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烟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61757发布日期:2020-05-22 21:38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油烟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油烟机。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健康意识的提高,油烟机已经普遍应用于家庭、餐厅的厨房环境中,传统油烟机一般是将室内油烟引入油烟机体内,再排放至室外,或者对油烟进行简单净化再进行排放,由于油烟机对油烟的净化能力及吸附能力有限,不能被净化或吸附的油烟将排放至室外或又分散于厨房内,对室外环境造成污染,并影响厨房的烹饪环境,导致油烟机的使用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烟机,以克服油烟机油烟吸附效果差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油烟机,包括壳体及容置于所述壳体内的吸附装置、导电装置及引风装置,所述导电装置与所述吸附装置电性连接并为所述吸附装置提供电力支持,所述引风装置包括能够转动的风轮,所述风轮转动所产生的气流将油烟引入所述壳体内,所述吸附装置包括若干吸附单元,相邻所述吸附单元的电压不同且相邻所述吸附单元的电压能够以预定的频率相互交换,以使相邻所述吸附单元之间所形成的电场方向不断变化。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吸附装置包括连接单元,所述连接单元与所述导电装置电性连接,间隔排列的所述吸附单元连接于同一所述连接单元上。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吸附装置包括不少于两个的所述连接单元,连接于不同所述连接单元上的所述吸附单元呈交错式排列。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吸附组件还包括安装单元,所述连接单元置于所述安装单元内,所述吸附单元插入所述安装单元内并与所述连接单元电性连接。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驱动组件,所述引风装置包括不少于两个的所述风轮,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风轮连接并驱动所述风轮转动,所述导电装置与所述风轮电性连接并为所述风轮供电。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元件,每一所述风轮均与一个所述第一驱动元件连接,所述第一驱动元件驱动相邻的所述风轮同向或反向转动。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二驱动元件,所述第二驱动元件与所述风轮连接并驱动所述风轮同步转动。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每两个所述风轮连接于同一所述第二驱动元件上,所述第二驱动元件内还设有转换元件,两个所述风轮均与所述转换元件连接,所述转换元件带动两个所述风轮反向转动。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相邻所述风轮的电压不同且相邻所述风轮的电压能够以预定的频率相互交换,以使相邻所述风轮之间所形成的电场方向不断变化。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风轮设有若干扇叶,相邻所述风轮的扇叶弯曲方向相反。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驱动轴,所述驱动轴与所述风轮连接,所述风轮跟随所述驱动轴的转动而转动,所述导电装置包括固定体以及与所述固定体电性连接的转动体,所述转动体与所述驱动轴连接并在所述驱动轴的带动下相对所述固定体转动,所述固定体与所述转动体之间嵌设有滚珠,所述滚珠跟随所述转动体的转动在所述固定体与所述转动体之间滚动。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导电装置还包括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所述驱动轴的内部中空,所述第一导线的一端与所述转动体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导线的另一端从所述驱动轴的内部穿出并与所述吸附单元和/或所述风轮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导线的一端与所述固定体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导线的另一端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刮油装置,所述刮油装置包括刮油件,所述刮油件与所述壳体的内壁接触,所述刮油件能够相对所述壳体的内壁转动。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输送通道,所述壳体的一端与所述输送通道连通,所述壳体的另一端形成进风口,所述输送通道远离所述壳体的一端设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位于所述进风口的下方并对准所述进风口。

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因引风装置的风轮转动部产生气流,将外部油烟吸入壳体内,进入壳体的油烟粒子在相邻吸附单元之间电场的作用下,被吸附至吸附单元表面,实现对油烟的净化;并且相邻吸附单元的电压不同且按照预定的频率相互交换,因此相邻吸附单元之间的电场方向不断变换,油烟粒子跟随电场方向的变化而不断改变运动方向,从而增加油烟粒子之间的碰撞次数以及碰撞强度,通过动态静电吸附的方式使更多的油烟粒子吸附与吸附单元上,提高油烟机对油烟的吸附效果及净化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是油烟机(隐藏壳体)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油烟机第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导电装置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安装架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吸附装置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吸附单元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第二驱动元件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壳体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刮油组件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8中a处的放大图;

图11是刮油组件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传动组件一个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13是输送通道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13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方案和效果。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如无特殊说明,当某一特征被称为“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它可以直接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上,也可以间接地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上。此外,本实用新型中所使用的上、下、左、右等描述仅仅是相对于附图中本实用新型各组成部分的相互位置关系来说的。

此外,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组合。

第一实施例

参照图1-图2,油烟机包括壳体10,壳体10内部中空并容置有吸附装置20、导电装置30及引风装置40,导电装置30与吸附装置20电性连接并为吸附装置20提供电力支持;引风装置40包括能够转动的风轮41,风轮41转动时所产生的气流将油烟引入壳体10内部;吸附装置20包括若干个吸附单元21,因相邻吸附单元21带有不同的电压,因此在相邻吸附单元21之间形成电势差,并在二者之间形成静电场,被引风装置40引入壳体10的油烟粒子在电场的作用下分别显示不同电性,并被吸附至带异性电的吸附单元21上;并且由于相邻吸附单元21的电压能够以预定的频率相互交换,使得相邻吸附单元21之间的电场方向不断变换,油烟粒子跟随电场方向的变化而不断改变运动方向,从而增加油烟粒子之间的相互碰撞次数及碰撞强度;通过动态的静电吸附方式,提高吸附装置20对油烟的吸附效果以及油烟机对油烟的净化程度,改善油烟机排出的气体质量。

吸附单元21的个数不少于两个,以满足吸附装置20对油烟吸附的强度以及电场变换灵活性的需求;吸附单元21可两个为一组,吸附装置20中包括至少一组的吸附单元21,同组内的吸附单元21进行电场方向的交换。

相邻的吸附单元21可以分别具有大小不等的电压,二者之间存在电势差,并形成电场,也可以是相邻两个吸附单元21中的其中一个带电,另一个不带电,同样满足电场转化的需求。相邻吸附单元21之间的电场方向交换时间不大于1s,以保证吸附装置20对油烟粒子的吸附强度。

吸附装置20还包括安装单元22和连接单元23,连接单元23位于安装单元22内,连接单元23与吸附单元21及导电装置30连接,使导电装置30与吸附单元21之间电导通。

具体的,吸附单元21插入安装单元22内部与连接单元23电性连接,且相互间隔排列的吸附单元21连接于同一连接单元23上,使连接于同一连接单元23上的吸附单元21能够同步进行电压变换,且同一连接上可连接多个的吸附单元21,提高吸附单元21的电压变化效率;安装单元22内可设置多个连接单元23,若将间隔排列的吸附单元21分为一组,则不同的连接单元23连接不同组的吸附单元21,从而使得连接于不同连接单元23上的吸附单元21能够同时进行电势交换,并实现电场方向的改变。

图2以三个吸附单元21为例,位于中间位置的吸附单元21不带电,两侧的吸附单元21与同一连接单元23连接。初始状态,假设两侧的吸附单元21电压高于中间吸附单元21电压,两侧的吸附单元21分别与中间吸附单元21之间形成电场,并对油烟粒子进行静电吸附;通过连接单元23变换两侧的吸附单元21的电压,使中间吸附单元21的电压高于两侧吸附单元21的电压,则两侧的吸附单元21与中间吸附单元21之间所形成的电场方向与初始方向相反,油烟粒子在静电场作用下进行反向运动;对两侧的吸附单元21的电压进行循环变换,即可实现两侧的吸附单元21与中间的吸附单元21之间电场方向的不断变化,从而油烟粒子在吸附单元21之间不断变化运动方向。

连接单元23可以是能够拧入安装单元22内部并对吸附单元21进行固定的紧固件,拆除连接单元23即可将插入安装单元22内的吸附单元21移出,进而对吸附单元21进行替换或清洗,实用性好。

吸附单元21与连接单元23均采用导电材质,以满足吸附单元21与导电装置30之间的电性连接以及在吸附单元21之间电场方向变化的需求。

参照图2与图3,导电装置30包括固定体31及与固定体31接触的转动体32,转动体32能够相对固定体31转动,转动体32与固定体31之间嵌设有滚珠33,转动体32、滚珠33与固定体31均采用导电材质,滚珠33能够跟随转动体32相对固定体31的转动而在转动体32与固定体31之间滚动。导电装置30在固定体31呈位置固定状态及转动体32呈转动状态的前提下,实现了转动体32与固定体31之间的电导通;且固定体31与转动体32之间通过滚珠33进行电连接,滚珠33与固定体31及转动体32均为滚动接触,滚珠33与二者之间的摩擦力较小,降低了油烟机的工作噪音,并能够保证转动体32与驱动轴51及滚珠33之间的动力传递效率。

优选的,固定体31与转动体32的表面均设有弧形槽,滚珠33嵌入该弧形槽内,并跟随转动体32的转动沿弧形槽进行滚动。

导电装置30还包括第一导线34和第二导线35,第一导线34的两端分别与吸附装置20和转动体32电性连接,第二导线35与固定体31电性连接。导电装置30还包括第一安装壳36及第二安装壳37,第一安装壳36及第二安装壳37对置,并在二者之间形成可供第一导线34和第二导线35通过的穿线通道38;固定体31嵌入第一安装壳36内,转动体32嵌入第二安装壳37内,第一导线34从穿线通道38内穿出后与吸附装置20连接,第二导线35从穿线通道38内穿出后与外界电源连接,从而将外界电源的电压输送至吸附装置20。

第一导线34伸入安装单元22后与吸附单元21或者连接单元23连接,均能实现吸附单元21与导电装置30之间的电导通以及间隔的吸附单元21与连接单元23电性连接的效果。

第一安装壳36、第二安装壳37、固定体31、转动体32及滚珠33所形成的组件可采用端面球轴承代替,同样能实现上述的传动及电导通效果,实用性高,并可油烟机的生产成本。

参照图1与图2,还包括驱动组件50,驱动组件50包括驱动轴51及与驱动轴51连接的第一驱动元件52,驱动轴51从第一驱动元件52的内部穿过,驱动轴51在第一驱动元件52的驱动下进行转动。驱动轴51的两端分别与安装单元22及转动体32连接,并带动安装单元22与转动体32进行同步转动。

具体的,驱动轴51的端部插入安装单元22内部,驱动轴51的内部中空,从穿线通道38穿出的第一导线34从驱动轴51的内部穿过,并伸入安装单元22内与吸附单元21电性连接。驱动轴51带动安装单元22与转动体32同步转动,位于驱动轴51内部的第一导线34跟随驱动轴51进行转动,从而避免第一导线34因两端转动不同步而产生扭曲,影响导电装置30与吸附装置20之间的电导通稳定性;另外,由于第一导线34位于驱动轴51内部,克服了因外部过线导致的线路连接复杂、可靠性低的缺陷。

引风装置40包括风轮41,风轮41转动时产生的气流将油烟吸入壳体10内,油烟经过吸附装置20时被吸附单元21吸附和净化。导电装置30还与风轮41连接并为风轮41提供电力支持,使风轮41带电并在相邻风轮41之间形成电场,进入壳体10内的油烟粒子在电场的作用下被吸附至风轮41上;风轮41与吸附单元21结合进行油烟吸附,以提高油烟机对油烟的吸附效果,并且风轮41在转动形成气流、吸入油烟的同时,形成电场对油烟进行吸附,强化了油烟机对油烟的吸附效果以及对油烟的净化程度;并且被风轮41吸附的油烟粒子在风轮41转动的过程中,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被风轮41甩出,实现了风轮41的自净,降低了油烟机的清洗难度以及后期的维护成本。

驱动组件50与风轮41连接并驱动风轮41转动,驱动轴51的两端分别与导电装置30及风轮41连接,第一驱动元件52带动驱动轴51进行转动,在驱动轴51的带动下,导电装置30与风轮41进行同步转动。

本实施例中的每一风轮41均连接第一驱动元件52,每一个第一驱动元件52单独驱动一个风轮41进行转动,各第一驱动元件52能够同时带动风轮41进行转动,使各风轮41进行同步转动,增强风轮41转动时所产生的气流以及对油烟粒子的吸收强度。每一风轮41的轴心位于同一直线上,以提高风轮41转动的同步性并降低噪音。

优选的,第一驱动元件52驱动相邻的风轮41进行反向转动,提高风轮41所产生的风量、降低风轮41的工作功率以及风轮41转动过程中所产生的噪音;在满足风轮41的风量、气流强度要求的前提下,可以降低风轮41的转速、缩小风轮41的尺寸,以满足油污吸附装置20对低噪音、小型化的需求。

每一风轮41均包含有若干的扇叶411,扇叶411沿风轮41的周向均匀排列,相邻扇叶411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隔,以保证气流穿过,扇叶411的个数可根据使用需求选择。扇叶411与导电装置30电性连接,相邻风轮41上的且向下相对的扇叶411之间形成电场,扇叶411跟随第一驱动元件52转动并产生气流,将油烟吸入壳体10内,并将油烟粒子吸附于扇叶411上。

优选的,相邻风轮41的扇叶411的弯曲方向相反,如图2所示,两个风轮41相邻,安装于上侧的风轮41上的扇叶411向上弯曲,安装于下侧的风轮41上的扇叶411向下弯曲,从而在保证足够送风量的前提下,降低风轮41的工作转速及噪音,提高油污吸附装置20的使用性能。

油烟机内可设置多个驱动组件50,以驱动风轮41及吸附装置20转动;并可设置多个导电装置30,以对风轮41及吸附单元21提供电力支持。本实施例中,吸附装置20连接有一组导电装置30与一组驱动组件50,两个风轮41对置且分别连接有一组导电装置30及一组驱动组件50,不同组的风轮41、导电装置30与驱动组件50的连接结构对称;风轮41位于吸附装置20的上方,用于净化未被吸附装置20完全吸附的油烟粒子,以提高油烟机的净化效果。上述风轮41、吸附装置20与导电装置30、驱动组件50的连接方式以及风轮41、吸附装置20、导电装置30与驱动组件50的位置关系不限于此。

还包括隔离罩60,导电装置30、第一驱动元件52及部分驱动轴51容置于隔离罩60内,防止外界油烟对导电装置30或者驱动组件50腐蚀,提高导电装置30与吸附装置20之间电导通的可靠性以及油烟机的使用寿命。本实施例中,与吸附装置20连接的导电装置30以及与位于下侧的风轮41连接的导电装置30容置于同一隔离罩60内,与位于上侧的风轮41连接的导电装置30容置于一个隔离罩60内,提高油烟机内结构连接的紧凑性以及安装的便利性。

结合图2与图4,还包括安装架70,安装架70的内部中空形成安装通道71,安装架70伸入隔离罩60内,安装架70的另一端伸出壳体10外部,第二导线35从穿线通道38内穿出后,伸入安装通道71内,并从安装通道71内穿出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通过将第二导线35与安装架70内部穿线,提高导线整理的便捷度,避免油烟粘附在导线表面对导线造成腐蚀,提高了第二导线35与其他元件连接的可靠性以及油烟机的安全性能。安装架70可在隔离罩60的外部分布有多个,第二导线35可选择与其接近的安装架70进行导线传送,从而提高第二导线35与外部电源连接的便捷度。

第二实施例

参照图5,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将吸附单元21分为两组,且每组包括两个吸附单元21,具体的,吸附单元21a与吸附单元21b连接于连接单元23a上,吸附单元21c与吸附单元21d连接于连接单元23b上;吸附单元21c位于吸附单元21a与吸附单元21b之间,吸附单元21b位于吸附单元21c与吸附单元21d之间,即不同组的吸附单元21之间相互交错排列;通过改变连接单元23a与连接单元23b所连接的外界电压,每组内的吸附单元21的电压进行同时交换,使得吸附单元21a与吸附单元21c之间的电压,以及吸附单元21b与吸附单元21c之间与吸附单元21b与吸附单元21d之间的电压同步变换,电场方向随之进行改变。

吸附单元21可分为多组,且每组中包含不少于两个的吸附单元21,吸附单元21的分组情况以及每组内吸附单元21的数量可合理选择;通过变换不同组的吸附单元21所带电压,达到相邻吸附单元21之间的电压交换及电场方向变化。

第三实施例

参照图6,本实施例中的吸附单元21设有基于其中心向外扩散的若干吸附条211,粘附于吸附条211上的油烟粒子能够在离心力作用下沿吸附条211移动并快速甩至壳体10内壁上,提高吸附单元21的自净效率,吸附单元21上还设有若干用于与连接单元23连接的安装孔。因吸附条211的最外端不相连,粘附于吸附条211上的油污能够直接甩至壳体10的内壁上,避免因吸附条211的外端阻挡油污,使油污在吸附条211上滞留,影响吸附单元21的自净效果。

第四实施例

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相邻风轮41所带电压不同,相邻风轮41之间具有电势差,并在相邻风轮41之间形成电场,并且相邻风轮41之间的电压能够以预定的频率进行交换,从而相邻风轮41之间所形成的电场方向不断变化;进入壳体10内的油烟粒子随着电场方向的变化而不断变换移动方向,增加了油烟粒子之间的碰撞次数及碰撞强度,采用动态的静电吸附方式,通过油烟粒子之间的不断碰撞与粘附,增强风轮41对油烟粒子的吸附效果。

相邻风轮41之间可带有不同的电压,或者一个带电、一个不带电,均能够实现相邻风轮41之间电场变化的效果。多个风轮41可同时进行电压改变,具体实施方式为:间隔排列的风轮41进行电压的同步变化,从而实现相邻风轮41之间的电压交换以及电场方向的变化,并提高电场的变换效率及油烟粒子的碰撞次数。

第五实施例

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驱动组件50包括第二驱动元件,所有风轮41连接于同一第二驱动元件上,第二驱动元件工作时将带动所有风轮41进行同步转动,保证各风轮41进行同步转动并提高风轮41转动产生的气流强度。第二驱动元件可连接于所有风轮41的外侧或者风轮41之间,具有较高的安装灵活性。

第六实施例

参照图7,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每两个风轮41连接于同一第二驱动元件53上,第二驱动元件53包括能够相对转动的内轴531和外轴532,两个风轮41中的其中一个与内轴531连接,另一个与外轴532连接,内轴531与外轴532之间设有进行运动转换的转换元件533,内轴531与外轴532在转换元件533的带动下进行转动,并驱动两个风轮41进行同步转动。

转换元件533可以是置于第二驱动元件53内部的齿轮组,如行星齿轮组,该齿轮组在满足内轴531与外轴532同步转动的前提下可进行合理变形。

第七实施例

参照图8-图12,本实施例中的壳体10内部还设有刮油装置70,壳体10的内部贯穿,壳体10的下方形成进风口11,壳体10上方形成第一出风口12,油烟从进风口11内进入壳体10并从第一出风口12处排出,被吸附装置20及引风装置40吸附的油污,随着吸附单元21及风轮41的转动被甩至壳体10的内壁上。刮油装置70包括刮油件71,该刮油件71与壳体10的内壁接触,壳体10能够相对刮油件71进行转动,从而刮油件71将粘附于壳体10内壁上的油污刮除,使壳体10内壁保持洁净,实现对壳体10内壁的清洁,不需频繁对壳体10进行清洗,提高油烟机维护的便捷度以及对油烟的吸收效果。

刮油件71的侧部设有刮刀刃711,刮刀刃711的厚度较小,重量轻,并能够快速刮除壳体10内壁上的油污。刮油装置70包括第一安装件72与第二安装件73,第一安装件72与第二安装件73将刮油件71夹紧于二者之间。第二安装件73与第一安装件72采用刚性结构,以保证刮油装置70的整体结构强度,刮油件71采用柔性结构,如硅胶等,避免刮伤壳体10的内壁,并提高刮油装置70的耐腐蚀性及使用寿命。刮油件71在第一安装件72及第二安装件73的组合夹持作用下,不会在与壳体10内壁接触时弯曲,保持足够的油污刮除能力。

刮油装置70还包括销轴74,该销轴74穿过连接件与伸出部固定连接,销轴74上套设有弹性件75,第二安装件73具有伸出部731,壳体10上安装有连接件13,该弹性件75的两端分别与伸出部731和连接件13抵持;伸出部731在弹性件75的弹性力作用下给予第二安装件73靠近壳体10内壁的作用力,从而使刮油件71紧贴于壳体10的内壁,提高刮油件71对油污的刮除效果。

还包括传动组件80,传动组件80与壳体10连接并驱动壳体10相对刮油装置70进行转动,使得刮油装置70刮除的油污滴落至同一位置,便于收集。传动组件80包括安装于壳体10上的支撑体81,壳体10的端部与支撑体81的表面接触,支撑体81能够支撑壳体10并且跟随壳体10的转动而转动,支撑体81沿壳体10的周向均匀分布有多个,以保证壳体10转动过程中的平稳性。还包括传动带82,该传动带82紧箍于壳体10的外表面,传动带82转动过程中带动壳体10进行转动。传动带82可以直接通过电机驱动进行转动,传动带82的转动可以采用链传动或者带传动的传动形式,传动带82可以是皮带或者滚子链。

第八实施例

参照图13与图14,本实施例包括输送通道90,输送通道90与壳体10顶部的第一出风口12连通,输送通道90远离壳体10的一端形成第二出风口91。生成油烟的灶台位于进风口11下方,油烟在引风装置40所产生的气流带动下进入壳体10内,首先经过吸附装置20以及引风装置40的吸附及净化,净化后的油烟空气在气流的带动下继续流动并经过第一出风口12进入输送通道90内,经过输送通道90后从第二出风口91处排出;因第二出风口91位于进风口11下方,从第二出风口91处排出的空气与跟随灶台所产生的油烟一同进入壳体10内进行净化,从而使油烟颗粒在油烟机内进行循环流动,并不断净化,第二出风口91处排出的气流能够带动灶台所产生的油烟上升,辅助引风装置40所产生的气流将油烟引入壳体10内,提高油烟机对油烟的净化强度。本实施例中的油烟机,油烟粒子不断进入油烟机内部进行循环和净化,在实现对厨房环境进行优化的同时,不会污染室外环境,优化了油烟机的使用性能。

输送通道90的下端还设有导风嘴92,导风嘴92基于输送通道90的外壁向外突出并倾斜设置,第二出风口91位于导风嘴92端部的开口处,调整导风嘴92的开口方向使得第二出风口91对准进风口11,从而从第二出风口91处排出的空气能够快速进入进风口11内进行再次净化,并能够携带灶台产生的油烟进入进风口11内,提高对油烟的吸收效率;优选方式为,第二出风口91的中心与进风口11的中心位于同一直线上。

优选的,输送通道90内还设有过滤元件93、制冷元件94以及导风元件95,过滤元件93对进入输送通道90内的油污进行再次过滤,制冷元件94对进入输送通道90内的空气进行降温,降低厨房温度,优化厨房环境。导风元件95设置于输送通道90靠近导风嘴92的一端,将输送通道90内的空气从第二出风口91处快速排出。

以上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做出种种的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形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