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84460发布日期:2020-06-20 18:01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集成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厨房电器
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集成灶。
背景技术
:现有的集成灶多采用下排烟式结构,当机身中的风机系统开始工作时,大量油烟被吸入机头烟道并向下通过风机系统,最终从机身出风口排出。由此可见,在吸烟排烟过程中,进入机头烟道的油烟几乎全部通过风机系统,由于用户难于清洁,风机系统在长期使用后会受到严重污染,从而严重影响自身的工作效率和使用寿命。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集成灶,旨在吸烟排烟过程中大大降低机身内部件的受污染程度且实现对滤油的收集,从而保证机身内部件的工作效率和使用寿命以及便于用户清洁。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集成灶,包括:灶台;机头,从所述灶台向上伸出,所述机头形成有油烟通道以及与所述油烟通道连通的油烟入口;旋转过滤组件,所述旋转过滤组件安装于所述油烟通道内用以分离烟油,所述旋转过滤组件开设有多个过烟孔并可绕其自身轴线枢转;以及接油组件,所述接油组件位于所述旋转过滤组件下方用以收集烟油。可选地,所述旋转过滤组件从上至下倾斜设置。在该实施方案中,倾斜设置的旋转过滤组件使得其具有较大的接触面积,从而提升过滤效率。可选地,所述旋转过滤组件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至少两个旋转过滤组件在所述油烟通道的纵向长度方向间隔排列,相邻的两个所述旋转过滤组件之间还设置有导流件,所述导流件将油烟导向位于其两侧的旋转过滤组件。在该实施方案中,通过导流件将油烟导向旋转过滤组件,使得油烟过滤更充分。可选地,相邻的两所述旋转过滤组件的端部位于所述导流件的下方。在该实施方案中,导流件可对所述旋转过滤组件的端部结构进行保护。可选地,所述导流件包括导流板和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位于所述导流板下方,所述导流板构造成向上凸出的尖角状,所述安装板形成有用以安装所述旋转过滤组件的端部的安装结构。在该实施方案中,导流件实现对旋转过滤组件的端部的安装,使得整体结构得到简化。可选地,所述接油组件包括导油槽和接油盒,所述导油槽连接于所述油烟通道的内壁并从上至下倾斜设置,所述接油盒位于所述导油槽的底端。在该实施方案中,通过导油槽和接油盒的配合,实现烟油收集,结构紧凑易于清洗。可选地,两个所述导油槽的底端设置有一接油盒,且所述接油盒位于所述导流件的下方。在该实施方案中,两个导油槽汇聚到一个接油盒中,可以减少零部件,有利于油烟通道内的空气流动。可选地,所述接油盒能够从所述油烟通道内拆卸出来。在该实施方案中,接油盒可以拆卸出来清洗,清洗更方便。可选地,每一所述旋转过滤组件的下方,所述油烟通道的前、后内壁均安装有所述导油槽。在该实施方案中,两处导油槽的设计使得收集烟油更彻底,效率更高。可选地,所述机头包括后围板、分别连接于所述后围板相对两侧的侧围板、两侧分别与两所述侧围板可拆卸连接的挡烟板,所述挡烟板的上端形成有所述油烟入口;所述旋转过滤组件安装于所述后围板。在该实施方案中,在打开挡烟板后,可以露出油烟通道内的结构,便于拆卸接油盒以及内部结构的清洗。可选地,所述旋转过滤组件包括呈圆筒状的过滤件本体和位于所述过滤件本体的圆筒腔内的多个导流叶片,所述过滤件本体的周壁形成有多个所述过烟孔,多个所述导流叶片沿周向依次间隔设置在所述过滤件本体的内周壁上且沿所述过滤件本体的圆筒中心轴线方向延伸。在该实施方案中,导流叶片的设置,实现旋转过滤组件通过油烟通道内的气流驱动旋转,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选地,所述集成灶包括用于驱动所述旋转过滤组件旋转的驱动电机;和/或,所述旋转过滤组件的转速范围大于或等于200r/min。在该实施方案中,旋转过滤组件易于安装到集成灶中,可以实现电动驱动旋转和自旋转多种模式。本发明技术方案通过采用在集成灶的机头内的油烟通道内设置旋转过滤组件以及在旋转过滤组件下方设置有接油组件,如此在集成灶吸烟排烟时,被吸入油烟通道内的油烟在通过旋转过滤组件的过滤进入接油组件后才进入机身内,使得进入机身内的油烟大为减少,机身内部件的受污染程度也得到降低,从而保证其工作效率和使用寿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的集成灶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集成灶的侧剖视图,图中无旋转过滤组件和接油组件;图3为图1中的集成灶的后视结构示意图,图中显露风道组件;图4为图1中的集成灶取下挡烟板后的结构示意图后;图5为图1中的集成灶中的导油槽与挡烟板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1中的集成灶去除挡烟板后的正视图;图7为图1中集成灶中的旋转过滤组件和接油组件得装配示意图;图8为图1中的集成灶中的导油槽的立体图;图9为图1中的集成灶的侧剖视图,;图10为图9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图11为图1中集成灶中的旋转滤油件的侧剖视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集成灶590油烟入口10机身70旋转过滤组件11机架710过滤件本体111出风口730端盖13集成功能部750安装支架15风道组件770导流叶片17集油盒80导流件151蜗壳81导流板153叶轮82安装板155电机821第一板体30灶台822第二板体50机头823安装结构510后围板90接油组件530侧围板910导油槽550挡烟板930接油盒570顶板950放置支架580油烟通道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另外,在本发明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发明提出一种集成灶1。请结合参照图1至图4,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集成灶1包括:机身10、灶台30、机头50、旋转过滤组件70以及接油组件90。机身10包括机架11,机架11内设置有集成功能部13和风道组件15。该集成功能部13和风道组件15通常前后布置,并且集成功能部13可包括洗碗机部、消毒柜部、储物柜部、蒸箱部、烤箱部或微波炉部等,以使得集成灶1的功能多样化。风道组件15包括形成有风道的蜗壳151、安装于蜗壳151内的叶轮153以及驱动叶轮153旋转的电机155,机架11开设有连通风道的出风口111,出风口111设置在机架11的底部侧壁,出风口111用于将油烟排出机身10外,风道组件15用于产生吸烟排烟的风力。灶台30位于机架11上部,机头50由机架11上部并由灶台30的一侧向上伸出。机头50包括有机头外壳,机头外壳包括后围板510、分别连接于后围板510相对两侧的侧围板530、两侧分别与两侧围板530可拆卸连接的挡烟板550以及与后围板510顶部连接的顶板570,挡烟板550的上端、侧围板530以及顶板570限定出位于灶台30上方的油烟入口590,后围板510、挡烟板550、侧围板530围合限定出连通风道组件15内的风道以及油烟入口590的油烟通道580。旋转过滤组件70安装于油烟通道580内用以分离烟油,旋转过滤组件70开设有多个过烟孔并可绕其自身轴线枢转,接油组件90位于旋转过滤组件70下方用以收集烟油。需要说明的是,油烟入口590通常设有初级油烟滤网,而本示例性实施例中的旋转过滤组件70有别于该初级油烟滤网,为位于初级油烟滤网的后一级的过滤结构。本申请集成灶1工作过程中,在风道组件15的驱动下,集成灶1产生吸力可将外界气流由油烟入口590吸入油烟通道580,如此灶台30烹饪操作过程中产生的油烟通过油烟入口590处的初级过滤后进入油烟风道中,并进一步经过旋转过滤组件70的过滤分离,两处产生的烟油将由旋转过滤组件70下方的接油组件90进行收集,经过上述两道过滤进入风道组件15内的油烟含油量已经大大减小了,本申请还在风道组件15内的风道中设置有滤网并在机架11底部安装有集油盒15,集油盒15对进入风道的油烟过滤分离的油烟进行再次收集。进一步地,本申请的挡烟板550与侧围板530为能够拆卸连接,具体而言,可以在挡烟板550的边缘设置有挂钩,而在侧围板530上设置有挂架,挡烟板550能够悬挂安装。当使用较长时间后,用户可以通过取下挡烟板550从而能直接对接油组件90进行操作清洁。本发明技术方案通过采用在集成灶1的机头50内的油烟通道580内设置旋转过滤组件70以及在旋转过滤组件70下方设置有接油组件90,如此在集成灶1吸烟排烟时,被吸入油烟通道580内的油烟在通过旋转过滤组件70的过滤进入接油组件90后才进入机身10内,使得进入机身10内的油烟大为减少,机身10内部件的受污染程度也得到降低,从而保证其工作效率和使用寿命。在一些实施例中,请结合参照图1至图6,旋转过滤组件70从上至下倾斜设置,其中旋转过滤组件70整体呈长形设置,通过将其倾斜设置,可以增大旋转过滤组件70与油烟的接触面积,如此过滤效果较佳,可以理解的,在可以满足过滤需求的情况下,本申请的旋转过滤组件70也可以是水平设置。进一步地,所述旋转过滤组件70设置有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旋转过滤组件70在油烟通道580的纵向长度方向间隔排列,相邻的两个旋转过滤组件70之间还设置有导流件80,导流件80将油烟导向位于其两侧的旋转过滤组件70。本申请可以将旋转过滤组件70的数量与灶台30上的灶头数量相对应,如图示中灶台30上的灶头数量为两个时,旋转过滤组件70的数量也设置为两个,当然,当灶台30上的灶头的数量为一个时,旋转过滤组件70的数量也可以是一个,或者两个。本申请优选旋转过滤组件70的数量与灶台30上的灶头数量相对应设置方式,好处在于,一个是单个旋转过滤组件70的跨度不会太长,如此可以保证旋转过滤组件70的结构强度较大,另外,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能并不会是两个灶头同时使用,因此,当实际只有一个灶头使用时,该处产生的油烟较多,可以通过程序控制该灶头所对应的旋转过滤组件70的旋转速度与之匹配,而另外一个旋转过滤组件70则可以适当降低旋转速率,这样既可以满足滤油需求的同时,也可以节约能源。进一步地,本申请还将两个旋转过滤组件70为间隔设置,也即两个旋转过滤组件70水平面上的投影没有重叠,这样的好处在于,两个旋转过滤组件70工作时产生的滤油不会低落到另一个旋转过滤组件70上。进一步地,相邻的旋转过滤组件70的端部位于导流件80的下方。由于选择过滤组件70的端部会设计有使得其能够旋转的例如轴承、油封等结构,而在集成灶使用过过程中,炒菜时可能会产生明火,明火会在抽吸作用下进入到油烟通道中580,通过将旋转过滤组件70的端部伸入到导流件80的下方,如此导流件80可以将明火导向其两侧的旋转过滤组件70,而不会直接灼烧到旋转过滤组件70的端部的结构上,如此导流件80还能具有对旋转过滤组件70的保护作用。请参照图7,具体地,导流件80包括导流板81和安装板82,其中安装板位于导流板下方,导流板81可以是由两块板体构造成向上凸出的尖角状,整体呈倒v字形状,当然导流板81也可以是由一块板弯折构造成向上凸出的尖角状,其中导流板81所构成的倒v字形状的夹角范围可以是30到60度。导流件80的前后两侧分别抵接到机头50的后围板510和挡烟板550的内壁上,如此油烟只能沿着导流板81向其两侧移动。安装板82包括有向内侧弯折的第一板体821以及斜向下延伸的第二板体822,第二板体822形成有用以安装旋转过滤组件的端部的安装结构823,其中安装结构为可以容纳旋转过滤组件70的端部的槽结构,位于旋转过滤组件70的端部的例如轴承、油封的结构嵌设在安装结构所具有的槽内。如此,导流件80通过安装板82同时实现了旋转过滤件70端部的安装,或者是说导流件80实现了与旋转过滤件70端部安装结构设计为一体,如此可以使得油烟机的结构得到进一步简化。进一步地,还可以在导流板81和/或安装板82的边缘延伸有裙边,裙边上开设有螺纹孔,整个导流件80可以以螺钉连接的方式固定连接油烟通道580的内壁,如此安装和拆卸也会比较方便。请参照图5至图8,接油组件90包括导油槽910和接油盒930,导油槽910连接于油烟通道580的内壁并从上至下倾斜设置,接油盒930位于导油槽910的底端。而本申请相邻的两个旋转过滤组件70排布呈v字形,并且一个旋转过滤组件70下方设置有一个导油槽910,导油槽910的倾斜延伸趋势与旋转过滤组件70的倾斜趋势相近,如此,两个导油槽910的底端将会相互靠近,则一个接油盒930即可以对两个导油槽910中的烟油进行收集,使得整个结构得到简化,可以理解的,相邻两个旋转过滤组件70也可以呈八字形排布。进一步地,在通过一个接油盒930对两个导油槽910进行接油的基础上,本申请的接油盒930还位于导流件80的下方,由上面的内容我们可以得知,上方的导流件80以将油烟分流至其两侧的旋转过滤组件70,因此导流件80下方的气流势必会比较小,则即使接油盒930位于油烟通道580内,通过这样的配合,接油盒930不会对油烟通道580内的气流流动产生较大的阻断,则风阻会小很多,功率也能够得到提升,通过导流件80的阻挡,烹饪过程中被吸入油烟通道580内的明火也不容易窜向接油盒930,如此也可以降低接油盒930内所收集的烟油被点燃的风险。而为了进一步地降低风阻,并且提升油烟的收集效率,本申请一个旋转过滤组件70的下方所对应的油烟通道580的前后方向的两个内壁均安装有导油槽910。也即该方案下,两个导油槽910之间会形成有过风口,能够充分接收上方的旋转过滤组件70过滤产生的烟油,也不会阻碍气流通过。本申请为了方便对过滤后的烟油进行清理,在上述内容中挡烟板550设计为可拆卸的基础上,接油盒930也能够从油烟通道580内拆卸出来,具体而言,接油组件90还包括固定连接在烟油通道内壁上的放置支架950,接油盒930可插接于放置支架950上。在一些实施例中,旋转过滤组件70安装于后围板510,并且较佳的,旋转过滤组件70和后围板510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如此在打开挡烟板550的情况下,也可以将旋转过滤组件70拆卸下来进行清洗。为了实现旋转过滤组件70的自枢转,后围板510上可拆卸连接有安装支架750,安装支架750上设置有枢轴或者轴承或者轴孔,旋转过滤组件70的端部包括有与安装支架750上的枢轴或者轴承或者轴孔转动配合的端盖730,以及与端盖730连接的过滤件本体710,过滤件本体710上开设有多个所述过烟孔,其中安装支架750可以对旋转过滤组件70的一个端部进行安装,而旋转过滤组件70的另一端部则由上述的导流件80进行安装。请参照图9至图11,本申请的旋转过滤组件70可以是通过油烟通道580内的气流推动进行自旋转,还可以是通过在集成灶1内设置用于驱动旋转过滤组件70旋转的驱动电机155。其中,在通过油烟通道580内的气流推动进行自旋转的方案中,过滤件本体710可以采用例如图示中的圆筒状,圆筒状的过滤件本体710的筒腔内设置有多个导流叶片770,多个导流件80安装于端盖730,多个所述导流叶片770沿周向依次间隔设置在所述圆筒状的过滤件本体710的内周壁上且沿圆筒状的过滤件本体710的中心轴线方向延伸。在工作过程中,油烟穿过过烟孔并作用在导流叶片770上从而推动整个旋转过滤组件70旋转。在自旋转的另一种方案中,过滤件本体710也可以不是圆筒状,例如构成风轮的构造并且旋转过滤组件70中形成有用于在气流冲击下驱动旋转过滤组件70旋转的迎风驱动面即可。而在通过驱动电机155驱动旋转方案中,可以借助于风道组件15中的电机155并且通过变速装置以及皮带轮连接到旋转过滤组件70上。当然可以另外设置单独的电机进行驱动。需要说明的是,当转速过慢,则不能起到较好的油烟分离效果,并且分离的烟油也无法较好的被导油槽910收集。因此,为尽量提升油烟分离和收集效果,将旋转过滤组件70的额定转速优选设置大于等于200r/min。如此油烟中的油烟可以被充分分离出来,并且能够被甩向油烟通道580的内壁,如此能够具有较好的分离、收集效果。综上,本发明,通过在油烟通道580中设置旋转过滤组件70,灶台30烹饪过程中产生的油烟如图示中的箭头方向所示,由油烟入口590进入到油烟通道580后,导流件80进一步将油烟导向旋转过滤组件70,油烟在旋转过滤组件70的旋转作用下,气流方向改变,油烟中的烟油大部分被分离出来并被甩向油烟通道580的内壁,烟油顺着油烟通道580的内壁流至导油槽910中,并进一步汇入到接油盒930中,由于接油盒930位于机头50中,用户无需弯腰操作,即可取出接油盒930,清洗较为方便。过滤后的油烟只含有少量残留油污,因此对风道组件15的影响较小,能够使得集成灶1的寿命得到延长。油烟并且经过风道组件15的出风口111处的滤网进行进一步过滤分离后产生少量的烟油,烟油被排入到设置在机架11底部的集油盒17中,最终充分过滤后的油烟排出集成灶1外部,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技术领域
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