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风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810331发布日期:2021-02-03 12:32阅读:61来源:国知局
新风机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发明涉及空气净化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风机。


背景技术:

[0002]
新风机逐步进入人们的生活之中,成为又一重要的空气调节设备。目前市面上的新风机有热回收和空气净化功能,通过热交换芯体对排风进行热回收,在机组设置过滤网对引入的新风进行净化。
[0003]
现有全热交换新风机在低温、高湿或其他恶劣天气情况运行时,交换芯体内部交换膜会因超出运行范围而塌陷甚至破裂,导致机组存在一定运行的范围。为了顺应不同气候环境的需求,现提供一种带内循环功能的全热交换新风机,当机组开启内循环模式时,停止引入新风,将室内回风在机组内经过净化后,再送回室内。可以用于应对低温、高湿或其他恶劣天气情况,也可以针对室内污染物进行清洁处理。而现有的内循环方式需要切换多个风阀进行模式切换,控制复杂而且容易失效。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切换内循环模式需要同时开关多个风阀导致控制复杂容易失效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新风机。
[0005]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新风机,包括: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热交换器,设置在壳体侧面的室内新风出口、室内排风进口、室外新风进口和室外排风出口,连通室外新风进口与室内新风出口并经过热交换器换热的新风风道,连通室内排风进口与室外排风出口并经过热交换器换热的排风风道,切换后关闭室外新风进口和室外排风出口并连通新风风道和排风风道形成内循环风道的内循环风阀。
[0006]
进一步的,所述排风风道包括连通所述室外排风出口的导流风道,所述新风风道包括连通室外新风进口与热交换器的第二进风侧的第三风室,所述导流风道与所述第三风室相邻的内壁上设有内循环风口。
[0007]
内循环风阀包括:设置在壳体内与所述室外排风出口位于同一侧的风阀外框,可伸出或插回风阀外框的风阀阀板;所述风阀阀板插回风阀外框时避开所述新风进口和室外排风出口,并盖住所述内循环风口;所述风阀阀板伸出风阀外框时挡住所述新风进口和室外排风出口,并避开所述内循环风口。
[0008]
风阀阀板包括:安装在风阀外框上覆盖壳体部分侧面的第一挡板,连接在第一挡板内侧可盖住所述内循环风口的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的中部设有开口;所述风阀阀板插回风阀外框时,所述开口与室外排风出口重叠,所述第二挡板盖住内循环风口;所述风阀阀板伸出风阀外框时,所述第一挡板贴近壳体内侧向室外新风进口的位置移动挡住室外新风进口和室外排风出口,所述第二挡板跟随第一挡板移动与内循环风口间隔。
[0009]
内循环风阀还包括:安装在风阀外框上带动风阀阀板移动的驱动组件。
[0010]
驱动组件包括:平行风阀阀板移动方向设置的齿条轨道,与风阀阀板连接并安装在齿条轨道内的齿条,安装在齿条轨道上与齿条配合的齿轮和带动齿轮转动的电机。
[0011]
进一步的,所述室内新风出口设有新风过滤器。
[0012]
进一步的,所述排风风道还包括:连通室内排风进口与热交换器的第一进风侧的第一风室,连通导流风道与热交换器的第一出风侧的第二风室,设置在第二风室内的排风风机部件,所述热交换器的第一进风侧与第一出风侧连通。
[0013]
新风风道还包括:连通热交换器的第二出风侧与室内新风出口的第四风室,设置在第四风室内的新风风机部件,所述热交换器的第二进风侧与第二出风侧连通。
[0014]
优选地,所述排风风机部件和所述新风风机部件可通过双轴电机驱动或者通过多台单轴电机分别驱动。
[0015]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发明只需要控制一个内循环风阀上的一块风阀阀板的移动位置即可切换全热交换模式和内循环模式,使切换过程更加顺畅可靠,避免需要同时控制多个风阀导致切换失效,同时内循环模式可避免新风机在低温、高湿或其他恶劣天气情况运行时,交换芯体内部交换膜会因超出运行范围而塌陷甚至破裂。
附图说明
[0016]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内循环模式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全热交换模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全热交换模式下的正视图;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风阀阀板伸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风阀阀板插回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内循环风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风阀阀板插回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风阀阀板伸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为了使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0019]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0020]
如图1至5所示,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新风机,包括:壳体、室内新风出口110、室内排风进口120、室外新风进口130、室外排风出口140、热交换器410、新风风道910、排风风道920、内循环风道930和内循环风阀。壳体的室内侧与室外侧相对,室内新风出口110和室内
排风进口120并排设置在壳体的室内侧上,室外新风进口130和室外排风出口140并排设置在壳体的室外侧上。热交换器410设置在壳体的中部,新风风道910连通室外新风进口130与室内新风出口110并经过热交换器410,可将室外的新风输送至室内,并经过热交换器410换热。排风风道920连通室内排风进口120与室外排风出口140,可将室内的污风排至室外,并经过热交换器410回收能量。内循环风阀通过滑动一块风阀阀板进行全热交换模式与内循环模式的切换,从全热交换模式切换至内循环模式后关闭位于同一侧的室外新风进口130和室外排风出口140,并连通新风风道的入口端和排风风道的出口端形成内循环风道,使室内的污风从室内排风入口吸入,经过热交换器后再从室内新风出口排出。避免新风机在低温、高湿或其他恶劣天气情况运行时,交换芯体内部交换膜会因超出运行范围而塌陷甚至破裂,同时只需要一个内循环风阀即可切换内循环风道和新风风道910与排风风道920,使切换过程更加顺畅可靠,避免多重控制导致切换失效。
[0021]
室内新风出口110设有新风过滤器320,在开启内循环风道并关闭新风风道和排风风道时,可通过新风过滤器320对空气进行过滤,新风过滤器可以选用高效过滤网,将室内空气中的pm2.5、微生物等污染物过滤后再排向室内,从而实现净化室内空气的目的。
[0022]
在具体的实施例中,热交换器410的长度方向与壳体的室内侧与室外侧平行。且热交换器410端面(或横截面)呈六边形,六边形的位于上部的顶面贴紧壳体的顶面,底面与壳体的底面之间留有通过空气形成风道或风室的空隙。六边形靠近室内侧的上下相邻的两个侧面中,上侧面为第一进风侧421,下侧面为第二出风侧432。六边形靠近室外侧的上下相邻的两个侧面中,上侧面为第二进风侧431,下侧面为第一出风侧422。且第一进风侧421与第一出风侧422连通,第二进风侧431与第二出风侧432连通,可使新风风道910和排风风道920在热交换器处交叉互不干扰,同时又能通过热交换器换热。
[0023]
排风风道920包括:第一风室a、第二风室b、导流风道610和排风风机部件530,室外排风出口140设有开断排风风道920的排风风阀。第一风室a连通室内排风进口120与热交换器410的第一进风侧421,第二风室b连通导流风道610与热交换器410的第一出风侧422,导流风道610连通室外排风出口140,通过多个风室使室内排风进口120与室外排风出口140连通,排风风机部件530设置在第二风室b内,排风风机部件530的排风口对准导流风道610的入口,从而为经过排风风道的室内污风提供向外流动的动力。
[0024]
新风风道910包括:第三风室c、第四风室d和新风风机部件520,室外新风进口130设有开断新风风道910的新风风阀210,第三风室c连通室外新风进口130与热交换器410的第二进风侧431,第四风室d连通热交换器410的第二出风侧432与室内新风出口110,新风风机部件520设置在第四风室d内,新风风机部件520的排风口对准室内新风出口110,为经过新风风道的室外新风提供进入室内动力。
[0025]
如图6、图7所示,导流风道610与第三风室c相邻的内壁上设有内循环风口,内循环风口打开时直接连通导流风道610与第三风室c,同时关闭室外新风进口130和室外排风出口140后形成内循环风道,即将新风风道的入口端和排风风道的出口端连通。
[0026]
如图8至10所示,内循环风阀包括:风阀外框211、风阀阀板和驱动组件,风阀外框211设置在第三风室c内,并具体安装在室外新风进口侧的内壁上,风阀外框211沿壳体侧面的长度方向设有滑槽,风阀阀板可沿滑槽来回滑动,使风阀阀板的一端可伸出风阀外框211或者插入风阀外框211,包含的两个状态。风阀阀板插回风阀外框211时避开室外新风进口
130和室外排风出口140,并盖住内循环风口150,使新风风道910和排风风道920与室外连通并互不干扰,新风机运行全热交换模式。风阀阀板伸出风阀外框211时挡住室外新风进口130和室外排风出口140,并避开内循环风口150,使新风风道910的入口端和排风风道920的出口端与室外隔断,并通过内循环风口150将新风风道910的入口端和排风风道920的出口端连通,形成内循环风道。
[0027]
风阀阀板具体包括:第一挡板212和第二挡板213,第一挡板212安装在风阀外框211上,并覆盖壳体一侧的部分侧面,第二挡板213垂直连接在第一挡板212的滑出端上,位于导流风道内,导流风道610与第三风室c相邻的内壁与壳体的室外新风进口侧的内壁之间留有穿过第一挡板212的间隙,使第一挡板212能够连接位于导流风道610内的第二挡板213,同时使第一挡板212能够向室外排风出口140的位置滑动。第一挡板212上的中部还设有开口2121,风阀阀板插回风阀外框时,开口2121与室外新风进口130重叠,使室外新风进口130连通第三风室c,第二挡板213此时扣在导流风道610与第三风室c相邻的内壁上,将该内壁上的内循环风口150盖住。风阀阀板伸出风阀外框时,第一挡板212向室外排风出口140侧滑动,将室外排风出口140盖住,同时开口2121与室外新风进口130错开,使室外排风出口140和室外新风进口130同时被封闭,第二挡板213从导流风道610与第三风室c相邻的内壁平移到贴近壳体的侧壁上,使内循环风口被打开,完成模式的切换。
[0028]
驱动组件具体包括:齿条轨道214、齿条215、齿轮216和电机217,齿条轨道214安装在风阀外框211上,其长度方向与风阀外框211的滑槽的长度方向平行,齿条215安装在齿条轨道214内,并与风阀阀板的第一挡板212连接,使齿条215平行移动时带动第一挡板212移动,齿轮216安装在齿条轨道214内与齿条215配合,电机217安装在齿条轨道214即风阀外框上带动齿轮216转动,从而可通过电机驱动风阀阀板伸出或插回风阀外框。检修时可单独拆下易损坏的电机而不需要拆下整个风阀,使检修更加简单快捷。
[0029]
在形成上述多个风室同等功能的前提下,还可以有更多可行的结构,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以下为本发明所提出的具体的实施例。
[0030]
新风机的壳体为一个方形的壳体,如图1所示,包括:上盖板830、底板840、左侧板、右侧板、前侧板810和后侧板820,其中左侧为室内侧,右侧为室外侧。热交换器410安装在壳体内靠近室外侧的位置,热交换器410的一端贴紧壳体前侧板的内壁,该处前侧板的位置可安装检修板800,便于拆卸检修内循环风阀。导流风道610安装在热交换器410的另一端与壳体的后侧板820的内壁之间,通过热交换器410和导流风道610外表面的隔断,将壳体内部分成了左右两个区域。
[0031]
导流风道610位于左侧区域内的部分的高度降低,并向前侧板的方向延伸,为风室留出流动空间。前侧板810、左侧板、导流风道610进风口与热交换器410之间的区域设置上下同轴设置的新风风机部件520和排风风机部件530,其中位于上方的是新风风机部件520,位于下方的是排风风机部件530,上下通过风阀隔板分层,且通过隔板四880连接热交换器410的第二出风侧432的底部和风阀隔板,新风风机部件520的外缘围绕了一圈向内倾斜的隔板二860,使风阀隔板、隔板四880、隔板二860与左侧板之间形成第四风室d。为了更好的过滤和排风,第四风室d靠近室内新风出口110的位置设有第五风室e,第五风室e的长度与新风过滤器320的长度相同,从而便于安装新风过滤器320,尽可能利用新风过滤器的过滤面保证过滤效果。
[0032]
隔板一850垂直连接在壳体的左侧内侧的中部与隔板二860之间,隔板一850、隔板二860、导流风道610外表面和热交换器410的第一进风侧421之间形成第一风室a。
[0033]
壳体内部的右侧区域内,如图3所示,热交换器410的第二进风侧431与第一出风侧422的交线与壳体的底板840之间设有隔板三870,隔板三870与壳体的底板840垂直连接,将第二进风侧431与第一出风侧422隔开,使隔板三870、热交换器410的第二进风侧431、检修板800、导流风道610外壁和右侧板之间形成第三风室c,从而第三风室c连通位于壳体右侧板上的室外新风进口130与热交换器410的第二进风侧431。而隔板三870、热交换器410的第一出风侧422、底板840、隔板四880与风阀隔板和垂直风阀隔板的隔板五890之间形成第二风室b,使从第一出风侧422出来的空气经过热交换器410与底板840之间的间隙到达排风风机部件530的区域,再通过排风风机部件530将室内污风从导流风道610内排出,形成排风风道920。从而使排风风道920与新风风道910互不干扰,并经过热交换器完成热交换。
[0034]
因新风风机部件520和排风风机部件530为同轴设置,因此可通过同一个电机部件510进行驱动,可减少零部件的使用,降低成本。也可通过两台单轴电机分别驱动。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0035]
当新风净化机在全热交换模式下运行时,请参照图4和图5,室外新风首先由室外新风进口130进入第三风室c,然后依次经过热交换器410的第二进风侧431进入第四风室d,设置在第四风室d内的新风风机部件520将第四风室d内的空气吸入涡轮风机然后送入第五风室e内,第五风室e内新风经过新风过滤器320过滤pm2.5、细菌等污染物后最终由室内新风出口送入室内。
[0036]
室内排风则由室内排风进口120进入第一风室a,然后依次经过热交换器410的第一进风侧421和第一出风侧422进入第二风室b,第二风室b与排风风机部件530连接,高速旋转的排风风叶将第二风室b内的空气吸入涡轮风机然后送入所连接的导流风道610,排风最终经由室外排风出口140送出室外,从而实现室内排风和室外新风的输送和热湿交换。
[0037]
当新风净化机在内循环模式下运行时,请参照图3,此时室外新风进口和室外排风出口都处于关闭状态,内循环风口处于开启状态。室内的回风由室内排风进口120进入壳体的第一风室,之后经过热交换器的第一进风侧和第一出风侧进入第二风室,被吸入第二风室的排风风机部件530内,高速旋转的风机风叶将这部分回风送入导流风道610,再通过内循环风口进入第三风室c,然后依次经过热交换器410的第二进风侧431进入第四风室d,设置在第四风室d内的新风风机部件520将第四风室d内的空气吸入涡轮风机然后送入第五风室e内,第五风室e内新风经过新风过滤器320过滤pm2.5、细菌等污染物后最终由室内新风出口送入室内。
[0038]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