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供热远程监控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93103发布日期:2020-05-26 18:07阅读:265来源:国知局
一种移动供热远程监控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暖通供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移动供热远程监控系统。



背景技术:

节能减排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长远战略,回收余热降低能耗对我国实现节能减排环保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用热能车将地热井、工业余热,废热等热量储存起来,运送到集中或分布式换热站,为用户提供区域供暖,此方式不但大大节省了成本费用,并对我国节能减排环保发展战略起到重要作用。但目前对如何实现高效的智能化、数字化的科学调度管理,以及实时监控热能车的工作状态、自动调节热能井输出流量、热能车位置监控和热能损耗、放能效率及辅助加热装置的远程控制等工艺流程存在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高效、智能化、数字化的一种移动供热远程监控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移动供热远程监控系统,包括监控中心、通讯网络、控制设备、远程测控终端以及充热系统和放热系统;所述监控中心由服务器和远程监控管理系统组成;所述通讯网络采用通信网络运营商的gprs网络平台;所述控制设备包括数据采集卡与plc元件;

所述充热系统包括地热井、地热井变频泵、第一换热器、第一热能车和第一补水箱,所述第一换热器和第一热能车之间设置有与监控中心相连的第一温度传感器、与远程测控终端相连的第一流量检测仪及与控制设备相连的第一电动调节阀;当第一热能车上的蓄热器在线数量不同时,通过通讯网络反馈的信息,监控中心经服务器了解情况后,由plc元件进行远程控制,改变地热井变频泵的频率控制地热井的输出流量,经第一换热器换热后将热能提供给第一热能车,第一热能车通过第一温度传感器将运行状态数字化,经第一流量监测仪显现出系统运行状态,通过通讯网络传输,经监控中心发出控制指令,从而控制第一电动调节阀,当第一热能车中水位不足时,由第一补水箱进行补水,第一热能车上还设有车载gps通讯网络以实时反馈位置信息;

所述放热系统包括热用户、第二换热器、第二热能车和第二补水箱和与监控中心相连的用户端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换热器和第二热能车之间设置有与监控中心相连的第二温度传感器、与远程测控终端相连的第二流量检测仪和与控制设备相连第二电动调节阀,通过用户端温度传感器反馈的信息,通过通讯网络传输,经监控中心发出控制指令,从而控制第二电动调节阀开关状态,第二热能车经第二换热器为热用户提供热量,第二热能车中水位不足时,由第二补水箱进行补水。

进一步的,所述蓄热器、第一热能车和第二热能车均为移动的热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使用gprs网络无线传输数据到监控中心,完美解决了检测设备点较多以及热能车是移动设备使用以太网传输数据难以实现等问题。

2、通过实时监控热能车的工作状态、自动调节热能井输出流量、热能车位置监控和热能损耗、放能效率及辅助加热装置的远程控制,最大限度的对资源进行了合理运用,避免了资源浪费。

3、通过监控中心,通讯网络,控制设备,远程测控终端的协同作用实现数字化科学调度管理,保证高效安全供热。

附图说明

图1是充热系统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2是充热系统的工作流程示意图。

图3是放热系统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4是放热系统的工作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保护一种移动供热远程监控系统,包括布置在主控制室的监控中心,通讯网络,控制设备,远程测控终端以及充热系统和放热系统。监控中心其组成部分包括服务器和远程监控管理系统;本实施例中远程监控管理系统选用北京力控元通科技有限公司的v7.1力控设备,通讯网络为中国移动gprs网络平台;控制设备为数据采集卡与plc元件;远程测控终端选用的是天津索斯仪表测控系统技术有限公司的0-1mpa智能仪表;将远程监控管理系统收集到的采热、运输和放热状态数字化,通过远程测控终端的智能仪表显现出热能车的运行状态,经数据采集卡收集数据,通过通讯网络将数据传送到监控中心的服务器,然后监控中心通过控制设备的plc元件对下述第一热能车的采热、运输过程和第二热能车的放热过程进行远程控制。

充热系统包括地热井1、地热井变频泵、第一换热器2、第一热能车3和第一补水箱7,第一换热器2和第一热能车3之间设置有与监控中心相连的第一温度传感器4、与远程测控终端相连的第一流量检测仪5和与控制设备相连的第一电动调节阀6;当第一热能车3上的蓄热器在线数量不同时,通过通讯网络反馈的信息,监控中心经服务器了解情况后,由控制设备的plc元件进行远程控制,从而改变地热井变频泵的频率控制地热井输出给第一换热器2的热源流量,经第一换热器2换热后将热能提供给第一热能车3,第一热能车通过第一温度传感器将运行状态数字化,经远程测控终端第一流量监测仪显现出系统运行状态,通过通讯网络传输,经监控中心发出控制指令,从而控制第一电动调节阀,当第一热能车中水位不足时,由第一补水箱7进行补水,图1中管路上的箭头表示水流方向;在途中过程,第一热能车3上还设有车载gps通讯网络以实时反馈位置信息。

放热系统包括热用户8、第二换热器9、第二热能车10和第二补水箱11和与监控中心相连的用户端温度传感器15;第二换热器9和第二热能车10之间设置有与监控中心相连的第二温度传感器12、与远程测控终端相连的第二流量检测仪13和与控制设备相连的第二电动调节阀14,通过用户端温度传感器15反馈的信息,通过通讯网络传输,经监控中心发出控制指令,从而控制第二电动调节阀14开关状态,第二热能车10经第二换热器8为热用户提供热量,第二热能车8中水位不足时,由第二补水箱11进行补水。图3中管路上的箭头表示水流方向。

本实施例中,所有热能车和蓄热器均为移动型的热库,换热器为板式换热器。

充热系统工作流程的控制步骤如下:

s1、电动调节阀于热能车到达后开启;

s2、反馈蓄热器数量;

s3、地热井变频泵根据s2反馈的在线蓄热器数量自动调节频率,为蓄热器蓄热;

s4、根据热能车上蓄热器供回水管路上安装的温度传感器判断蓄热器是否充满,若否,则进入步骤s5;若是,则进入步骤s7;

s5、判断是否充能时间不足,若是,则返回s1;若否,则进入s6;

s6、判断是否系统故障,若是,则进行相关设备维护检查;若否,则进行充能分析;

s7、电动调节阀关闭,运走热能车。

当热能车在途中时通过配备的车载gps反馈定位信息来确定其位置。

放热系统工作流程的控制步骤如下:

s8、热能车到达后根据用户端温度传感器反馈的信息,判断放热端蓄热器能量是否充足,若是,则待命;若否,则进入s9;

s9、打开电动调节阀,进入s10;

s10、一段时间后,根据用户端温度传感器反馈的信息,判断放热端蓄热器能量是否充足,若是则返回s9;若否,则用热能车运走。

根据某项目地热井热源成本3元/吨,使用本实用新型移动供热远程监控系统后,成本较之前未能实现移动供热的智能化的,数字化的科学调度管理,降低了运行费用,节约了大量能源,并解决了管理者不能对整个移动供热系统进行实时监测及控制的难题。

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文描述的实施方式。以上对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旨在描述和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并不是限制性的。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的具体变换,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