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66081发布日期:2020-08-07 18:37阅读:393来源:国知局
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器。



背景技术:

分体式空调器结构包括:室内机和室外机,其制冷循环系统由室内侧换热器、室外侧换热器、压缩机系统和节流组件等组成。室外侧换热器在室外空气的影响下致使其导热系数低,进而影响整机的能效,而空调器在制冷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冷凝水,通过软管直接排到室外,不仅浪费,而且容易引起邻里纠纷。

目前,对制冷过程中产生冷凝水的处理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1、冷凝水直接喷洒到室外机冷凝器或以雾状形式喷到冷凝器上来降低能耗、提高制冷效果,该方案虽然简单易操作,能耗并未实际改变且制冷效果也未得到很好的改善;2、冷凝水储存在水箱内,给室内加湿或用作他用;3、cn204739678u公开了一种空调,其主要采用冷凝水在室内机储存并利用冷凝水降低节流装置前的温度,提高过冷度,该方案由于节流装置安装在内机,存在安全性隐患且容易产生异常噪音,而内机的安装空间也相对有限,致使其安装不便。

如何能将空调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冷凝水,运用于空调器内改善制冷系统的换热效果,降低能耗,且做到安装方便,更加的安全可靠是当前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的换热效果不理想,能耗高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换热效果好,能耗低,且安装方便,安全可靠的空调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空调器,包括室内机和室外机,

所述室内机,具有冷凝水管,所述冷凝水管的出水端延伸至所述室外机处;

所述室外机,包括:

外壳;

室外换热器和节流组件,均设置于所述外壳内,所述室外换热器和所述节流组件之间连接有冷媒管;以及

蓄水箱,设置于所述外壳内,所述蓄水箱内放置有部分所述冷媒管;

其中,所述冷凝水管的出水端位于所述蓄水箱内,以将所述室内机中的冷凝水引流至所述蓄水箱内。

作为优选地,所述蓄水箱上设置有引流部,用于将高于所述蓄水箱的引流高度的冷凝水排出所述蓄水箱以使所述蓄水箱内的冷凝水保持定量,所述引流部位于所述蓄水箱上预设的引流高度位置,所述引流部自所述蓄水箱内延伸至所述外壳外。

作为优选地,所述蓄水箱设置于所述外壳内并位于所述冷凝器一侧,所述蓄水箱具有蓄水槽,所述冷凝水管的出水端穿过所述外壳至所述蓄水槽内。

作为优选地,所述引流部一端位于所述蓄水槽内预设的引流高度位置点上,所述引流管另一端从所述蓄水槽底部伸出至外壳外。

作为优选地,所述引流部设置于所述蓄水箱外,所述引流部一端位于预设的引流高度位置并连通于所述蓄水槽,所述引流部另一端伸出至所述外壳外。

作为优选地,所述引流部为引流管,所述引流管的形状为l型的圆管。

作为优选地,所述冷凝水管的出水端位于所述蓄水槽底部。

作为优选地,沿所述蓄水箱外侧设置有保温层。

作为优选地,所述蓄水箱的口部位置连接有端盖,所述冷凝水管穿过所述端盖至蓄水槽内。

作为优选地,所述冷媒管深入蓄水槽部分作弯折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蓄水箱设置在室外机内,对空调器自身的结构改变少,且费用低,质量隐患少,且更加安全;利用蓄水箱对空调器运行过程中的冷凝水进行收集存储,不仅能够充分利用冷凝水,而且还能够避免邻里间的纠纷,而冷媒管部分位于具有冷凝水的蓄水箱内,通过降低节流前的冷媒温度,以达到增加过冷度,提高制冷效果的目的;

由于冷凝水不断的对蓄水箱补充水源,势必会溢出蓄水箱,通过引流部的引流,当水位到达预设的引流高度位置时,不仅可以将高于引流高度的冷凝水排出蓄水箱,而且还能够将蓄水箱内的水实时更换,使水温保持在一定温度内,避免因蓄水箱内的水温变暖而降低过冷度。

2、沿蓄水箱外侧设置有保温层,既能防止蓄水箱内蓄水槽内冷凝水的温度与外界进行传导,又能避免因蓄水箱与外界空气之间存在温差导致蓄水箱外表面产生冷凝水流入空调室外机内,造成不安全因素。

3、蓄水箱的口部位置连接有端盖,端盖可防止灰尘、老鼠或者一些杂物进入蓄水槽内,造成位于引流高度的引流部进口堵塞,而影响正常引流。

4、冷媒管深入蓄水槽部分作弯折状,这样可在蓄水槽内增大与冷凝水的接触面积,能够更好的实现换热效果,最大程度降低能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室外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蓄水箱与引流部的连接结构示意图一;

图4为蓄水箱与引流部的连接结构示意图二。

图5为蓄水箱与引流部的连接结构示意图三;

图6为蓄水箱与引流部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四。

以上各图中:1、室内机;11、冷凝水管;112、进水端;111、出水端;2、室外机;21、外壳;22、冷凝器;23、节流组件;24、冷媒管;25、蓄水箱;251、蓄水槽;252、引流高度;26、引流部;261、引流管;27、保温层;28、端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示例性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描述。然而应当理解,在没有进一步叙述的情况下,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元件、结构和特征也可以有益地结合到其他实施方式中。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一种空调器,参见图1、2,包括:

室内机1,室内机1内设置有用于承接冷凝水的托盘,托盘为现有技术,在图中为给出;

冷凝水管11,用于将托盘内的冷凝水排出,冷凝水管11的进水端112与托盘连通,冷凝水管11的出水端111延伸至室外;以及

与室内机1连接的室外机2;

其中,室外机2包括外壳21,冷凝器22,冷凝器22设置于外壳21内侧面呈竖向排列布置,冷凝器22设置在外壳21的左侧,作为室外机2的热交换部分;节流组件23,冷凝器22输出的中温高压的液体制冷剂通过节流组件23节流成为低温低压的湿蒸汽;冷媒管24,与冷凝器22冷媒输出端及节流组件23连接;

室外机2还包括蓄水箱25,蓄水箱25设置于外壳21内,蓄水箱25内放置有冷凝水管11的出水端111,用于储存冷凝水管11从托盘上引流出的冷凝水,蓄水箱25内还放置有部分冷媒管24,用于降低冷媒管24内冷媒在节流前的温度;

蓄水箱25由于设置在室外机2内,对空调器自身的结构改变少,且费用低,质量隐患少,且更加安全;利用蓄水箱25对空调器运行过程中的冷凝水进行收集存储,不仅能够充分利用冷凝水,而且还能够避免邻里间的纠纷,而冷媒管24部分位于具有冷凝水的蓄水箱25内,通过降低节流前的冷媒温度,以达到增加过冷度,提高制冷效果的目的。

进一步的,为了能够将蓄水箱25内的水实时更换,使蓄水箱25内的水温保持在一定温度内,在蓄水箱25上设置有引流部26,蓄水箱25上预设有的引流高度252的位置点,预设的引流高度252略低于蓄水箱25口部位置,引流部26位于蓄水25部上预设的引流高度252的位置点上,引流部26自蓄水箱25内延伸至外壳21外,用于将蓄水箱25内高于引流高度252时的冷凝水排出蓄水箱25以使蓄水箱25内的冷凝水保持定量;

由于冷凝水不断的对蓄水箱25补充水源,势必会溢出蓄水箱25,通过引流部26的引流,当水位到达引流高度252的位置点时,不仅可以将高于引流高度252位置点的冷凝水排出蓄水箱25,而且还能够将蓄水箱25内的水实时更换,使水温保持在一定温度内,避免因蓄水箱25内的水温变暖而降低过冷度。

进一步的,参见图2,蓄水箱25设置在外壳21内采用一体式的方式,具体为:蓄水箱25设置于外壳21内并位于冷凝器22一侧;蓄水箱25具有蓄水槽251。

进一步的,参见图2,冷凝水管11的出水端111穿过外壳21至蓄水槽251内,保证冷凝水能全部进入蓄水槽251内,避免洒落蓄水槽251外。

参见图2、3,引流部26一端位于蓄水槽251内的引流高度252位置点上,引流高度252的设置可以根据需要自行选择,一般位于蓄水槽251口部偏下位置,但需保证冷媒管24部分浸入到蓄水槽251中冷凝水的至少三分之二处,引流部26另一端从蓄水槽25底部伸出至外壳21外,以使高于引流高度252位置点的多余的冷凝水排出。

参见图4,引流部26设置于蓄水箱25外,引流部26一端位于预设的引流高度252位置点上并连通于蓄水槽251,引流部26另一端伸出至外壳21外。

参见图3、4,引流部26为引流管261,引流管的形状为l型的圆管,当引流管261设置在蓄水槽251内时,引流管261与蓄水槽251内侧壁贴合,当引流管261设置在蓄水槽251外时,引流管261与蓄水箱的外侧壁贴合。

参见图3,冷凝水管11的出水端111位于蓄水槽251底部,出水端111向蓄水槽251底部通入冷凝水,相比于冷凝水管11出水端111设置在蓄水槽251顶部或者侧部而言,冷凝水管11出水端设置在蓄水槽251底部时冷凝水可以从蓄水槽251底部向顶部迅速扩展开来,缩短了混合时间,蓄水槽251内的冷凝水的温度保持效果最好。

参见图5,沿蓄水箱25外侧设置有保温层27,既能防止蓄水箱25内蓄水槽251内冷凝水的温度与外界进行传导,又能避免因蓄水箱25与外界空气之间存在温差导致蓄水箱25外表面产生冷凝水流入空调室外机2内,造成不安全因素。

参见图6,蓄水箱25的口部位置连接有端盖28,端盖28可防止灰尘、老鼠或者一些杂物进入蓄水槽251内,造成引流部26堵塞,而影响正常引流,冷凝水管11穿过端盖28至蓄水槽251内。

参见图3,冷媒管24深入蓄水槽251部分作弯折状,冷媒管24这样可在蓄水槽251内增大与冷凝水的接触面积,能够更好的实现换热效果,最大程度降低能耗。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