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除霜方法、空调器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23176055发布日期:2020-12-04 14:06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一种除霜方法、空调器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空调器应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除霜方法、空调器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家用热泵分体式空调器,在天气寒冷的气候开启制热,室外机容易结霜,尤其是低温高湿的气候,更容易结霜;冷凝器结霜,会影响换热效果,风阻加大,导致制热效果逐渐变差。

因此,冷暖空调必须在冷凝器结霜后进行除霜控制,才可以确保空调换热供应热量;目前一些独特的使用场所、独特的气候或者系统冷媒不足、外盘管设计不合理,都会令结霜不均匀、厚霜不除霜,无霜误除霜,造成制热效果差。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除霜方法、空调器及存储介质,通过红外测温仪侦测冷凝器的的温度,精准判断冷凝器是否满足除霜条件,解决厚霜不除霜及无霜误除霜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除霜方法,其中,所述除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室外环境温度控制红外测温仪的运行状态;

基于所述红外测温仪在运行状态下检测的温度确定冷凝器是否满足除霜条件;

当所述冷凝器满足除霜条件时,开启除霜功能。

进一步地,所述红外测温仪有多个,所述多个红外测温仪与所述冷凝器中的多个红外测温区域一一对应设置,所述所述根据室外环境温度控制红外测温仪的运行状态包括:

当所述室外环境温度低于第一预设温度且高于第二预设温度时,控制所述红外测温仪按照预设间隔运行;

当所述室外环境温度低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时,控制所述红外测温仪持续运行。

进一步地,所述基于所述红外测温仪在运行状态下检测的温度确定所述冷凝器是否满足除霜条件包括:

当所述红外测温仪中有任意两个红外测温仪检测的温度之差的绝对值在连续第一预设时长内大于预设温差,或所述红外测温仪中每个红外测温仪检测的温度均小于预设冰霜温度时,确定所述冷凝器满足除霜条件。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所述红外测温仪按照预设间隔运行包括:

每隔预设间隔控制所述红外测温仪运行第二预设时长。

进一步地,所述基于所述红外测温仪在运行状态下检测的温度确定冷凝器是否满足除霜条件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室外环境温度对应的温度区间;

当所述室外环境温度低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且高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时,根据所述温度区间确定所述预设温差、所述预设冰霜温度、所述预设间隔、以及所述第二预设时长;

当所述室外环境温度低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时,根据所述温度区间确定所述预设温差以及所述预设冰霜温度。

进一步地,所述开启除霜功能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或第二预设条件时,确定除霜完成;

所述第一预设条件为:所述红外测温仪中每个红外测温仪检测的温度均大于第三预设温度且空调外盘管温度不小于第四预设温度;

所述第二预设条件为:除霜时间达到第三预设时长。

进一步地,所述确定所述冷凝器满足除霜条件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控制所述红外测温仪重启,并在除霜完成后重新执行所述根据室外环境温度控制红外测温仪的运行状态的步骤,直至空调停止运行或退出制热模式。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室外环境温度控制红外测温仪的运行状态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检测压缩机累计运行时长;

当所述累计运行时长达到第四预设时长时,进行强制化霜;

开启除霜功能时对所述累计运行时长清零。

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空调器,其中,包括处理器,以及与所述处理器连接的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除霜程序,所述除霜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除霜方法的操作。

第三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存储介质,其中,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除霜程序,所述除霜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除霜方法的操作。

本发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效果:

本发明通过红外测温仪侦测冷凝器的的温度,精准判断冷凝器是否满足除霜条件,解决厚霜不除霜及无霜误除霜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除霜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冷凝器的红外测温区域的分区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室外环境温度处于第一温区的除霜控制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室外环境温度处于第二温区的除霜控制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室外环境温度处于第三温区的除霜控制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室外环境温度处于第四温区的除霜控制流程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室外环境温度处于第五温区的除霜控制流程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室外环境温度处于第六温区的除霜控制流程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室外环境温度处于第七温区的除霜控制流程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空调器的功能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一

在一些特定的环境中,例如:低温高湿的环境,空调器开启制热模式时,室外机容易出现结霜的现象;针对这种现象,需要采用除霜模式对空调器的室外机进行除霜。

在现有的空调器的除霜模式中,利用红外传感器检测空调器的冷凝器是否附有异物,从而根据检测结果开启超声波震动装置;由于,空调器在低温高湿的环境下很容易结霜,在检测到局部霜层时,该超声波震动装置就会立即启动,导致频繁除霜。

本实施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除霜方法,通过红外测温仪侦测冷凝器的的温度,精准判断冷凝器是否满足除霜条件,解决厚霜不除霜及无霜误除霜的问题。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当中,所述除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0,根据室外环境温度控制红外测温仪的运行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除霜方法应用于空调器中,所述空调器包括但不限于:家用热泵分体空调器。

与常规空调器不同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所使用的空调器设置有电磁加热装置,所述电磁加热装置设置在所述空调器的底盘位置;通过所述电磁加热装置可以大面积且迅速化掉空调器底盘位置的结霜或冰块,从而防止因冰雪累积而影响制热以及破坏风扇。

所述红外测温仪用于检测空调的冷凝器中对应红外测温区域的温度,所述红外测温仪与所述红外测温区域一一对应,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将冷凝器中待除霜的部位划分为多个红外测温区域,并在各红外测温区域中设置对应的红外测温仪。也就是说,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红外测温仪有多个,具体地,所述红外测温仪至少有两个。

所述红外测温仪可以设置在空调的室外机的内部,且能够实现探测到冷凝器的相应测温区域的位置,这样,由于室外机钣金的保护,所述红外测温仪测得温度不会受到室外环境温度的影响。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可根据气候的恶劣情况,将所述冷凝器划分为a、b、c、d四个红外测温区域,并设置与a、b、c、d四个红外测温区域对应的红外测温仪a、b、c、d;通过设置a、b、c、d四个红外测温仪可以覆盖整个冷凝器,并有效地判定每个红外测温区域的霜层情况。

在本实施例中,在设置红外测温仪后,即可根据室外环境的温度控制红外测温仪的运行状态,以对所述空调器的冷凝器进行温度监测。

具体地,所述根据室外环境温度控制红外测温仪的运行状态包括:

s110、当所述室外环境温度高于第一预设温度时,不开启所述红外测温仪。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当中,所述预设室外温度值可设置为0℃。当所述室外环境温度高于第一预设温度时,表示当前室外环境的温度较高,此时,冷凝器结霜的严重程度不会很高,保持所述空调器正常运行即可;也就是说,当所述室外环境温度大于预设室外温度值时,通过管盘进行除霜。

s120、当所述室外环境温度低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且高于第二预设温度时,控制所述红外测温仪按照预设间隔运行;

s130、当所述室外环境温度低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时,控制所述红外测温仪持续运行。

当所述室外环境温度低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时,说明当前室外环境的温度低,冷凝器有严重结霜的风险,此时需要结合所述红外测温仪检测冷凝器的温度来判断是否需要对冷凝器进行除霜,保障空调制热效果。当所述室外环境温度低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且高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时,控制所述红外测温仪间隔运行,当所述室外环境温度低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时,控制所述红外测温仪持续运行。

具体地,所述控制所述红外测温仪按照预设间隔运行包括:

每隔预设间隔控制所述红外测温仪运行第二预设时长。

也就是说,每隔预设间隔开启所述红外测温仪,所述红外测温仪开启后运行第二预设时长后关闭,在所述红外测温仪关闭后预设间隔后再重新开启所述红外测温仪。所述预设间隔以及所述第二预设时长可以是根据所述室外环境温度的温度来确定,具体将在后文被说明。

请再次参阅图1,本实施例提供的除霜方法,还包括步骤:

s200、基于所述红外测温仪在运行状态下检测的温度确定冷凝器是否满足除霜条件。

具体地,所述基于所述红外测温仪在运行状态下检测的温度确定冷凝器是否满足除霜条件包括:

当所述红外测温仪中有任意两个红外测温仪检测的温度之差的绝对值在连续第一预设时长内大于预设温差,或所述红外测温仪中每个红外测温仪检测的温度均小于预设冰霜温度时,确定所述冷凝器满足除霜条件。

在空调制热过程中,若某个区域开始结霜,温度会骤然下降,此时若其他区域没有开始结霜,会导致两个区域的温差变大,很快就会恶化结霜,当所述红外测温仪中有任意两个红外测温仪检测的温度之差的绝对值在连续第一预设时长内大于预设温差,即,只要有两个红外测温仪检测的温度之差的绝对值连续第一预设时长内均大于预设温差,说明冷凝器中存在不均匀结霜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若不及时进行除霜,会导致结霜不均匀的情况进一步恶化,影响冷凝器性能,因此,当所述红外测温仪中有任意两个红外测温仪检测的温度之差的绝对值在连续第一预设时长内大于预设温差时,确定所述冷凝器满足除霜条件。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可以为3min、5min等。当所述红外测温仪中每个红外测温仪检测的温度均小于预设冰霜温度时,说明所述冷凝器中各个测温区域均结霜,此时也确定所述冷凝器满足除霜条件,需要对所述冷凝器进行除霜。

根据室外环境温度的不同,空调运行过程中的结霜条件也不同,那么需要设置不同的所述预设温差、所述预设冰霜温度、所述预设间隔以及所述第二预设时长,因此,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多个红外测温仪检测的温度确定所述冷凝器是否满足除霜条件之前,还包括步骤:

确定所述室外环境温度对应的温度区间;

当所述室外环境温度低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且高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时,根据所述温度区间确定所述预设温差、所述预设冰霜温度、所述预设间隔、以及所述第二预设时长;

当所述室外环境温度低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时,根据所述温度区间确定所述预设温差以及所述预设冰霜温度。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预先设定温度区间和所述预设温差、所述预设冰霜温度、所述预设间隔、和所述第二预设时长的对应关系,在获取到所述室外环境温度后,确定所述室外环境温度的对应的温度区间,根据所述对应关系确定对应的所述预设温差、所述预设冰霜温度、所述预设间隔、以及所述第二预设时长。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当中,所述第一预设温度为0℃,所述第二预设温度为-20℃,当所述室外环境温度低于第一预设温度且高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时,可将所述室外环境温度划分为四个温区,以下以t外环表示所述室外环境温度,所述四个温区分别为:-5℃≤t外环<0℃、-10℃≤t外环<-5℃、-15℃≤t外环<-10℃、-20℃≤t外环<-15℃、当所述室外环境温度低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时,可将所述室外环境温度划分为两个温度,所述两个温度分别为:-25℃≤t外环<-20℃、t外环<-25℃。根据不同温度的结霜条件,可以分别对应设置对应的所述预设温差、所述预设冰箱温度、所述预设间隔、以及所述第二预设时长。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也可以是根据所述温度区间确定所述预设温差、所述预设冰霜温度以及所述预设间隔,而所述第二预设时长保持不变,例如,所述第二预设时长可以为5min。

以温区-5℃≤t外环<0℃为例:

在开启所述红外测温仪后,每隔该温区对应的预设间隔△t1(例如,△t1为2min)开启一次所述红外测温仪,所述红外测温仪开启后运行该温度对应的第二预设时长(例如,5min),若红外测温仪a、b、c、d所检测出来的冷凝器温度均小于该温度对应的预设冰霜温度(例如,冰霜温度为-1℃),或在红外测温仪a、b、c、d所检测的温度中,任意两红外测温仪的温差的绝对值在第一预设时长内大于该温区对应的预设温差△t1(例如,△t1为2℃);此时需要开启所述空调器的除霜功能,以及时进行除霜。

请再次参阅图1,本实施例提供的除霜方法还包括步骤:

s300、当所述冷凝器满足除霜条件时,开启除霜功能,以对所述冷凝器进行除霜。本实施例通过设置不同的除霜条件,在各红外测温区域的温度满足除霜条件时,开启空调器的除霜功能,以精准的检测及判定方式对所述冷凝器进行除霜。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开启除霜功能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s400、当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或第二预设条件时,确定除霜完成。

所述第一预设条件为:所述红外测温仪中每个红外测温仪检测的温度均大于第三预设温度且空调外盘管温度不小于第四预设温度;

所述第二预设条件为:除霜时间达到第三预设时长。

在开启除霜功能之后,为了防止温度感应器故障造成除霜时间过长引起安全隐患,在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或第二预设条件时,确定除霜完成,退出除霜模式。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当中,在判断所述空调器是否满足退出除霜功能的条件时,可通过以下条件作为判断依据:

若红外测温仪a、b、c、d所检测出来的冷凝器温度均大于或等于15℃,而且,所述外管盘温度大于或等于12℃,则停止所述空调器的除霜功能;否则,继续进行除霜功能。

亦或者,检测所述空调器的除霜时间是否达到12min,若所述空调器的除霜时间达到12min,则停止所述空调器的除霜功能;否则,继续进行除霜功能。

在本实施例中,在确定所述冷凝器满足除霜条件之后,还包括:

控制所述红外测温仪重启,并重新执行所述根据室外环境温度控制红外测温仪的运行状态的步骤,直至空调停止运行或退出制热模式。

在确定所述冷凝器满足除霜条件之后,此时控制所述红外测温仪重启,检测化霜温度,以准确判断是否除霜完成,并在除霜完成后重新执行所述根据室外环境温度控制红外测温仪的运行状态的步骤,实现对空调冷凝器结霜的持续监测。

进一步地,为了防止红外温度检测失效,在本实施例中,还设置有强制化霜控制,具体地,在所述根据室外环境温度控制红外测温仪的运行状态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检测压缩机累计运行时长;

当所述累计运行时长达到第四预设时长时,进行强制化霜;

开启除霜功能时对所述累计运行时长清零。

所述第四预设时长以及强制化霜的时间也可以是根据所述室外环境温度所在区间确定。在本实施例中,实际应用时,所述空调器运行的除霜功能包括以下步骤:

如图3所示,当室外环境温度处于第一温区(t外环≥0℃)时,所述空调器的除霜过程包括:

步骤s11,运行制热模式;

步骤s12,判断t外环≥0℃是否成立;若为是,则执行步骤s13;若为否,则执行步骤s14;

步骤s13,不开启红外检测;

步骤s14,开启红外检测,以检测冷凝器的温度。

如图4所示,当室外环境温度处于第二温区(-5℃≤t外环<0℃)时,所述空调器的除霜过程包括:

步骤s21,运行制热模式;

步骤s22,判断-5℃≤t外环<0℃是否成立;若为是,则执行步骤s22a;

步骤s22a,每间隔△t1红外检测开启5min;

步骤s23,判断是否满足以下条件:红外测温仪a、b、c、d检测的温度中有两个的温差的绝对值在连续3min内>△t1或红外测温仪a、b、c、d检测的温度中均小于冰霜温度t1;若为是,则执行步骤s23a;若为否,则执行步骤s23b;

步骤s23a,进入除霜模式,重新启动红外检测;

步骤s23b,继续以制热模式运行;

步骤s24,判断是否同时满足以下条件:红外测温仪a、b、c、d检测的温度中均≥15℃,t外盘管≥12℃;或者除霜时间满12min;若为是,则执行步骤s25;若为否,则返回步骤s23a;

步骤s25,退出除霜模式。

在所述步骤s22之后,还包括:

步骤s26,判断压缩机累计运行时间是否达到t1;若为是,则执行步骤s26a;若为否,则执行步骤s26b;

步骤s26a,强制化霜8min;

步骤s26b,继续以制热模式运行。

如图5所示,当室外环境温度处于第三温区(-10℃≤t外环<-5℃)时,所述空调器的除霜过程包括:

步骤s31,运行制热模式;

步骤s32,判断-10℃≤t外环<-5℃是否成立;若为是,则执行步骤s32a;

步骤s32a,每间隔△t2红外检测开启5min;

步骤s33,判断是否满足以下条件:红外测温仪a、b、c、d检测的温度有两个的温差的绝对值在连续3min内>△t2,或红外测温仪a、b、c、d检测的温度中均小于冰霜温度t2;若为是,则执行步骤s33a;若为否,则执行步骤s33b;

步骤s33a,进入除霜模式,重新启动红外检测;

步骤s33b,继续以制热模式运行;

步骤s34,判断是否同时满足以下条件:红外测温仪a、b、c、d检测的温度中均≥15℃,t外盘管≥12℃;或者除霜时间满12min;若为是,则执行步骤s35;若为否,则返回步骤s33a;

步骤s35,退出除霜模式。

在所述步骤s32之后,还包括:

步骤s36,判断压缩机累计运行时间是否达到t2;若为是,则执行步骤s36a;若为否,则执行步骤s36b;

步骤s36a,强制化霜10min;

步骤s36b,继续以制热模式运行。

如图6所示,当室外环境温度处于第四温区(-15℃≤t外环<-10℃)时,所述空调器的除霜过程包括:

步骤s41,运行制热模式;

步骤s42,判断-15℃≤t外环<-10℃是否成立;若为是,则执行步骤s42a;

步骤s42a,每间隔△t3红外检测开启5min;

步骤s43,判断是否满足以下条件:红外测温仪a、b、c、d检测的温度中有两个的温差的绝对值在连续3min内>△t3,或红外测温仪a、b、c、d检测的温度中均小于冰霜温度t3;若为是,则执行步骤s43a;若为否,则执行步骤s43b;

步骤s43a,进入除霜模式,重新启动红外检测;

步骤s43b,继续以制热模式运行;

步骤s44,判断是否同时满足以下条件:红外测温仪a、b、c、d检测的温度中均≥15℃,t外盘管≥12℃;或者除霜时间满12min;若为是,则执行步骤s45;若为否,则返回步骤s43a;

步骤s45,退出除霜模式。

在所述步骤s42之后,还包括:

步骤s46,判断压缩机累计运行时间是否达到t3;若为是,则执行步骤s46a;若为否,则执行步骤s46b;

步骤s46a,强制化霜10min;

步骤s46b,继续以制热模式运行。

如图7所示,当室外环境温度处于第五温区(-20℃≤t外环<-15℃)时,所述空调器的除霜过程包括:

步骤s51,运行制热模式;

步骤s52,判断-20℃≤t外环<-15℃是否成立;若为是,则执行步骤s52a;

步骤s52a,每间隔△t4红外检测开启5min;

步骤s53,判断是否满足以下条件:红外测温仪a、b、c、d检测的温度中有两个的温差的绝对值在连续3min内>△t4,或红外测温仪a、b、c、d检测的温度中均小于冰霜温度t4;若为是,则执行步骤s53a;若为否,则执行步骤s53b;

步骤s53a,进入除霜模式,重新启动红外检测;

步骤s53b,继续以制热模式运行;

步骤s54,判断是否同时满足以下条件:红外测温仪a、b、c、d检测的温度中均≥15℃,t外盘管≥12℃;或者除霜时间满12min;若为是,则执行步骤s55;若为否,则返回步骤s53a;

步骤s55,退出除霜模式。

在所述步骤s52之后,还包括:

步骤s56,判断压缩机累计运行时间是否达到t4;若为是,则执行步骤s56a;若为否,则执行步骤s56b;

步骤s56a,强制化霜12min;

步骤s56b,继续以制热模式运行。

如图8所示,当室外环境温度处于第六温区(-25℃≤t外环<-20℃)时,所述空调器的除霜过程包括:

步骤s61,运行制热模式;

步骤s62,判断-25℃≤t外环<-20℃是否成立;若为是,则执行步骤s62a;

步骤s62a,开启红外持续检测;

步骤s63,判断是否满足以下条件:红外测温仪a、b、c、d检测的温度中有两个的温差的绝对值在连续3min内>△t5,或红外测温仪a、b、c、d检测的温度中均小于冰霜温度t5;若为是,则执行步骤s63a;若为否,则执行步骤s63b;

步骤s63a,进入除霜模式,重新启动红外检测;

步骤s63b,继续以制热模式运行;

步骤s64,判断是否同时满足以下条件:红外测温仪a、b、c、d检测的温度中均≥15℃,t外盘管≥12℃;或者除霜时间满12min;若为是,则执行步骤s65;若为否,则返回步骤s63a;

步骤s65,退出除霜模式。

在所述步骤s62之后,还包括:

步骤s66,判断压缩机累计运行时间是否达到t5;若为是,则执行步骤s66a;若为否,则执行步骤s66b;

步骤s66a,强制化霜12min;

步骤s66b,继续以制热模式运行。

如图9所示,当室外环境温度处于第七温区(t外环<-25℃)时,所述空调器的除霜过程包括:

步骤s71,运行制热模式;

步骤s72,判断t外环<-25℃是否成立;若为是,则执行步骤s72a;

步骤s72a,开启红外持续检测;

步骤s73,判断是否满足以下条件:红外测温仪a、b、c、d检测的温度中有两个的温差的绝对值在连续3min内>△t6,或红外测温仪a、b、c、d检测的温度中均小于冰霜温度t6;若为是,则执行步骤s73a;若为否,则执行步骤s73b;

步骤s73a,进入除霜模式,重新启动红外检测;

步骤s73b,继续以制热模式运行;

步骤s74,判断是否同时满足以下条件:红外测温仪a、b、c、d检测的温度中均≥15℃,t外盘管≥12℃;或者除霜时间满12min;若为是,则执行步骤s75;若为否,则返回步骤s73a;

步骤s75,退出除霜模式。

在所述步骤s72之后,还包括:

步骤s76,判断压缩机累计运行时间是否达到t6;若为是,则执行步骤s76a;若为否,则执行步骤s76b;

步骤s76a,强制化霜12min;

步骤s76b,继续以制热模式运行。

本实施例通过红外测温仪侦测冷凝器的多个温区的温度,判断冷凝器各温区的结霜温度,以多点温差计算的方式精准判断各温区的除霜过程,解决厚霜不除霜及无霜误除霜的问题。

实施例二

如图10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器,其中,包括处理器10,以及与所述处理器10连接的存储器20,所述存储器20存储有除霜程序,所述除霜程序被处理器10执行时用于实现如实施例一所述的除霜方法的操作;具体如上所述。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存储介质,其中,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除霜程序,所述除霜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如实施例一所述的除霜方法的操作;具体如上所述。

综上所述,本发明通过红外测温仪侦测冷凝器的的温度,精准判断冷凝器是否满足除霜条件,解决厚霜不除霜及无霜误除霜的问题。

当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硬件(如处理器,控制器等)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的存储介质中,所述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所述的存储介质可为存储器、磁碟、光盘等。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