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灶风道防溢烟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95803发布日期:2020-05-01 17:54阅读:456来源:国知局
一种集成灶风道防溢烟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集成灶风道防溢烟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集成灶被广泛应用,但是部分集成灶在使用中发现集成灶的内部和底部冒烟,经检查发现是风箱和风道管之间的密封不够导致油烟从风箱和风道管之间的连接缝隙溢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上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集成灶风道防溢烟结构,旨在解决风箱和风道管之间的油烟溢出问题和风箱和风道管之间的密封连接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方案:

一种集成灶风道防溢烟结构,包括集成灶的壳体以及烟机部分,所述烟机部分设置有风箱以及风道管,所述风箱设置有出风口,所述风道管的进风口与所述出风口位置相对且在出风口和进风口之间设置有密封圈,在出风口和进风口之间设置密封圈把出风口和进风口之间的缝隙密封,防止油烟从缝隙溢出。

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风箱位于出风口处设置向下的折边,所述风道管位于进风口处设置有向上凸起的围边,所述围边与所述折边配合,围边和折边配合形成小的曲折的缝隙使得油烟难以进入缝隙。

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密封圈上下两端设置有凸起,当风箱和风道管打螺钉连接后,风箱以及风道管挤压密封条的凸起使之变扁,确保密封条与风箱以及风道管抵接形成密封,避免因为板材变形导致了密封不完全的问题。

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风箱、密封圈以及风道管之间通过螺钉连接一起。

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出风口所在的底板上设置有压型的凹陷以增强强度。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集成灶风道防溢烟结构,通过在出风口和进风口之间设置密封圈把出风口和进风口之间的缝隙密封,防止油烟从缝隙溢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集成灶风道防溢烟结构的集成灶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集成灶风道防溢烟结构的集成灶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集成灶风道防溢烟结构的风箱和风道管连接结构的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集成灶风道防溢烟结构的部分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集成灶风道防溢烟结构的密封圈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下结合附图,对

本技术:
方案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参见附图1-5,一种集成灶风道防溢烟结构,包括集成灶的壳体1以及烟机部分2,所述烟机部分2设置有风箱21以及风道管22,所述风箱21设置有出风口,所述风道管的进风口与所述出风口位置相对且在出风口和进风口之间设置有密封圈23。

进一步地,所述风箱21位于出风口处设置向下的折边211,所述风道管22位于进风口处设置有向上凸起的围边221,所述围边221与所述折边211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圈23上下两端设置有凸起231,该凸起231分别与风箱21的底面以及风道口22的顶面抵接。

进一步地,所述风箱21、密封圈23以及风道管22之间通过螺钉连接一起。

进一步地,所述出风口所在的底板上设置有压型的凹陷212。

上述优选实施方式应视为本申请方案实施方式的举例说明,凡与本申请方案雷同、近似或以此为基础作出的技术推演、替换、改进等,均应视为本专利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集成灶风道防溢烟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成灶的壳体以及烟机部分,所述烟机部分设置有风箱以及风道管,所述风箱设置有出风口,所述风道管的进风口与所述出风口位置相对且在出风口和进风口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灶风道防溢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箱位于出风口处设置向下的折边,所述风道管位于进风口处设置有向上凸起的围边,所述围边与所述折边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灶风道防溢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上下两端设置有凸起,该凸起分别与风箱的底面以及风道口的顶面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灶风道防溢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箱、密封圈以及风道管之间通过螺钉连接一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灶风道防溢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所在的底板上设置有压型的凹陷。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集成灶风道防溢烟结构,包括集成灶的壳体以及烟机部分,所述烟机部分设置有风箱以及风道管,所述风箱设置有出风口,所述风道管的进风口与所述出风口位置相对且在出风口和进风口之间设置有密封圈,在出风口和进风口之间设置密封圈把出风口和进风口之间的缝隙密封,防止油烟从缝隙溢出。

技术研发人员:郭坤炳;钱士成;舒文广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山市莱普帝斯电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06
技术公布日:2020.05.0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