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压塔再沸器用换热管和管板的改进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00473发布日期:2020-05-29 11:51阅读:459来源:国知局
加压塔再沸器用换热管和管板的改进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换热器结构领域,具体地说是加压塔再沸器用换热管和管板的改进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年产100万吨甲醇20万吨二甲醚项目装置中,在二甲醚装置中有加压塔再沸器设备,加压塔再沸器设备和加压塔连接使从加压塔出来的粗甲醇介质加热再沸。

加压塔再沸器管程介质是粗甲醇,粗甲醇中含有酸性介质,酸性介质在管板上表面孔桥间聚集并浓缩,对不锈钢造成严重的穿晶腐蚀,严重影响设备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加压塔再沸器用换热管和管板的改进连接结构,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管板和换热管连接处酸性物质积液造成管板表面穿晶腐蚀的问题,达到避免积液带来的穿晶腐蚀现象和提高使用寿命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加压塔再沸器用换热管和管板的改进连接结构,包括管板,管板顶面设有复合板,管板上设有管孔,管孔内设有换热管连接接头,管孔内上端设有坡口,管板与对应的换热管连接接头固定连接,换热管连接接头中部与对应的管孔过盈配合,管孔下端为缩颈口,管孔的缩颈口处开设倒角,换热管连接接头下端与管孔的缩颈口相配合,换热管连接接头相对管板为缩进式连接接头。

如上所述的加压塔再沸器用换热管和管板的改进连接结构,所述的换热管连接接头中部与对应的管孔过盈配合采用胀接的方式,换热管连接接头上下两部分别设有缩颈部分,换热管连接接头的缩颈部分不与管孔胀接。缩颈部分的设置能够减少管板由于振动等原因对换热管连接接头产生剪切力的损伤。

如上所述的加压塔再沸器用换热管和管板的改进连接结构,所述的换热管连接接头上端缩颈部分长度为20mm,换热管连接接头下端缩颈部分程度为3mm。缩颈部分的设置能够减少管板由于振动等原因对换热管连接接头产生剪切力的损伤。

如上所述的加压塔再沸器用换热管和管板的改进连接结构,所述的换热管连接接头相对管板向内缩进4mm。换热管连接接头相对管板为缩进式连接接头,既能保证焊接强度,又能有效避免积液引起的酸性物质聚集浓缩。

如上所述的加压塔再沸器用换热管和管板的改进连接结构,所述的管板与对应的换热管连接接头的固定连接方式为强度焊。强度焊能够保证换热管连接接头与管板的连接强度,即保证换热管连接接头与管板连接的密封性和抗拉脱强度。

如上所述的加压塔再沸器用换热管和管板的改进连接结构,所述的管板与换热管连接接头的强度焊操作顺序位于换热管连接接头与管孔贴胀连接。采用先焊接后胀接的方式,确保换热管连接接头和管板的连接效果。

如上所述的加压塔再沸器用换热管和管板的改进连接结构,所述的管孔缩颈口处的倒角角度为30°。穿管工序的废品率得到了极好的控制,生产效率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如上所述的加压塔再沸器用换热管和管板的改进连接结构,所述的坡口的倒角角度为45°。方便将管板和换热管连接接头焊接在一起,且避免此处形成积液。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设计简单,制造方便,成本低,实用性强,既能保证焊接强度,又能有效避免积液引起的酸性物质聚集浓缩,进而有效解决上管板上表面处的穿晶腐蚀问题,解决加压塔再沸器使用寿命较短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胀焊并用,有效的应对管束的振动对焊接部位的损伤,也有效的避免了间隙腐蚀,且比单纯的胀接或者强度焊接具有更高的强度,得到广泛的应用。

原设备使用半年后管接头即开始腐蚀泄漏,使用一年即不能再继续使用。而使用改进后的本结构,经后期检查使用年后管接头仍未发现明显腐蚀,强度亦满足要求,大幅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通过对加压塔再沸器换热管和管板的连接方式的改进,解决常压塔再沸器上管板严重的腐蚀问题,以满足设备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延长设备的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管板1,复合板2,管孔3,换热管连接接头4。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加压塔再沸器用换热管和管板的改进连接结构,如图所示,包括管板1,管板1顶面设有复合板2,管板1上设有管孔3,管孔3内设有换热管连接接头4,管孔3内上端设有坡口,管板1与对应的换热管连接接头4固定连接,换热管连接接头4中部与对应的管孔3过盈配合,管孔3下端为缩颈口,管孔3的缩颈口处开设倒角,换热管连接接头4下端与管孔3的缩颈口相配合,换热管连接接头4相对管板1为缩进式连接接头。实际使用过程中,工人在管孔3处设置坡口,换热管连接接头4插在管孔3内,换热管连接接头4上端位于管孔3内,安装过程中需要进行焊接和胀接,由于胀管器胀接时,润滑油去除不干净容易导致焊接时候气化产生气,且焊接温度升高影响胀接质量,因此工人先将管板1与换热管连接接头4进行焊接,管板1和换热管连接接头4缩进式的设置,既方便焊接,确保管板1与换热管连接接头4的连接强度,还能够避免酸性物质在管板1与换热管连接接头4的连接处聚集浓缩,进而避免管板1表面上的穿晶腐蚀现象,提高使用寿命,接着工人用胀管器进行胀管,使得换热管连接接头4与管孔3过盈配合,从而将换热管连接接头4与管板1紧固在一起,确保使用的稳定性。本实用新型设计简单,制造方便,成本低,实用性强,既能保证焊接强度,又能有效避免积液引起的酸性物质聚集浓缩,进而有效解决上管板上表面处的穿晶腐蚀问题,解决加压塔再沸器使用寿命较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胀焊并用,有效的应对管束的振动对焊接部位的损伤,也有效的避免了间隙腐蚀,且比单纯的胀接或者强度焊接具有更高的强度,得到广泛的应用。原设备使用半年后管接头即开始腐蚀泄漏,使用一年即不能再继续使用。而使用改进后的本结构,经后期检查使用2年后管接头仍未发现明显腐蚀,强度亦满足要求,大幅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通过对加压塔再沸器换热管和管板的连接方式的改进,解决常压塔再沸器上管板严重的腐蚀问题,以满足设备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延长设备的寿命。

其中,所述的换热管连接接头4中部与对应的管孔3过盈配合采用胀接的方式,换热管连接接头4上下两部分别设有缩颈部分,换热管连接接头4的缩颈部分不与管孔3胀接。缩颈部分的设置能够减少管板1由于振动等原因对换热管连接接头4产生剪切力的损伤。

其中,所述的换热管连接接头4上端缩颈部分长度为20mm,换热管连接接头4下端缩颈部分长度为3mm。缩颈部分的设置既能够方便安装,还能够减少管板1由于振动等原因对换热管连接接头4产生剪切力的损伤。

其中,换热管连接接头4相对管板1为缩进式连接接头,所述的换热管连接接头4相对管板1向内缩进4mm。既能保证焊接强度,又能有效避免积液引起的酸性物质聚集浓缩。

管板1与对应的换热管连接接头4为固定连接,所述的管板1与对应的换热管连接接头4的固定连接方式为强度焊。强度焊能够保证换热管连接接头4与管板1的连接强度,即保证换热管连接接头4与管板1连接的密封性和抗拉脱强度。

所述的管板1与换热管连接接头4的强度焊操作顺序位于换热管连接接头4与管孔3贴胀连接。工人考虑到胀管器胀接时,润滑油去除不干净容易导致焊接时候气化产生气,且焊接温度影响胀接质量,因此采用先焊接后胀接的方式,确保换热管连接接头4和管板1的连接效果。

换热管连接接头4插设在管孔3内,插设时从管孔3内下端进入,所述的管孔3缩颈处的倒角角度为30°。管孔3缩颈处设有倒角,穿管工序的废品率得到了极好的控制,生产效率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坡口设置在复合板2上,便于将复合板2、管板1和换热管连接接头4连接在一起,所述的坡口的倒角角度为45°。方便将管板1和换热管连接接头4焊接在一起,且避免此处形成积液。

尽管通过参考附图并结合优选实施例的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实质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在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内/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