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逆流高效壳管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26566发布日期:2020-10-17 01:12阅读:91来源:国知局
分层逆流高效壳管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换热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分层逆流高效壳管换热器。



背景技术:

壳管式换热器是应用最广泛的传统的换热器。其最基本的构造是在圆形的壳体内加许多热交换用的小管,当加热的热媒为蒸汽时称为壳管汽—水换热器;加热的热媒为高温水时称为壳管水—水换热器,水—水换热器由于热交换小管内外都是水,因为小管两侧水流速接近,圆形外壳直径不能太大,当加热面积要求较大时,常几段连起来,故又称分段式水—水换热器。该类换热器常用于热水供暖系统,低温水空调系统及某些连续性用热水的生产工艺用水。作为生活热水供应,则需配备贮水罐。

如图1所示,为现有壳管式换热器壳程流向,换热剂通过壳程先接触刚进入换热管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之后再接触即将从u型管流出的制冷剂,再接触u型管前半行程的支撑剂再接触后半行程的制冷剂,如此反复直至在u型管的中段处从壳程中流出,换热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分层逆流高效壳管换热器,能够使制冷剂降温平滑,提高换热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分层逆流高效壳管换热器,包括壳体和u型管,u型管设于壳体中,其特征在于:壳体设有隔离板,隔离板将壳体分为两个区域。通过设置隔离板,使得壳体被分隔,使得换热剂能够沿着u型管流动,之后再采用逆流的方式,保证了换热剂与制冷剂的充分接触换热,提高了换热效率。

进一步,隔离板与u型管的中心线平行设置,有利于换热剂在壳体中流动,减少阻力。

进一步,壳体设有折流板,折流板采用鼓型式和窗口式折流板,隔离板的两侧均设有折流板,隔离板的前后端设有折流板支撑和连接,用于支撑折流板,在隔离板的两侧设置折流板增加换热剂的行程,延长了换热时间,使得制冷剂与换热剂充分接触,提高了换热效率。

进一步,壳体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进水口与出水口不同侧,上进下出或下进上出与制冷剂逆向流。进水口设置在u型管出口处,出水口设置在u型管的进口处,实现了制冷剂和换热剂之间的逆流,能够使换热更加充分。

进一步,壳体与u型管的连接处设有环形凸起部,u型管卡于环形凸起部之中。方便u型管在壳体上的卡合,便于u型管的定位安装。

进一步,环形凸起部与壳体为一体式结构,提高环形凸起部和壳体的密闭性。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包括壳体和u型管,u型管设于壳体中,壳体设有隔离板,隔离板与u型管的中心线平行设置。通过设置隔离板,使得壳体被分隔,使得换热剂能够沿着u型管的方向流动,之后再采用逆流的方式,保证了换热剂与制冷剂的充分接触换热,提高了换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壳体设有折流板,隔离板的两侧均设有折流板,在隔离板的两侧设置折流板增加换热剂的行程,延长了换热时间,使得制冷剂与换热剂充分接触,提高了换热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分层逆流高效壳管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u型管;3-隔离板;4-折流板;5-进水口;6-出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分层逆流高效壳管换热器,包括壳体1和u型管2,u型管2设于壳体1中,壳体1设有隔离板3,隔离板3将壳体1分为两个区域。通过设置隔离板3,使得壳体1被分隔,使得换热剂能够沿着u型管的方向流动,之后再采用逆流的方式,保证了换热剂与制冷剂的充分接触换热,提高了换热效率。

隔离板3与u型管2的中心线平行设置,有利于换热剂在壳体1中流动,减少阻力。

隔离板3的设置如同将壳体1分隔,使得换热剂沿着u型管2的外侧流动,避免传统换热器中制冷剂和换热剂并行混合导致的换热效率低。

壳体1设有折流板4,隔离板3的两侧均设有折流板4,在隔离板3的两侧设置折流板4增加换热剂的行程,延长了换热时间,使得制冷剂与换热剂充分接触,提高了换热效率。

壳体1设有进水口5和出水口6,进水口5与出水口6不同侧。进水口5设置在u型管2出口处,出水口6设置在u型管2的进口处,实现了制冷剂和换热剂之间的逆流,能够使换热更加充分。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制冷剂和换热剂温度变化的趋势平滑,制冷剂降温平滑,与换热剂之间的换热效果相比传统换热器效果更好,效率更高。制冷剂经过换热之后的温度与换热剂经过换热之后的温度一致,换热效率高。

壳体1与u型管2的连接处设有环形凸起部,u型管2卡于环形凸起部之中。方便u型管2在壳体1上的卡合,便于u型管2的定位安装。

环形凸起部与壳体1为一体式结构。提高环形凸起部和壳体1的密闭性。

本实用新型包括壳体1和u型管2,u型管2设于壳体1中,壳体1设有隔离板3,隔离板3与u型管2的中心线平行设置。通过设置隔离板3,使得壳体1被分隔,使得换热剂能够沿着u型管2的方向流动,之后再采用逆流的方式,保证了换热剂与制冷剂的充分接触换热,提高了换热效率。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以本实用新型为基础,为解决基本相同的技术问题,实现基本相同的技术效果,所作出的简单变化、等同替换或者修饰等,皆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技术特征:

1.分层逆流高效壳管换热器,包括壳体和u型管,所述u型管设于所述壳体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设有隔离板,所述隔离板将所述壳体分为两个区域,使得换热剂能够沿着u型管流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层逆流高效壳管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板与所述u型管的中心线平行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层逆流高效壳管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设有折流板,所述隔离板的两侧均设有所述折流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层逆流高效壳管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与所述出水口不同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层逆流高效壳管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与所述u型管的连接处设有环形凸起部,所述u型管卡于所述环形凸起部之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层逆流高效壳管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凸起部与所述壳体为一体式结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分层逆流高效壳管换热器,包括壳体和U型管,U型管设于壳体中,壳体设有隔离板,隔离板与U型管的中心线平行设置。通过设置隔离板,使得壳体被分隔,使得换热剂能够沿着U型管的方向流动,之后再采用逆流的方式,保证了换热剂与制冷剂的充分接触换热,提高了换热效率。本实用新型能够使制冷剂降温平滑,提高换热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赵梅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百世恒制冷科技有限公司;新昌县方圆轴承科技创新服务中心
技术研发日:2019.12.31
技术公布日:2020.10.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