与聚能围挡上表面之间的高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一种燃气灶,包括面板3、积水盘2和锅架1,积水盘2安在面板3上,锅架1设在积水盘2的上方,锅架1包括聚能围挡11,聚能围挡11与积水盘2之间至少设有两个限位部,与限位部同水平高度的聚能围挡11上设置有进气口13,进气口13位于相邻的限位部之间,进气口13形成连通锅架1内外的进气通道。限位部包括设在聚能围挡11上的限位环壁12和设在积水盘2上的限位凹槽21,限位环壁12卡在限位凹槽21内将锅架1定位在积水盘2上。限位凹槽21设在积水盘2的外侧边沿,限位环壁21的外周与积水盘2的外周在纵向表面22平齐过渡。积水盘2包括底盘24及自底盘24周边向聚能围挡11延伸的凸台23,底盘24与凸台23形成积水腔,限位部位于凸台23上。凸台23自积水盘2周向设置,进气口13的上边缘高于凸台23以形成进气通道。锅架1上还包括角片14,角片14包括平行于面板3的支撑面141,支撑面141与聚能围挡11的上表面之间的高度h为12-16mm。进气口13设置为偶数个,且进气口13相对于锅架1的轴心对向设置。任一进气口13的上方设置角片14,角片14在锅架1底面的投影等分切割进气通道。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5所示,燃气灶的面板3上设有带进气口13的锅架1,这样在会使得燃烧器的火焰燃烧更加充分,在设置进气口13的同时又增加聚能围挡11,这样当燃气灶周围的空气流动时,聚能围挡会护住火焰防止周围空气对火焰造成影响,同时也可以对火焰产生的热能进行一个聚拢的效果,在稳住火焰的同时达到聚能的功效,而聚能围挡11与限位部处于同一水平高度,可以进一步的增强进气效果和热能的聚拢效果。通过限位部将锅架1安装在积水盘2上,这样烹饪时洒出的废液会滴落在积水盘上,方便收拾及清洁燃气灶面板。通过将限位环壁11插入限位凹槽内21完成锅架在积水盘2上的安装,限位环壁11环绕设置在积水盘2的四周,尽可能全方位的保证锅架在积水盘上安装的稳定性。聚能围挡11沿着积水盘2的边沿设置,也就是说锅架也是沿着积水盘的边沿设置的,这样提升了锅架与积水盘整体的一体性,更加美观,并且对于烹饪过程中炊具产生的废液等残留物可以落到积水盘内,这样方便用户收拾清洁燃气灶。

如图1-图3所示,积水盘2上设有向上凸出的凸台23,凸台23和积水盘2的底盘24相配合形成积水腔,积水腔专门用来收集炊具烹饪过程中产生的废液等,而限位锅架的限位部安装在凸台上,这样限位部会给积水腔形成一个挡隔的作用。凸台23环绕设置在积水盘2的四周,进气口13的上边缘与凸台23之间的空隙形成了进气通道,帮助锅架内部补充空气,使燃烧充分,并且,在本实施例中,用来限位锅架的限位部为设在凸台23上的限位凹槽21。还可以有这样一种实施方式,就是在凸台上还设有与进气口位置相匹配的缺口,缺口的设置可以在设进气孔的基础上增加进气通道,进一步的补充空气使燃烧充分,此实施方式未图示。

同时进气孔的个数为偶数个,在本实施例中,进气口的个数为两个,当然,进气口也可以设置四个或者六个等偶数,这样的设置使得进气孔能够两两对应设置,这样会产生进气对流,进一步的提升补氧效果。

如图4和图5所示,锅架上1设有角片14,角片包括平行于燃烧器4的支撑面,在烹饪过程中,炊具放在角片上,炊具的底部与角片的支撑面相接触,形成了一个排气通道,支撑面与锅架边沿的高度范围为12-16mm,当高度小于12mm时,炊具底部与角片距离较近,影响锅架上方的进气以及燃烧产生的废弃的排放,使烹饪效果不佳;当高度大于16mm时,炊具底部与角片距离较远,会流出大量的空隙,这样会导致热量的流失,也会造成烹饪效果的影响。同时,角片等间距的设在锅架的四周增强了对炊具的放置稳定性。

实施例2

在本实施例中,面板上设有旋钮,在旋钮与锅架轴心的连线方向设有限位部,限位部设置在旋钮与燃烧器之间形成一个针对旋钮的隔挡,这样能对旋钮起到一个隔热的作用,有效阻止了旋钮与燃烧器的直接相对。本实施例中的其他实施方式与实施例1相同,这里就不在一一详述。

以上已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讲授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