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清理沉降电炉炉体内结焦的简易烧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076248发布日期:2020-09-01 19:02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一种清理沉降电炉炉体内结焦的简易烧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沉降电炉维护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清理沉降电炉炉体内结焦的简易烧嘴。



背景技术:

现代铜火法冶炼中,沉降电炉主要用于冰铜和炉渣的沉降分离,也可以用于降低渣中含铜量。如澳斯麦特熔炼炉—沉降电炉系统,澳炉混合熔体经由沉降电炉进行渣、铜沉降分离后,冰铜、渣分别进入下一道工序。为正常生产,沉降电炉内的熔池温度需要严格控制,熔池温度过高,会使耐火材料的磨损加剧,极大的影响电炉使用寿命;过低则会在炉内产生结块或集结物,影响渣铜分离,明显增加渣含铜。而电炉电极是电炉把电能转化为热能的载体,电极周围的温度明显高于远离电极的地方。这样,在远离电极的电炉的地方特别是电炉的四角处由于温度不高电炉渣不可避免的结块而形成结焦,再加上高温风机带走电炉炉膛硫烟的同时,也将硫烟含有的热量带走,炉膛温度长期处于700℃左右,这使得电炉炉内结焦迅速增加。电炉炉内的结焦减少了电炉熔池的有效面积,使得澳炉混合熔体沉降时间减少,渣含铜升高。清理电炉炉内结焦势在必行。

传统的做法是定期提高电极功率即短时间提高熔池温度,同时在电炉观察孔利用电炉还原烧嘴向结焦处添加粉煤或柴油等燃料进行升温以减少结焦。但因为还原烧嘴只能减少观察孔附近的结焦,而无法清理其他位置,导致电炉特别是电炉远离电极的角落结焦越来越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电炉在生产时远离电极的角落结焦越来越厚的问题,提供一种清理沉降电炉炉体内结焦的简易烧嘴。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是:一种清理沉降电炉炉体内结焦的简易烧嘴,包括烧嘴芯、外壳、烧嘴尖,所述烧嘴芯包括底座,底座上设有油路支柱,油路支柱中心设有油通道,油通道顶端设有出油口,油通道底端位于油路支柱侧壁设有进油口,所述外壳套在所述底座上,外壳与油路支柱外壁之间具有间隙形成气腔,外壳侧壁设有进气口,所述烧嘴尖包括与外壳连接的套筒,套筒顶端设有锥形套,锥形套内腔与所述气腔连通,锥形套顶端中心设有出气孔,油路支柱顶部位于出气孔内,油路支柱顶端侧壁与出气孔之间具有出气间隙。

本实用新型所述套筒与外壳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油路支柱顶部外壁上均布有若干个支撑块,所述外壳顶部内壁与支撑块接触。

本实用新型所述进气口与进油口位于同一方向,进油口连接油管,油管从进气口穿出。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首先观察炉内结焦,根据炉内结焦面积估算该装置清焦时间,然后将进油口和进气口分别通过金属软管和管道连接燃料源和空气源,然后将该装置焊接一根支撑杆,将烧嘴放入电炉内,通过人工调节支撑杆的角度及高度使烧嘴移动到需要清理的位置并固定,最后开启压缩风阀门,同时开启油管阀门,油从油通道流到烧嘴尖处喷出,空气、油的混合物在炉膛高温的作用下燃烧形成喷射火焰,对结焦进行升温清焦,清焦时间到后,通过电炉观察口确认结焦是否清理完成,然后关闭油管和压缩风管道阀门,取出该装置。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结构简单,重量较轻,人工根据结焦位置灵活移动,可将炉内各个角落的结焦清理干净,提高了清焦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烧嘴芯的结构主视图;

图3是图2的右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外壳的主视图;

图中:1-烧嘴芯,11-进油口,12-油通道,13-出油口,14-支撑块,15-油路支柱,16-底座,2-外壳,21-气腔,22-进气口,3-烧嘴尖,31-套筒,32-锥形套,33-出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4,本实施例包括烧嘴芯1、外壳2、烧嘴尖3,所述烧嘴芯1包括底座16,底座16上设有油路支柱15,油路支柱15中心设有油通道12,油通道12顶端设有出油口13,油通道12底端位于油路支柱15侧壁设有进油口11,所述外壳2套在所述底座16上,外壳2与油路支柱15外壁之间具有间隙形成气腔21,外壳2侧壁设有进气口22,所述烧嘴尖3包括与外壳2连接的套筒31,套筒31顶端设有锥形套32,锥形套32内腔与所述气腔21连通,锥形套32顶端中心设有出气孔33,油路支柱15顶部位于出气孔33内,油路支柱15顶端侧壁与出气孔33之间具有出气间隙。

本实施例所述套筒31内壁设有内螺纹,外壳2顶部设有外螺纹,套筒31与外壳2螺纹连接,以便调节烧嘴尖3尖部伸出的长度从而控制火焰喷射的距离。

本实施例所述油路支柱15顶部外壁上均布有若干个支撑块14,所述外壳2顶部内壁与支撑块14接触。

本实施例所述进气口22与进油口11位于同一方向,进油口11连接油管,油管从进气口22穿出,进气口22连接压缩风管。



技术特征:

1.一种清理沉降电炉炉体内结焦的简易烧嘴,其特征是:包括烧嘴芯、外壳、烧嘴尖,所述烧嘴芯包括底座,底座上设有油路支柱,油路支柱中心设有油通道,油通道顶端设有出油口,油通道底端位于油路支柱侧壁设有进油口,所述外壳套在所述底座上,外壳与油路支柱外壁之间具有间隙形成气腔,外壳侧壁设有进气口,所述烧嘴尖包括与外壳连接的套筒,套筒顶端设有锥形套,锥形套内腔与所述气腔连通,锥形套顶端中心设有出气孔,油路支柱顶部位于出气孔内,油路支柱顶端侧壁与出气孔之间具有出气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清理沉降电炉炉体内结焦的简易烧嘴,其特征是:所述套筒与外壳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清理沉降电炉炉体内结焦的简易烧嘴,其特征是:所述油路支柱顶部外壁上均布有若干个支撑块,所述外壳顶部内壁与支撑块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清理沉降电炉炉体内结焦的简易烧嘴,其特征是:所述进气口与进油口位于同一方向,进油口连接油管,油管从进气口穿出。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沉降电炉维护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清理沉降电炉炉体内结焦的简易烧嘴,包括烧嘴芯、外壳、烧嘴尖,所述烧嘴芯包括底座,底座上设有油路支柱,油路支柱中心设有油通道,油通道顶端设有出油口,油通道底端位于油路支柱侧壁设有进油口,所述外壳套在所述底座上,外壳与油路支柱外壁之间具有间隙形成气腔,外壳侧壁设有进气口,所述烧嘴尖包括与外壳连接的套筒,套筒顶端设有锥形套,锥形套内腔与所述气腔连通,锥形套顶端中心设有出气孔,油路支柱顶部位于出气孔内,油路支柱顶端侧壁与出气孔之间具有出气间隙;本实用新型使用灵活,提高了清焦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骆祎;姜志雄;袁双喜;赵祥林;刘贤龙;袁成荣;吴厚兵;刘先冶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大冶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0.17
技术公布日:2020.09.0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