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油烟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77311发布日期:2020-05-26 16:45阅读:110来源:国知局
一种吸油烟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油烟净化装置,尤其是一种吸油烟机。



背景技术:

吸油烟机已成为现代家庭中不可或缺的厨房家电设备之一。吸油烟机是利用流体动力学原理进行工作,通过安装在吸油烟机内部的离心式风机吸排油烟,并使用滤网过滤部分油脂颗粒。离心式风机包括蜗壳、安装在蜗壳中叶轮及带动叶轮转动的电机。当叶轮旋转时,在风机中心产生负压吸力,将吸油烟机下方的油烟吸入风机,经过风机加速后被蜗壳收集、引导排出室外。

家用吸油烟机安装之前,一般都是根据吸油烟机的外形尺寸,先设计安装橱柜,为吸油烟机预留安装空间位置,等橱柜等安装完毕后再安装吸油烟机。由于橱柜以及吸油烟机尺寸都有一定公差范围,为了安装吸油烟机时可以保证吸油烟机安装顺利,一般橱柜尺寸都为吸油烟机左右各多预留5mm左右间隙。然而,间隙窄缝处往往气体流动速度很快,当烟量很大,吸油烟机无法及时吸排烹饪产生的全部油烟时,吸油烟机附近的油烟会迅速从窄缝出逃逸,窄缝的存在会加重油烟机油烟逃逸情况。

目前普遍的方法是:1)增大风量,提高吸油烟机吸排油烟机吸排能力,尽量及时吸排全部油烟;2)在吸油烟机两侧安装垂直防护阻隔挡板,增大集烟罩集烟腔深度,使腔体内可以缓冲容纳更多的油烟;3)吸油烟机侧面安装固定挡板消除间隙。

但是上述做法会带来以下问题:1)成本会上升,同时也有可能带来噪音增加等问题;2)会阻碍用户烹饪操作,且有安全隐患,用户头部容易撞到阻隔板;3)影响外观,不会被用户接受。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吸油烟机,能够不影响风机运行性能的同时防止窄缝跑烟。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吸油烟机,包括集烟罩、设置在集烟罩上方的风机架以及设置在风机架内的风机系统,所述风机系统包括蜗壳,所述集烟罩包括左侧壁和右侧壁,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油烟机还包括设置在集烟罩和风机架内的防跑烟装置,所述防跑烟装置包括两端开口的第一导管、第一吹卷部件、两端开口的第二导管和第二吹卷部件,所述第一导管的一端与蜗壳内流体连通、另一端延伸到左侧壁,所述第二导管的一端与蜗壳内流体连通、另一端延伸到右侧壁,所述左侧壁与第一导管端部对应处开口,所述右侧壁与第二导管端部对应处开口,所述第一吹卷部件设置在第一导管靠近左侧壁的端部内,所述第二吹卷部件设置在第二导管靠近右侧壁的端部内,所述第一吹卷部件和第二吹卷部件均具有收纳在相应导管内的卷收状态、以及在相应导管内压力作用下展开到集烟罩外部的展开状态。

为便于导管和蜗壳内连通,所述蜗壳包括环壁,所述环壁上开设有第一引压出口和第二引压出口,所述第一导管连接在第一引压出口处而与蜗壳内流体连通,所述第二导管连接在第二引压出口处而与蜗壳内流体连通。

为使得两个引压位置引出的压力相等,所述蜗壳还包括蜗舌和出风口,所述第一引压出口靠近蜗壳的出风口,所述第二引压出口则靠近蜗壳的蜗舌,两个引压出口均沿着蜗壳的轴向延伸,所述第一引压出口与蜗壳中心轴的距离大于环壁上、第一引压出口相邻位置与蜗壳中心轴的距离,所述第二引压出口与蜗壳中心轴的距离大于环壁上、第二引压出口相邻位置与蜗壳中心轴的距离。

为便于引出第一引压位置的静压和第二引压位置的全压,所述第一导管在与蜗壳的连接部分、与蜗壳在第一引压出口处的切线垂直,所述第二导管在与蜗壳的连接部分、与蜗壳在第二引压出口处的切线重合,所述第二导管正面朝向蜗壳内的流体。

为便于吹卷部件的卷收和展开,所述第一吹卷部件和第二吹卷部件均包括连接部、薄膜部件和弹片,所述连接部与相应导管的侧壁内侧抵接并且连接,所述连接部朝向蜗壳的一侧开设有进气口,所述薄膜部件设置在连接部远离蜗壳的一侧,所述薄膜部件内部呈中空、并且与进气口流体连通,所述弹片包覆在薄膜部件外表面。

优选的,所述薄膜部件由pp、pvc或塑料材质制成。

为确保吹卷部件正常展开,所述第一吹卷部件和第二吹卷部件在卷收状态时薄膜部件均呈圆柱形,所述第一吹卷部件和第二吹卷部件均满足如下关系:8pl5=(d+d0)eab3,a为弹片的长度,b为薄膜部件的厚度,e为弹片的弹性系数,l为薄膜部件展开长度,d为薄膜部件卷收时的最大直径,d0为薄膜部件卷收时内部最小直径,p0为所述风机系统在最低档位工作时、所述第一导管和第二导管从蜗壳内引出到薄膜部件的压力,p<p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引出风机系统的压力,使得吹卷部件在压力的作用下展开到集烟罩外,从而填充集烟罩和橱柜之间安装预留的间隙,防止油烟从该间隙处跑烟,提升吸油烟效果,而且不会对风机的运行性能产生影响,不会有油烟从风机系统内跑出而造成室内油烟污染;整体结构简单,对吸油烟机整体外形无影响,无需单独的动力源设计,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吸油烟机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吸油烟机安装后的非工作状态剖视图;

图3为图2的局部ⅰ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吸油烟机的蜗壳的环壁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导管与蜗壳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吸油烟机的防跑烟装置的吹卷部件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吸油烟机安装后的工作状态剖视图;

图8为图7的局部ⅱ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由于本发明所公开的实施例可以按照不同的方向设置,所以这些表示方向的术语只是作为说明而不应视作为限制,比如“上”、“下”并不一定被限定为与重力方向相反或一致的方向。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参见图1~图3,一种吸油烟机,包括集烟罩1、设置在集烟罩1上方的风机架2以及设置在风机架2内的风机系统3。风机系统3包括蜗壳31和设置在蜗壳31内的叶轮32,还包括用于驱动叶轮32转动的电机(未示出)。安装时,集烟罩1的左侧壁11和右侧壁12分别与相应位置的橱柜100之间存在间隙101。

为避免吸油烟机工作时,油烟从间隙101处逃逸,在本申请中,吸油烟机还包括设置在集烟罩1和风机架2内的防跑烟装置,包括第一导管41、第一吹卷部件42、第二导管43和第二吹卷部件44。包括第一导管41、第一吹卷部件42、第二导管43和第二吹卷部件44。结合图4和图5,蜗壳31包括有环壁313、蜗舌314和出风口315,环壁313上开设有第一引压出口311和第二引压出口312,两个引压出口均沿着蜗壳31的轴向延伸。其中,第一引压出口311靠近蜗壳31的出风口315,第二引压出口312则靠近蜗壳31的蜗舌314。第一引压出口311与蜗壳31中心轴的距离大于环壁313上相邻位置与蜗壳31中心轴的距离,第二引压出口312与蜗壳31中心轴(也为叶轮32的中心轴)的距离大于环壁313上相邻位置与蜗壳31中心轴(也为叶轮32的中心轴)的距离。第一引压出口311的位置记为第一位置a,第二引压出口312的位置记为第二位置b。

第一导管41的一端连接在蜗壳31的第一引压出口311处、另一端延伸到集烟罩1的左侧壁11(也可以为右侧壁12,优选的,连接到距离较近的侧壁),第二导管43的一端延伸到蜗壳31的第二引压出口312处、另一端连接在集烟罩1的右侧壁12(也可以为左侧壁11,连接到距离较近的侧壁)。集烟罩1与各导管的端部对应的位置开口,可在该开口处设置变形涂胶。

由于吸油烟机是吸排油烟的电器,通过叶轮高速旋转,产生负压,油烟被吸入叶轮中,油烟中部分油污会凝聚在叶轮以及蜗壳表面,叶轮上积累的油污质量达到一定时,因为叶轮旋转的离心力,会被甩到蜗壳环壁上,蜗壳环壁上的积累的油污有一定的流动性,会慢慢流动积累到蜗壳底部,通过蜗壳底部设置的漏油嘴被导到油杯中。故引压的位置尽量布置在蜗壳31的环壁313上侧,不能布置在蜗壳31的底部。

第一导管41的两端开口,由此使得蜗壳31内和第一导管41通过第一引压出口311流体连通;第二导管43的两端开口,由此使得蜗壳31内和第二导管43通过第二引压出口312流体连通。根据蜗壳31内流场分布以及a、b位置,pa近似等于第一引压出口311处的静压,pb近似等于第二引压出口312处的全压。第一导管41在与蜗壳31的连接部分、与蜗壳31在第一位置a处的切线垂直,从而引入蜗壳31内该点的静压;第二导管43在与蜗壳31的连接部分、与蜗壳31在第二位置b处的切线重合,从而引入蜗壳31内该点的全压,第二导管43正面朝向蜗壳31内第二位置b处的流体。

第一导管41内、靠近左侧壁11的位置设置有第一吹卷部件42,第二导管43内、靠近右侧壁12的位置设置有第二吹卷部件44,由此第一吹卷部件42和第二吹卷部件44可突出到集烟罩1外部。第一吹卷部件42从第一位置a取蜗壳31内压力pa,从第二位置b取蜗壳31内压力pb。引压的两个位置取到的压力大致相等,两个导管长度以及弯折度大致相等,可以保证两侧吹卷部件可以同步变形。

参见图6,第一吹卷部件42和第二吹卷部件44结构相同,均包括连接部421、薄膜部件422和弹片423。连接部421与相应导管的侧壁内侧抵接并且连接,其朝向蜗壳31的一侧开设有进气口424。薄膜部件422设置在连接部421远离蜗壳31的一侧,其内部呈中空、并且与进气口424流体连通,气流仅从进气口424进入薄膜部件422,薄膜部件422可以由pp、pvc或塑料材质制成。弹片423粘接包覆在薄膜部件422外表面,从而提供薄膜部件422的支撑力,并使得薄膜部件422保持呈圆柱形卷收的趋势。

风机系统3的电机在最低档位工作时,从蜗壳31内引出的到达各吹卷部件的压力为p0,确保两个吹卷部件即使在小于p0时依然能够完全展开,需要满足如下关系:8pl5=(d+d0)eab3,其中,a为弹片423的长度(卷绕方向上的尺寸),b为薄膜部件422的厚度,e为弹片423的弹性系数,l为薄膜部件422(弹片423)展开长度(该长度大于间隙101尺寸),d为薄膜部件422卷收时的最大直径,d0为薄膜部件422卷收时内部最小直径,p<p0。

参见图7和图8,风机系统3开始工作后,电机的转速n逐渐从0提升到工作档位转速n。第一位置a处和第二位置b处压力逐渐增大,通过第一导管41和第二导管42构成的引压通道,风机系统3内的压力作用于第一吹卷部件42和第二吹卷部件44,第一吹卷部件42和第二吹卷部件44受到压力,各自的薄膜部件422充气膨胀,从而将弹片423推平展开,弹片423和薄膜部件422向相应导管外伸出,这样,吸油烟机工作时,两个吹卷部件自动封堵两侧与橱柜100之间的间隙101,避免油烟从间隙101逃逸的问题。如果薄膜部件422的完全展开长度大于间隙101的宽度,则在薄膜部件422受到橱柜100的阻挡时,停止展开,此时仍完全封堵间隙101。当吸油烟机停止工作时,风机系统3内部正压力消失,第一吹卷部件42和第二吹卷部件44的薄膜部件422内部的压力逐渐消失,依靠弹片423的弹力回复变形力作用,将薄膜部件422自动卷收恢复到圆柱形卷收状态而回到集烟罩1内,保持原来外形。

本发明的防跑烟装置,适用于吸油烟机与橱柜100之间的间隙101较大的情况。

本发明所称的“流体连通”是指两个部件或部位(以下统一分别称为第一部位、第二部位)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即流体(气体、液体或两者的混合)能从第一部位沿着流动路径流动或/和被运送到第二部位,可以是所述的第一部位、第二部位之间直接相连通,也可以是第一部位、第二部位之间通过至少一个第三者间接连通,该第三者可以是诸如管道、通道、导管、导流件、孔、槽等流体通道、也可以是允许流体流过的腔室或以上组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