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热式电磁能采暖热水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072122发布日期:2020-06-12 14:57阅读:403来源:国知局
一种直热式电磁能采暖热水炉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直热式电磁能采暖热水炉。



背景技术:

现阶段人类家用热水器经历了燃气热水器和电热水器,这些传统的热水器技术也在不断的改进且技术也比较成熟,但这些产品都存在加热效率低,能耗大,部分对环境还构成威胁,同时产品需要配置于一个储热水箱,极大的占用了客户的房屋空间。总结来看,现有技术的缺点在于:

1.产品不够环保,释放有害物质。

2.能耗大,加热效率普遍低于90%。

3.产品需要自带储水箱,体积大,占用用户的使用空间。

4.功能单一,只能满足热水或者采暖,不能同时满足。

5.产品安全性不够,易发生触电等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直热式电磁能采暖热水炉,能效高,环保,使用安全。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直热式电磁能采暖热水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电磁加热体、控制器、变频器,所述的变频器连接电源和控制器,变频器的输出端连接电磁加热体上的电磁感应线圈,所述的变频器包括散热器,水管与散热器装配成的一个整体,水管依次连接散热器、电磁加热体和出水口。控制器是整个系统的cpu,实现各种加热功能,能根据客户要求设定出水温度,及包括检测进出水温度,和水流检测,以及控制变频器的功率输出。

所述的电磁加热体内形成内加热通道和外加热通道,水管连通外加热通道,水管内的载体先经过外加热通道后再进入内加热通道,内加热通道连接出水口。

所述的电磁加热体包括高晶硅管,高晶硅管内设置加热棒,所述的加热棒内部形成所述的内加热通道,加热棒和高晶硅管之间形成外加热通道,所述的高晶硅管外部设置缠绕管体的电磁感应线圈。高晶硅管具有高绝缘性和导热性,其耐温可达1200度,主要用来绕制电磁线圈和作为载体的流通通道,另外电磁感应线圈通电产生的热能通过高晶硅管传导给载体,给电磁感应线圈进行散热,保护电磁线圈不被烧坏。加热棒由一种易被磁化的金属材料组成,对磁非常的敏感,是一个最重要的发热体,主要是产生热量,加热载体。

所述高晶硅管的上部设置上支座和铜螺丝进行固定,高晶硅管的下部设置下支座。

所述散热器包括外壳体,壳体内形成多个供水管插入的槽孔,所述的水管呈u形,两个分支插入外壳体的槽孔内。

所述的变频器由整流桥、两组igbt变频集成电路、散热器、电路板和电子元器件组成,变频器受控制器控制达到要求的变化的加热功率。

所述水管的进口连接水流开关和流量传感器。水流开关检测系统中是否有水流,当无水流时采暖炉禁止开机,当检测水管中有水流时才允许开机加热。

所述的电磁感应线圈为多股铜芯线。其在正弦高频电流的流通下,将电场转化为磁场,并产生无数个高速变化的磁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采用电磁加热,不释放任何有害人类的物质。

2.能效高,其加热效率更是高达98%,远远高于其它的热水类。

3.属于直热式加热,进去是自来水加热后,直接出洗浴热水。

4.可以满足一机多能,可提供日常的生活用水和房间供暖。

5.采用水电隔离,无须担心触电,无须设置专门的防电墙。

6.制取热水能有效的出除水垢和抑制细菌的产生,占用空间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磁加热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磁加热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变频器和水管和连接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如图1-4所示,一种直热式电磁能采暖热水炉,包括电磁加热体1、控制器2、变频器3,所述的变频器连接电源和控制器2,变频器的输出端连接电磁加热体上的电磁感应线圈,所述的变频器包括散热器8,水管与散热器18装配成的一个整体,水管4依次连接散热器18、电磁加热体1和出水口6。

电磁加热体内形成内加热通道14和外加热通道13,水管连通外加热通道,水管内的载体先经过外加热通道后再进入内加热通道,内加热通道连接出水口。

电磁加热体包括高晶硅管9,高晶硅管内设置加热棒12,所述的加热棒内部形成所述的内加热通道,加热棒和高晶硅管之间形成外加热通道,所述的高晶硅管外部设置缠绕管体的电磁感应线圈8。

高晶硅管的上部设置上支座7和铜螺丝11进行固定,高晶硅管的下部设置下支座10。散热器18包括外壳体,壳体内形成多个供水管插入的槽孔,所述的水管4呈u形,两个分支插入外壳体的槽孔内。

变频器由整流桥15、两组igbt变频集成电路17、散热器18、电路板16和电子元器件19组成,变频器受控制器控制达到要求的变化的加热功率。水管4的进口连接水流开关5和流量传感器。电磁感应线圈为多股铜芯线。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一、电路系统磁场原理:

1.机组供电为:220v/50hz交流电,变频器接通电源后,变频器内的两组igbt对输出电源频率升频,使电源输出频率升至15-20khz,变频器输出端连接着电磁加热体上的电磁感应线圈,当持续不断的正弦高频电流通过电磁感应线圈后,电感加热体产生高速变化的磁场,从而将电能转为化为磁能;

二、加热原理

1.加热棒发热原理:

电磁线圈在变频器的驱动下,产生高速变加的磁场,由于加热棒置于磁场中,加热棒被电磁感应线圈产生的磁场磁化,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对放入变化磁场中的导体将产生电动势,加热棒为金属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于是加热棒便有电流流通,加热棒在电流的流通下持续发热,产生大量的热能,当载体流经加热棒的内外表面时,热量不断的被载体带走,载体被加热。

2.载体加热通道

载体经过电磁加热体时,有内,外两个加热通道,其外通道为高晶硅管内壁与加热棒外壁装配形成的圆环通道,内通道为加热棒内壁通道,载体先流经外加热通道,然后再进入内加热通道。

3.载体第一次被加热

当水从水流开关这里进入采暖炉后,首先流进变频器,变频器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热量被传导到散热器,水管与散热器是装配成的一个整体,当变频器工作时,热量通过散热器,被水管中流动的载体将热量带走,变频器被降温,载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上升,此称为载体第一次被加热。

4.载体第二次被加热

载体通过外水管流经散热器第一次加热后,进入到电磁加热体中,载体先流经外加热通道,当载体流进外加热通道时,电磁感应线圈通电也会发热,通过高晶硅管传导,电磁线圈的热量被载体吸收热量,温度降低,另外,当载体流经外加热通道时吸收了大量的加热棒自身发热产生的热量,载体温度升高,此称为载体第二次加热。

5.载体第三次被加热

当载体经外加热通道进入到内加热通道后,此时载体吸收热量全部来自于加热棒自身发热产生的热量,载体温度进一步上升,此称为载体第三次加热。综上所述,载体过过三次加热,吸收了分别来自采暖炉电器件工作时产生的热量、电磁感应发热体产生的热量和电磁感应线圈产生的热量,故热损失非常少,加热效率非常的高。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采暖热水炉在工作时,无机器运动部件,不存在噪音污染和复杂的售后维修;

2.节能性更加明显,由于变频器与电磁线圈工作时产生的热能也都被载体吸收,故其加热性能达到98%以上,远远高于一般的电阻式的加热器;

3.可广泛应用于家用热水器,无须专门设置防电墙,加热过程中水电完全隔离,完全不存在触电的危险,解决了电热水器触电的隐患;

4.加热效果为直接加热,冷水进,直出热水,该采暖炉加热功率大,无须配置专门的储水箱,可以将自来水直接加热到洗浴的温度,方便快捷;

5.可用来房间采暖,该加热装置加热性能稳定,可靠性高,只要外置一个循环水路,即可实现房间采暖;

6.结构小巧,壁挂式安装,不占用房屋面积,有效的解决现在的房屋面积小,无有效的面积安装电热水器的问题;

7.磁化水质,抑制细菌的存活,由于水被电磁场进行切割,水质被软化成小分子水,易于被人体使用,同时细菌在高速变化的磁场中无法吸附于表面,有效的抑制了细菌的生成。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