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冷凝水排出的接水盘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84150发布日期:2020-12-15 08:24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冷凝水排出的接水盘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冷凝水排出的接水盘结构。



背景技术:

图1为目前市场上常见的一种整体式机架空调的安装结构,其风道主要包括内循环系统2、外循环系统3,内循环系统2与外循环系统3之间通过循环风管连通,其中外循环系统3包括用于气体冷凝的蒸发器23,蒸发器23底部安装有接水盘33,接水盘33通过排水管34与外部连通,现有技术中接水盘33水平布置,且冷凝器36与排水管5出水口的高度差极小,冷凝水不易排出,冷凝水排出需增加水泵,因此设备的投入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冷凝水不易排出,通过增加水泵使冷凝水排出的方式使投入成本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冷凝水排出的接水盘结构,其无需增加水泵即可实现冷凝水的自动排出,可大大降低投入成本。

一种便于冷凝水排出的接水盘结构,其包括空调壳体,所述空调壳体内设置有风道,所述风道内设置有内循环系统、外循环系统,所述内循环系统包括蒸发器,所述外循环系统包括冷凝器,所述蒸发器底部安装有接水盘,所述接水盘通过排水管与外部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水盘底端端面倾斜布置,所述排水管的进水口与所述接水盘的最低端部连通,所述排水管的排水管布置于所述风道的外循环排风口端。

其进一步特征在于:

所述内循环系统、外循环系统通过隔板分隔,所述内循环系统、外循环系统之间通过循环风管连通,所述内循环系统包括内循环回风口、内循环送风口、蒸发器、风机一,所述外循环系统包括外循环排风口、外循环回风口、接水盘、与接水盘连通的排水管、冷凝器、风机二,所述风道分层设置,所述内循环系统位于所述风道上层,所述外循环系统位于所述风道下层,所述内循环系统位于所述外循环系统上部,所述内循环回风口、内循环送风口分别位于所述风道顶端两侧,所述风机一设置于所述蒸发器前侧靠近所述内循环回风口的位置,所述外循环排风口、外循环回风口分别位于所述风道底部两侧;

所述接水盘以一定角度向下倾斜布置,所述接水盘的倾斜角度为10度~30度;

所述接水盘与所述排水管相连接的部位设置有向下倾斜布置的弧形面。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结构可以达到如下有益效果:接水盘倾斜布置,排水管与接水盘的最低端部连通,使得排水管与接水盘之间形成高度差,排水无需设置水泵,冷凝水依靠自身重力即可沿倾斜的接水盘下滑,并沿排水管流出,从而解决了冷凝水不易排出的问题,节约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接水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接水盘与排水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设置有本实用新型接水盘与排水管的整体式机架空调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2、图3,一种便于冷凝水排出的接水盘结构,其包括空调壳体1,空调壳体1内设置有风道10,风道10内设置有内循环系统2、外循环系统3,内循环系统2、外循环系统3通过隔板4分隔,内循环系统2与外循环系统3之间通过循环风管连通,内循环系统2包括内循环回风口21、内循环送风口22、蒸发器23、风机一24,外循环系统3包括外循环排风口31、外循环回风口32、接水盘33、与接水盘33连通的排水管34、风机二35、冷凝器36,风道1分层设置,内循环系统2位于外循环系统3上部,内循环回风口21、内循环送风口22分别位于风道1顶端两侧,风机一24设置于蒸发器23前侧靠近内循环回风口21的位置,外循环排风口31、外循环回风口32分别位于风道1底部两侧,相比于现有技术中外循环回风口设置于空调底端的方式,本装置将外循环回风口32设置于风道1底部侧端,即设置于空调的前侧端面上,散热效果更好;

蒸发器23底部设置有接水盘33,接水盘33底端端面以排水管34入口端所在平面为水平面向上倾斜布置,接水盘33的倾斜角度为20度,排水管34布置于风道1的外循环排风口31端,且与接水盘33的最低端部连通,便于使冷凝器凝结的冷凝水沿倾斜的接水盘自动流入排水管34内,将接水盘33与排水管34相连接的部位设置为向下倾斜的弧形面37,进一步便于接水盘内的水顺利流入排水管内;

将风机一24设置于内循环系统中蒸发器前端靠近内循环风口的位置,使得内循环系统内的气压为正压,而外循环系统内为负压,冷凝水在正压作用下向负压方向流动,并且内循环系统设置于风道上层、外循环系统3设置于风道下层,进一步便于冷凝水排出。



技术特征:

1.一种便于冷凝水排出的接水盘结构,其包括空调壳体,所述空调壳体内设置有风道,所述风道内设置有内循环系统、外循环系统,所述内循环系统包括蒸发器,所述外循环系统包括冷凝器,所述蒸发器底部安装有接水盘,所述接水盘通过排水管与外部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水盘底端端面倾斜布置,所述排水管的进水口与所述接水盘的最低端部连通,所述排水管的排水管布置于所述风道的外循环排风口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冷凝水排出的接水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循环系统、外循环系统通过隔板分隔,所述内循环系统、外循环系统之间通过循环风管连通,所述内循环系统包括内循环回风口、内循环送风口、蒸发器、风机一,所述外循环系统包括外循环排风口、外循环回风口、接水盘、与接水盘连通的排水管、冷凝器、风机二,所述风道分层设置,所述内循环系统位于所述风道上层,所述外循环系统位于所述风道下层,所述内循环系统位于所述外循环系统上部,所述内循环回风口、内循环送风口分别位于所述风道顶端两侧,所述风机一设置于所述蒸发器前侧靠近所述内循环回风口的位置,所述外循环排风口、外循环回风口分别位于所述风道底部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任一项所述的一种便于冷凝水排出的接水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水盘以一定角度向下倾斜布置,所述接水盘的倾斜角度为10度~30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于冷凝水排出的接水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水盘与所述排水管相连接的部位设置有向下倾斜布置的弧形面。


技术总结
一种便于冷凝水排出的接水盘结构,其无需增加水泵即可实现冷凝水的自动排出,可大大降低投入成本,其包括空调壳体,空调壳体内设置有风道,风道内设置有内循环系统、外循环系统,内循环系统包括蒸发器,外循环系统包括冷凝器,蒸发器底部安装有接水盘,接水盘通过排水管与外部连通,接水盘底端端面倾斜布置,排水管的进水口与接水盘的最低端部连通,排水管的排水管布置于风道的外循环排风口端。

技术研发人员:邱东;彭利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无锡莱多鑫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31
技术公布日:2020.12.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