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恒温恒湿高效送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898937发布日期:2020-11-13 12:24阅读:84来源:国知局
实验室恒温恒湿高效送风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调送风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实验室恒温恒湿高效送风装置。



背景技术:

实验室中的检测仪器在进行物质检测时,为降低温度、湿度对检测仪器精度的影响,通常要求实验室内保持恒温恒湿的状态,为解决这一问题,采用的具体手段是通过调整空调送风实现的。

空调送风过程中,通过在实验室顶部均布多个出风口进行送风,由于此种送风方式是顶上送风,温度扩散速度慢,且不易短时间经过房间所有工作区,易影响空调送风的均匀性。特别是,一些实验室内进行送风时,对空调温度湿度控制精度高,要求送风风速相对要小,送风温差也较小,采用上述送风结构进行实验室送风时,由于实验室内设置的送风口是简单的扇叶形送风口,并不能很好的将送风口导出的空气快速散入实验室内。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实验室恒温恒湿高效送风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送风风速较小时,实验室内空气扩散速度慢、效率不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实验室恒温恒湿高效送风装置,包括送风管道,送风管道上连接有多个送风支管,送风支管与实验室顶部设置的送风口相通,每个送风口上可拆卸连接有风力扩散组件;

所述风力扩散组件包括缩口结构的集风槽与一端开口设置的导风筒,其中集风槽大端与送风口相通,集风槽小端与导风筒开口端相接设置,导风筒侧壁均布设有多个导气孔,导气孔呈先缩后放的喇叭状结构。

进一步,所述导风筒筒底通过连接杆连接有正对集风槽小端设置的转动盘,转动盘外围设置多个风力叶片;且导风筒开口端设有环形滑块,集风槽小端设有与环形滑动滑动连接的环形滑槽。

进一步,还包括排风管道,排风管道内设有排风扇,其中排风管道连接有多个排风支管,排风支管与实验室侧壁相通设置。

进一步,所述排风支管进风端设有设有流量调节阀。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中央空调工作,将预设温度的空气沿送风管道输送至每个送风支管内,从实验室顶部设置的送风口导出,从送风口导出的低速空气通过集风槽进行第一次增压(相对送风口处的气压),经过集风槽的空气进入导风筒,导风筒侧壁上设置的导气孔呈先缩后放的喇叭状结构,可以将导气孔看做沙漏状结构的一段,当流体通过沙漏最窄处,动态压力达到最大,静态压力达到最小,流体的流速会随着导气孔横截面积变化的关系而上升,整个流动的流体都要在同一时间内经历流道缩小的过程,从而压力也在同一时间减小,进而流动的流体会在沙漏的两端产生压力差,这个压力差会对流动的流体提供一个吸力,使流动的流体可以以一个相对高的流速从导气孔出料端导出,实现导风筒的二次增加,加速扩散至实验室中下部,提高实验室内空气的混合效率,降低混合时间。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送风口处设置的风力扩散组件能有效的将较低风速的送风流速进行提速;集风槽呈缩口结构能有效将送风口导出的空气进行收集,相对增加气流气压;升高气压的空气进入导风筒,通过导气孔进行二次加压,将送风口导出的空气以相对高的气流速度导出,进而加快空气在实验室内的扩散,提高空调的送风效率,减小实验室内空调的送风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风力扩散组件与送风口配合爆炸图。

图中,安装框1、散流叶片11、连接框2、螺栓21、集风槽3、导风筒4、导气孔41、风力叶片42、连接杆43、转动盘44、环形滑块45、送风管道6、送风支管61、排风管道7、排风支管71、引风罩711、实验室8。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涉及了实验室恒温恒湿高效送风装置,包括送风管道6,送风管道6上连接有多个送风支管61,送风支管61与实验室8顶部设置的送风口相通,每个送风口上可拆卸连接有风力扩散组件;所述风力扩散组件包括缩口结构的集风槽3与一端开口设置的导风筒4,其中集风槽3大端与送风口相通,集风槽3小端与导风筒4开口端相接设置,导风筒4侧壁均布设有多个导气孔41,导气孔41呈先缩后放的喇叭状结构。送风口处设有安装框1,安装框1内设有多个散流叶片11,集风槽3大端设有与安装框1匹配设置的连接框2,连接框2与安装框1之间可采用螺栓21可拆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中央空调工作,将预设温度的空气沿送风管道6输送至每个送风支管61内,从实验室8顶部设置的送风口导出,从送风口导出的低速空气通过集风槽3进行第一次增压(相对送风口处的气压),经过集风槽3的空气进入导风筒4,导风筒4侧壁上设置的导气孔41呈先缩后放的喇叭状结构,可以将导气孔41看做沙漏状结构的一段,当流体通过沙漏最窄处,动态压力达到最大,静态压力达到最小,流体的流速会随着导气孔41横截面积变化的关系而上升,整个流动的流体都要在同一时间内经历流道缩小的过程,从而压力也在同一时间减小,进而流动的流体会在沙漏的两端产生压力差,这个压力差会对流动的流体提供一个吸力,使流动的流体可以以一个相对高的流速从导气孔41出料端导出,实现导风筒4的二次增加,加速扩散至实验室8中下部,提高实验室8内空气的混合效率,降低混合时间。

本实用新型在送风口处设置的风力扩散组件能有效的将较低风速的送风流速进行提速;集风槽3呈缩口结构能有效将送风口导出的空气进行收集,相对增加气流气压;升高气压的空气进入导风筒4,通过导气孔41进行二次加压,将送风口导出的空气以相对高的气流速度导出,进而加快空气在实验室8内的扩散,提高空调的送风效率,减小实验室8内空调的送风时间。

导风筒4上设置的导气孔41是定向向实验室8内进行送风,为使导气孔41导出的空气能多角度的送入实验室8内,增加实验室8内的空气流动,进而增加实验室8内不同温度的空气的混合效果,本实用新型设置的导风筒4与集风槽3转动连接,具体的,且导风筒4开口端设有环形滑块45,集风槽3小端设有与环形滑动滑动连接的环形滑槽,为使导风筒4在风力作用下转动,在导风筒4筒底通过连接杆43连接有正对集风槽3小端设置的转动盘44,转动盘44外围设置多个风力叶片42。当送风口导出的风速增大时,增大到能有效吹动风力叶片42转动,风力叶片42转动带动转动盘44转,转动盘44与导风筒4固定连接,进而带动导风筒4相对集风槽3转动,使得导气口导出的空气可以旋转散射至实验室8内,进一步加快实验室8内空气的混合效果。

实施例2

能使一个相对密闭的空间能在短时间内升温或降温至设定温度,最好效果是通过进风与排风同时实现,所以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排风管道7,排风管道7内设有排风扇,其中排风管道7连接有多个排风支管71,排风支管71与实验室8侧壁相通设置。排风支管71进口端还设有引风罩711,加快实验室8内空气流速。所述排风支管71进风端设有设有流量调节阀。实验室8在建设过程中顶上送风口是一定会进行设置,但是侧方的排风管道不一定会进行设置,所以本实用新型用于提高实验室8内空气混合效果的手段是基于实施例1中的技术手段实现。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