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调贯流风叶自动分离装置及空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34387发布日期:2020-09-25 18:07阅读:112来源:国知局
一种空调贯流风叶自动分离装置及空调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调贯流风叶自动分离装置及空调。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发展,空调的功能愈加多元,使用寿命也愈加增长,人们使用空调的频率也愈加频繁,空调逐渐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着不可或缺的地位。但随着现代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空调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积尘积灰,会影响到用户的健康使用,而目前的自清洁功能也只能对冷凝器上进行清洁,对于底下的贯流风叶却无法做到清洁。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空调贯流风叶自动分离装置,能够实现对空调的贯流风叶进行自动分离,在不拆空调的情况下进行拆卸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空调贯流风叶自动分离装置,包括壳体、蒸发器角形架、支撑座、高速轴承、电机轴和贯流风叶,所述贯流风叶内部设置有贯流风叶轴,所述蒸发器角形架和所述支撑座均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贯流风叶设置于所述支撑座上,所述蒸发器角形架卡在贯流风叶上,所述高速轴承用于连接固定所述贯流风叶轴和所述电机轴,所述支撑座上还设置有推动机构,所述推动机构用于推动贯流风叶。通过高速轴承可以分离贯流风叶轴和电机轴,使得贯流风叶和电机分离,便于拆除贯流风叶,利用支撑座上的推动机构推出贯流风叶,实现在不拆空调的情况下实现对贯流风叶的拿取以及清洗。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侧面设置有侧板,所述壳体设置有第一活动臂,所述第一活动臂用于推动壳体侧面上的侧板打开。第一活动臂接收到工作指令时,往外推动壳体侧板,便于后面贯流风叶的推出。

进一步的,所述蒸发器角形架上设置有第二活动臂,所述第二活动臂用于推动蒸发器角形架向上移动。第二活动臂推动蒸发器角形架向上移动使其与贯流风叶分离,便于后续的贯流风叶拿取,实现自动化操作,不需要人工操作。

进一步的,所述高速轴承包括第一传动机构、第二传动机构和固定轴,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和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分别设置于所述固定轴两侧,所述固定轴连接固定贯流风叶轴和电机轴。利用第一传动机构和第二传动机构工作控制固定轴上升或下降,固定轴上升时分离贯流风叶轴和电机轴,固定轴下降时连接固定贯流风叶轴和电机轴,可以实现自动分离连接贯流风叶和电机。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包括第一齿轮、第一传送带、第一弹簧和第一线圈,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一传送带连接,所述第一弹簧设置于第一传送带底部,所述第一线圈设置于第一传送带下方,所述第一齿轮与固定轴啮合。通电后第一线圈产生磁性,吸引第一传送带往下移动,带动第一齿轮转动,进而带动固定轴移动,第一弹簧在第一传送带底部起到缓冲复原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包括第二齿轮、第二传送带、第二弹簧和第二线圈,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二传送带连接,所述第二弹簧设置于第二传送带底部,所述第二线圈设置于第二传送带下方,所述第二齿轮与固定轴啮合。通电后第二线圈产生磁性,吸引第二传送带往下移动,带动第二齿轮转动,进而带动固定轴移动,第二弹簧在第二传送带底部起到缓冲复原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推动机构分别设置于支撑座两侧,所述推动机构上连接有第三活动臂,所述第三活动臂作用于推动机构上使其移动。利用第三活动臂的伸展,带动推动机构推动支撑座上的贯流风叶移动,使得贯流风叶移出壳体,实现自动化操作。

进一步的,所述贯流风叶轴和电机轴上均设置有孔洞,所述孔洞大小与固定轴大小相适配。保证贯流风叶轴和电机轴的有效固定和稳定分离,避免在连接时贯流风叶轴和电机轴的晃动,同时防止在分离时的晃动。

进一步的,所述电机轴底部设置有感应装置。为了当贯流风叶轴的孔洞对准电机轴上的孔洞时,能够接收到正上方的感应信号,确保用户在安装贯流风叶时能够对准位置

一种空调贯流风叶自动分离控制方法,使用如以上任一项所述的空调贯流风叶自动分离装置,步骤如下:

s1,系统接收到贯流风叶清洗信息,打开壳体,同时控制蒸发器角形架与支撑座分离;

s2,控制高速轴承工作,使贯流风叶轴与电机轴分离;

s3,控制支撑轴上的推动机构推出贯流风叶。

一种空调,包括内机和外机,所述内机内设置有如以上任一项所述的空调贯流风叶自动分离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空调贯流风叶自动分离装置及空调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利用无线控制技术、无线供电技术以及设计一套齿轮装置来实现空调外壳的自动打开;实现电机与贯流风叶的自动连接与分离,以及贯流风叶的自动传送,方便在不拆空调的情况下实现对贯流风叶的拿取以及清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自动分离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高速轴承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支撑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贯流风叶轴和电机轴装配示意图。

图中:1、壳体;2、蒸发器角形架;3、支撑座;4、贯流风叶;5、高速轴承;6、电机轴;301、推动机构;302、第三活动臂;401、贯流风叶轴;501、第一齿轮;502、第一传送带;503、第一弹簧;504、第一线圈;505、固定轴;506、第二齿轮;507、第二传送带;508、第二弹簧;509、第二线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一种空调贯流风叶自动分离装置。

如图1所示,一种空调贯流风叶自动分离装置,包括包括壳体1、蒸发器角形架2、支撑座3、高速轴承5、电机轴6和贯流风叶4,所述贯流风叶4内部设置有贯流风叶轴401,所述蒸发器角形架2和所述支撑座3均设置于所述壳体1内,所述贯流风叶4设置于所述支撑座3上,所述蒸发器角形架2卡在贯流风叶4上,所述高速轴承5用于连接固定所述贯流风叶轴401和所述电机轴6,电机轴6底部设置有感应装置,所述支撑座3上还设置有推动机构301,所述推动机构301分别设置于支撑座3两侧,所述推动机构301上连接有第三活动臂302,所述第三活动臂302作用于推动机构301上使其移动,所述推动机构301用于推动贯流风叶4;所述壳体1侧面设置有侧板,所述壳体1设置有第一活动臂,所述第一活动臂用于推动壳体1侧面上的侧板打开;所述蒸发器角形架2上设置有第二活动臂,所述第二活动臂用于推动蒸发器角形架2向上移动。

如图2所示,所述高速轴承5包括第一传动机构、第二传动机构和固定轴505,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和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分别设置于所述固定轴505两侧,所述固定轴505连接固定贯流风叶轴401和电机轴6;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包括第一齿轮501、第一传送带502、第一弹簧503和第一线圈504,所述第一齿轮501与第一传送带502连接,所述第一弹簧503设置于第一传送带502底部,所述第一线圈504设置于第一传送带502下方,所述第一齿轮501与固定轴505啮合;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包括第二齿轮506、第二传送带507、第二弹簧508和第二线圈509,所述第二齿轮506与第二传送带507连接,所述第二弹簧508设置于第二传送带507底部,所述第二线圈509设置于第二传送带507下方,所述第二齿轮506与固定轴505啮合;所述贯流风叶轴401和电机轴6上均设置有孔洞,所述孔洞大小与固定轴505大小相适配,如图4所示。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当用户在遥控器上按下贯流风叶4清洗按键时,这时空调左侧边壳体1内的第一活动臂会接受到控制器的无线发送信号,从而往外推动侧板;接着蒸发器角形架2上卡着贯流风叶4的第一半圆结构会收到控制器的无线发送信号而控制第二活动臂往上推动;支撑座3上还设置有用于固定贯流风叶的第二半圆结构,第二半圆结构上设置有第四活动臂,支撑座3上的第二半圆结构会收到控制器的无线发送信号而控制第四活动臂往下推动;

如图2所示,贯流风叶4和电机的自动分离:控制器会无线发送自动分离信号给高速轴承5,这时内部的无线接收装置会接收到控制信号从而控制a、b通电,这时第一线圈504、第二线圈509会产生磁性,分别吸引第一传送带502、第二传送带507往下移动,这时会分别带动第一齿轮501逆时针转动、第二齿轮506顺时针转动,从而导致固定轴505会往上移动,这时贯流风叶4与电机会自动分离。

贯流风叶4和电机的自动连接:当贯流风叶4安装到位时,控制器无线发送自动连接信号给高速轴承5,这时内部的无线接收装置会接收信号切断a、b电源,这时第一线圈504、第二线圈509会无法产生磁性,第一传送带502、第二传送带507会分别因为第一弹簧503、第二弹簧508的作用而往上移动,这时会分别带动第一齿轮501顺时针转动、第二齿轮506逆时针转动,从而导致固定轴505会往下移动,这时贯流风叶4与电机会自动连接。

如图3所示,当贯流风叶4以及电机自动分离后,控制器会无线发送推动信号给推动机构301,推动机构301分别内嵌于支撑座3两侧,内有安装无线接收器,由固定在c-f四个位置的第三活动臂302控制,第三活动臂302的末端分别固定在推动机构301上。当推动机构301的无线接收器接收到推动信号后,这时第三活动臂302会进行伸展,从而使得推动机构301往外推动,使得贯流风叶4传送到外面。

通过以上工作后,实现空调外壳的自动打开;实现电机与贯流风叶4的自动连接与分离,以及贯流风叶4的自动传送,方便在不拆空调的情况下实现对贯流风叶4的拿取以及清洗。

实施例2:一种空调贯流风叶自动分离控制方法。

使用如实施例1所述的空调贯流风叶自动分离装置,具体步骤如下:

s1,当用户在遥控器上按下贯流风叶4清洗按键时,这时空调左侧边壳体1内的第一活动臂会接受到控制器的无线发送信号,从而往外推动侧板;接着蒸发器角形架2上卡着贯流风叶4的半圆结构会收到控制器的无线发送信号而控制第二活动臂往上推动;支撑座3上的第二半圆结构会收到控制器的无线发送信号而控制第四活动臂往下推动;

s2,控制器会无线发送自动分离信号给高速轴承5,这时内部的无线接收装置会接收到控制信号从而控制a、b通电,这时第一线圈504、第二线圈509会产生磁性,分别吸引第一传送带502、第二传送带507往下移动,这时会分别带动第一齿轮501逆时针转动、第二齿轮506顺时针转动,从而导致固定轴505会往上移动,这时贯流风叶4与电机会自动分离;

s3,当贯流风叶4以及电机自动分离后,控制器会无线发送推动信号给推动机构301,推动机构301分别内嵌于支撑座3两侧,内有安装无线接收器,由固定在c-f四个位置的第三活动臂302控制,第三活动臂302的末端分别固定在推动机构301上。当推动机构301的无线接收器接收到推动信号后,这时第三活动臂302会进行伸展,从而使得推动机构301往外推动,使得贯流风叶4传送到外面。

本实施例中,当贯流风叶以及电机需要连接时具体步骤为:当贯流风叶4安装到位时,控制器无线发送自动连接信号给高速轴承5,这时内部的无线接收装置会接收信号切断a、b电源,这时第一线圈504、第二线圈509会无法产生磁性,第一传送带502、第二传送带507会分别因为第一弹簧503、第二弹簧508的作用而往上移动,这时会分别带动第一齿轮501顺时针转动、第二齿轮506逆时针转动,从而导致固定轴505会往下移动,这时贯流风叶4与电机会自动连接。

实施例3:一种空调。

一种空调,包括内机和外机,内机内设置有如实施例1所述的空调贯流风叶自动分离装置。

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但本实用新型不应局限于该实施例和附图所公开的内容,所以凡是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精神下完成的等效或修改,都落入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