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盘管外融冰的布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78292发布日期:2020-07-31 21:48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盘管外融冰的布水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布水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用于盘管外融冰的布水器。



背景技术:

冰蓄冷系统是一种在用电低谷时制冰储存冷量,在用电高峰时释放冰储存的冷量为空调系统提供冷冻水的装置。电力系统中峰谷供电问题日益严峻,而冰蓄冷系统由于其移峰填谷的作用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由于谷电的电价大大低于峰电的电价,因此冰蓄冷空调运行费用得以降低,具有较好的经济性;同时也有助于电网的负荷平衡,能源综合利用效率得到提高。

蓄冰槽是冰蓄冷系统的核心产品,其中盘管式蓄冰槽是最常见的一种形式,在融冰方式上可以分为外融冰和内融冰。内融冰时,盘管中流动的高温载冷剂与盘管外的冰进行换热,冰层从内向外融化;外融冰时,空调回水直接进入蓄冰槽中流过冰层外表面进行换热,冰层从外向内融化。大型冰蓄冷系统多采用外融冰的形式。

蓄冰槽内的融冰状况及相关参数是冰蓄冷系统的关键指标。对于盘管外融冰来说,融冰状况及相关参数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盘管形式和间距,取冷水流的进出口方式、进口温度、流量、均匀性等。其中水流的均匀性影响到融冰的均匀性,对系统的融冰效率有很大影响,这就要求布水器应尽量实现均匀布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盘管外融冰的布水器,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使得用于盘管外融冰的布水器能够改善水流及融冰的均匀性,提高融冰换热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盘管外融冰的布水器,包括连接管、总管和支管,所述连接管一端用于连接空调的冷凝器,另一端与所述总管连通,所述总管侧壁上设有若干个所述支管,所述支管位于蓄冰槽内,所述连接管、所述总管和所述支管之间连通成布水通道,且每个所述支管上的侧壁上分别设有多个布水孔,所述布水孔用于将所述布水通道内的水输送至蓄冰槽内,以对蓄冰盘管进行融冰,所述布水孔布设于所述支管远离蓄冰盘管的侧壁上。

优选地,所述连接管为弯管,且所述连接管的上端用于连接空调的冷凝器,下端伸入至蓄冰槽内,所述总管、所述支管均位于蓄冰槽内。

优选地,所述总管与所述蓄冰槽底面平行,所述支管与蓄冰槽的底面垂直,且所述支管靠近蓄冰槽的内壁设置。

优选地,所述支管为两个,且两个所述支管之间设有间隙。

优选地,每个所述支管上的布水孔为两列,且所述布水孔的排列方向与所述支管的长度方向一致,两列所述布水孔沿所述支管的中心轴对称设置。

优选地,每列所述布水孔为15个,且每个所述布水孔出水方向与靠近所述支管的蓄冰槽内壁所夹锐角为40~60°。

优选地,所述支管为内径不变的中空圆管体,每个所述支管上的布水孔的孔径大小一致,同列上的所述布水孔之间的间隙一致。

优选地,所述支管为中空圆管体,且自靠近所述总管的一端向远离所述总管的一端所述支管内径逐渐减小,每个所述支管上的布水孔的孔径大小一致,同列上的所述布水孔之间的间隙一致。

优选地,所述支管包括大管、中管和小管,且所述大管的内径大于所述中管的内径,所述中管的内径大于所述小管的内径,所述大管与中管之间、所述中管与所述小管之间分别通过两个大小连接头连通,所述小管靠近蓄冰槽内底面设置,每个所述支管上布水孔的内径大小一致。

优选地,所述支管为内径不变的中空圆管体,同列所述布水孔的孔径逐渐减小,且靠近所述总管的所述布水孔孔径最大。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用于盘管外融冰的布水器,包括连接管、总管和支管,连接管一端用于连接空调的冷凝器,另一端与总管连通,当需要向多个蓄冰槽进行供水时,空调的冷凝器可与一干管连通,并在干管上的不同位置连接多个连接管,从而通过连接管的分流将水供给不同的蓄冰槽,用于向不同的蓄冰槽内供水,当用于直接换热时,干管的一端连接空调的冷凝器,将空调回水导入至蓄冰槽内进行融冰换热,当采用换热器将空调末端和蓄冰槽分开进行间接换热时,干管的一端连接换热器即可,总管侧壁上设有若干个支管,根据总流量和实际融冰需要,对支管的数量和排列位置作适应性更改即可,以使其满足蓄冰盘管的融冰换热,支管位于蓄冰槽内,连接管、总管和支管之间连通成布水通道,且每个支管上的侧壁上分别设有多个布水孔,布水孔用于将布水通道内的水输送至蓄冰槽内,以对蓄冰盘管进行融冰,多个布水孔能够提高出水效率,根据实际蓄冰量和项目需要可对布水孔的数量及孔径作适应性更改,布水孔布设于支管远离蓄冰盘管的侧壁上,能够使得水流经布水孔喷射出后,先喷在蓄冰槽内壁上,然后反弹向蓄冰盘管的方向回流,可减小布水孔的射流对蓄冰槽内水流的扰动,同时减小流经蓄冰盘管的水流流速,改善水流及融冰的均匀性,提高融冰换热的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用于盘管外融冰的布水器及蓄冰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一中用于盘管外融冰的布水器的支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用于盘管外融冰的布水器的支管的a-a剖视图;

图4是实施例二中用于盘管外融冰的布水器的支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三中用于盘管外融冰的布水器的支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四中用于盘管外融冰的布水器的支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五中用于盘管外融冰的布水器的支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蓄冰槽,2-蓄冰盘管,3-干管,4-连接管,5-总管,6-支管,61-大管,62-中管,63-小管,7-布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盘管外融冰的布水器,以解决冰蓄冷系统的蓄冰槽中融冰不均匀,融冰效率低,影响融冰换热效率的技术问题。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盘管外融冰的布水器,包括连接管4、总管5和支管6,连接管4一端用于连接空调的冷凝器,另一端与总管5连通,更优的,连接管4连接于总管5的中部,当需要向多个蓄冰槽1进行供水时,空调的冷凝器可与一干管3连通,并在干管3上的不同位置连接多个连接管4,从而通过连接管4的分流将水供给不同的蓄冰槽1,用于向不同的蓄冰槽1内供水,当用于直接换热时,干管3的一端连接空调的冷凝器,将空调回水导入至蓄冰槽1内进行融冰换热,当采用换热器将空调末端和蓄冰槽1分开进行间接换热时,干管3的一端连接换热器即可,总管5侧壁上设有若干个支管6,根据总流量和实际融冰需要,对支管6的数量和排列位置作适应性更改即可,以使其满足蓄冰盘管2的融冰换热,支管6位于蓄冰槽1内,连接管4、总管5和支管6之间连通成布水通道,且每个支管6上的侧壁上分别设有多个布水孔7,布水孔7用于将布水通道内的水输送至蓄冰槽1内,以对蓄冰盘管2进行融冰,多个布水孔7能够提高出水效率,根据实际蓄冰量和项目需要可对布水孔7的数量及孔径作适应性更改,布水孔7布设于支管6远离蓄冰盘管2的侧壁上,能够使得水流经布水孔7喷射出后,先喷在蓄冰槽1内壁上,然后反弹向蓄冰盘管2的方向回流,可减小布水孔7的射流对蓄冰槽1内水流的扰动,同时减小流经蓄冰盘管2的水流流速,改善水流及融冰的均匀性,提高融冰换热的效率。

具体地,连接管4为弯管,且连接管4的上端用于连接空调的冷凝器,下端伸入至蓄冰槽1内,并与总管5的中部连通,总管5、支管6均位于蓄冰槽1内,方便通过支管6对蓄冰槽1内进行布水。

总管5与蓄冰槽1底面平行,支管6与蓄冰槽1的底面垂直,且支管6靠近蓄冰槽1的内壁设置,能够保证水流经布水孔7喷出后,经蓄冰槽1内壁的阻挡反弹至蓄冰盘管2,这种背对蓄冰盘管2出水的方式,能够有效减小布水孔7的射流对蓄冰槽1内水流的扰动,改善水流及融冰的均匀性,提高融冰换热的效率。

支管6为两个,且两个支管6之间设有间隙,保证支管6的出水效率,但本发明提供的用于盘管外融冰的布水器中支管6的数量不限于两个,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项目以及总流量等参数对支管6的数量作适应性更改,且支管6位置需对应蓄冰盘管2设置,以保证更好的融冰换热效果。

每个支管6上的布水孔7为两列,且布水孔7的排列方向与支管6的长度方向一致,两列布水孔7沿支管6的中心轴对称设置,保证支管6的均匀出水。

每列布水孔7为15个,且每个布水孔7出水方向与靠近支管6的蓄冰槽1内壁所夹锐角为40~60°,更优的,此处每个布水孔7出水方向与靠近支管6的蓄冰槽1内壁所夹锐角选为45°,能够使得两列布水孔7内的水流从支管6的两侧喷出,由于布水孔7没有正对蓄冰槽1侧壁设置,有利于水流在遇到蓄冰槽1内壁后,在反弹回流的时候不会被支管6阻挡,能够从支管6的两侧通过,到达蓄冰盘管2进行融冰,但本发明提供的用于盘管外融冰的布水器中布水孔7的数量以及排列方式均不限于上述限定,在实际生产应用过程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项目的蓄冰量来对布水孔7的数量进行设计给定。

支管6为内径不变的中空圆管体,每个支管6上的布水孔7的孔径大小一致,同列上的布水孔7之间的间隙一致,适用于支管6较短的布水器使用,使得布水孔7的出水均匀。

实施例二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支管6为中空圆管体,且自靠近总管5的一端向远离总管5的一端,支管6内径逐渐减小,即支管6为锥形变径管,每个支管6上的布水孔7的孔径大小一致,同列上的布水孔7之间的间隙一致,对于大型蓄冰槽1,支管6的长度往往较长,根据流体力学的原理,在管径和孔径均不变的情况下,会出现支管6从始端到末端的布水孔7出水流速逐渐变大的现象,导致整体布水不均匀,此处采用支管6内径沿程缩小的方法,能够实现较长支管6上各布水孔7的出水尽量均匀,且结构简单,容易实施。

实施例三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与其他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支管6包括大管61、中管62和小管63,且大管61的内径大于中管62的内径,中管62的内径大于小管63的内径,大管61与中管62之间、中管62与小管63之间分别通过两个大小连接头连通,小管63靠近蓄冰槽1内底面设置,每个支管6上布水孔7的内径大小一致,且大管61、中管62和小管63上均分别设有两列布水孔7,每列5个,通过将三个不同尺寸的圆管进行组合,并通过大小连接头进行连接,在保证较长支管6各布水孔7的均匀出水的前提下,还降低了管道的制作难度和成本。

实施例四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与其他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支管6为内径不变的中空圆管体,同列布水孔7的孔径逐渐减小,且靠近总管5的布水孔7孔径最大,即支管6为等管径,渐缩孔径,尽量保证支管6的均匀出水,从而保证融冰换热效果。

实施例五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与其他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支管6为等管径,分段缩孔径,布水孔7分为大孔、中孔和小孔,且孔径依次减小,大孔、中孔和小孔均分别为10个,且成两列排列,靠近蓄冰槽1底面的为小孔,避免所有布水孔7的孔径都不相同增加加工难度的问题,在保证一定程度的布水均匀性前提下,降低支管6的制作难度和成本。

但本发明提供的用于盘管外融冰的布水器中支管6的形状以及布水孔7的大小、排列均不限于上述几个实施例的限定,只要能够使得布水孔7的出水尽量均匀即可。

本说明书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