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双层加热结构的液体加热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28839发布日期:2020-08-11 21:54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双层加热结构的液体加热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双层加热结构的液体加热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太阳能光伏技术日益完善,太阳能液体加热设备的需求也不断增加。液体加热设备的应用领域不仅局限于家用自来水的加热,还拓展应用于工业物料的加热。目前,市面上的液体加热设备中的加热管道大部分采用单层结构,即在同一时间内仅能对单种液体进行加热,而无法满足工业生产需求,且大部分采用电热丝加热的方法,在大量用水时未能及时快速地加热,耗能大,加热效率低下,受热面积小,保温效果差。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双层加热结构的液体加热设备。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具有双层加热结构的液体加热设备,其包括供热装置和液体加热装置,所述液体加热装置包括第一液体加热通道和内置于所述第一液体加热通道的第二液体加热通道,所述第一液体加热通道的外侧包裹设有保温部件,所述第一液体加热通道和所述第二液体加热通道之间形成用于注满导热介质的空腔;

所述供热装置包括光热装置和电热螺旋装置,所述电热螺旋装置围绕设置于所述空腔内;

所述光热装置包括导热介质储存罐和与所述导热介质储存罐连接的真空太阳能集热管,所述导热介质储存罐内充满所述导热介质,所述导热介质储存罐与所述空腔之间通过进液管和出液管相互连通。

上述的具有双层加热结构的液体加热设备,其中所述第一液体加热通道的内壁面设有第一防腐层和所述第二液体加热通道的外壁面设有第二防腐层。

上述的具有双层加热结构的液体加热设备,其中所述第一液体加热通道和所述第二液体加热通道均为高导热铜质管道。

上述的具有双层加热结构的液体加热设备,其中所述空腔的宽度为15~35mm。

上述的具有双层加热结构的液体加热设备,其中所述液体加热设备上还设有温度监控装置。

上述的具有双层加热结构的液体加热设备,其中所述保温部件包括由外向内依次设置的第一保温层和第二保温层,所述第二保温层设置于所述第一液体加热通道的外壁面。

上述的具有双层加热结构的液体加热设备,其中所述第一保温层采用第一绝热材料层,所述第二保温层采用第二绝热材料层,所述第一绝热材料层的导热系数小于所述第二绝热材料层的导热系数。

上述的具有双层加热结构的液体加热设备,其中于所述第一保温层的外侧面包裹设有防锈层。

上述的具有双层加热结构的液体加热设备,其中于所述出液管上设有循环泵。

上述的具有双层加热结构的液体加热设备,其中所述导热介质为导热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计合理紧凑,通过设置双层液体加热通道,可实现在短时间内快速加热大用量的液体或者同时加热多种液体的目的,有效地增大受热面积,提高加热效率,热稳定性和传热效果良好,且采用双层保温层大大地降低内部热量的散失,保温效果良好,此外,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加热方式以满足节能目标,生产成本低,适用范围广泛。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正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图1的a-a向剖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图1的b-b向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掌握,而非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限制。

实施例:参见图1至图3,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有双层加热结构的液体加热设备,其包括供热装置和液体加热装置2,所述液体加热装置2包括第一液体加热通道21和内置于所述第一液体加热通道21的第二液体加热通道22,所述第一液体加热通道21的外侧包裹设有保温部件23,所述第一液体加热通道21和所述第二液体加热通道22之间形成用于注满导热介质的空腔24;待加热的液体在所述第一液体加热通道21和/或所述第二液体加热通道22内流动,其中,所述第一液体加热通道21和所述第二液体加热通道22中通入同种液体或不同种液体,即可实现对多种液体同时进行加热;所述供热装置经由所述导热介质分别对所述第一液体加热通道21和所述第二液体加热通道22中的液体进行加热,增大受热面积,提高加热效率,具体地,所述导热介质为导热油,保证了良好的热稳定性和传热效果;

所述供热装置包括光热装置12和电热螺旋装置11,所述电热螺旋装置11围绕设置于所述空腔24内,所述电热螺旋装置11与市电或电池连接,所述电热螺旋装置11直接对所述导热介质进行加热;

所述光热装置12包括导热介质储存罐121和与所述导热介质储存罐121连接的真空太阳能集热管122,所述导热介质储存罐121内充满所述导热介质,所述导热介质储存罐121与所述空腔24之间通过进液管123和出液管124相互连通,于所述出液管124上设有循环泵125,所述导热介质储存罐121、所述出液管124、所述空腔24和所述进液管123形成一循环回路,所述真空太阳能集热管122经光照后将热量传递至所述导热介质储存罐121中的导热介质,温度高的所述导热介质经由所述出液管124流至所述空腔24内,从而对所述第一液体加热通道21和所述第二液体加热通道22中的液体进行加热。

具体地,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加热方式,其中可单独使用所述真空太阳能集热管122或所述电热螺旋装置11对所述导热介质进行加热,从而使热量传递至所述第一液体加热通道21和所述第二液体加热通道22中对液体进行加热;另外,当目的加热温度较高时,可同时使用所述真空太阳能集热管122和所述电热螺旋装置11进行加热,其中所述供热装置可应用于对家用自来水、工业用自来水和工业用物料等等液体的加热。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液体加热通道21的内壁面设有第一防腐层25和所述第二液体加热通道22的外壁面设有第二防腐层26,具体地,所述第一防腐层25和所述第二防腐层26均采用环氧底漆、无机富锌底漆或者有机硅防锈底漆中的一种,也可以采用常规工业设备用的防腐防锈涂料,有效地防止所述导热介质腐蚀所述第一液体加热通道21和所述第二液体加热通道22,延长使用寿命。

具体地,所述第一液体加热通道21和所述第二液体加热通道22均为高导热铜质管道,优选地,所述第一液体加热通道21和所述第二液体加热通道22均为高导热铜合金圆形管道,便于热量有效地传递至液体,降低热量的散失。

具体地,所述空腔24的宽度为15~35mm,优选地,所述空腔24的宽度为30mm,提高传热效率,降低能耗。

较佳地,所述液体加热设备上还设有温度监控装置,所述温度监控装置实时监控所述第一液体加热通道21和所述第二液体加热通道22中液体的温度。

较佳地,所述保温部件23包括由外向内依次设置的第一保温层和第二保温层,所述第二保温层设置于所述第一液体加热通道21的外壁面,其中,所述第一保温层采用第一绝热材料层,所述第二保温层采用第二绝热材料层,所述第一绝热材料层的导热系数小于所述第二绝热材料层的导热系数,采用双层导热系数不同的保温层,有效地保证良好的保温效果,降低生产成本。

进一步地,于所述第一保温层的外侧面包裹设有防锈层27,所述防锈层27为防锈漆,延长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在工作时,所述真空太阳能集热管122和/或所述电热螺旋装置11对所述导热介质进行加热,用户在使用时,将待加热的液体流入所述第一液体加热通道21和/或所述第二液体加热通道22中,此时液体在所述第一液体加热通道21和/或所述第二液体加热通道22中流动时经由所述导热介质充分加热,完成加热的液体流出。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计合理紧凑,通过设置双层液体加热通道,可实现在短时间内快速加热大用量的液体或者同时加热多种液体的目的,有效地增大受热面积,提高加热效率,热稳定性和传热效果良好,且采用双层保温层大大地降低内部热量的散失,保温效果良好,此外,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加热方式以满足节能目标,生产成本低,适用范围广泛。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手段和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故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之形状、构造及原理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