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615177发布日期:2022-04-13 11:15阅读:60来源:国知局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人们对空调室内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相关技术中,空调室内机的出风效果单一,空调器吹出的风直接吹在使用者的身上,由于风力强劲,会导致使用者不舒适,影响使用空调的舒适性。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空调室内机,旨在解决现有空调室内机出风效果单一,导致用户不适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安装件以及散风模块;所述壳体包括面板,所述壳体设有出风口;所述安装件设于所述面板的内表面;所述散风模块适于供气流穿过且引导气流扩散流动;所述散风模块可滑动地安装于所述安装件,以使得所述散风模块可移动至所述出风口前侧,并至少遮挡部分所述出风口。
5.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安装件与所述面板卡扣固定。
6.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安装件设有固定支耳,所述面板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支耳卡设于所述固定槽。
7.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支耳包括与所述安装件连接的连接部和插接部,所述插接部连接于所述连接部;所述面板包括面板本体和卡接板,所述卡接板与所述面板本体连接以形成所述固定槽;所述插接部插设于所述固定槽内,以与所述卡接板相卡持。
8.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连接于所述安装件的一侧,所述连接部自所述安装件朝向所述面板本体弯折延伸设置,所述插接部连接于所述连接部靠近所述面板本体的一端。
9.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插接部自所述连接部沿所述面板本体的宽度方向延伸设置。
10.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卡接板凸设于所述面板本体朝向所述安装件的一侧。
11.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在所述面板本体的长度方向上,所述插接部与所述固定槽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隙。
12.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插接部与所述固定槽的内壁之间的间隙尺寸在1mm至3mm之间。
13.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紧固件,所述安装件设有固定孔,所述紧固件穿设所述固定孔以与所述面板固定连接。
14.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壳体还包括面框,所述面板设于所述面框的前侧,所述面板与所述面框铰接;所述安装件设于所述面板与所述面框之间。
15.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安装件朝向所述面框的一侧设有卡扣件,所述面框设
有扣槽,所述卡扣件扣合于所述扣槽。
16.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卡扣件设于所述安装件远离所述面板的铰接端的一侧。
17.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散风模块包括:
18.散风板,所述散风板用于引导气流扩散;以及
19.滑动部,所述滑动部设于所述散风板长度方向上的两端,且位于所述散风板的同一侧,所述滑动部与所述安装件滑动配合。
20.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散风模块还包括旋流扇叶;所述散风板设有至少两个与所述出风口连通的安装口;所述旋流扇叶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安装口,以引导气流旋转扩散。
21.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面板设有定位筋,所述散风板设有定位套件,所述定位套件与所述定位筋配合设置,以限制所述散风板在长度方向上相对于所述面板移动。
22.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面板朝向所述面框的一侧设有加强筋。
23.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加强筋沿着所述面板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所述定位筋位于所述加强筋远离所述出风口的一侧,所述加强筋对应所述定位筋的位置设有供所述定位套件穿过的开口。
24.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室内机包括两个所述安装件,两个所述安装件分设于所述散风模块的长度方向上的相对两侧。
2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空调器,包括上述的空调室内机;该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安装件以及散风模块;所述壳体包括面板,所述壳体设有出风口;所述安装件设于所述面板的内表面;所述散风模块适于供气流穿过且引导气流扩散流动;所述散风模块可滑动地安装于所述安装件,以使得所述散风模块可移动至所述出风口前侧,而将所述出风口至少部分遮挡。
26.本发明技术方案空调室内机中,壳体设有出风口,壳体包括面板,在面板的内表面设置安装件,通过设置供气流穿过且引导气流扩散流动的散风模块与安装件滑动连接,以使得散风模块可移动至出风口前侧,以至少部分遮挡出风口,从而可通过散风模块的滑动,实现散风模块遮挡或不遮挡出风口的功能,进而能够实现不遮挡出风口时的强出风效果和遮挡出风口时打散气流的柔风出风效果,进而实现空调室内机不同的出风效果,以满足不同的用户需求。
附图说明
2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28.图1为本发明空调室内机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9.图2为本发明空调室内机实施例散风模块遮挡出风口时的结构示意图;
30.图3为本发明空调室内机实施例散风模块在壳体内时的结构示意图;
31.图4为本发明空调室内机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32.图5为图4中m处的局部放大图;
33.图6为本发明空调室内机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34.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散风模块、安装件与面板的装配示意图;
35.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散风模块、安装件与面板的另一装配示意图;
36.图9为图8中n处的局部放大图;
37.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散风模块与安装件的装配示意图;
38.图11为图10中k处的局部放大图;
39.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散风模块与安装件的另一装配示意图;
40.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41.图14为图13中h处的局部放大图;
42.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散风模块与安装件的爆炸示意图;
43.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安装件的结构示意图;
44.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散风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45.附图标号说明:
[0046][0047]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48]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
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49]
需要说明,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50]
另外,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0051]
本发明提出一种空调室内机。
[0052]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图7和图8所示,该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1、安装件31以及散风模块32;壳体1设有出风口101,壳体1包括面板2;安装件31设于面板2的内表面;散风模块32适于供气流穿过且引导气流扩散流动;该散风模块32可滑动地安装于安装件31,以使得散风模块32可移动至出风口101前侧,并至少遮挡部分出风口101。
[0053]
空调室内机在运行过程中,气流从进风口102进入到室内机内部进行换热处理之后,从出风口101吹出,以实现对室内空气调节的功能。空调室内机的壳体1包括面板2,壳体1的出风口101用于向室内出风,可选地,出风口101可设置在壳体1的顶部、侧部、中部或者底部等位置;出风口101可设置在面板2上,也可设置在壳体1除面板2之外的其它位置。安装件31安装于面板2的内表面,散风模块32可移动地安装于安装件31,实现散风模块32安装于面板2的功能,从而使得当拆卸面板2时,能够同时将安装件31和散风模块32一起从壳体1上拆卸下来,达到方便更换维护的效果。
[0054]
可以理解的是,安装件31起到连接散风模块32与面板2的作用,散风模块32相对于安装件31运动时,实际上是相对于面板2运动,即实现隐藏于面板2和显露出面板2之间的切换。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安装件31可以与面板2为一体结构,也可以是分体结构,本实施例中,考虑到加工工艺难易度,安装件31与面板2采用分体结构,安装件31与面板2之间的固定连接结构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如可以是卡扣固定、螺钉固定、磁吸固定或者粘接固定等。
[0055]
本实施例中,散风模块32可相对于安装件31移动,以能够滑动至出风口101的前侧,并至少部分遮挡出风口101,可以理解为,散风模块32能够在收纳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运动,在收纳位置时,散风模块32收纳于壳体1内,在打开位置时,散风模块32位于出风口101的前侧,以至少部分遮挡出风口101。可以理解的,散风模块32的具体位置可根据实际用户的需求而定,当散风模块32在收纳位置时,此时出风气流直接从出风口101处吹出,以适用于用户需要强风气流或者直吹等出风效果;当散风模块32在打开位置时,散风模块32部分或全部遮挡出风口101,同时该散风模块32适用于供气流穿过且引导气流扩散流动,使得出风气流能够被散风模块32打散之后吹出,以实现弱化出风强度的作用,使得出风气流更加柔和,实现无风感出风,避免正面吹人的效果。
[0056]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在不需要对出风气流打散的情况下,散风模块32可收纳于壳体1内,以起到保护散风模块32的作用,防止散风模块32受到外部环境的污染或磨
损,同时不影响空调室内机的外观,使得空调室内机从外部看来具有一体化外观,提升产品档次。当需要柔和出风时,散风模块32相对于安装件31运动至出风口101的前侧,以遮挡出风口101,此时散风模块32遮挡出风口101的程度是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来调整的,如可根据用户所处的位置来确定,当用户位于室内机的左侧方位时,散风模块32可只遮挡出风口101的靠左侧的区域,防止气流直吹到用户身上,而出风口101靠右侧的区域可正常打开,实现既能够快速调节室内空气,又能够防止气流直吹向用户的功能。同理,当用户位于室内机的右侧或者下侧方位时,散风模块32可只遮挡对应方位的部分出风口101的区域即可。当然,也可根据用户的身高来确定,如用户身高较矮时,散风模块32可只遮挡出风口101靠近下侧的区域,当用户身高较高时,则散风模块32可将出风口101全部遮挡。
[0057]
可以理解的,散风模块32相对于安装件31的滑动方向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如当室内机为挂机时,此时出风口101呈左右方向延伸设置,此时散风模块32的运动方向可以设置为沿上下方向运动;当室内机为柜机,出风口101呈上下方向延伸设置时,可以将散风模块32的运动方向设置为沿左右方向运动;当室内机为柜机,出风口101呈左右方向延伸时,可以将散风模块32的运动方向设置为沿上下方向运动。
[0058]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散风模块32与安装件31之间的具体连接方式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如可以是滑动连接或者转动连接,只要能够保证散风模块32能够相对于安装件31运动以在收纳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切换即可。散风模块32与安装件31之间相对运动的驱动方式,可以是机械式自动驱动、人工手动驱动或者电气式自动驱动等。散风模块32的具体扩散气流的结构,可以是微孔扩散方式或者散风导叶扩散方式等。
[0059]
本发明技术方案空调室内机中,壳体1设有出风口101,壳体1包括面板2,在面板2的内表面设置安装件31,通过设置供气流穿过且引导气流扩散流动的散风模块32与安装件31滑动连接,以使得散风模块32可移动至出风口101前侧,以至少部分遮挡出风口101,从而可通过散风模块32的滑动,实现散风模块32遮挡或不遮挡出风口101的功能,进而能够实现不遮挡出风口101时的强出风效果和遮挡出风口101时打散气流的柔风出风效果,进而实现空调室内机不同的出风效果,以满足不同的用户需求。
[0060]
为了提高安装件31与面板2之间的安装效率,参照图7至图11,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安装件31与面板2卡扣固定。可以理解的,散风模块32通过安装件31安装于面板2上,则安装件31与面板2的安装方式直接影响到散风结构3的安装效率以及安装稳定性。本实施例中,安装件31与面板2卡扣固定,既方便安装也方便拆卸,可以是安装件31上设置卡扣件,面板2上设置扣槽件,或者安装件31上设置扣槽件,面板2上设置卡扣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安装件31与面板2之间卡扣连接结构的位置可以设置在面板2的侧部或中部等,其具体的位置可根据实际室内机结构布局而定。
[0061]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参照图7至图13,所述安装件31设有固定支耳311,所述面板2设有固定槽201,所述固定支耳311卡设于所述固定槽201。可以理解的,安装件31通过固定支耳311插设于固定槽201内实现与面板2的固定安装。固定支耳311为安装件31凸设出来的结构,安装件31在安装的过程中,固定支耳311会插设入固定槽201内,可选地,固定槽201可以是面板2形成的内置槽,也可以是面板2与其它部件连接形成的外置槽,只要能够保证与固定支耳311卡持配合即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固定支耳311可以与安装件31为一体结构,也可为分体结构,本实施例中,考虑到加工工艺难易度,固定支耳311与安装件31可以是一
体模具成型而成。
[0062]
可选地,固定支耳311的形状结构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如可以是采用悬臂结构或者采用凸起结构等。固定槽201的形状结构可以与固定支耳311的形状结构相适配也可不适配,只要能够保证固定支耳311插设在固定槽201内时,安装件31不会从面板2上脱落即可,可选地,固定槽201可为圆形槽、u型槽、三角形槽或者异型槽等。
[0063]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参照图8至图11,所述固定支耳311包括与所述安装件31连接的连接部3111和插接部3112,所述插接部3112连接于所述连接部3111;面板2包括面板本体和卡接板21,所述卡接板21与所述面板本体连接以形成所述固定槽201;所述插接部3112插设于所述固定槽201内,以与所述卡接板21相卡持。
[0064]
可以理解的,本实施例中固定槽201为面板本体与卡接板21形成的外置槽,不会影响到面板本体的整体结构,保证了面板本体的完整性,同时,通过固定支耳311与外置的固定槽201卡接,防止了安装件31在安装过程中与面板2之间的干涉。具体地,固定支耳311包括连接部3111和插接部3112,连接部3111主要起到固定连接插接部3112与安装件31的功能,以实现当插接部3112插设于固定槽201内时,安装件31与面板2的卡扣固定连接的功能。需要说明的是,插接部3112插设在固定槽201内时,插接部3112实际上是与卡接板21相卡持的,此时安装件31与面板2之间的卡持力实际上是施压在卡接板21上的,减小了面板本体的受力,防止了面板本体变形,保证了面板本体的结构稳定性。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连接部3111与插接部3112可以是一体结构,也可以是分体结构。
[0065]
本实施例中,卡接板21与面板2本体之间形成固定槽201,该固定槽201可以是开口槽或者闭环槽,当固定槽201为开口槽时,卡接板21可以为一端与面板本体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如可形成为u型槽或者弧形槽等,当插接部3112插入时,插接部3112与卡接板21抵持,以限制安装件21在垂直于面板本体板面方向上的自由度;当固定槽201为闭环槽时,卡接板21可以为两端与面板本体连接的结构,如弧形结构或者折弯结构,此时固定槽201呈通孔结构,当插接部3112插入时,可以仅限制安装件21在垂直于面板本体板面方向上的自由度,也可以限制安装件21与面板2之间的所有方向上的自由度。需要说明的是,卡接板21不论是面板本体之间形成开口槽或者闭环槽,其具体的形状结构可根据室内机内部结构布局而定。
[0066]
可选地,固定槽201的设置位置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如可设置在面板2的中部或侧边。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考虑到安装件31与面板2安装的结构占用体积以及结构的稳定性,该安装件31与面板2之间的安装位置可设置在面板2长度方向上的两侧,以均衡受力,防止面板本体变形,此时卡接板21设于面板本体在长度方向上的两侧。
[0067]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参照图8至图11,所述连接部3111连接于所述安装件31的一侧,所述连接部3111自所述安装件31朝向所述面板本体弯折延伸设置,所述插接部3112连接于所述连接部3111靠近所述面板本体的一端。
[0068]
可以理解的,安装件31与面板本体之间间隙设置形成安装散风模块32的空间。连接部3111从安装件31的侧部延伸出来,并朝向面板本体弯折,即从间隙空间的外部绕过,以防止对散风模块32产生干涉,插接部3112连接于连接部3111靠近面板本体的一端,以卡设于固定槽201,从而实现安装件31与面板2之间固定的同时,以保证散风模块32足够的安装空间。可选地,连接部3111呈圆弧状,以减小摩擦。
[0069]
当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安装件31与面板本体之间也可不预留间隙,散风模块32可设置在安装件31远离面板2本体的一侧。
[0070]
可选地,参照图8至图11,所述插接部3112自所述连接部3111沿所述面板本体的宽度方向延伸设置。在实际安装过程中,可将安装件31沿着面板本体的宽度方向滑动,以带动插接部3112插设于固定槽201内,以实现垂直于面板本体板面方向上的限位。此时连接部3111也与卡接板21的侧边抵持,以对安装件31限位。
[0071]
本实施例中,所述卡接板21凸设于所述面板本体朝向所述安装件31的一侧;所述卡接板21与所述面板本体连接形成的所述固定槽201呈通孔结构,以使所述插接部3112沿所述通孔结构的一端插向另一端。可以理解的,插接部3112的插设方向与固定槽201的轴向方向一致,简化了安装件31与面板2的安装结构,使得安装件31沿着面板2的宽度方向滑动,便能够使得插接部3112插入固定槽201内,简化了安装步骤,提高了安装效率。
[0072]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参照图8至图11,在所述面板本体的长度方向上,所述插接部3112与所述固定槽201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隙。可以理解的,在前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插接部3112插设于固定槽201内与卡接板21相卡持,而由于卡接板21是设置在面板本体上的,则此时可以仅限制插接部3112与卡接板21在垂直于面板本体板面方向上的自由度,而在面板本体的长度方向上,插接部3112与固定槽201的内壁之间设置一定的间隙,能够便于插接部3112的插入,方便安装件31与面板2之间的拆装,同时也消除了因成型过程中产生的偏差而难装配的问题。可选地,在面板本体的长度方向上,插接部3112与固定槽201的内壁之间的间隙尺寸在1mm~3mm之间,可选为1mm、1.5mm、2mm、2.5mm或者3mm等。
[0073]
为了进一步提高安装件31与面板2之间的安装可靠性,该空调室内机还包括紧固件(图未示),所述安装件31设有固定孔312,所述紧固件穿设所述固定孔312以与所述面板2固定连接。可以理解的,在上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安装件31通过插接部3112与固定槽201之间的卡接实现初定位,然后可通过紧固件如螺钉等实现安装件31与面板2之间的紧固。可选地,固定孔312可椭圆形孔,以解决因成型过程中产生的偏差而难装配的问题。
[0074]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参照图4至图6,该壳体1还包括面框6,面板2设于面框6的前侧,面板2与面框1铰接;安装件31设于面板2与面框6之间。
[0075]
可以理解的,壳体1包括面框6和面板2,面板2设于面框6的前侧,将出风口101显露出来以能够顺利出风。可选地,出风口101可设置在面框6的顶部、侧部、中部或者底部等位置。壳体1内部在面板2的内侧会形成用于容纳安装件31和散风模块32的容纳腔,该容纳腔可以是面板2与面框6之间设置间隙形成,也可以是面框6朝背离面板2的方向沉槽形成,也可以是在面框6上设置缺口形成。安装件31起到安装散风模块32的作用,本实施例中,当散风模块32收纳于壳体1内时,可设置在安装件31与面框6之间,也可设置在安装件31与面板2之间。可选地,面板2与面框6可拆卸连接,以便于对室内机内部部件进行维护保养。
[0076]
为了更加方便拆装,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安装件31朝向所述面框6的一侧设有卡扣件313,所述面框6设有扣槽61,所述卡扣件313扣合于所述扣槽61。
[0077]
面板2与面框6铰接,以使得面板2能够相对于面框6转动,以打开空调室内机的壳体1,实现对安装在壳体1内部的部件的检修或保养,如更换清洗过滤网等。安装件31与面板2固定连接,使得面板2相对于面框6转动时,能够带动安装件31一起运动,当面板2关闭时,通过安装件31上设置的卡扣件313扣合于面框6上的扣槽61,实现安装件31与面框6的固定,
进而实现面板2与面框6的固定功能,同时也保证了面板2的外观整体性。
[0078]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卡扣件313与扣槽61的具体位置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如可对应设置在空调室内机的中部、侧部或者下部等。在本实施例中,考虑到面板2与面框6的铰接连接方式,为了保证面板2与面框6之间安装的稳定性,卡扣件313设于所述安装件31远离所述面板2的铰接端的一侧。
[0079]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参照图4至图8,所述散风模块32设于所述安装件31与所述面板2之间。安装件31与面板2固定连接,同时通过安装件31与面框6的扣接实现面板2与面框6之间的安装,本实施例中,散风模块32设置在安装件31与面板2之间,使得室内机结构更加紧凑。
[0080]
可选地,参照图15至图17,所述散风模块32与所述安装件31滑动连接。可以理解的,散风模块32相对于安装件31滑动运动,以实现在遮挡出风口101和不遮挡出风口101之间切换。散风模块32与安装件31之间设有驱动机构5,驱动机构5包括安装于安装件31上的电机51、与电机51驱动连接的齿轮52以及设置在散风模块32上的齿条53,齿条53与齿轮52啮合连接,从而实现通过电机51驱动齿轮52转动,进而驱动齿条53运动,以实现带动散风模块32运动的功能。
[0081]
为了保证更好的散风效果,参照图7至图12,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散风模块32包括散风板321和滑动部322;散风板321用于引导气流扩散;滑动部322设于散风板321长度方向上的两端,且位于散风板321的同一侧,该滑动部322与安装件31滑动配合。可以理解的,用于扩散气流的散风板321通过滑动部322与安装件31的滑动配合,来实现散风板321的运动,进而实现对出风气流不同的散风效果。可选地,散风板321的形状结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如可以是沿着出风口101的方向延伸设置,可以是对应出风口101的全部区域设置,也可以是仅对应出风口101的部分区域设置。散风板321可通过设置出风格栅、出风叶片或者出风微孔等结构来实现对出风气流的扩散作用。
[0082]
本实施例中,滑动部322与散风板321之间可以是一体结构,也可以是分体结构。当为分体结构时,可采用卡扣固定或者螺钉固定。滑动部322位于散风板321的同一侧,减小了散风模块32在厚度上的尺寸,从而减小了占用壳体1内的空间,使得壳体1内部结构的布局更加紧凑。
[0083]
为了提高散风模块32的散风效果,所述散风模块32还包括旋流扇叶323;散风板321设有至少两个与出风口101连通的安装口3211;该旋流扇叶323可转动地设于安装口3211,以引导气流旋转扩散。
[0084]
旋流扇叶323安装在散风板321的安装口3211,可以理解的,旋流扇叶323相对于安装口3211转动时,能够引导穿过安装口3211的气流扩散吹出,以实现打散气流的功能。可选地,该旋流扇叶323的旋转可通过驱动件实现,本实施例中,每个安装口3211处均设有旋流扇叶323,则不同的安装口3211处的旋流扇叶323的旋转方向以及转速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可以联动也可以独立运转。
[0085]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散风板321沿着所述空调室内机的左右方向延伸设置;多个所述安装口3211沿所述散风板321的长度方向间隔均匀分布。可以理解的,出风口101沿着空调室内机的左右方向延伸设,通过将散风板321沿着该左右方向延伸设置,使得散风板321对出风口101的出风气流的打散效果更好。进一步地,多个安装口3211沿散风板321的
长度方向间隔均匀分布,使得出风气流的打散效果更加均匀,无风感的效果更好。
[0086]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参照图7、图12至图14,所述面板2设有定位筋22,所述散风板321设有定位套件324,所述定位套件324与所述定位筋22配合设置,以限制散风板321在长度方向上相对于面板2移动。
[0087]
可以理解的,散风模块32安装在安装件31与面板2之间,在面板2上设置定位筋22,散风板321上设置定位套件324,以通过定位套件323与定位筋22的配合,限制散风模块32在长度方向上与面板2之间的相对移动,从而实现散风模块32与面板2之间的初定位,以提高安装效率。定位筋22的位置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如可设置在面板2的中部或两侧,在本实施例中,考虑到面板2的延伸结构,为了保证初定位的效果,该定位筋22设置在面板2的中间位置,同样的,定位套件324设置在散风板321一侧的中间部位,使得散风板321在收纳位置时,定位套件324卡套于定位筋22的外部,以起到散风模块32与面板2在长度方向上的限位作用,以为后续的卡扣固定以及紧固件固定提供基础。
[0088]
可选地,定位筋22可采用u型筋结构,定位套件324可采用u型槽件结构,以通过三边配合实现可靠的限位作用。
[0089]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参照图7、图12至图14,所述面板2朝向所述面框1的一侧设有加强筋23。加强筋23起到增大面板2的强度的作用,防止面板2变形。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加强筋23可以设置在面板2的任意位置,如可设置在面板2的中部、顶部、底部或者侧部等。本实施例中,考虑不到面板2的延伸结构,该加强筋23可设置在面板2的中部位置,可沿着面板2的宽度方向延伸设置,也可沿着面板2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加强筋23的形状结构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如可设置成一字型形状、o型形状、u型形状或者l型形状等。
[0090]
具体地,参照图7、图12至图14,为了进一步提高散风模块32与面板2安装结构的可靠性,所述加强筋23沿着所述面板2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所述定位筋22位于所述加强筋23远离所述出风口101的一侧,所述加强筋23对应所述定位筋22的位置设有开口231;所述散风模块32设于收纳位置时,所述定位套件324穿过所述开口231以与所述定位筋22卡接。
[0091]
可以理解的,面板2在长度方向上更加容易变形,故将加强筋23沿着面板2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加强了面板2在长度方向上的抗变形能力。加强筋23设置在面板2的中部位置,使得当散风模块32收纳于面板2与面框1之间时,散风板321远离出风口101的一侧能够与加强筋23抵接,以增大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在前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定位套件324设置在散风板321远离出风口101的一侧,此时在加强筋23上设置开口231,以使得定位套件324能够顺利从开口231穿过,以与定位筋22配合实现初定位效果。
[0092]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参照图7至图17,所述空调室内机包括两个所述安装件31,两个所述安装件31分设于所述散风模块32的长度方向上的相对两侧。在前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散风板321沿着空调室内机的左右方向延伸设置,而散风板321与安装件31滑动连接,通过设置两个安装件31分设于散风板321长度方向上的两侧,使得散风板321相对于安装件31之间的运动更加平稳,同时也使得散风结构3与面板2之间的安装更加稳定。
[0093]
为了进一步地增多出风效果,参照图1至图3,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设于所述出风口101处的导风板4,所述导风板4与所述面框6转动连接,以调节出风气流的方向。导风板4起到打开或关闭出风口101的作用,同时导风板4相对于面框6转动,以能够实现对出风气流方向的调节。可选地,导风板4上设有多个微孔401,以进一步起到对出风气流的打散作
用。可以理解的,空调室内机可根据导风板4的转动和散风模块32的运动实现不同的出风效果,需要说明的是,导风板4的转动与散风模块32的运动可以是相互独立运行,也可以是联动运行。
[0094]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以仅通过导风板4闭合出风口101,通过导风板4上的微孔401实现对气流的打散功能,此时散风模块32位于壳体1内被隐藏起来;也可以是导风板4打开出风口101,散风模块32位于壳体1内不遮挡出风口101,此时出风气流直接从出风口101直吹出来,具有较大的出风强度;也可以是导风板4打开出风口101,散风模块32设于出风口101的前侧,以通过散风模块32对出风气流进行散风作用。
[0095]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参照图1至图3,所述散风模块32位于出风口101的前侧时,所述散风模块32与所述导风板4拼合限定出位于所述出风口101外且与所述出风口101相连通的腔体,所述腔体形成有用于排风的侧开口103。
[0096]
利用导风板4和散风模块32拼合出腔体,使腔体位于出风口101的出风侧并使之对出风口101形成遮挡,腔体与出风口101连通,且腔体形成有用于排风的侧开口103,一方面,利用散风模块32,可使得经由散风模块32吹出的风呈扩散的流动方式,即风经由散风模块32后改变原来的流动方向可以朝不同的方向流动,从而实现风的扩散流动,实现无风感出风;另一方面,利用侧开口103,可以形成腔体侧向排风,避免正面出风吹人,实现无风感出风,同时也降低了腔体的整体出风阻力,可实现大风量出风,更能满足冷量需求,且侧开口103和散风模块32的出风搭配设计,保证无风感出风效果的同时,可以提供更多的出风角度,使得腔体上的出风更加立体化,进一步提升了房间温度均匀性,提升产品的使用体验。且本方案中腔体由导风板4和散风模块32拼合形成,这样,对导风板4和散风模块32调控可以灵活地实现无风感模式切换,控制更加方便。
[0097]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空调器,该空调器包括空调室内机,该空调室内机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空调器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0098]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