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换气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63364发布日期:2020-05-22 21:45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一种换气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气系统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换气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多的将目光投向自己的身体健康以及生活品质。目前,空气污染问题仍然存在,也严重的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为了减轻空气问题对人们带来的影响,人们往往在自己居所中安装换气系统。

家用换气系统是将室内空气排出室外,持续的对室内外空气进行24小时不间断循环,以保证室内空气质量的空气交换系统。换气系统中设置有用于空气的吸入与输出的进气管和排气管;进气管和排气管分别连通室外,且内部固定安装有过滤网;过滤网能够防止室外的飞虫、落叶等杂质通过管道进入室内,具有一定的实用性。但是,现有的过滤网为单层且结构较为简单,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上面会附着大量杂物,需要进行清理或更换;而过滤网固定安装于换气管路中,往往需要拆卸进气管或排气管对其进行清理,拆卸以及清理过程非常不便。因此,需要一种清理方便、实用性强的换气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清理方便、实用性强的换气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换气系统,包括换气机组以及与所述换气机组相连通的换气管组,所述换气管组连接室外的一端分别设置有进气管和排气管,所述进气管与排气管内均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远离换气机组的一端连接有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包括第一过滤网,所述第一过滤网的周向设置有连接环,并通过所述连接环与安装板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过滤网的中部设置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内螺纹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过滤网,所述第二过滤网与所述第一过滤网共中心轴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换气系统中进气管与排气管内均设置有过滤装置,过滤装置可拆卸的设置于其所在的管路内,方便拆卸清理。过滤装置中设置有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过滤效果更好;并且,第二过滤网通过螺杆与第一过滤网螺纹连接,在本实用新型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可单独拆卸清理,实用性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板为与连接环匹配的环形板,并与所述连接环相贴合;所述安装板与连接环贴合的端面上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内设置有可伸缩的卡固组件,所述连接环贴合安装板的端面上设置有若干卡件,各个所述卡件均可匹配嵌设于卡槽内并由所述卡固组件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环通过卡件与设置有卡槽的安装板卡接,并且嵌设于卡槽内的卡件可由卡固组件固定,既能够实现过滤装置与进气管和排气管的稳定连接,又方便对过滤装置进行拆卸清理。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件与卡槽至少设置有三组,且等距分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环和安装板上至少均布有三组卡件与卡槽,从而使过滤装置与进气管和排气管更加稳定的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槽包括平行安装板轴向的连接槽和垂直连接槽并开设于安装板内的固定槽;所述卡件为纵截面呈l形的板材,包括垂直连接环设置的连接板和垂直设置于连接板另一端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可插入连接槽,并匹配卡接于固定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件由连接板和固定板组成,固定板可自连接槽插入安装板内,并转动卡接于固定槽内,使连接环与安装板紧密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槽远离连接环的一端开设有嵌槽,所述卡固组件包括压簧,所述压簧设置于嵌槽内,且一端与安装板固定连接、另一端连接有卡柱,所述卡柱远离压簧的端面与固定板抵接且所述压簧处于压缩状态。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柱未连接压簧的端面上嵌设有滚珠。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固组件设置于连接槽远离连接环的一端,由压簧和卡柱组成,卡柱的端面上设置有滚珠。当固定板设置于固定槽内时,卡柱可在压簧的作用下与固定板抵接,滚珠能够对固定板进行固定,使固定板能够稳定的嵌设于固定槽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过滤网与第二过滤网均呈曲面且重心相互远离。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均为曲面,过滤面积大,实用性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过滤网未连接螺杆的一端设置有连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过滤网的一端设置有连杆,连杆方便操作人员对第二过滤网进行拆卸。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过滤网的周向设置有毛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过滤网的周向设置有毛刷,能够在拆卸过程中对进气管和排气管进行清理。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换气系统中过滤装置可拆卸的设置于进气管和排气管中,拆卸清理方便;

2.过滤装置中设置有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过滤效果更好;

3.第二过滤网通过螺杆与第一过滤网螺纹可拆卸连接,可单独拆卸清理,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过滤装置的装配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卡固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换气机组;2、换气管组;21、进气管;22、排气管;3、安装板;31、连接槽;32、固定槽;33、嵌槽;341、压簧;342、卡柱;343、滚珠;4、第一过滤网;41、连接环;411、连接板;412、固定板;42、连接管;5、第二过滤网;51、螺杆;52、毛刷;53、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换气系统,包括换气机组1以及与换气机组1相连通的换气管组2,换气管组2中设置有进气管21和排气管22,进气管21与排气管22内均可拆卸的设置有过滤装置,并连通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中过滤装置能够有效的防止室外的蚊虫、树叶、大颗粒扬尘等杂物通过进气管21和排气管22进入室内;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可将过滤装置自进气管21与排气管22内拆卸出,并进行清理。

参照图2和图3,过滤装置包括第一过滤网4和与第一过滤网4可拆卸连接的第二过滤网5,第一过滤网4与第二过滤网5均为曲面网且重心相互远离设置,其中,第一过滤网4的周向设置有连接环41,并通过连接环41与其所在的进气管21或排气管22可拆卸连接。第二过滤网5设置于第一过滤网4远离换气机组1的一端,其中部固定连接有螺杆51,第一过滤网4靠近第二过滤网5的一端设置有连接管42,连接管42设置于第一过滤网4的中部,并与螺杆51共中心轴线。当螺杆51螺纹连接于连接管42内时,第一过滤网4与第二过滤网5稳定连接。

参照图1和图2,第二过滤网5的周向设置有毛刷52,远离第一过滤网4的一端设置有连杆53。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操作人员可通过连杆53转动第二过滤网5,使第一过滤网4与第二过滤网5分离。同时,在将第二过滤网5取出的过程中,毛刷52可对进气管21和排气管22的内壁进行清理。

参照图2和图3,进气管21与排气管22内均设置有环形的安装板3,连接环41设置于安装板3远离抽气机组的一端,并与安装板3的连接端面相贴合。连接环41与安装板3的连接端面上均布有至少三个卡件,本实施例中,卡件为四个。卡件为纵截面呈l形的板材,包括连接板411和固定板412,连接板411垂直连接环41设置,固定板412垂直设置于连接板411的另一端。安装板3与连接环41贴合的端面上设置有与卡件数量相同并匹配的卡槽,包括连接槽31和固定槽32,连接槽31垂直安装板3设置,且可由连接板411个固定板412插入;固定槽32与固定板412的尺寸匹配,且垂直连接槽31设置,并开设于安装板3内。当连接板411和固定板412自连接槽31插入后,转动连接环41可将固定板412插入固定槽32中,使连接环41与安装板3稳定连接。

参照图3,为了使固定板412更加稳定的嵌设于固定槽32中,连接槽31远离连接环41的一端开设有嵌槽33,嵌槽33内设置有卡固组件。卡固组件包括压簧341和卡柱342,压簧341设置于嵌槽33内,且一端与安装板3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卡柱342固定连接。卡柱342为与嵌槽33尺寸匹配的圆柱体,其远离压簧341的端面上嵌设有滚珠343,并且在压簧341的作用下可自嵌槽33伸出。当固定板412卡嵌于固定槽32内时,卡柱342与固定板412远离连接板411的端面抵接,且压簧341处于压缩状态;同时,滚珠343设置于连接板411远离固定板412的一侧,起到限位在作用,使连接环41和安装板3连接的更加稳固。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本实用新型换气系统安装于内时,换气管组2连通室内室外,换气机组1为换气管组2提供动力,并过滤吸入的气体。进气管21与排气管22内设置有的过滤装置能够防止室外的落叶、蚊虫等杂物进入室内。过滤装置安装时,先将第一过滤网4的连接环41朝向安装板3设置,并将将固定板412和连接板411插入连接槽31内,随后转动第一过滤网4使固定板412匹配卡接于固定槽32内。同时,卡柱342在压簧341的作用下自嵌槽33伸出,并与固定板412抵接,对固定板412进行固定。待第一过滤网4安装完成后,将第二过滤网5的螺杆51螺纹连接于连接管42内即可。在本实用新型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可单独拆卸第二过滤网5,并对其进行清理。当需要清理第一过滤网4时,将固定板412自固定槽32内转出,分离连接环41和安装板3即可。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