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块化空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56545发布日期:2020-07-29 03:13阅读:488来源:国知局
一种模块化空调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机组的制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模块化设计的机房空调。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数据中心建设以及节能要求的发展,对于更多节能型空调制冷方案和制冷设备型式要求也越来越多,设备结构型式与数据中心的规划设计结合更为紧密,目前市面上大多使用传统大型ahu新风处理设备作为机房空调使用,但是对于ahu大型设备,因为空-空换热器换热效率低,设备体积比较大,运输、工程安装成本比较高,回风口与风管对接密封工程难度较大,容易发生漏气、漏水等现象,导致设备返修率高,使用成本较高,行业内目前需要一套体积较小、安装简单的、专用于机房设备的模块化空调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为解决ahu设备体积比较大,导致运输、工程安装成本较高,以及回风口与风管对接密封工程难度较大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模块化空调。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模块化空调,包括并排设置的冷凝部和蒸发部,所述冷凝部由若干冷凝模块组合而成;

每个所述冷凝模块包括冷凝部外壳,所述冷凝部外壳内设有压缩机和冷凝部换热器,所述冷凝部外壳顶部设有冷凝部风机;

所述蒸发部包括蒸发部外壳,所述蒸发部外壳内设有蒸发部换热器,所述蒸发部换热器一侧设有将冷气吹入室内的蒸发部风机,另一侧设有可与风管连接以供室内空气进入空调内的回风口;

所述回风口侧面设有若干与所述风管相配的连接件。

优选地,所述回风口设有一突出所述冷凝部外壳顶面的凸台,所述连接件沿周设于所述凸台侧壁,所述风管套设所述凸台上。

优选地,所述连接件包括螺栓、卡扣、铆钉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每个所述冷凝模块内的所述冷凝部换热器相对独立,分别与所述蒸发部换热器联通。

优选地,所述冷凝部换热器为v形结构。

优选地,相邻两所述冷凝部换热器组合为v形结构。

优选地,所述蒸发部换热器设于所述蒸发部外壳内,所述蒸发部风机和回风口分别设于所述蒸发部换热器两侧的所述蒸发部外壳上。

优选地,所述蒸发部风机设于所述蒸发部外壳下侧面。

优选地,所述蒸发部风机设于所述蒸发部外壳底面。

优选地,所述冷凝部和蒸发部之间还设有膨胀阀。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设置多个冷凝模块,使得模块空调能够根据机房温度要求,自由增减冷凝模块个数,以适应不同机房的温度要求,从而能够减小空调设备的体积,降低运输、安装成本;另外,通过在回风口侧面设置于风管相配的连接件,使得风管与回风口的装配工程简化,提升安装效率,同时避免由于风管与回风口对接不准导致的漏气、漏水现象。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1、冷凝部;11、冷凝模块;111、冷凝部外壳;112、压缩机;113、冷凝部换热器;114、冷凝部风机;2、蒸发部;21、蒸发部外壳;22、蒸发部换热器;23、蒸发部风机;24、回风口;241、连接件;242、凸台;3、风管。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右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3所示,一种模块化空调,包括并排设置的冷凝部1和蒸发部2,冷凝部1由若干冷凝模块11组合而成。

每个冷凝模块11都包括冷凝部外壳111,冷凝部外壳111可以为内部中空的长方体、正方体或其他内部中空的立体形状;冷凝部外壳111内部设有压缩机112、冷凝部换热器113和冷凝部风机114,其中,压缩机112用于将气态制冷剂压缩为高压气体;冷凝部换热器113将压缩后的高压气体放热,使气态制冷剂转化为液态制冷剂,以达到冷凝效果;冷凝部风机114将高压气体液化产生的热能向周围空气开释。

其中,冷凝部换热器113可以为开口任意朝向的v形结构,也可以为两并排的冷凝部换热器113组合为开口任意朝向的v形结构,或其他结构形状,即冷凝部换热器113的任一形状和排列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在本实施例中,冷凝部换热器113设于压缩机112上方,用于将经压缩机压缩后的高压气态制冷剂冷凝液化,对应地,冷凝部风机紧靠冷凝部换热器113,设置于冷凝部外壳111顶部,用于将冷凝部换热器113中产生的热量向周围空气中开释。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冷凝部换热器113也可以设置在压缩机112的下方或侧方,对应地,冷凝部风机114靠近冷凝部换热器113,分别设置于冷凝部外壳111的底部或紧邻冷凝部换热器113的侧面。

冷凝部1可以由一个冷凝模块11单独组成,也可以由一个以上的冷凝模块11组合形成,多个冷凝模块11可以并排设置,也可以分为多行排列,无论冷凝模块11如何排列,需保证每个冷凝部风机114均能够与外界空气联通。

蒸发部2包括与冷凝部外壳111并排设置的蒸发部外壳21、蒸发部换热器22、蒸发部风机23和回风口24。蒸发部外壳21可以为内部中空的长方体、正方体或其他内部中空的立体形状;蒸发部外壳内设有蒸发部换热器22,用于将液态制冷剂重新蒸发气化,以达到吸热降温的效果;蒸发部风机23和回风口24分别设于蒸发部换热器22两侧的蒸发部外壳21上,其中,回风口24与风管3连接,以将室内空气引入空调内部;蒸发部风机23将经过蒸发部换热器22制冷后的空气重新吹入室内。

蒸发部换热器22可以为任意角度摆放的一字形,也可以为开口任意朝向的v形,或其他任何可以将蒸发部风机23和回风口24分隔两侧的形状。

回风口24设有一突出冷凝部外壳111顶面的凸台242,凸台242四周侧面设有若干与风管3相配的连接件241,连接件241沿周设于凸台242侧壁上,风管3可以直接套设在凸台242上,通过连接件241将风管3固定在凸台上,从而使风管3与回风口24牢固对接,特别地,风管3与凸台242可以紧配合连接,避免发生风管3与回风口24对接不准的现象,从而避免由于密封性不好导致漏气、漏水现象的发生,同时防止雨水从外部向内渗透。

可以理解的是,凸台242的形状可随风管3形状做适应性调整,即凸台242可以为圆形、方形或其他与风管3相配的形状。

本实用新型中,连接件241包括但不限于螺栓、卡扣、铆钉,即风管3与凸台242紧套后,可以通过螺栓、卡扣、铆钉或其他连接方式固定,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连接件241与风管3之间还设有填充棉,使得风管3的密封性能更好。

如图2-图3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蒸发部风机23设于蒸发部外壳21的侧面,回风口24设于蒸发部外壳21的顶部,该模块化空调为顶部回风,侧部送风,这种送风方式与机房设备安装的排风扇形成一个有效的气流循环,空调的冷量由蒸发部风机23送出后被机房设备吸入,冷量进入设备中对设备进行有效的冷却,冷热交换后的气流被排出机房设备,最后经顶部风管3和回风口24被空调吸入。这种模式下空气在空调和设备排风扇之间形成有效的气流循环,空调更加节能、高效。

如图4-图5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蒸发部风机23设于蒸发部外壳21的底面,回风口24设于蒸发部外壳21的顶部,该模块化空调为顶部回风,底部送风,这种送风方式可以将低温空气直接从底部送到机房设备内,吸收机房设备的热量后,从机房顶部回到模块空调顶部。这种模式下空调风流动方向与空气特性相一致,容易得到好的空调效果。

由于机房设备对空气洁净度有特殊要求,机房内空气不能有灰尘、粉尘等颗粒进入,故将蒸发部2设为独立循环的风场,仅机房内空气进入空调,降温后回到机房内,最大可能地避免外界杂质通过空调进入机房内,给机房设备造成损坏。

如图1所示,每个冷凝模块11相对独立,即每个冷凝部换热器113相对独立,互不连通,而每个冷凝部换热器113分别与蒸发部换热器22连通,即冷凝模块11可任意增减数量,从而改变该模块化空调的制冷效果,以适应不同机房的温度要求。每个冷凝部换热器113与蒸发部换热器22的连接与普通空调换热器之间的联通方式相同,在此不做赘述。

另外,冷凝部1和蒸发部2之间还设有膨胀阀(图中未示出),以和冷凝部1、蒸发部2组合形成完整的空调系统。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