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接地负离子空气净化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579689发布日期:2022-06-29 11:29阅读:84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接地负离子空气净化器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空气净化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接地负离子空气净化器。


背景技术:

2.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工业废气和汽车尾气的不断排放,城市的空气污染日益严重,特别是一些商业社区,油烟浓度大,空气污染严重,在不知不觉中持续影响着居民的身体健康。
3.目前市面通常使用的空气净化装置为机械过滤吸附多见,它对粉尘净化效果好,对油烟净化效果差,且存在二次污染的问题。对油烟净化效果相对好的是等离子和负离子净化装置,而等离子装置存在工作室产生臭氧的问题,对人体健康和家用电器损害大,逆向清除臭氧的过程大费周章;负离子空气净化器则大有可为。科学实验证实,负离子能迅速中和空气中属于正离子的焦烟、“二手烟”、油烟及飘尘,改善空气结构。
4.目前市场上的部分负离子空气净化设备,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1.部分负离子设备产生静电,对周边设备、部件产生造成损害,存在安全隐患。
5.2.部分负离子设备侧重于产生负离子风,电荷都是趋于向周边存在电势差的物体运动的,负离子促进污染物聚集和沉淀的同时,常常造成净化设备和周边墙体附集污染物而发黑,产生二次污染。
6.3.负离子设备使周边物体携带静电后,如果静电得不到有效释放,电极与周边物质电势差减少,电极发射的负离子也大大减少。
7.4.一部分负离子空气净化器通过接零线释放静电,导致实际工作过程负离子电场与净化器内的其他线路形成回路,产生类似等离子的效应,产生臭氧污染。
8.如何更有效的操控和利用负离子,提高它的净化效率,并扬长避短,则是我们要做的事情,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型接地负离子空气净化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9.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接地负离子空气净化器,通过内设一种负离子接收装置,模拟了负离子在自然环境下的空气净化过程,并予以强化和加速,对负离子净化器的工作模式进行了改进,使得净化器产生的负离子变得可操控、高效能、不良作用少。
10.本发明提供的新型接地负离子空气净化器,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核心配置为负离子净化相关的配置,该核心配置包括负离子发生器及一种负离子接收装置。该负离子接收装置:其材质,为易导电体,如金属材质;其结构,可为一体式或拼接设计,有中空的内腔结构,如金属滤筒;其内腔放置负离子发射电极,电极不接触该负离子捕获装置的内壁;该负离子接收装置接地线。
11.我们将以金属滤筒作为负离子接收装置为例,对本新型接地负离子净化器做进一步阐述。
12.本发明提供的新型接地负离子空气净化器,包括可拆卸连接的下壳体和上壳体,
所述下壳体的顶部开设有开口,所述上壳体的顶端和底端均为敞口,所述下壳体的顶部设置有可封堵所述开口的盖板,所述盖板上竖向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腔横向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顶部竖向设置有延伸至所述上壳体内腔的负离子发射电极,所述下壳体的内腔设置有负离子发生器,所述盖板上与所述通孔对应的位置可拆卸地设置有粗滤网,所述上壳体的内腔且位于所述盖板的上表面竖向设置有罩设于所述粗滤网外部的金属滤筒,负离子发射电极实际位于金属滤筒的内腔,所述金属滤筒接地线,筒壁为双层金属网制成,两层金属网之间的顶端为敞口,两层金属网之间设置有活性吸附材料,所述金属滤筒分为下部与所述负离子发射电极对应的吸附层和上部的过滤层,所述吸附层的外壁面包裹有外膜,所述金属滤筒的顶端设置有绝缘盖,所述金属滤筒上连接有接地的接地线,所述上壳体内腔的上部设置有上滤网,所述上壳体的内腔且位于所述上滤网的上方设置有向上出风的风机。
13.优选的,所述下壳体上表面的外表面开设有一环形凹槽,所述上壳体的底端设置有与所述环形凹槽相适配的凸起的凸环。
14.优选的,所述下壳体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进风孔,多个所述进风孔在所述下壳体的侧壁上均匀分布。
15.优选的,所述下壳体的侧壁上设置有一进风口。
16.优选的,所述金属滤筒外表面的底部向外延伸形成安装环,所述安装环通过螺栓与所述盖板可拆卸连接。
17.优选的,所述上壳体的内腔横向设置有中空的支撑环,所述上滤网设置于所述支撑环的顶部,所述支撑环顶部的两侧均可滑动地设置有可扣紧所述上滤网上表面边缘的压槽,所述压槽的外侧与所述上壳体的内壁面之间设置有弹簧杆。
18.优选的,所述上壳体的内壁面且位于所述支撑环的上方设置有多个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上竖向开设有卡孔,所述风机的外部设置有外壳,所述外壳的表面横向固定连接有多个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外端的底部竖向设置有可卡入卡孔内的卡杆。
19.优选的,所述下壳体上设置有电源线,所述电源线的外端设置有三孔插头。
20.优选的,所述金属滤筒可以为双层平行金属板组合而成。
21.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发明提供的新型接地负离子空气净化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接地负离子空气净化器,由顶部的风机负压吸引,空气从下方的下壳体进入,先在粗滤网过滤,随后进入接地金属滤筒吸附层内的负离子电场净化,经过吸附层活性吸附材料吸附,再经过滤层的活性吸附材料过滤,最后在通过风机下方的上滤网,随风机从净化器顶部吹出。在接地的条件下,由于电势差,金属滤筒可捕获电极发射的负离子和电场内被携带了负电荷的污染物,金属滤筒还可屏蔽电场、对外不产生静电,由于接地设计规避了类似等离子的效应,净化器工作模式全程不产生臭氧。其净化过程模拟了负离子在自然环境下的净化过程,由于接地设计加速了金属装置的静电释放,与负离子的自然环境净化过程相比较,流经净化器金属滤筒内的空气的净化过程被强化和加速了,因为电势差持续存在,负离子电极持续工作,更加高效;将负离子电场屏蔽在金属装置内,使静电不“侧漏”,避免对净化器本身和周边物体产生静电干扰,并且净化过程不产生臭氧,更加安全;由于该净化器主要通过负离子工作模式净化,而金属滤网空气阻力小,能减少风
机能耗,降低噪音,更节能;依靠风机负压吸引的过滤模式,减少气流冲击对负离子净化过程造成干扰,更高质量;该新型接地负离子净化器是一种高效、节能、安全和健康的负离子空气净化器。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新型接地负离子空气净化器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支撑环与支撑块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所示换型凹槽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1所示凸环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1所示金属滤筒的结构示意图。
23.图中标号:1、下壳体,2、上壳体,3、开口,4、盖板,5、通孔,6、支撑架,7、负离子发射电极,8、粗滤网,9、金属滤筒,10、活性吸附材料,11、外膜,12、绝缘盖,13、支撑环,14、上滤网,15、弹簧杆,16、压槽,17、外壳,18、风机,19、支撑块,20、支撑杆,21、卡杆,22、接地线,23、负离子发生器,24、防护网罩,25、环形凹槽,26、凸环,27、进风孔,28、进风口,29、电源线,30、三孔插头。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25.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和图7,其中,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新型接地负离子空气净化器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支撑环与支撑块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所示换型凹槽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1所示凸环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1所示金属滤筒的结构示意图。新型接地负离子空气净化器包括可拆卸连接的下壳体1和上壳体2,下壳体1的顶部开设有开口3,上壳体2的顶端和底端均为敞口,下壳体1的顶部设置有可封堵开口3的盖板4,盖板4上竖向开设有通孔5。
26.下壳体1、上壳体2和盖板4均为绝缘材质如塑料制成。
27.通孔5的内腔横向设置有支撑架6,支撑架6的顶部竖向设置有延伸至上壳体2内腔的负离子发射电极7,下壳体1的内腔设置有负离子发生器23,盖板4上与通孔5对应的位置可拆卸地设置有粗滤网8,上壳体2的内腔且位于盖板4的上表面竖向设置有罩设于粗滤网8外部的金属滤筒9,金属滤筒9的筒壁为双层金属网制成,两层金属网之间的顶端为敞口,两层金属网之间设置有活性吸附材料10。
28.金属滤筒9的两层金属网之间的顶端为敞口,便于更换活性吸附材料10,活性吸附材料10可以为活性炭。
29.金属滤筒9分为下部与负离子发射电极7对应的吸附层和上部的过滤层,吸附层的外壁面包裹有外膜11,使得吸附层的侧壁不透气,金属滤筒9的顶端设置有绝缘盖12,金属滤筒9上连接有接地的接地线22,上壳体2内腔的上部设置有上滤网14,上壳体2的内腔且位
于上滤网14的上方设置有向上出风的风机18。
30.负离子发射电极7位于金属滤筒9的中央,可向电极周边空气发送负离子,产生负离子电场,由于电势差,负离子被金属滤筒9接收,从通孔5进入金属滤筒9的空气经过负离子电场净化后进入下一步程序。负负离子发生器采用直流5-12v负离子发生器,负离子浓度约2000
‑‑
4000万pcs/cm3。
31.待净化的空气由下壳体1进入,通过盖板4上的通孔5向上流动,经过粗滤网8初次过滤后,进入金属滤筒9的内部,受到负离子电场作用。
32.吸附层位于负离子电场内,为负离子的主要工作区域;过滤层位于电场远端,负责滤过空气,达到二次净化的效果。
33.由于金属滤筒9接地,通过电势差,吸附层可持续接收负离子发生器23发射的负离子,活性吸附材料10持续吸附污染物,经过吸附层负离子净化的空气接着进入过滤层,气体随负压透过活性吸附材料10,进行二次净化,随后,空气从金属滤筒9过滤层的侧方水平出风。
34.金属滤筒9可以为双层平行金属板组合而成。
35.通过风机18引导,将空气引入负离子电场净化后再释放出来,对油烟净化效果好,既适用于室内空气循环净化,更适用于新风系统,效果更好。
36.上滤网14为hepa滤网,是位于风机18下方的最后一道过滤网,可过滤金属滤筒9滤出的气体,吸附其中残留的有形颗粒物,达到进一步净化空气的目的。
37.下壳体1上表面的外表面开设有一环形凹槽25,上壳体2的底端设置有与环形凹槽25相适配的凸起的凸环26。通过将凸环26卡入环型凹槽26内,可以将下壳体1和上壳体2连接成一整体,同时便于拆卸。
38.下壳体1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进风孔27,多个进风孔27在下壳体1的侧壁上均匀分布。下壳体1的侧壁上设置有一进风口28。为下壳体1进风的两种方式,可根据不同的使用环境选择不同结构的下壳体1。
39.金属滤筒9外表面的底部向外延伸形成安装环,安装环通过螺栓与盖板4可拆卸连接。便于对金属滤筒9进行装卸。
40.上壳体2的内腔横向设置有中空的支撑环13,上滤网14设置于支撑环13的顶部,支撑环13顶部的两侧均可滑动地设置有可扣紧上滤网14上表面边缘的压槽16,压槽16的外侧与上壳体2的内壁面之间设置有弹簧杆15。
41.上滤网14可以进行拆卸,便于进行清理、更换,当需要拆卸上滤网14时,只需向两侧拉动压槽16,压槽16向外压缩弹簧杆15产生弹力,使得压槽16与上滤网14脱离接触,即可将上滤网14取下,安装时,先将压槽16向外侧拉动,使得两个压槽16之间距离增大,将上滤网14放置到指定位置,松开压槽16,在弹簧杆15弹力作用下,压槽16向内运动,即可扣紧上滤网14。
42.压槽16为弧形,数量至少为两个,在支撑环13上表面均匀分布,即可将上滤网14固定。
43.上壳体2的内壁面且位于支撑环13的上方设置有多个支撑块19,支撑块19上竖向开设有卡孔,风机18的外部设置有外壳17,外壳17的表面横向固定连接有多个支撑杆20,支撑杆20外端的底部竖向设置有可卡入卡孔内的卡杆21。
44.风机18、壳体17、支撑杆20和卡杆21组成一个整体,需要拆卸时,只需向上拉动支撑杆20,使得卡杆21从卡孔内脱离,即可将风机18取出,从而将下方的上滤网14取出。
45.上滤网14的直径小于多个支撑块19形成的环形的内径,便于将上滤网14向上取出,避免被卡住。
46.上壳体2的顶端可拆卸地设置有防护网罩24,避免误触到风机18等设备产生安全隐患,同时不影响出风。
47.下壳体1上设置有电源线29,电源线29的外端设置有三孔插头30。
48.本发明提供的新型接地负离子空气净化器的工作原理如下:工作时,空气从下壳体1表面的进风孔17或者进风口18流入下壳体1内腔,在上方风机18的负压作用下向上流动,通过通孔5向上经过粗滤网8,进行初次过滤,初次过滤之后的气体继续向上,进入金属滤筒9的吸附层,负离子发生器23工作,通过负离子发射电极7发射负离子,使得空气处于负离子电场内,由于电势差,负离子被金属滤筒9接收,从通孔5进入金属滤筒9的空气经过负离子电场净化,吸附层活性吸附材料10持续吸附污染物,接着进入过滤层,气体随负压透过过滤层活性吸附材料10,进行二次净化,随后,空气从金属滤筒9过滤层的侧方水平出风,继续向上流动,经过上滤网14进行最终过滤后,由风机18排出,完成空气的净化。
49.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发明提供的新型接地负离子空气净化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净化器由顶部的风机18负压吸引,空气从下方的下壳体1进入,先在粗滤网8过滤,随后进入金属滤筒9吸附层内的负离子电场净化,经过吸附层的活性吸附材料10吸附,再经过滤层的活性吸附材料10过滤水平出风,最后在通风机下方的上滤网14过滤,随风机18从净化器顶部吹出。该净化器的净化过程模拟了负离子在自然环境下的净化过程。在接地的条件下,金属滤筒9可捕获负离子发射电极7发射的负离子和电场内被携带了负电荷的污染物,金属滤筒9还可屏蔽电场、对外不产生静电,此外接地线22的接地设计规避了类似等离子的效应,净化器工作全程不产生臭氧。由于接地设计加速了金属滤筒9的静电释放,流经净化器金属滤筒内的空气的净化过程被强化和加速了,因为电势差持续存在,负离子电极持续工作,更加高效;将负离子电场屏蔽在金属滤筒9内,使静电不“侧漏”,避免对净化器本身和周边物体产生静电干扰,并且净化过程不产生臭氧,更加安全;由于该净化器主要通过负离子工作模式净化,而金属滤网空气阻力小,能减少风机能耗,降低噪音,更节能;依靠风机负压吸引的过滤模式,减少气流冲击对负离子净化过程造成干扰,更高质量;该新型接地负离子净化器是一种高效、节能、安全和健康的负离子空气净化器。
50.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