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气灶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33673发布日期:2019-11-05 22:03阅读:731来源:国知局
一种燃气灶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气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燃气灶支架。



背景技术:

燃气灶是指以液化石油气液态、人工煤气、天然气等气体燃料进行直火加热的厨房用具。现有燃气灶一般为天然气灶,在使用过程中,为了便于支撑各类蒸煮器皿,人们常常在燃气灶上添加燃气灶支架,例如中国专利文献CN208519821U所公开的一种燃气灶具用的易清洁的锅支架,其结构包括座体和设置在座体上的锅支脚,便于清洁;以及中国专利文献CN201925983U所公开的一种防滑挡溢液锅支架,其结构包括锅支架圈和设于锅支架圈上的若干个锅支脚,这种结构与传统锅支架相比,圆形支撑圈一方面可防止锅在锅支架上打滑,另一方面在锅内的汤液溢出的情况下,可防止溢液进入燃气灶炉头内而影响燃气灶的正常使用;但现有技术中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即在支撑锅的同时,大量的烟气外泄,导致燃气灶的热效率低下,能源消耗高。

此外,现有技术中的锅支架只能适用于单一范围的蒸煮器皿,例如前述公开的专利中因为支架不能变动,其支撑范围有限,常用的炉头外圆直径约为22cm,其支架支撑的范围为直径约为17cm-32cm的蒸煮器皿,适用范围窄;在实际运用中,当选择不同的蒸煮器皿时,需要更换不同型号的锅支架,不仅提高了蒸煮过程的复杂程度,并且对不同型号锅支架的存放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锅支架使用中热效率低下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燃气灶支架,其目的在于支撑锅的同时,提高燃气灶的热效率,同时还能适用于不同的锅具器皿使用。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燃气灶支架,所述支架呈空心的阶梯结构,包括上下同轴设置的第二回转体和第一回转体,第二回转体在第一回转体的上方;其中第一回转体的母线为直线,第二回转体的母线为曲线,第一回转体的上端部设置有3个或3个以上的第一支座,第二回转体上端部设置有3个或3个以上的第二支座;第一支座包括第一支撑面,第一支撑面与第一回转体的回转轴线相垂直,第二支座包括第二支撑面和第三支撑面,第二支撑面与第一回转体的回转轴线倾斜设置,第三支撑面与第一回转体的回转轴线相垂直,且第三支撑面凸出于第二回转体的上端部。

在本申请中,支架呈空心的阶梯结构,笼罩于燃气罩上方,其通过上下设置的第二回转体和第一回转体挡住燃烧过程中风的进入,提高烟气的利用率,强化燃烧;其中第一回转体的母线为直线,构成了一个圆柱环结构,燃气灶的火孔位于圆柱环结构内,燃烧中的火焰通过第一回转体的内壁向上延伸;第二回转体的母线为曲线,构成一个喇叭形状的倒锥形圆环结构,第一回转体与第二回转体采用圆滑过渡,防止其过渡处应力集中,影响本申请支架的使用寿命,同时还让引导火焰的延伸方向,将第二回转体的母线设置为曲线,特别是内凹的曲线,其对火焰的引导效果好;第一回转体的上端部设置有3个或3个以上的第一支座,实际使用中第一支座通过焊接或者与第一回转体一体设置,其向内凸出于第一回转体,上端面为第一支撑面,与第一回转体的回转轴线垂直,用于支撑较小的蒸煮器皿,可支撑锅底为弧线型或者锅底为平面型的蒸煮器皿;第二回转体上端部设置有3个或3个以上的第二支座,第二支座包括第二支撑面和第三支撑面,其中第二支撑面凸出于第二回转体内壁,并且第二支撑面与第二回转体的轴线倾斜,用于支撑中型的蒸煮器皿,可支撑锅底为弧线型或者锅底为平面型的蒸煮器皿,具体使用中,第二支撑面也可以选择弧面,适用于锅底为弧形的蒸煮器皿,其支撑可靠度更高;第三支撑面凸出于第二回转体的上端部,第三支撑面与第一回转体的回转轴线相垂直,用于支撑较大的蒸煮器皿,适用于锅底为平面的蒸煮器皿。

本申请通过提供一种燃气灶支架,利用上下设置的第二回转体和第一回转体,防止燃烧过程受到风的干扰,提高烟气的利用效率;并且通过设置圆柱环形和圆锥环形的回转体,有效引导燃烧火焰;同时设置了两个支座,可适用于不同型号的蒸煮器皿,有效解决了现有锅支架使用中热效率低下、适用于蒸煮器皿范围窄的问题,其目的在于支撑蒸煮器皿的同时,提高燃气灶的热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同时还能适用于不同的蒸煮器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燃气灶支架第一实施例的第一角度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燃气灶支架第一实施例的第二角度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燃气灶支架第一实施例的第三角度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燃气灶支架第一实施例的第四角度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燃气灶支架第二实施例的第一角度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燃气灶支架第二实施例的第二角度示意图;

图中:1支架、101第二回转体、102第一回转体、2第一支座、201第一支撑面、3第二支座、301第二支撑面、302第三支撑面、4第二凸起、5护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在具体使用中,如图1-6所示,一种燃气灶支架,所述支架1呈空心的阶梯结构,包括上下同轴设置的第二回转体101和第一回转体102,第二回转体101在第一回转体102的上方;其中第一回转体102的母线为直线,第二回转体101的母线为曲线,第一回转体102的上端部设置有3个或3个以上的第一支座2,第二回转体101上端部设置有3个或3个以上的第二支座3;第一支座2包括第一支撑面201,第一支撑面201与第一回转体102的回转轴线相垂直,第二支座3包括第二支撑面301和第三支撑面302,第二支撑面301与第一回转体102的回转轴线倾斜设置,第三支撑面302与第一回转体102的回转轴线相垂直,且第三支撑面302凸出于第二回转体101的上端部。

在本申请中,第一回转体102的内环直径为28cm,第二回转体101的上端部内口径为48cm,第二回转体101的上端部外口径为55cm,第一回转体102的上端部设置有3个第一支座2,第一支座2向内凸出的高度为6cm,通过焊接设置在第一回转体102的上端部,通过第一支座2能够支撑锅底直径在17cm-32cm范围内的蒸煮器皿;第二支座3也通过焊接设置在第二回转体101的上端部,第二支座3向第二回转体101内部凸出高度为8cm,构成第二支撑面301,其中第二支撑面301为平面,与第二回转体101的回转轴线倾斜,通过第二支撑面301能够支撑锅底直径在为34cm-52cm的蒸煮器皿;第二支座3向第二回转体101的上端部凸出高度为4cm,构成第三支撑面302,通过第三支撑面302能够支撑锅底直径在为46cm-58cm的蒸煮器皿。

本申请通过提供一种燃气灶支架,利用上下设置的第二回转体101和第一回转体102,防止燃烧过程受到风的干扰,提高烟气的利用效率;并且通过设置圆柱环形和圆锥环形的回转体,有效引导燃烧火焰,比起其它设置的挡风措施,同样能够提高其烟气利用效率;本申请中同时设置了两个支座,适用于不同型号的蒸煮器皿,有效解决了现有锅支架使用中热效率低下、适用于蒸煮器皿范围窄的问题,其目的在于支撑蒸煮器皿的同时,提高燃气灶的热效率,同时还能适用于较大范围的蒸煮器皿使用。

值得说明的是,理论上,本申请涉及的支架1还能支撑更大范围的蒸煮器皿,但受限于部分燃气灶空间限制,以及部分燃气灶火力的限制,在支撑更大范围的蒸煮器皿时,其实用性不高,本申请与现有技术中的锅支架都是基于安全实用的角度去确定支撑范围,不同的是本申请相对现有技术中锅支架在确保燃烧烟气利用率的同时,通过设置两级支座,并且设置不同形式的支撑面,以此极大地提高支架1的支撑范围。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中第一回转体102底部镶嵌设置有第一接触体,其中,第一接触体嵌入在第一回转体102底部,底面与第一回转体102的底面平齐;具体应用中,第一接触体可选择为密度较大的金属,例如铅等,通过在底部设置多个第一接触体,降低了本申请支架的重心,提高了支架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或者第一接触体可选择为磁铁,在使用中便于与灶台面接触,也能达到提高支架使用过程中稳定性的效果。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中,第二回转体101和第一回转体102之间设置有开口,还包括与开口相匹配的插板,插板为方形板状结构,其宽度和厚度与开口相匹配,其长度与第一回转体102的内径相匹配;具体应用时,对部分加热过程中不需要过多火力,此时又不便于调整灶具的出火大小时,可通过插入插板,以此遮挡部分火力,便于使用,适于不同的蒸煮模式。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中第一支撑面201、第二支撑面301、第三支撑面302上均设置有第一凸起,其中第一凸起可以使凸出于支撑面的半球形结构,也可以是突出于支撑面的条形结构等;通过在各个支撑面设置第一凸起,使用中提供蒸煮器皿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第二回转体101的母线为抛物线,本申请中第二回转体101的母线可选择圆弧线、抛物线、椭圆线,在实际使用中,以在锅底直径50cm的圆柱形锅具内将1L水烧开进行试验,除了第二回转体101的母线外,其它试验条件相同,例如选择相同的燃气灶,选择相同的火力,其第二回转体101的母线选择圆弧线时将水烧开的时间为213秒,其第二回转体101的母线选择抛物线时将水烧开的时间为198秒,其第二回转体101的母线选择椭圆线时将水烧开的时间为204秒;由此可知第二回转体101的母线为抛物线时效果最佳。

进一步地,本申请中支架1内表面涂镀有瓷膜涂料,其包括在第一回转体102的内表面、第二回转体101的内表面、第一支座2表面和第二支座3表面,以此提高支架1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本申请中第一回转体102下方设置有开口,其中开口的形状为喇叭口,即开口的小端位于支架1内侧,开口的大端位于支架1外侧,在燃气灶使用中,可以通过开口吸入空气,燃烧更充分;通过开设喇叭形开口,可减少外部风的强制灌入,增加燃气灶自身使用时产生负压,导致风的主动吸入,以此提高燃烧效率。

进一步地,本申请中支架1外侧设置有护板5,以提高支架1的支撑强度,通过设置护板5也进一步提高了使用中蒸煮器皿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护板5顶部设置有温度显示装置,其中温度显示装置可选择测温贴片,例如可选择温度美THERMAX测温纸,型号为5格H,或者选择可逆型变色测温贴片,型号为NCW4-75等;通过在护板5顶部粘贴测温贴片,可便于操作者间接了知锅的温度,从而准备控制火力大小,提高燃气灶的热利用率,降低能源消耗。

进一步地,本申请中支架1内表面还涂镀有储热涂料,例如涂抹氧化镁等常用的储热涂料,其可选择在第一回转体102的内表面、第二回转体101的内表面、第一支座2表面和第二支座3表面进行涂抹,实际使用中,通过涂抹储热涂料防止热量进一步流失,在燃气灶关火之后,还可通过本申请支架1内层储热涂料内储存的热量进行加热,发挥余热,以进一步提高燃气灶的热利用率,降低能源消耗。

进一步地,本申请中第二回转体101上还设置有第二凸起4,其中第二凸起4为凸条,凸条与第二回转体101的母线相平行,通过设置第二凸起4,有效引导火焰走向,让蒸煮器皿受热更加均匀,在本申请中第二凸起4与第一支座2或第二支座3错开设置,第二凸起4以此构成加强筋结构,提高本申请支架1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