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37377发布日期:2020-08-05 01:38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一种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背景技术:

在现代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其中室内空气质量的变化是人们关心的重点,由于人们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室内度过,良好的室内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尤为重要。

现有空调器柜机中已有将空调室内机与新风净化模块相结合的实例,但是由于净化模块的使用,通常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将净化hepa网模块安装在进风口上,这种方式使用方式不够灵活,在空气质量本身较高或已达到净化效果时仍阻塞进风口,从而影响进风量,降低了空调的风量和性能。另一种是为新风净化模块建立独立的风机和风道系统,与空调风机系统分开,但这无疑带来了成本的提高和室内运行噪音增大。

由于现有技术中的空调柜机存在在与新风净化模块结合时要么会阻塞进风口,从而影响进风量,降低了空调的风量和性能;要么采用独立的风机和风道系统、与空调风机系统分开,提高了成本和增大了室内运行噪音等技术问题,因此本实用新型研究设计出一种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空调存在与新风净化模块结合时会阻塞进风口,从而影响进风量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调室内机,其包括:

空调壳体、第一风口和第二风口,所述空调壳体内部形成有内部风道,所述内部风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风口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风口连通,所述第一风口和所述第二风口中的其中之一为空调吸风口、另一为空调出风口;

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新风管,所述新风管的一端与所述室外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内部风道连通,以能通过所述新风管从室外吸入新风至所述内部风道中。

优选地,

所述新风管设置有过滤装置;和/或,所述新风管与所述内部风道连通的位置还设置有控制阀门。

优选地,

所述新风管的周壁上与所述过滤装置相对的位置处形成有缺口,且在所述缺口处还设置有上盖板、以能够打开所述缺口或关闭所述缺口。

优选地,

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对旋风机,所述对旋风机设置在所述内部风道内且位于所述第一风口和所述第二风口之间;和/或,所述第一风口位于所述内部风道的顶端,所述第二风口位于所述内部风道的下部;在制冷时、所述第一风口为出风口,所述第二风口为进风口;在制热时所述第一风口为进风口,所述第二风口为出风口。

优选地,

所述第一风口的位置设置有导流顶盖,所述导流顶盖能够升起以打开所述第一风口、还能够下降以关闭所述第一风口,且所述导流顶盖升起时与所述第一风口之间形成容许气流流通的环形通道。

优选地,

所述导流顶盖为锥体结构,所述导流顶盖的下表面为锥形表面,在纵向截面内所述锥形表面的母线为弧线结构;和/或所述导流顶盖还连接设置有电机。

优选地,

所述对旋风机包括第一轴流风叶和第二轴流风叶,所述第一轴流风叶和所述第二轴流风叶沿轴向相邻布置,且所述第一轴流风叶和所述第二轴流风叶的旋向相反;在制冷时,所述第一轴流风叶朝第一方向旋转、所述第二轴流风叶朝第二方向旋转,使得气流从所述第二风口吹至所述第一风口;在制热时,所述第一轴流风叶朝第二方向旋转、所述第二轴流风叶朝第一方向旋转,使得气流从所述第一风口吹至所述第二风口,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反。

优选地,

所述空调壳体的上部部分为圆柱体结构,下部部分为多面体结构,所述上部部分与所述下部部分相接,所述多面体结构的横截面为多边形,且在所述多面体结构的至少两个侧面上均有设置所述第二风口。

优选地,

在所述内部风道中还设置有换热器,且在所述换热器和所述对旋风机之间还设置有导流部件。

优选地,

所述导流部件的轴向一端延伸至与所述换热器的端部相接、所述导流部件的轴向另一端延伸至与所述对旋风机的轴向风道宽度相等的位置;和/或所述换热器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或“g”形。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空调器,其包括前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内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新风管、并使其一端与空调室内机壳体内部的内部风道连通、另一端与室外连通,能够使得新风模块的进风口被有效地独立设置并隔离开,使得开启新风净化模式时不会对空调的进风口造成阻塞作用,不致于影响空调的进风量、不会影响空调的风量和性能;并且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新风模块与空调壳体和内部风道之间相互连接,能够被空调壳体内部风道中的风机进行吸风抽风的作用,无需采用现有技术中的独立风机和风道系统,不需与空调风机系统分开,能够有效地节约成本,并且减小了运行噪音;

2.空调室内机的内部风道中设置对旋风机的结构形式以及第一风口和第二风口的设置,能够在夏季制冷时通过对旋风机实现从位于上部的风口进行上出风、在冬季制冷时通过对旋风机实现从位于下部的风口进行下出风;上、下布置的轴流风叶,可有效的对气流进行两次增速和升压,进而有效的同时克服换热器和新风净化hepa网的阻力,保证空调器的送风距离和房间内的舒适性;通过对旋风机的加压送风,在同一风道内实现空调器和新风净化模块的进风和送风,实现同时制冷或者制热以及新风净化模式的开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空调室内机的整体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空调室内机的整体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空调室内机的空调功能和新风净化同时运行的轴向剖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空调室内机的空调功能和新风净化同时运行的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空调室内机只有空调功能运行的俯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空调室内机只有新风净化运行的俯视图。

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

1、墙体;21、新风管;22、盖板;23、过滤装置;24、新风进风口;30、内部风道;31、第一风口;32、第二风口;4、导流部件;5、空调壳体;6、导流顶盖;7、换热器;8、对旋风机;81、第一轴流风叶;82、第二轴流风叶;9、控制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调室内机,其包括:

空调壳体5、第一风口31和第二风口32,所述空调壳体5内部形成有内部风道30,所述内部风道30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风口31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风口32连通,所述第一风口和所述第二风口中的其中之一为空调吸风口、另一为空调出风口;

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新风管21,所述新风管21的一端与所述室外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内部风道30连通,以能通过所述新风管21从室外吸入新风至所述内部风道30中。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新风管、并使其一端与空调室内机壳体内部的内部风道连通、另一端与室外连通,能够使得新风模块的进风口被有效地独立设置并隔离开,使得开启新风净化模式时不会对空调的进风口造成阻塞作用,不致于影响空调的进风量、不会影响空调的风量和性能;并且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新风模块与空调壳体和内部风道之间相互连接,能够被空调壳体内部风道中的风机进行吸风抽风的作用,无需采用现有技术中的独立风机和风道系统,不需与空调风机系统分开,能够有效地节约成本,并且减小了运行噪音。

本实用新型采用新风净化模块的独立安装,将新风模块的进风口与空调器的进风口独立开,实现新风净化对空调进风口无阻塞,不影响空调的风量和性能,空调器从左右两侧进风口进风,而新风净化模块从后侧进风,解决了现有新风模块占用空调器进风口的问题;

同时,采用同一个风道系统内实现空调器和新风净化模块同时运行;新风净化模块作为一个独立的产品,在空调安装时,用户可根据需求自行选择是否安装新风净化模块,解决了现有空调器和新风净化模块的分开安装;

空调器与新风净化模块共用一个风机和风道系统、在并不减弱空调制冷和制热性能下,为空调器增加新风净化功能,解决了为新风净化模块建立独立的风机系统;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上、下布置的轴流风叶,可有效的对气流进行两次增速和升压,进而有效的同时克服换热器和新风净化hepa网的阻力,保证空调器的送风距离和房间内的舒适性;共用一个风机和风道系统,可有效的降低产品成本和运行噪音。

本实用新型可通过对旋风机的加压送风,在同一风道内实现空调器和新风净化模块的进风和送风,实现同时制冷及新风净化模式、制热及新风净化模式的开启。

优选地,

所述新风管21内部设置有过滤装置23,优选为hepa网;和/或,所述新风管21与所述内部风道30连通的位置还设置有控制阀门9。这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结构形式,通过新风管中设置的过滤装置能够对新风空气起到有效的净化过滤作用,通过控制阀门的设置能够对新风通道空气流通路径的开启和关闭进行控制作用,能够实现单纯的空调功能的进风、单纯地进行新风进风,以及新风进风和空调功能的进风同时执行。

优选地,

所述新风管21的周壁上与所述过滤装置23相对的位置处形成有缺口,且在所述缺口处还设置有盖板22、以能够打开所述缺口或关闭所述缺口。通过该缺口能够完成对过滤装置进行装配放入新风管中以及从管中取出的动作,完成对过滤装置的装配。

优选地,

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对旋风机8,所述对旋风机8设置在所述内部风道30内且位于所述第一风口31和所述第二风口32之间;和/或,所述第一风口31位于所述内部风道30的顶端,所述第二风口32位于所述内部风道30的下部;在制冷时、所述第一风口31为出风口,所述第二风口32为进风口;在制热时所述第一风口31为进风口,所述第二风口32为出风口。空调室内机的内部风道中设置对旋风机的结构形式以及第一风口和第二风口的设置,能够在夏季制冷时通过对旋风机实现从位于上部的风口进行上出风、在冬季制冷时通过对旋风机实现从位于下部的风口进行下出风。

优选地,

所述第一风口31的位置设置有导流顶盖6,所述导流顶盖6能够升起以打开所述第一风口31、还能够下降以关闭所述第一风口31,且所述导流顶盖6升起时与所述第一风口31之间形成容许气流流通的环形通道。同时通过上盖板(即导流顶盖)的可运动设计,可根据工况调整风口大小,上盖板的弧形设计形成环形出风口,可在第一风口处设置旋流风叶(旋流风叶包括叶轮和在叶轮外周上设置的多个旋流叶片)配合实现广角出风的效果,搭载对旋轴流风机组件,可以实现同一风道下制冷工况气流下进上出、制热工况气流上进下出的可逆送风效果。

通过导流顶盖的设置,能够通过升起而打开第一风口,且形成环形出风口或进风口,能够有效地增大在第一风口处的气流流通的面积,从而有效地提升换热效果,提升室内制冷或制热舒适度,使得无论是夏季还是冬季都能够完成对室内提高换热效果的目的,且夏季制冷实现淋浴式上出风,冬季制热实现地毯式下出风,同时实现上述功能,使得室内人体的舒适度得到极大的提高。

优选地,

所述导流顶盖6为锥体结构,所述导流顶盖6的下表面为锥形表面,在纵向截面内所述锥形表面的母线为弧线结构;和/或所述导流顶盖6还连接设置有电机(未示出)。锥形导流顶盖位于空调器顶部,由圆柱和圆锥两部分结构组成,圆柱结构与壳体形成密封,圆锥结构用于引导气流从上风口流入或流出。能够增大出风面积的同时将气流进行朝四周有效引导的作用,促进室内气流大范围的流动,增加出风范围,提高制冷和制热效果。

导流顶盖6,其为圆弧形端面沿周向旋转而形成环形出风口,气流可沿该风口实现周向出风,同时在该顶盖下端设置直线推杆电机,可实现上顶盖的推出和收回运动,当空调器开机时,直线推杆电机将上顶盖推出,使环形风口处于打开状态,当空调器关闭时,直线推杆电机将上顶盖拉回复位,保证风口处于关闭状态,避免灰尘等其他杂物进入风道,同时,根据工况需要可实时调整上顶盖的位置,从而改变环形出风口的大小,使空调器的风量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增加用户使用舒适性。

优选地,

所述对旋风机8包括第一轴流风叶81和第二轴流风叶82,所述第一轴流风叶81和所述第二轴流风叶82沿轴向相邻布置,且所述第一轴流风叶81和所述第二轴流风叶82的旋向相反;在制冷时,所述第一轴流风叶81朝第一方向旋转、所述第二轴流风叶82朝第二方向旋转,使得气流从所述第二风口32吹至所述第一风口31;在制热时,所述第一轴流风叶81朝第二方向旋转、所述第二轴流风叶82朝第一方向旋转,使得气流从所述第一风口31吹至所述第二风口32,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反。

上、下布置的轴流风叶,可有效的对气流进行两次增速和升压,进而有效的同时克服换热器和新风净化hepa网的阻力,保证空调器的送风距离和房间内的舒适性;通过对旋风机的加压送风,在同一风道内实现空调器和新风净化模块的进风和送风,实现同时制冷或者制热以及新风净化模式的开启。

优选地,

所述空调壳体5的上部部分为圆柱体结构,下部部分为多面体结构,所述上部部分与所述下部部分相接,所述多面体结构的横截面为多边形,且在所述多面体结构的至少两个侧面上均有设置所述第二风口32。这是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壳体的优选结构形式,通过上部圆柱体结构的结构配合第一风口处的导流顶盖和旋流出风组件能够在其顶端形成沿四周方向出风的效果,提高气流均匀性和出风范围;通过多边形结构的至少两个侧面上设置第二风口能够提高从第二风口的进风量或出风量,提高换热效果。

优选地,

在所述第二风口32处还设置有能够运动以打开所述第二风口32和关闭所述第二风口32的挡风板。通过在第二风口处设置的挡风板能够对第二风口实现打开和关闭的作用,能够实现单纯的空调功能的进风、单纯地进行新风进风,以及新风进风和空调功能的进风同时执行。

优选地,

在所述内部风道30中还设置有换热器7,且在所述换热器7和所述对旋风机8之间还设置有导流部件4。通过内部风道中设置换热器以及在换热器和对旋风机之间设置导流部件的结构形式,使得对旋风机出来的气流经过导流部件能被完全且均匀地导至换热器、或者换热器出来的气流经过导流部件能被完全且均匀地导至对旋风机,可以实现上出风与下出风的均匀导流,对流体进行均匀扩散或者收缩,减少气流在对旋风机与换热器之间的流动不均匀性,为对旋轴流风机与换热器提供良好的流体导入或者导出效果,提升整机风量,降低噪音。

优选地,

所述导流部件4的轴向一端延伸至与所述换热器7的端部相接、所述导流部件4的轴向另一端延伸至与所述对旋风机8的轴向风道宽度相等的位置;和/或所述换热器7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或“g”形。这是本实用新型的导流部件的进一步优选结构形式,能够使得经过换热器的气流能够更加完全地被导流至对旋风机而被吹出,或者使得经过对旋风机的气流能够更加完全地被导流至换热器处而被吹出,从而进一步有效提高对流体进行均匀扩散或者收缩作用,进一步减少气流在对旋风机与换热器之间的流动不均匀性,进一步提升整机风量,降低噪音。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空调器,其包括前述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内机。

现有空调器柜机中已有将空调室内机与新风净化模块相结合的实例,但是由于净化模块的使用,通常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将净化hepa网模块安装在进风口上,这种方式使用方式不够灵活,在空气质量本身较高或已达到净化效果时仍阻塞进风口,从而影响进风量,降低了空调的风量和性能。另一种是为新风净化模块建立独立的风机和风道系统,与空调风机系统分开,但这无疑带来了成本的提高和室内运行噪音增大。本实用新型采用新风净化模块的独立安装,将新风模块的进风口与空调器的进风口独立开,实现新风净化对空调进风口无阻塞,不影响空调的风量和性能,同时,采用同一个风道系统内实现空调器和新风净化的功能,实现制冷或者制热以及新风净化模式同时运行或者独立运行;因此,本专利在不增加新风机和风道系统下,同时解决新风净化hepa网阻塞空调进风口的问题,实现空调器新增新风净化功能,进而提升用户舒适性。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具有独立新风净化模块的柜机空调器,空调柜机包括:新风净化模块、壳体、内部风道、导流罩、圆形换热器和对旋轴流风机。所述的结构相对位置如图1中的外观结构示意图所示,具体的实施方式如下:

图2中,1为墙体,新风净化模块具有新风管21,盖板22,过滤装置23(优选hepa网模块),新风进风口24,整个新风净化模块一端与墙体开孔连通,另一端与空调器的壳体后侧连通;在空调的壳体下端开有用于空调器的进、出风的第一风口31(即上风口),第二风口32(即下风口),包括与换热器对应的左侧下风口,和为与换热器对应的右侧下风口;导流部件4(优选导流圈)位于对旋风机8和圆形的换热器7之间,用于引导气流在所述内部风道内的流动;对旋风机8,由多个轴流风叶、固定件以及驱动件组成,对旋风机布置于内部风道中,位于换热器的上方,本实施例优选地为2个轴流风叶,81为第一轴流风叶,82为第二轴流风叶,两个轴流风叶旋向相反。

当空调器和新风净化模块功能同时开启时,如图4中所示,在对旋风机8旋转后产生的负压作用下,空调器的气流从下风口(第二风口32)吸入,经过圆形的换热器7换热;新风净化模块的新风气流从新风进风口24吸入,在新风管21内先经过hepa网的物理吸附净化后,从空调器的壳体后侧进入圆形的换热器7中进行换热,避免使用全热交换器;两股气流在换热器7中进行汇合,保证进入室内的新风空气先进行换热;如图3中所示,气流连续经过第一轴流风叶81和第二轴流风叶82后,在旋转风叶的作用下两次对气流流动速度和风压进行提升,提高克服换热器和hepa网的阻力,保证出风口的送风风量和距离。最后,经过顶部环形出风口(第一风口31)内的弧形缓冲导流段,改变气流流动方向(如图3中的箭头所示)从上风口(第一风口31)吹出,吹出的气流由富有氧气的新风和室内循环气流混合,从而使房间的空气含氧率提高,提升用户舒适性。

只有空调器运行时,如图5所示,与空调器壳体连接的净化管口内的控制阀门9关闭,气流只能从空调器的下风口(第二风口32)吸入,经过圆形的换热器7换热,最后经过对旋风机8的加压和增速的作用下,实现大风量和远距离送风;

只有新风净化模块运行时,如图6所示,空调器的左、右侧的下风口(第二风口32)关闭,气流只能从新风管的新风进风口24中吸入,经过圆形的换热器7换热,最后经过对旋风机8的加压和增速的作用下,实现大风量和远距离送风。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