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工况辐射空调系统用新风除湿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62797发布日期:2020-05-22 21:42阅读:513来源:国知局
一种全工况辐射空调系统用新风除湿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气调节系统领域,具体是一种全工况辐射空调系统用新风除湿机。



背景技术:

在毛细管辐射空调系统中,由于实现热辐射的毛细管被铺设在房间的顶、底或墙壁中,因此在制冷工况下,空气中的水汽容易凝结在房间的顶、底或墙壁表面,形成凝露现象。凝露现象会对建筑物造成破坏,需要避免。而毛细管辐射空调系统的工作原理决定了它并不具备传统压缩机空调那样的除湿功能,要解决凝露问题势必要另行配装专门的除湿设备。中国专利文献cn206257741u于2017年6月16日公开了“一体式新风除湿机”,包括机体,机体内设有新风通道和排风通道,新风通道和排风通道交汇处设置热交换器,新风通道和排风通道在热交换器内进行不接触的热交换,所述新风通道为室外新风口通过热交换器连接室内送风口;所述排风通道为室内回风口通过热交换器连接室外排风口;所述热交换器和室内送风口之间形成送风室,送风室内设置送风风机和除湿两器,所述除湿两器设置在送风风机的后侧。该实用新型在热交换器后侧的送风室中将除湿两器设置在送风风机的后侧正压区,保证冷凝水的顺畅排出。在实际使用中,该方案的除湿效果并不如设计中理想,主要表现在:湿度控制不稳定,当新风通道的进风侧温度不高而湿度较高时,除湿效果不明显。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全工况辐射空调系统用新风除湿机,可以在非制冷工况下很好的除湿,而且除湿效果的稳定性较好、控制精度高。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全工况辐射空调系统用新风除湿机,该新风除湿机包括:

新风通道,一端为室外新风进口,一端为室内新风出口;

排风通道,一端为室内排风进口,一端为室外排风出口;

新风通道和排风通道通过热交换器进行非接触式换热;

新风通道和排风通道两者的至少其中之一设有风机;

氟系统,包括氟系统蒸发器和氟系统室外机;

氟系统蒸发器设于新风通道内,氟系统室外机与氟系统蒸发器相连。

在本技术方案中,设计有彼此独立的新风通道和排风通道,新风通道从室外向室内输送室外的新新鲜空气,排风通道从室内向室外排出室内的浑浊空气。新风通道和排风通道至少其中之一设有风机。当室内相对密封时,只要使用一个风机,就能同步对新风通道和排风通道进行空气驱动;如果室内密封不佳,则建议新风通道和排风通道两者均设计风机。新风通道和排风通道通过热交换器进行非接触式换热,可以在制冷工况下减少能量损失。包括氟系统蒸发器和氟系统室外机的氟系统,结构和功能基本类似传统的压缩机式空调,氟系统蒸发器相当于是室内机。通过氟系统的制冷工作,新风在经过氟系统蒸发器之后,得到有效的除湿,因而本除湿机即使在温度不高、毛细管辐射空调系统不工作时,依然能独立进行除湿作业,这种工况满足了以梅雨季节为典型代表的特殊气象条件下的工作要求,使毛细管辐射空调系统应用的时间和空间范围都得到大大推广。

作为优选,氟系统蒸发器上游侧设有换热水盘管,换热水盘管与毛细管辐射空调系统的供水装置连接。在制冷工况下,毛细管辐射空调系统的供水装置提供的是低于室外气温的高温冷水。而来自室外的新风在通过与排风通道进行第一次热交换后,继续与换热水盘管进行第二次热交换,进一步降低气温,其目的是可以进行初次除湿,降低下游侧氟系统的除湿工作量。由于经过第二次热交换后的新风气温基本是恒值,因此下游侧氟系统的除湿作业可以恒定工作,无需因为对象气温的起伏变化而影响除湿后空气的送风状态以及造成的制冷系统不断启停,从而节约了能源,延长了氟系统的使用寿命。

作为优选,换热水盘管的进水端或出水端上设有比例型水量调节阀。比例型水量调节阀为三通阀或二通阀,以三通阀为优选。目的是根据室外环境工况变化调节盘管进水量,从而精确控制流经水盘管后的空气温湿度状态。

作为优选,氟系统还包括氟系统室内侧冷凝器,氟系统室内侧冷凝器位于氟系统蒸发器下游侧。氟系统室内侧冷凝器也是氟系统的一部分,相当于传统的压缩机空调室外机的一部分管路及散热器,功能上也与之相当,主要是通过散热器进行热交换。本方案中设计的氟系统室内侧冷凝器,可以直接从氟系统室外机中分离一部分,也可以另行独立组装后连接至氟系统中,其目的是将经过氟系统蒸发器除湿后过冷的新风温度向上调节,使新风更舒适,也避免在室内重新出现凝露现象。

作为优选,热交换器上设有初级过滤器。初级过滤器一是用来保护热交换器,二是对新风进行初级过滤,减少新风中的灰尘杂质。

作为优选,室内新风出口的前端设有中高效过滤器。中高效过滤器的主要目的是进一步净化新风,对室内人群健康有益。

作为优选,新风通道的热交换器下游段与排风通道的热交换器上游段之间设有旁通风道,旁通风道上设有补风阀。可以根据室内co2浓度控制器开启或关闭,从而精确控制新风引入量,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在非制冷工况下很好的除湿,而且除湿效果的稳定性较好、控制精度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室外新风进口,2室内新风出口,3室内排风进口,4室外排风出口,5热交换器,6风机,7氟系统蒸发器,8氟系统室外机,9换热水盘管,10氟系统室内侧冷凝器,11初级过滤器,12中高效过滤器,13补风阀;

箭头所示为气流流动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为一种全工况辐射空调系统用新风除湿机,配合使用在毛细管辐射空调系统中。图中左侧为室外方向,右侧为室内方向。

本全工况辐射空调系统用新风除湿机,包括新风通道和排风通道,新风通道由左下的室外新风进口1流向右上的室内新风出口2,排风通道由右下的室内排风进口3流向左上的室外排风出口4,在两个通道中均设有风机6。新风通道和排风通道通过左侧的热交换器5进行非接触式换热。

在新风通道内,从上游至下游依次设有换热水盘管9、氟系统蒸发器7和氟系统室内侧冷凝器10。换热水盘管与毛细管辐射空调系统的供水装置连接,进水端上设有比例型水量调节阀,本例为三通阀。氟系统蒸发器、氟系统室内侧冷凝器和氟系统室外机8均属于氟系统的组件。氟系统为一个基于压缩机式空调的改进结构,氟系统蒸发器相当于压缩机式空调的室内机,氟系统室外机相当于压缩机式空调的室外机,氟系统室内侧冷凝器拥有相应的管道和散热器,相当于一部分压缩机式空调的室外机。

热交换器上设有初级过滤器11,室内新风出口的前端设有中高效过滤器12。

新风通道的热交换器下游段与排风通道的热交换器上游段之间设有旁通风道,旁通风道上设有补风阀13。

本例的全工况辐射空调系统用新风除湿机,在毛细管辐射空调系统处于制冷工况时,室内空气由排风通道排出室外,在热交换器上与新风通道内的新风发生初次热交换。新风继续向室内流动,在换热水盘管处进行第二次热交换,将新风的温度稳定至室内目标气温附近,并完成初步的除湿。之后在氟系统蒸发器进行第三次热交换,本次热交换也是第二次除湿,经过本次除湿即可将新风湿度调节至目标。除湿之后的新风继续向室内流动,在氟系统室内侧冷凝器处进行最后一次热交换,本次热交换会将除湿后温度偏低的新风温度加热至室内目标气温附近。经过整个过程,室外的新风在除湿并降温后输入室内,满足室内需要。

本例的全工况辐射空调系统用新风除湿机,在室外温度合适但是湿度偏大的时候,毛细管辐射空调系统不工作,无法为换热水盘管提供冷水。此时室外新风仅通过氟系统蒸发器降温除湿,再通过氟系统室内侧冷凝器升温,即可输入室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