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片加工用烘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857507发布日期:2020-11-10 11:46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麦片加工用烘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领域,特别是一种麦片加工用烘干装置。



背景技术:

燕麦为禾本科植物,《本草纲目》中称之为雀麦、野麦子。燕麦不易脱皮,所以被称为皮燕麦,是一种低糖、高营养、高能食品。燕麦性味甘平,能益脾养心、敛汗。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可用于体虚自汗、盗汗或肺结核病人。煎汤服,或“舂去皮作面蒸食及作饼食。”(《救荒本草》)。燕麦耐寒,抗旱,对土壤的适应性很强,能自播繁衍。燕麦富含膳食纤维,能促进肠胃蠕动,利于排便,热量低,升糖指数低,降脂降糖,也是高档补品之一,在贫苦地区是不可缺少的干粮。

燕麦片的生产大致需要经过蒸煮,粗干燥,压片,再次干燥这些工序才能制出成品。目前的燕麦片生产线中的燕麦片干燥装置采用的是单滚筒的烘干装置,这种烘干装置烘干效果不够好,燕麦片干燥不均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烘干效率高,干燥均匀的麦片加工用烘干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麦片加工用烘干装置,包括:

烘干仓,其至上而下分为第一烘干腔体和第二烘干腔体,所述第一烘干腔体包括:

进料口,其设置在所述第一烘干腔体的上端;

旋转轴,其一端与设置在所述第一烘干腔体外壁的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一烘干腔体的侧壁;

搅拌装置,其设置在所述第一烘干腔体内,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搅拌轴和搅拌杆,所述搅拌轴的一端与所述旋转轴连接,所述搅拌轴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一烘干腔体的侧壁,所述搅拌轴为空腔结构,所述搅拌轴与旋转轴连接的一端为封闭端,另一端为开口端,所述搅拌轴的另一端上设置有热风机,所述搅拌轴的侧壁上对称连通有多个空腔体的搅拌杆,所述搅拌杆上设置有多个出风孔;

水箱,其设置在所述烘干仓的外部,所述水箱内设置有加热器;

进水口,其设置在所述第一烘干腔体的侧壁的底端,所述进水口通过管路与所述水箱连接,该管路上设置有水泵;

出水口,其设置在所述第一烘干腔体的侧壁的底端,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相对设置,所述出水口通过管路与所述水箱连接;

水管,其呈蛇形布设在所述第一烘干腔体的内壁上,所述水管一端与所述进水口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出水口连接;

两个横板,其设置在所述第一烘干腔体底部的两侧,所述两个横板之间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一端与一横板铰接,所述挡板的另一端与另一横板通过电阀门连接,所述两个横板和挡板构成所述第一烘干腔体的底板;

温度传感器,其设置在所述第一烘干腔体内;

第一出风口,其设置在所述第一烘干腔体的内壁上;

所述第二烘干腔体包括:

左斜板,其设置在所述第二烘干腔体的左侧壁上;

右斜板,其设置在所述第二烘干腔体的右侧壁上,所述右斜板设置在所述左斜板的下方,所述左斜板和右斜板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烘干腔体左侧壁与右侧壁的间距;

进风口,其设置在所述第二烘干腔体的侧壁上,所述进风口处设置有风机;

第二出风口,其设置在所述第二烘干腔体的内壁上;

出料口,其设置在所述第二烘干腔体的底端。

优选方案是:所述第一出风口设置在所述第一烘干腔体的上端。

优选方案是:第二出风口设置在所述第二烘干腔体的上端。

优选方案是:所述进料口为漏斗形状。

优选方案是:所述电机为伺服电机。

优选方案是:所述加热装置为电热管。

优选方案是:所述水管为蛇形胶皮管。

优选方案是: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温度传感器和电磁阀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设置有搅拌装置,通过旋转轴带动搅拌轴旋转,进而使得烘干仓内的麦片受热更加均匀,避免了烘干不均匀的现象;

2、本实用新型在第二烘干腔体内设置有左斜板、右斜板和风机,使得麦片降温,通过左斜板和右斜板使得麦片在下落时有两次缓冲,这样麦片也能铺展开有利于降温,受风均匀;

3、本实用新型设置有水箱、水管和水泵,通过增加烘干仓的温度,提供麦片的烘干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配出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麦片加工用烘干装置,包括:烘干仓,其至上而下分为第一烘干腔体10和第二烘干腔体20,所述第一烘干腔体10包括:

进料口11,其设置在所述第一烘干腔体10的上端;旋转轴12,其一端与设置在所述第一烘干腔体10外壁的电机13的输出轴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一烘干腔体10的侧壁;搅拌装置,其设置在所述第一烘干腔体10内,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搅拌轴14和搅拌杆15,所述搅拌轴14的一端与所述旋转轴12连接,所述搅拌轴14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一烘干腔体10的侧壁,所述搅拌轴14为空腔结构,所述搅拌轴14与旋转轴12连接的一端为封闭端,另一端为开口端,所述搅拌轴14的另一端上设置有热风机16,所述搅拌轴14的侧壁上对称连通有多个空腔体的搅拌杆15,所述搅拌杆15上设置有多个出风孔;水箱17,其设置在所述烘干仓的外部,所述水箱17内设置有加热器;进水口,其设置在所述第一烘干腔体10的侧壁的底端,所述进水口通过管路与所述水箱17连接,该管路上设置有水泵;出水口,其设置在所述第一烘干腔体10的侧壁的底端,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相对设置,所述出水口通过管路与所述水箱连接;水管,其呈蛇形布设在所述第一烘干腔体10的内壁上,所述水管一端与所述进水口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出水口连接;两个横板18,其设置在所述第一烘干腔体10底部的两侧,所述两个横板18之间设置有挡板19,所述挡板19一端与一横板铰接,所述挡板19的另一端与另一横板通过电阀门连接,所述两个横板18和挡板19构成所述第一烘干腔体10的底板;温度传感器,其设置在所述第一烘干腔体10内;第一出风口,其设置在所述第一烘干腔体10的内壁上;

所述第二烘干腔体20包括:

左斜板21,其设置在所述第二烘干腔体20的左侧壁上;右斜板22,其设置在所述第二烘干腔体20的右侧壁上,所述右斜板22设置在所述左斜板21的下方,所述左斜板21和右斜板22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烘干腔体20左侧壁与右侧壁的间距;进风口23,其设置在所述第二烘干腔体20的侧壁上,所述进风口23处设置有风机;第二出风口,其设置在所述第二烘干腔体20的内壁上;出料口,其设置在所述第二烘干腔体20的底端。

本实用新型设置有搅拌装置,通过旋转轴带动搅拌轴旋转,进而使得烘干仓内的麦片受热更加均匀,避免了烘干不均匀的现象;本实用新型在第二烘干腔体内设置有左斜板、右斜板和风机,使得麦片降温,通过左斜板和右斜板使得麦片在下落时有两次缓冲,这样麦片也能铺展开有利于降温,受风均匀;本实用新型设置有水箱、水管和水泵,通过增加烘干仓的温度,提供麦片的烘干效率。

另一实施例,所述第一出风口设置在所述第一烘干腔体的上端。

另一实施例,第二出风口设置在所述第二烘干腔体的上端。

另一实施例,所述进料口为漏斗形状。

另一实施例,所述电机为伺服电机。

另一实施例,所述加热装置为电热管。

另一实施例,所述水管为蛇形胶皮管。

另一实施例,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温度传感器和电磁阀连接。

工作原理:使用时,麦片通过进料口进入第一烘干腔体,同时开启热风、水泵和电机,电机带动旋转轴转动,旋转轴带动搅拌轴转动,同时热风通过搅拌杆上的出风口进入到第一烘干腔体内,进而使得第一烘干腔体内的麦片受热更加均匀,避免了烘干不均匀现象,水箱内的热水从进水口流入到设置在第一烘干腔体侧壁上的水管,从出水口流出,再次流回到水箱,循环热水对第一烘干腔体进行加热,进一步提高了干燥效率,当第一烘干腔体内的温度传感器感测的温度值达到预定温度,则控制器控制电磁阀开启,则挡板开启,第一烘干腔体内的麦片落入到第二烘干腔体内;落入到第二烘干腔体内的麦片通过左斜板、右斜板的设置,使得麦片在第二烘干腔体内下落时有两次缓冲,这样麦片也能铺展开有利于降温。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