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滚筒式笼状焙烧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41817发布日期:2020-05-06 23:51阅读:367来源:国知局
一种滚筒式笼状焙烧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冶金领域,尤其涉及铁精矿球团的焙烧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钢铁工业持续高速增长,对铁矿石的需求越来越大。随着高炉炼铁技术的进步,“精料”工作受到高度重视。作为高炉炉料结构主要组成之一的球团矿,虽然目前国内生产呈增长的发展态势,但其产量和生铁产量所需原料相比,其所占比例仍非常低,更为重要的是其成品球团的性能优劣直接影响高炉冶炼以至整个钢铁生产。

目前国内生产球团矿的主要方法时是采用带式焙烧机,其在球团铺料时采用铺边料和底料的方法,上下层不同铺料,上层为生球团,下层为焙烧后的成品熟球团,以防止台车底架梁和篦条过热,同时增加料层透气性。不过上下层不同铺料会造成铺料的难度和复杂性,并造成料层厚度不均匀,在球团的升温过程中容易导致上下料层在各段炉罩的最高温度下停留时间的长短相差很大,会影响到成品熟球团矿的最终强度,导致熟球团的质量出现不均匀现象。另外由于在台车下层铺设了较大厚度熟球团,导致成品球团矿二次回炉,这极大的造成能源的浪费,并会影响球团矿的焙烧效率和产量。这是钢铁冶炼行业使用带式焙烧机造成产能低能耗高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生产球团矿的滚筒式笼状焙烧机,该焙烧机采用笼状滚筒乘载生球团料,球团在滚筒内不停翻转滚筒,使焙烧时球团受热均匀,焙烧效果好、成品球团矿品位高且稳定,同时降低了能源的浪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滚筒式笼状焙烧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笼状滚筒模块、可移动焙烧炉,所述笼状滚筒模块包括台架、笼状滚筒、进出料口翻盖、滚筒端盖和滚筒驱动电机,笼状滚筒为中空圆柱形筒状结构,笼状滚筒中部一圈均布镂空栅,笼状滚筒筒壁镂空栅中心开有进出料口,进出料口上设有进出料口翻盖,笼状滚筒一端为带有转轴、大于滚筒直径的滚筒齿轮,笼状滚筒另一端通过螺栓固定的滚筒端盖为带有转轴的端盖齿轮,端盖齿轮和滚筒齿轮相同,多个笼状滚筒经各自两端端盖齿轮和滚筒齿轮的转轴分别可旋转穿接在台架上且相互平行依次经端盖齿轮和滚筒齿轮对应啮合传动,任一或第一滚筒笼状的滚筒齿轮的转轴经传动齿轮副接架设在台架上的滚筒驱动电机;所述可移动焙烧炉包括焙烧炉体、车轮、炉体驱动电机和轨道,笼状滚筒模块设置于轨道上,焙烧炉体经车轮架设在轨道上,焙烧炉体上设置炉体驱动电机驱动车轮呈使焙烧炉体在轨道上做前后移动状态,焙烧炉体前端开口对应设置于其前方的笼滚筒模块。

进一步地,笼状滚筒结构壁厚从两端向中间逐渐减薄。

进一步地,所述进出料口翻盖通过铰链在进出料口一侧与笼状滚筒壁链接,另一侧利用螺栓固定于笼状滚筒筒壁。

进一步地,所述台架非焙烧炉体一侧的侧壁设有安装孔,安装孔朝前拓展连接内设笼状滚筒的台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采用焙烧炉体在轨道上平移经前端开口容置台架,结合台架上笼状滚筒旋转运动相配合,生球团在自转滚筒中滚动翻转,并依次经历不同阶段的加热和冷却过程,使所有生球团都可以均匀并且迅速升温或降温,球团在各段炉罩的最高温度下停留时间保持相同,提升了焙烧效果,保证了成品球团质量和强度的均匀性。

2.本发明采用笼状滚筒代替原有的台车,滚筒内球团随自转滚筒而随时改变相互位置,所以不需要上下层不同铺料,降低了进料难度,并增大了成品产能,减少能源消耗,提升了经济效益。

3.本发明采用的笼状滚筒模块留有拓展能力,在一定的需求条件下可以扩添台架并拓展滚筒模块,从而增加盛载球团的笼状滚筒,增加了焙烧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滚筒式笼状焙烧机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笼状滚筒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笼状滚筒立体图。

附图标记如下:

1-笼状滚筒模块;2-焙烧炉体;3-轨道;4-车轮;5-炉体驱动电机;6-台架;7-笼状滚筒;8-进出料口翻盖;9-端盖齿轮;10-安装孔;11-进出料口;12-镂空栅;13-滚筒齿轮;14-滚筒驱动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根据具体实施例及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滚筒式笼状焙烧机做进一步分析。

图1-3所示一种滚筒式笼状焙烧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笼状滚筒模块1、可移动焙烧炉,笼状滚筒模块1包括台架6、笼状滚筒7、端盖齿轮9、滚筒齿轮13和滚筒驱动电机14,笼状滚筒7为中空圆柱形筒状结构,笼状滚筒7中部一圈均布镂空栅12,笼状滚筒筒壁镂空栅中心开有进出料口11,进出料口11上设有进出料口翻盖8,笼状滚筒一端为带有转轴、大于滚筒直径的滚筒齿轮13,笼状滚筒另一端为带有转轴的端盖齿轮9,端盖齿轮9和滚筒齿轮13相同,多个笼状滚筒经各自两端端盖齿轮和滚筒齿轮的转轴分别可旋转穿接在台架上且相互平行依次经端盖齿轮和滚筒齿轮对应啮合传动,任一或第一滚筒笼状的滚筒齿轮的转轴经传动齿轮副接架设在台架上的滚筒驱动电机14;可移动焙烧炉包括焙烧炉体2、车轮4、炉体驱动电机5和轨道3,笼状滚筒模块1设置于轨道3上,焙烧炉体2经车轮4架设在轨道3上,焙烧炉体上设置炉体驱动电机5驱动车轮呈使焙烧炉体在轨道上做前后移动状态,焙烧炉体前端开口对应设置于其前方的笼滚筒模块。

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

步骤s1:通过笼状滚筒模块1上的进出料口11将生球团送入笼状滚筒7内,再闭合笼状滚筒进出料口翻盖8。此时进出料口开口朝上,焙烧炉体未移动笼状滚筒模块1上方;

步骤s2:滚筒驱动电机14开始工作,笼状滚筒7通过滚筒齿轮和端盖齿轮啮合开始自转,同时焙烧炉体2开始笼状滚筒模块1向缓慢移动,在此焙烧炉体的进程过程中,生球团在自转的笼状滚筒7内翻转滚动,并依次通过焙烧炉体内的预热区-点火区-焙烧区-冷却区,使球团受热和冷却均匀,保证了成品球团的质量稳定。

所述实施例为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背离本发明的实质内容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做出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替换或变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滚筒式笼状焙烧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笼状滚筒模块、可移动焙烧炉,所述笼状滚筒模块包括台架、笼状滚筒、进出料口翻盖、滚筒端盖和滚筒驱动电机,笼状滚筒为中空圆柱形筒状结构,笼状滚筒中部一圈均布镂空栅,笼状滚筒筒壁镂空栅中心开有进出料口,进出料口上设有进出料口翻盖,笼状滚筒一端为带有转轴、大于滚筒直径的滚筒齿轮,笼状滚筒另一端通过螺栓固定的滚筒端盖为带有转轴的端盖齿轮,端盖齿轮和滚筒齿轮相同,多个笼状滚筒经各自两端端盖齿轮和滚筒齿轮的转轴分别可旋转穿接在台架上且相互平行依次经端盖齿轮和滚筒齿轮对应啮合传动,任一或第一滚筒笼状的滚筒齿轮的转轴经传动齿轮副接架设在台架上的滚筒驱动电机;所述可移动焙烧炉包括焙烧炉体、车轮、炉体驱动电机和轨道,笼状滚筒模块设置于轨道上,焙烧炉体经车轮架设在轨道上,焙烧炉体上设置炉体驱动电机驱动车轮呈使焙烧炉体在轨道上做前后移动状态,焙烧炉体前端开口对应设置于其前方的笼滚筒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滚筒式笼状焙烧机,其特征在于,笼状滚筒结构壁厚从两端向中间逐渐减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滚筒式笼状焙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出料口翻盖通过铰链在进出料口一侧与笼状滚筒壁链接,另一侧利用螺栓固定于笼状滚筒筒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滚筒式笼状焙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台架非焙烧炉体一侧的侧壁设有安装孔,安装孔朝前拓展连接内设笼状滚筒的台架。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滚筒式笼状焙烧机,该装置包括笼状滚筒模块和可移动焙烧炉,所述可移动焙烧炉包括焙烧炉体、车轮、驱动电机和轨道,焙烧炉体可在轨道上做前后移动,所述笼状滚筒模块包括台架、笼状滚筒、滚筒端盖、进出料口翻盖和驱动电机,笼状滚筒可在台架上自转并带动其中的生球团滚动翻转,使焙烧时球团受热均匀,焙烧效果好、成品球团矿品位高且稳定,同时降低了能源的浪费。

技术研发人员:朱强龙;王匀;李富柱;尹妍;李瑞涛;许桢英;程晓农;蔡冬林;刘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宏大特种钢机械厂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19
技术公布日:2020.05.0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