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纺织用烘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65266发布日期:2020-05-22 21:54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一种纺织用烘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纺织用烘干装置,属于纺织用烘干装置领域。



背景技术:

功能性高密纤维布在生产的过程中,需要纺织好的布料放入至冷水池中进行清洗后再进入至下一工序,清洗后的布料由于含有的湿度比较大,不能直接进行后续的生产,需要将布料送入至烘干装置内,并将布料经过烘干后,保持布料在一定的湿度范围,并将布料进行后续的生产,因此,如何快速有效的对布料进行烘干成为众多厂家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纺织用烘干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纺织用烘干装置,包括外壳、上盖、进气管以及烘干筒,所述外壳内侧壁为中空结构,所述外壳内设有烘干筒,所述外壳上端设有与上盖相对应的凹槽,所述上盖设置在凹槽内,所述凹槽内设有与烘干筒相对应的通孔,所述烘干筒设置在通孔内,所述上盖设置在烘干筒的上方,所述烘干筒侧壁上设有均匀设置的加热孔,所述烘干筒内设有支架,所述支架底端与烘干筒相连,所述烘干筒内设有至少2个挡板,所述挡板内侧均与支架相连,所述挡板外侧均与烘干筒相连,所述挡板上设有加热孔,所述外壳内设有至少2个加热管道,所述加热管道均匀设置在烘干筒外侧,所述加热管道上下两端均与外壳内侧壁相连通,所述进气管与加热管道下端相连,所述相邻两个加热管道之间设有间隔;所述支架顶端与上盖之间设有间隔;所述支架顶端与上盖之间的距离为60-70c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加热管道外侧与外壳内侧壁之间设有间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加热管道外侧与外壳内侧壁之间的距离为30-40c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加热管道内侧与烘干筒外侧壁之间设有间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加热管道内侧与烘干筒外侧壁之间的距离为20-30c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加热孔的数量为至少2个。

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本实用新型较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结构简单、安全可靠、使用方便、成本低廉的一种纺织用烘干装置,本实用新型中烘干筒内设有间隔设置的挡板,可以将功能性高密纤维布均匀放置在烘干筒内,从而实现对烘干筒内的功能性高密纤维布均匀的烘干;烘干筒外侧设有均匀设置的加热管道,可以对烘干筒内的功能性高密纤维布进行均匀加热,从而有效提高了加热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纺织用烘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烘干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壳,2、上盖,3、进气管,4、烘干筒,5、通孔,6、凹槽,7、加热管道,8、支架,9、挡板,10、加热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

结合附图可见,一种纺织用烘干装置,包括外壳1、上盖2、进气管3以及烘干筒4,所述外壳1内侧壁为中空结构,所述外壳1内设有烘干筒4,所述外壳1上端设有与上盖2相对应的凹槽6,所述上盖2设置在凹槽6内,所述凹槽6内设有与烘干筒4相对应的通孔5,所述烘干筒4设置在通孔5内,所述上盖2设置在烘干筒4的上方,所述烘干筒4侧壁上设有均匀设置的加热孔10,所述烘干筒4内设有支架8,所述支架8底端与烘干筒4相连,所述烘干筒4内设有至少2个挡板9,所述挡板9内侧均与支架8相连,所述挡板9外侧均与烘干筒4相连,所述挡板9上设有加热孔10,所述外壳1内设有至少2个加热管道7,所述加热管道7均匀设置在烘干筒4外侧,所述加热管道7上下两端均与外壳1内侧壁相连通,所述进气管3与加热管道7相连,所述相邻两个加热管道7之间设有间隔;所述支架8顶端与上盖2之间设有间隔;所述支架8顶端与上盖2之间的距离为60-70cm。

所述加热管道7外侧与外壳1内侧壁之间设有间隔。

所述加热管道7外侧与外壳1内侧壁之间的距离为30-40cm。

所述加热管道7内侧与烘干筒4外侧壁之间设有间隔。

所述加热管道7内侧与烘干筒4外侧壁之间的距离为20-30cm。

所述加热孔10的数量为至少2个。

本实用新型,具体使用过程如下:打开上盖2,取出烘干筒4,将功能性高密纤维布放入至相邻两个挡板9之间,装料完毕后,将烘干筒4放入至外壳1内,盖上上盖2,向进气管3内通入气体,气体进入至外壳1内侧壁以及加热管道7之间,并对装置内进行加热,热空气经过加热孔10进入至烘干筒4内,并对烘干筒4内的功能性高密纤维布进行加热、烘干,加热完毕后,停止通入热空气,静置,当装置冷却到一定温度后,打开上盖2,将烘干筒4取出装置,并将烘干筒4内的功能性高密纤维布取出装置外。

本实用新型中烘干筒4内设有间隔设置的挡板9,可以将功能性高密纤维布均匀放置在烘干筒4内,从而实现对烘干筒4内的功能性高密纤维布均匀的烘干。

烘干筒4外侧设有均匀设置的加热管道7,可以对烘干筒4内的功能性高密纤维布进行均匀加热,从而有效提高了加热效率。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而不应视为对于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包括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中技术特征的等同替换方案为保护范围,即在此范围内的等同替换改进,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纺织用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上盖、进气管以及烘干筒,所述外壳内侧壁为中空结构,所述外壳内设有烘干筒,所述外壳上端设有与上盖相对应的凹槽,所述上盖设置在凹槽内,所述凹槽内设有与烘干筒相对应的通孔,所述烘干筒设置在通孔内,所述上盖设置在烘干筒的上方,所述烘干筒侧壁上设有均匀设置的加热孔,所述烘干筒内设有支架,所述支架底端与烘干筒相连,所述烘干筒内设有至少2个挡板,所述挡板内侧均与支架相连,所述挡板外侧均与烘干筒相连,所述挡板上设有加热孔,所述外壳内设有至少2个加热管道,所述加热管道均匀设置在烘干筒外侧,所述加热管道上下两端均与外壳内侧壁相连通,所述进气管与加热管道下端相连,所述相邻两个加热管道之间设有间隔;所述支架顶端与上盖之间设有间隔;所述支架顶端与上盖之间的距离为60-70c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纺织用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管道外侧与外壳内侧壁之间设有间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纺织用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管道外侧与外壳内侧壁之间的距离为30-40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纺织用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管道内侧与烘干筒外侧壁之间设有间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纺织用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管道内侧与烘干筒外侧壁之间的距离为20-30c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纺织用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孔的数量为至少2个。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纺织用烘干装置,包括外壳、上盖、进气管以及烘干筒,外壳内侧壁为中空结构,外壳内设有烘干筒,外壳上端设有与上盖相对应的凹槽,凹槽内设有与烘干筒相对应的通孔,烘干筒设置在通孔内,上盖设置在烘干筒的上方,烘干筒侧壁上设有均匀设置的加热孔,烘干筒内设有支架,支架底端与烘干筒相连,烘干筒内设有至少2个挡板,挡板内侧均与支架相连,挡板外侧均与烘干筒相连,挡板上设有加热孔,外壳内设有至少2个加热管道,所述加热管道均匀设置在烘干筒外侧,所述支架顶端与上盖之间设有间隔;本实用新型可以将功能性高密纤维布均匀放置在烘干筒内,从而实现对烘干筒内的功能性高密纤维布均匀的烘干。

技术研发人员:姜广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广昊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11
技术公布日:2020.05.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