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散式空调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59108发布日期:2020-04-28 21:31阅读:423来源:国知局
集散式空调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控制系统领域,特别涉及集散式空调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阀厅空调系统采用集中控制方式,控制中心故障或通信故障将导致整个空调系统全部停止运行,其它房间的空调采用远方子站模式,并不能独立控制空调运行,其次,通讯采用rs-485总线模式,挂的设备较多,通讯数据量大,导致系统反应慢,一旦总线受到电磁干扰或通讯线路断开,空调也无法正常运行,为此,我们提出集散式空调控制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集散式空调控制系统,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集散式空调控制系统,包括监控计算机,所述监控计算机信号输出端口连接有主控楼plc-cpu,所述主控楼plc-cpu的信号端口连接有中继器,所述中继器的信号端口连接有线路网络,所述线路网络的信号端口分别连接有一号远方i/o模块、一号主控楼控制屏、二号远方i/o模块与二号主控楼控制屏,所述一号远方i/o模块的信号端口连接有一号阀厅空调,所述二号远方i/o模块的信号端口连接有二号阀厅空调。

优选的,所述主控楼plc-cpu、中继器、线路网络、一号远方i/o模块、一号主控楼控制屏、一号阀厅空调、二号远方i/o模块、二号主控楼控制屏与二号阀厅空调的数量均为若干组,所述监控计算机与主控楼plc-cpu之间设置有以太网,所述监控计算机的信号输出端口分别与若干组主控楼plc-cpu的信号输入端口通过以太网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线路网络铺设于中继器与一号远方i/o模块、一号主控楼控制屏、二号远方i/o模块以及二号主控楼控制屏之间,所述中继器的信号端口与一号远方i/o模块以及一号主控楼控制屏的信号端口通过线路网络相连接,所述主控楼plc-cpu的信号端口与中继器的信号端口相连接,所述中继器的信号端口与二号远方i/o模块以及二号主控楼控制屏的信号端口通过线路网络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一号远方i/o模块的信号输出端口与一号阀厅空调的信号输入端口相连接,所述二号远方i/o模块的信号输出端口与二号阀厅空调的信号输入端口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一号阀厅空调包括螺杆机、组合式风柜与水循环系统,所述水循环系统为冷却或升温的水循环管路系统,所述螺杆机、组合式风柜与水循环系统的信号端口分别与一号阀厅空调的信号端口相连接,所述一号阀厅空调与二号阀厅空调的设备机组相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集散式空调控制系统,通过主控楼plc-cpu对一号远方i/o模块与二号远方i/o模块进行控制,并通过设立若干组主控楼plc-cpu对不同数量的阀厅进行独立的控制,再将若干组主控楼plc-cpu通过总的监控计算机进行控制,通过以太网以实现通讯信号的传递,以此构成了一个集散式空调调控系统,相比于传统的集中式控制方式,当局部设备发生故障,或者其中的通讯线路发生故障,不会对其它的阀厅空调的运作造成影响,通过将每个主控楼plc-cpu控制一号远方i/o模块与二号远方i/o模块,之间通过中继器与线路网络进行信号的传递,故而使得其间的线路网络的挂的设备较少,同时通讯数据量较小,相对于传统集中式的控制方式的rs485的总线较为复杂的问题,集散式空调调控系统不会发生系统反应慢的现象,整个集散式空调控制系统使用的效果相对于传统方式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集散式空调控制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监控计算机;2、以太网;3、主控楼plc-cpu;4、中继器;5、线路网络;6、一号远方i/o模块;7、一号主控楼控制屏;8、一号阀厅空调;9、二号远方i/o模块;10、二号主控楼控制屏;11、二号阀厅空调。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集散式空调控制系统,包括监控计算机1,监控计算机1信号输出端口连接有主控楼plc-cpu3,主控楼plc-cpu3的信号端口连接有中继器4,中继器4的信号端口连接有线路网络5,线路网络5的信号端口分别连接有一号远方i/o模块6、一号主控楼控制屏7、二号远方i/o模块9与二号主控楼控制屏10,一号远方i/o模块6的信号端口连接有一号阀厅空调8,二号远方i/o模块9的信号端口连接有二号阀厅空调11。

主控楼plc-cpu3、中继器4、线路网络5、一号远方i/o模块6、一号主控楼控制屏7、一号阀厅空调8、二号远方i/o模块9、二号主控楼控制屏10与二号阀厅空调11的数量均为若干组,监控计算机1与主控楼plc-cpu3之间设置有以太网2,监控计算机1的信号输出端口分别与若干组主控楼plc-cpu3的信号输入端口通过以太网2相连接,监控计算机1的型号为gsxt;线路网络5铺设于中继器4与一号远方i/o模块6、一号主控楼控制屏7、二号远方i/o模块9以及二号主控楼控制屏10之间,中继器4的信号端口与一号远方i/o模块6以及一号主控楼控制屏7的信号端口通过线路网络5相连接,主控楼plc-cpu3的信号端口与中继器4的信号端口相连接,中继器4的信号端口与二号远方i/o模块9以及二号主控楼控制屏10的信号端口通过线路网络5相连接,中继器4用于信号的传送,可选用型号为rs485中继器4;一号远方i/o模块6的信号输出端口与一号阀厅空调8的信号输入端口相连接,二号远方i/o模块9的信号输出端口与二号阀厅空调11的信号输入端口相连接,以确保通过一号远方i/o模块6以及二号远方i/o模块9可以分别对一号阀厅空调8以及二号阀厅空调11进行控制;一号阀厅空调8包括螺杆机、组合式风柜与水循环系统,水循环系统为冷却或升温的水循环管路系统,螺杆机、组合式风柜与水循环系统的信号端口分别与一号阀厅空调8的信号端口相连接,螺杆机的型号为sl30zf,组合式风柜的型号为be-zhf-20,一号阀厅空调8与二号阀厅空调11的设备机组相同。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集散式空调控制系统,在使用时,主控楼plc-cpu3对一号远方i/o模块6与二号远方i/o模块9进行控制,并通过设立若干组主控楼plc-cpu3对不同数量的阀厅进行独立的控制,再将若干组主控楼plc-cpu3通过总的监控计算机1进行控制,通过以太网2以实现通讯信号的传递,以此构成了一个集散式空调调控系统,相比于传统的集中式控制方式,当局部设备发生故障,或者其中的通讯线路发生故障,不会对其它的阀厅空调的运作造成影响,通过将每个主控楼plc-cpu3控制一号远方i/o模块6与二号远方i/o模块9,之间通过中继器4与线路网络5进行信号的传递,故而使得其间的线路网络5的挂的设备较少,同时通讯数据量较小,相对于传统集中式的控制方式,集散式空调调控系统不会发生系统反应慢的现象。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