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暖器及其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922018发布日期:2020-05-29 14:16阅读:476来源:国知局
电暖器及其控制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采暖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暖器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电暖器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电暖器主要是以远红外辐射和热对流的方式送暖,可广泛用于住宅、办公室、宾馆、商场、医院、学校及火车车厢等场所。

电暖器包括本体及盖板,盖板装配于本体上且可以启闭本体的开口,当需要采暖时,盖板打开本体的开口以露出发热体便于发热采暖,当不需要采暖时,盖板关闭本体的开口起到防尘的作用。

但是在不需要采暖时,盖板关闭本体的开口后,导致散热不及时,电暖器内部温度过高,从而降低了电暖器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盖板关闭本体的开口导致电暖器内部温度过高从而影响电暖器寿命的问题,提供一种可提供电暖器寿命的电暖器及其控制方法。

一种电暖器,包括:

开设有第一收容腔的壳体,所述壳体上还开设有连通于外界与所述第一收容腔内的散热口;

发热体,设于所述第一收容腔内用于发热;

盖板,与所述壳体连接且用于启闭所述散热口;

感温包,设于所述第一收容腔内,用于感应所述第一收容腔内的温度;

其中,当所述感温包检测到所述第一收容腔内的温度小于第一预设阈值时,所述盖板闭合所述散热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感温包括相互间隔设置的第一感温包与第二感温包当所述第一感温包与所述第二感温包两者检测到所述第一收容腔内的温度均小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时,所述盖板闭合所述散热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散热口开设于所述壳体的顶端,所述盖板配接于所述壳体的顶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盖板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暖器还包括驱动件,所述驱动件配接于所述壳体上且用于驱动所述盖板启闭所述散热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散热口呈格栅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暖器还包括控制器,所述发热体及所述感温包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暖器还包括限温器,所述限温器设于所述第一收容腔内,当所述限温器检测到所述第一收容腔内的温度达到其设定值时使所述电暖器停机;

其中,所述第一预设阈值小于所述限温器的设定值。

一种电暖器的控制方法,包括步骤:

控制电暖器的发热体停止加热;

检测所述电暖器的第一收容腔内的温度;

当所述第一收容腔内的温度小于第一预设阈值时,控制盖板闭合所述电暖器的散热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步骤检测所述电暖器的第一收容腔内的温度之前,还包括步骤:

判断电暖器的发热体的工作时间;

当所述发热体的工作时间大于第二预设阈值时,检测所述电暖器的第一收容腔内的温度,当所述发热体的工作室时间小于等于第二预设阈值时,控制所述盖板闭合所述电暖器的散热口。

上述电暖器及其控制方法,当不需要采暖时,当第一收容腔内的温度小于第一预设阈值时,盖板闭合散热口,如此可以便于电暖器的散热,电暖器内部温度不至过高,提高了电暖器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电暖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电暖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电暖器100本体10散热口11壳体12发热体13第一收容腔14盖板20第一感温包31第二感温包32控制器40限温器60显示面板7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参阅图1,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暖器100,包括本体10及盖板20,本体10具有散热口11,盖板20配接于本体10上且用于启闭散热口11。当盖板20打开散热口11时,电暖器100内的热量可以从散热口11散发于外界以供人体取暖,当盖板20关闭散热口11时,电暖器100内的热量不可从散热口11散发于外界。

具体地,本体10包括壳体12及发热体13,壳体12内开设有第一收容腔14,上述散热口11开设于壳体12上且连通于第一收容腔14与外界之间,发热体13设于第一收容腔14内用于发热,发热体13发出的热量可以从散热口11传导向外界以供人体取暖。盖板20与壳体12连接且用于启闭散热口11。

在一个实施例中,发热体13为电热丝发热体。可以想到的是,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发热体13也可以选择其他类型的发热体,如石英管发热体、陶瓷发热体、卤素管发热体、导热油发热体和碳素纤维发热体,在此不作限定。

进一步,电暖器100还包括感温包,感温包设于第一收容腔14内用于感应第一收容腔14内的温度。其中,当感温包检测到第一收容腔14内的温度小于第一预设阈值时,盖板20闭合散热口11。即为,当感温包检测到第一收容腔14内的温度小于第一预设阈值时,盖板20才闭合散热口11,而当感温包检测到第一收容腔14内的温度大于等于第一预设阈值时,盖板20将不会闭合散热口11。

当不需要采暖时,当第一收容腔14内的温度小于第一预设阈值时,盖板20闭合散热口11,如此可以便于电暖器100内热量的散发,电暖器100内部温度不至过高,提高了电暖器100的使用寿命。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壳体12上还开设有第二收容腔(图未示),电暖器100还包括控制器40,发热体13及感温包均与控制器40电连接,且控制器40可控制盖板20的闭合。

具体地,电暖器100还包括驱动件(图未示),驱动件与控制器40电连接,控制器40通过控制驱动件驱动盖板20启闭散热口11。更具体地,驱动件为驱动电机,当电暖器100开机时,控制器40可控制驱动电机驱动盖板20打开散热口11,当电暖器100关机且当感温包检测到第一收容腔14内的温度小于第一预设阈值时,控制器40可控制驱动机构驱动盖板20关闭散热口11。

在一个实施例中,盖板20与壳体12转动连接,当电暖器100开机时,控制器40可控制驱动电机驱动盖板20相对于壳体12转动打开散热口11。当电暖器100关机,且当感温包检测到第一收容腔14内的温度小于第一预设阈值时,控制器40可控制驱动机构驱动盖板20相对于壳体12转动关闭散热口11。

具体地,由于热气在空气中上浮的原理,散热口11开设于壳体12的顶端,以便于热气传递于人体,相应地,盖板20配接于壳体12的顶端。可以理解的是,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散热口11还可以开设于壳体12的其他位置,在此不作限定。

更具体地,散热口11呈格栅状,以便于热气从散热口11均匀地传递于人体。可以想到的是,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散热口11的形状不受限定,如散热口11还可以为长方形或者圆形等。

在一个实施例中,感温包包括相互间隔设置的至少两个,当所有感温包检测到的第一收容腔14内的温度均小于第一预设阈值时,盖板20闭合散热口11,从而保证检测的可靠性。

具体地,感温包包括第一感温包31与第二感温包32,当第一感温包31与第二感温包32检测到的第一收容腔14的温度均小于第一预设阈值时,盖板20闭合散热口11。通过设置感温包包括第一感温包31与第二感温包32的方式,保证了检测的可靠性,且不至于成本过高,同时达到了降低成本的作用。

在一个实施例中,电暖器100还包括限温器60,限温器60设于第一收容腔14内,当限温器60检测到第一收容腔14内的温度达到其设定值时使电暖器100关机,防止限温器60误操作,使用安全系统提升,以起到保护电暖器100的作用。其中,限温器60的设定值大于第一预设阈值。

进一步,感温包靠近限温器60设置,以保证与限温器60检测的温度相当,从而进一步避免限温器60出现误保护的情况。

具体地,电暖器100还包括显示面板70,显示面板70配接于壳体12上,以用于显示电暖器100的第一收容腔14内的实际温度。即为,感温包感应的温度可以在显示面板70上显示,以便于用户实时观察。

参阅图2,本发明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暖器100的控制方法,包括步骤:

s110:控制电暖器100的发热体13停止加热;即为,当不需要使用电暖器100时,控制电暖器100的发热体13停止工作,以使电暖器100停止发热。

s120:检测电暖器100的第一收容腔14内的温度;当控制电暖器100的发热体13停止工作后,检测第一收容腔14内的温度。

s130:当第一收容腔14内的温度小于第一预设阈值时,控制盖板20闭合电暖器100的散热口11。即为,当第一收容腔14内的温度小于第一预设阈值时,盖板20才闭合电暖器100的散热口11,如此当不需要采暖时,当第一收容腔14内的温度小于第一预设阈值时,盖板20闭合散热口11,可以便于电暖器100的热量散热于外界,提高了电暖器100的使用寿命。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步骤s120之前,还包括步骤:

判断电暖器100的发热体13的工作时间;

当发热体13的工作时间大于第二预设阈值时,检测电暖器100的第一收容腔14内的温度,当发热体13的工作时间小于等于第二预设阈值时,控制盖板20闭合电暖器100的散热口11。

即为,当发热体13的工作时间小于第二预设阈值时,则证明发热体13的工作时间较短,则默认此时第一收容腔14内的温度不高,此时无需检测第一收容腔14内的温度,而是控制盖板20直接闭合电暖器100的散热口11。当发热体13的工作时间大于等于第二预设阈值时,则证明发热体13的工作时间较长,在不需要使用电暖器100取暖时,控制发热体13停止加热后,执行检测第一收容腔14内的温度的动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设置第一预设阈值0℃,设置第二预设阈值为0h。可以理解地,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预设阈值于第二预设阈值的设定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暖器100及其控制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不需要采暖时,当第一收容腔14内的温度小于第一预设阈值时,盖板20闭合散热口11,如此可以便于电暖器100的散热,电暖器100内部温度不至过高,提高了电暖器100的使用寿命;

2、感温包包括至少两个,当所有感温包检测到的第一收容腔14内的温度均小于第一预设阈值时,盖板20闭合散热口11,从而保证检测的可靠性。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