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型的中央空调用流量分配器的排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92337发布日期:2020-07-07 14:24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进型的中央空调用流量分配器的排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流量分配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改进型的中央空调用流量分配器的排气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水系统中央空调利用水作为换热媒介,将水导入流量分配器并传送至风机盘管中,通过风机盘管中的换热单元换热后返回流量分配器并导出,管道内的空气会占用冷媒水的通道,影响制冷效果,气体过多还会存在水泵叶轮气蚀的风险。

但是现有的中央空调用流量分配器的排气装置还存在着不能对空调气体内的杂物进行过滤隔离,空调排气装置安装固定效果差和空调流出的液体不方便进行收集的问题。

因此,发明一种改进型的中央空调用流量分配器的排气装置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进型的中央空调用流量分配器的排气装置,以解决现有的中央空调用流量分配器的排气装置不能对空调气体内的杂物进行过滤隔离,空调排气装置安装固定效果差和空调流出的液体不方便进行收集的问题。一种改进型的中央空调用流量分配器的排气装置,包括上输气管,第一阀门,第一连通管,第一气压表,第一固定管,第一排气管,隔离防护中央空调进气管结构,调节卡接防护安装架结构,调节液体收集排放袋结构,连接片,第二固定管,第二排气管,第二气压表,第二阀门和下输气管,所述的第一阀门螺纹连接在上输气管的右侧;所述的第一连通管螺纹连接在第一阀门的右侧;所述的第一气压表螺纹连接在第一连通管的右侧;所述的第一固定管螺纹连接在第一气压表的右侧;所述的第一排气管从左到右依次螺纹连接在第一固定管正表面的中间位置;所述的隔离防护中央空调进气管结构分别设置在上输气管和下输气管的检测;所述的调节卡接防护安装架结构设置在第一固定管上表面的右侧;所述的调节液体收集排放袋结构设置在第二固定管底部的中间位置;所述的连接片分别螺栓连接在第一固定管底部的左右两侧;所述的第二固定管螺栓连接在连接片的下部;所述的第二排气管从左到右依次螺纹连接在第二固定管正表面的中间位置;所述的第二气压表螺纹连接在第二固定管的左侧;所述的第二阀门螺纹连接在第二气压表的左侧;所述的下输气管螺纹连接在第二阀门的左侧;所述的隔离防护中央空调进气管结构包括紧固管,滤芯,防护管,套管,过滤网和进气管,所述的滤芯螺钉连接在紧固管内侧的中间位置;所述的防护管螺纹连接在紧固管左侧的中间位置;所述的套管螺纹连接在防护管的左侧;所述的过滤网从左到右依次镶嵌在套管内部的中间位置;所述的进气管螺纹连接在套管的左侧。

优选的,所述的第一排气管与第二排气管分别采用pvc塑料管;所述的第二排气管的内壁上胶接有橡胶圈。

优选的,所述的上输气管和下输气管分别采用不锈钢管;所述的上输气管和下输气管外表面的左侧分别车削有外螺纹。

优选的,所述的滤芯具体采用活性炭芯;所述的滤芯的外表面包裹有亚克力镂空塑料壳。

优选的,所述的过滤网具体采用不锈钢网。

优选的,所述的调节卡接防护安装架结构包括安装板,左插接管,右插接管,第一插接架,固定套,第一耳板,第一安装孔,滑杆,滑块,调节螺栓,第二耳板,第二安装孔,阻挡片和右插接架,所述的左插接管螺栓连接在安装板上表面的左侧;所述的右插接管螺栓连接在安装板上表面的右侧;所述的第一插接架插接在左插接管内部的右侧;所述的固定套焊接在第一插接架的上部;所述的第一耳板螺栓连接在固定套的上部;所述的第一安装孔开设在第一耳板正表面的中间位置;所述的滑杆横向螺栓连接在固定套的右侧;所述的滑块套接在滑杆外表面的右侧;所述的调节螺栓螺纹连接在滑杆和滑块的连接处;所述的第二耳板螺栓连接在滑块的上部;所述的第二安装孔开设在第二耳板正表面的中间位置;所述的阻挡片螺栓连接在滑杆正表面的右侧;所述的右插接架一端横向插接在右插接管内部的左侧,另一端焊接在滑块底部的中间位置。

优选的,所述的第一插接架和右插接架分别采用l型的不锈钢架。

优选的,所述的第一耳板和第二耳板分别采用顶部为弧形的不锈钢板。

优选的,所述的调节液体收集排放袋结构包括安装片,固定环,防护绳,集液袋,排放管,排放阀和调节管,所述的固定环分别螺栓连接在安装片正表面的左右两侧;所述的防护绳胶接在固定环的下部;所述的集液袋胶接在防护绳的下部;所述的排放管螺纹连接在集液袋底部的右侧;所述的排放阀螺纹连接在排放管的下部;所述的调节管螺纹连接在排放阀的右侧。

优选的,所述的防护绳具体采用尼龙绳;所述的集液袋具体采用内侧镶嵌有pvc软塑料层的尼龙布袋。

优选的,所述的集液袋与排放管相连通;所述的排放管与排放阀相连通;所述的排放阀和调节管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的紧固管分别与上输气管和下输气管螺纹连接设置;所述的安装板与第一固定管焊接设置;所述的安装片与第二固定管焊接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紧固管,滤芯,防护管,套管,过滤网和进气管的设置,有利于对气体内的杂物进行过滤隔离。

2.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安装板,左插接管,右插接管,第一插接架,固定套,第一耳板,第一安装孔,滑杆,滑块,调节螺栓,第二耳板,第二安装孔,阻挡片和右插接架的设置,有利于对分配器进行安装固定。

3.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安装片,固定环,防护绳,集液袋,排放管,排放阀和调节管的设置,有利于对中央空调内的水滴进行收集排放。

4.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第一排气管与第二排气管分别采用pvc塑料管;所述的第二排气管的内壁上胶接有橡胶圈,有利于增加第一排气管与第二排气管对外部管道之间的紧密性。

5.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上输气管和下输气管分别采用不锈钢管;所述的上输气管和下输气管外表面的左侧分别车削有外螺纹,有利于增加上输气管和下输气管与固管之间的紧固性。

6.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滤芯具体采用活性炭芯;所述的滤芯的外表面包裹有亚克力镂空塑料壳,有利于对中央空调内的气体进行过滤。

7.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第一耳板和第二耳板分别采用顶部为弧形的不锈钢板,有利于分别防止第一耳板和第二耳板生锈损坏。

8.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防护绳具体采用尼龙绳;所述的集液袋具体采用内侧镶嵌有pvc软塑料层的尼龙布袋,有利于分别降低防护绳和集液袋的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隔离防护中央空调进气管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调节卡接防护安装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调节液体收集排放袋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上输气管;2、第一阀门;3、第一连通管;4、第一气压表;5、第一固定管;6、第一排气管;7、隔离防护中央空调进气管结构;71、紧固管;72、滤芯;73、防护管;74、套管;75、过滤网;76、进气管;8、调节卡接防护安装架结构;81、安装板;82、左插接管;83、右插接管;84、第一插接架;85、固定套;86、第一耳板;87、第一安装孔;88、滑杆;89、滑块;810、调节螺栓;811、第二耳板;812、第二安装孔;813、阻挡片;814、右插接架;9、调节液体收集排放袋结构;91、安装片;92、固定环;93、防护绳;94、集液袋;95、排放管;96、排放阀;97、调节管;10、连接片;11、第二固定管;12、第二排气管;13、第二气压表;14、第二阀门;15、下输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4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进型的中央空调用流量分配器的排气装置,包括上输气管1,第一阀门2,第一连通管3,第一气压表4,第一固定管5,第一排气管6,隔离防护中央空调进气管结构7,调节卡接防护安装架结构8,调节液体收集排放袋结构9,连接片10,第二固定管11,第二排气管12,第二气压表13,第二阀门14和下输气管15,所述的第一阀门2螺纹连接在上输气管1的右侧;所述的第一连通管3螺纹连接在第一阀门2的右侧;所述的第一气压表4螺纹连接在第一连通管3的右侧;所述的第一固定管5螺纹连接在第一气压表4的右侧;所述的第一排气管6从左到右依次螺纹连接在第一固定管5正表面的中间位置;所述的隔离防护中央空调进气管结构7分别设置在上输气管1和下输气管15的检测;所述的调节卡接防护安装架结构8设置在第一固定管5上表面的右侧;所述的调节液体收集排放袋结构9设置在第二固定管11底部的中间位置;所述的连接片10分别螺栓连接在第一固定管5底部的左右两侧;所述的第二固定管11螺栓连接在连接片10的下部;所述的第二排气管12从左到右依次螺纹连接在第二固定管11正表面的中间位置;所述的第二气压表13螺纹连接在第二固定管11的左侧;所述的第二阀门14螺纹连接在第二气压表13的左侧;所述的下输气管15螺纹连接在第二阀门14的左侧;所述的隔离防护中央空调进气管结构7包括紧固管71,滤芯72,防护管73,套管74,过滤网75和进气管76,所述的滤芯72螺钉连接在紧固管71内侧的中间位置;所述的防护管73螺纹连接在紧固管71左侧的中间位置;所述的套管74螺纹连接在防护管73的左侧;所述的过滤网75从左到右依次镶嵌在套管74内部的中间位置;所述的进气管76螺纹连接在套管74的左侧。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第一排气管6与第二排气管12分别采用pvc塑料管;所述的第二排气管12的内壁上胶接有橡胶圈。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上输气管1和下输气管15分别采用不锈钢管;所述的上输气管1和下输气管15外表面的左侧分别车削有外螺纹。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滤芯72具体采用活性炭芯;所述的滤芯72的外表面包裹有亚克力镂空塑料壳。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过滤网75具体采用不锈钢网。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调节卡接防护安装架结构8包括安装板81,左插接管82,右插接管83,第一插接架84,固定套85,第一耳板86,第一安装孔87,滑杆88,滑块89,调节螺栓810,第二耳板811,第二安装孔812,阻挡片813和右插接架814,所述的左插接管82螺栓连接在安装板81上表面的左侧;所述的右插接管83螺栓连接在安装板81上表面的右侧;所述的第一插接架84插接在左插接管82内部的右侧;所述的固定套85焊接在第一插接架84的上部;所述的第一耳板86螺栓连接在固定套85的上部;所述的第一安装孔87开设在第一耳板86正表面的中间位置;所述的滑杆88横向螺栓连接在固定套85的右侧;所述的滑块89套接在滑杆88外表面的右侧;所述的调节螺栓810螺纹连接在滑杆88和滑块89的连接处;所述的第二耳板811螺栓连接在滑块89的上部;所述的第二安装孔812开设在第二耳板811正表面的中间位置;所述的阻挡片813螺栓连接在滑杆88正表面的右侧;所述的右插接架814一端横向插接在右插接管83内部的左侧,另一端焊接在滑块89底部的中间位置。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第一插接架84和右插接架814分别采用l型的不锈钢架。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第一耳板86和第二耳板811分别采用顶部为弧形的不锈钢板。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调节液体收集排放袋结构9包括安装片91,固定环92,防护绳93,集液袋94,排放管95,排放阀96和调节管97,所述的固定环92分别螺栓连接在安装片91正表面的左右两侧;所述的防护绳93胶接在固定环92的下部;所述的集液袋94胶接在防护绳93的下部;所述的排放管95螺纹连接在集液袋94底部的右侧;所述的排放阀96螺纹连接在排放管95的下部;所述的调节管97螺纹连接在排放阀96的右侧。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防护绳93具体采用尼龙绳;所述的集液袋94具体采用内侧镶嵌有pvc软塑料层的尼龙布袋。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集液袋94与排放管95相连通;所述的排放管95与排放阀96相连通;所述的排放阀96和调节管97相连通。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紧固管71分别与上输气管1和下输气管15螺纹连接设置;所述的安装板81与第一固定管5焊接设置;所述的安装片91与第二固定管11焊接设置。

工作原理

在本实用新型中使用时,首先把流量分配器排气装置移动到需要对中央空调流量分配排气的位置,然后把中央空调的排气口接到进气管76上,然后把外部分流的管道分别接到第一排气管6和第二排气管12上,然后分别打开第一阀门2,和第二阀门14,接着中央空调内的气体通过过滤网75对气体内的杂物进行隔离后进入到紧固管71内,接着紧固管71内的气体通过滤芯72对气体进行过滤分别进入到上输气管1和下输气管15内,接着上输气管1和下输气管15内的气体即可分别进入到第一排气管6和第二排气管12内进行排放,在使用分配器的过程中,利用第一耳板86和第一安装孔87配合第二耳板811和第二安装孔812即可对分配器进行安装固定,若中央空调内有水滴排出时,利用集液袋94即可进行收集。

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