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948513发布日期:2021-02-18 14:22阅读:55来源:国知局
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器。


背景技术:

[0002]
空调器通常具有制冷模式和制热模式,通过冷媒在压缩机
-ꢀ
冷凝器-节流阀-蒸发器-压缩机形成的回路中的循环,可以向室内提供温度适合的空气。不过有这样的情形,除了对空气温度有要求,还对空气质量的其他方面有要求,如洁净度的改善、湿度的增加等。洁净度的改善通常采用杀菌灯、过滤网等结构来实现,湿度的增加往往需要在空调器内增设加湿功能的结构。
[0003]
仍以湿度的增加为例,如参照图01,目前有这样空调室内机:壳体具有回风口01和送风口02,壳体内设置有蜗壳03,蜗壳内设置有风扇04,下游设置有蒸发器05,蒸发器的下游设置有湿膜支架06,湿膜支架上设置有湿膜,湿膜放在水中并通过虹吸等方式将水供应给湿膜,在风扇04的作用下空气经回风口抽入壳体并依次经蒸发器和湿膜对空气加湿之后,经送风口送入室内空间。不过,加湿膜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往往会发生钙化等问题,如果不进行更换,加湿效果将会降低。此外,空气中的微生物在加湿膜中停留之后,加湿后的空气因此造成影响身体健康的污染。
[0004]
相应地,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技术问题
[0006]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加湿功能的空调器。
[0007]
解决方案
[0008]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空调室内机,所述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送风口,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加湿模块,其中,所述加湿模块包括加湿盒,所述加湿盒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喷淋构件,所述喷淋构件具有一对喷嘴,所述一对喷嘴在向面向彼此的方向喷水之后在所述加湿盒的内部形成水膜,进入所述加湿盒内的空气流经所述水膜被加湿后经所述送风口送达室内空间,其中,所述加湿盒上设置有开放结构,以便使空气流入/流出所述加湿盒;其中,所述空调器配置有多个风机,以便通过多个风机中的全部或者部分开启的方式,实现不同的加湿需求。
[0009]
通过这样的设置,可以通过向喷淋构件直接供水的方式获得水膜,并在空气流经水膜时与水膜发生碰撞带走水分,从而能够谋求通过一种不会造成污染且无需更换部件的加湿方案。并且,通过多个风机的配置,能够谋求更好的加湿效果。
[0010]
可以理解的是,喷淋构件的结构、个数以及设置位置均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如在空调室内机的两侧(与送风方向垂直的侧部)分别设置一个喷淋构件,每个喷淋构件只具有一对喷头等。
[0011]
对于上述空调器,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开放结构的至少一部分上设置
有挡水构件,其中,所述挡水构件一方面允许空气自由流入/流出所述加湿盒,所述挡水构件另一方面能够阻挡至少一个部分水飞溅出所述加湿盒。
[0012]
通过这样的设置,在保证空气自由进出的前提下,可以防止水滴从加湿盒内溅出,提升了用户体验。
[0013]
对于上述空调器,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挡水构件为网状结构。
[0014]
对于上述空调器,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网状结构的网孔密度为20-100目。
[0015]
对于上述空调器,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网状结构的网孔密度为40目。
[0016]
对于上述空调器,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网状结构的厚度≤20mm。
[0017]
对于上述空调器,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网状结构为聚氨酯挡水网。
[0018]
对于上述空调器,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内设置有换热器,所述加湿盒位于所述换热器和所述送风口之间,以便空气经靠近所述换热器的方向经所述加湿盒内的水膜流向所述送风口。
[0019]
对于上述空调器,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喷淋构件能够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至所述加湿盒的一个或者多个位置。
[0020]
通过这样的设置,可以谋求产生更加多样化的水膜,如水膜的厚度、面积以及方位等,从而谋求更为多样化的加湿需求。
[0021]
可以理解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加湿盒上设置的喷淋构件的个数、可安装喷淋构件的位置以及具体的安装方式。如:在加湿盒的两个侧部分别设置有一个安装位,喷淋构件可以安装在任意一个安装位等。或者将一个安装位变换为沿送风方向设置的多个安装位,在加湿盒内配置两个喷淋构件的情形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安装位来设置喷淋构件,从而平移水膜的位置,在此基础上谋求更符合用户要求或者更为科学的加湿效果。
[0022]
对于上述空调器,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喷淋构件具有进水端,所述进水端配置有连接管路,所述喷淋构件能够经所述连接管路连接至水源。
[0023]
总之,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器通过喷淋构件的一对喷嘴对喷产生水膜的方式,提供了相当于现有技术中湿膜所能提供的水分。由于水膜对着喷水开始产生随着喷水结束消失,因此水质较为新鲜,不会滋生细菌。通过调节喷嘴的水流速度可以调节水膜的质量,在对室内空气进行加湿时更灵活。此外,由于喷淋构件的安装位置的改变成为可能,因此可以满足更为多样化的加湿需求。
附图说明
[0024]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附图中:
[0025]
图01示出现有例的具有加湿功能的空调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6]
图1a示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结构示意图一;
[0027]
图1b示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结构示意图二;
[0028]
图2a示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加湿模块的结构示意图一;
[0029]
图2b示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加湿模块的结构示意图二;
[0030]
图2c示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加湿模块的剖视示意图;
[0031]
图3为图2c中局部a的放大示意图;
[0032]
图4示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加湿模块的爆炸示意图;
[0033]
图5示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加湿模块的加湿盖的结构示意图;
[0034]
图6示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加湿模块的加湿盒的结构示意图;
[0035]
图7a示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加湿模块的喷淋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6]
图7b示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加湿模块的喷淋构件的剖视示意图;
[0037]
图8a示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加湿模块的装配示意图一;
[0038]
图8b示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加湿模块的装配示意图二;以及
[0039]
图8c示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加湿模块的装配剖视示意图。
[0040]
附图标记列表:
[0041]
01、回风口;02、送风口;03、蜗壳;04、风扇;05、蒸发器;06、湿膜支架;1、壳体;2、加湿模块;3、接水盘;11、送风口; 12、回风口;13、接水盘排水接头;14、冷媒管路接头;15、水源接头; 16、吊耳;17a、第一风机;17b、第二风机;21、加湿盒;211、第一排水孔;212;第二排水孔;213、支架;2131、横向部分;2132、竖向部分;214、连接孔;2141、孔;215、挂钩;2151、槽;22、加湿盖;221、第一区域;222、第二区域;2221、透气孔;2231、竖条板;2232、三角孔;2233、三角凸起;2241、第一减薄部分;2242、第二减薄部分;225、止位槽;2251、沿;2252、挡片;31、第一开口;32、第二开口;33、第三开口;41、第一挡水网;42、第二挡水网;43、第三挡水网;5、喷淋构件;51、第一管体;52、第二管体;521、第一支管;522、第二支管;5221、环台;53、第三管体;531、孔;54、安装端;541、孔;55、喷嘴。
具体实施方式
[0042]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0043]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44]
参照图1a-1b、图2a-2c、图3-图6,图1a示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结构示意图一,图1b示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结构示意图二,图2a示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加湿模块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b示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加湿模块的结构示意图二,图2c示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加湿模块的剖视示意图,图3为图2c中局部a的放大示意图,图4示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加湿模块的爆炸示意图,图5示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加湿模块的加湿盖的结构示意图,图6示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加湿模块的加湿盒的结构示意图。空调器通常包括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室内机,空调室外机内主要设置有压缩机、室外风机和室外换热器(通常称作冷凝器),空调室内机主要设置有室内换热器(通常称作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压缩机形成冷媒的循环回路。当冷媒沿压缩机

冷凝器

蒸发器

压缩机循环流动时,空调器处于制冷循环。当冷媒沿压缩机

蒸发器

冷凝器

压缩机循环流动时,空调器处于制热循环。空调室内机包括安装(如悬置于墙壁或者天花板等)或者放置于室内空间的壳体1,壳体1内设置有风机、蒸发器、接水盘3和电控箱等,壳体1上具有送风口11和回风口12,空调器进行制冷/制热时,在风机的作用下,室内空间的空气经回风口被抽入壳体内部,与蒸发器的表面进行热交换之后,经送风口送入室内空间。壳体上设置由将接水盘的水向外排出的接水盘排水接头13、加注冷媒的冷媒管路接头14、水源接头15(向下文中的喷淋构件供水)以及吊耳16,空调室内机通过吊耳固定在室内空间。
[0045]
在本实用新型中,壳体内还设置有新的功能模块,具体而言,壳体内还设置有用于对进入室内空间的空气进行湿度增加处理的加湿模块2。加湿模块位于蒸发器和送风口之间。加湿模块工作时,在风机的作用下,室内空间的空气经回风口进入壳体内部,与蒸发器的表面进行热交换之后,经送风口送入室内空间。
[0046]
可以理解的是,在对空气进行湿度增加的过程中,制冷和/ 或制热可以停止也可以同时进行。如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加湿模块实现湿度增加的功能是在较短时间内即可完成的,因此在加湿期间暂停空调器的常规制冷和/或制热。此外,由于此时的风机仅服务于加湿功能,因此可以根据加湿需求更为灵活地调整风机的运行状况,从而保证了加湿功能的实现程度。
[0047]
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可以灵活设置风机的数量和位置,如可以设置两台风机(17a、17b),根据不同的送风需要,使风机中的其中一台或者两台均运行。在一般加湿需求的情形下,使其中的一台风机运行即可,这样一来,在加湿目标可以实现的前提下避免了由于两台风机同时运行可能导致的噪声、电力使用等问题。而在加湿需求比较急迫的情形下,可使两台风机同时运行,这样的设置可以在短时间内满足加湿需求。
[0048]
加湿模块包括加湿盒21,加湿盒的两个侧部分别安装有一个喷淋构件5,喷淋构件具有一对喷嘴55,一对喷嘴在向面向彼此的方向喷水之后(如喷出的水流速度为5-10m/s),在加湿盒的腔体内部形成水膜,空气在换热器的位置流经水膜时,与水膜发生碰撞并带走水膜中的部分水分从而湿度增加,之后经送风口送达室内空间即实现了加湿功能。
[0049]
如进一步参照图7a和图7b,图7a示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加湿模块的喷淋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7b示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加湿模块的喷淋构件的剖视示意图。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喷淋构件5包括基体,基体具有进水端和出水端,出水端设置有一对喷射方向面向彼此的喷嘴55,进水端与一对喷嘴之间分别形成流道,以便从进水端进入的水能够经与每个喷嘴相应的流道到达该喷嘴。具体地,基体包括作为主管的第一管体51,第一管体向外延伸有两个管径小于第一管体的第二管体52,喷嘴设置于第二管体远离第一管体的一端。具体地,第二管体包括沿第一管体的径向向外延伸的、与第一管体垂直的第一支管521,第一支管在远离第一管体的一端沿第一管体的轴向且向面向另一个喷嘴延伸有管径小于第一支管的第二支管522,喷嘴 55设置于第二支管远离第一支管的一端。此外,第二支管在靠近喷嘴的位置向外延伸有环台5221,这样一来,喷嘴恰好位于环台的中部。
[0050]
可以看出,对应于两个喷嘴的流道由第一管体

第一支管

第二支管组成。为了保证水膜的质量,对应于喷嘴的两个管路为对称结构。可以理解的是,各管的结构流道还可以是其他组成形式,如将第一管体内部分为两个腔,每个腔对应一个喷嘴的流道,第一支管
和第二支管为一根弧形管、第二支管为沿水流方向的缩径结构等。
[0051]
第一管体在对应于进水端的位置向外延伸有第三管体53,在加湿盒的对应位置设置有孔531,如第三管体在伸出孔外的部分具有能够与管路连接的外螺纹,通过在第三管体上配置有与外螺纹匹配的连接管路(如硅胶管),即可将喷淋构件连接至外部水源,这样一来,在水源经硅胶管通入第一管体之后,分别经(第一、第二)支管送到相对设置的一对喷嘴,水在喷嘴处加速后对撞产生水花,在加湿盒内形成一定半径的水膜。管路上配置有专门的泵和进水阀,从而可以通过调节泵的参数和进水阀的开度来调整水膜的质量。如针对每个喷淋构件分别配置泵和进水阀,也可以共用一个泵,分别配置进水阀等其他方式。优选地,加湿模块整体放置在整机靠右侧的位置,水源设置于加湿模块的右侧,方便检修。
[0052]
第一管体沿与第二支管的延伸方向相反的方向向外延伸有两个安装端54,如安装端为具有内螺纹的筒状结构,在加湿盒的对应位置设置有孔541,借助于紧固件将喷淋构件连接至加湿模块。优选地,两个安装端沿第一管体的轴向位于第三管体的两侧。可以理解的是,安装端的个数、具体形式、设置位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如在第三管体的两侧分别设置两个安装端等。
[0053]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第二、第三)管体的轴线共面, (第一、第二)支管的轴线分别与(第一、第二)安装端的轴线共线。
[0054]
可以理解的是,孔(531、541)仅是作为安装喷淋构件的安装位的一种示例性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采用其他的安装位来实现喷淋构件在加湿盒上的固定。如在喷淋构件的结构相同时,采用其他安装方式,或者在喷淋构件的结构发生改变时,相应地调整安装位的具体形式等。
[0055]
作为一种改进,可以为喷淋构件预留更多的安装位,以通过对喷淋构件的增加、减少或者喷淋构件的安装位置的改变,来调整加湿水平。仍以安装位为上述的孔(531、541)为例,可以沿加湿盒的高度方向配置两个高度的安装位,或者沿加湿盒的送风方向配置三个或者更多的安装位。举例而言,使孔(531、541)沿送风方向间隔设置。不过为了防止加湿盒内的液体经安装位飞溅,应当为安装位配置相应的封堵结构,如在安装位的内侧配置可滑动的板等。
[0056]
在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器中,加湿盒作为一个整体安装在壳体内,以便于加湿模块在空调器内的增加和移出。如参照图8a-8c,图8a 示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加湿模块的装配示意图一,图8b 示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加湿模块的装配示意图二,图8c 示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加湿模块的装配剖视示意图。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加湿盒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支架213,支架213 包括向外延伸的横向部分2131以及从横向部分延伸出的竖向部分2132,竖向部分上设置有连接组件,加湿盒通过连接组件固定于壳体。其中连接组件包括两种连接构件,具体包括位于上方的连接孔214和位于下方的挂钩215。这样一来,在将加湿盒安装至壳体的时候,首先将挂钩215伸入壳体上对应于挂钩的槽2151中,此时加湿盒的重量被壳体承托,因此安装人员即可解放双手。之后借助于螺丝、螺栓等紧固件与连接孔214以及壳体上的相应的孔2141的配合,从而加湿盒固定至壳体。通过这样的设置,单人操作即可完成加湿盒的安装,提高了操作便捷性。
[0057]
加湿盒位于接水盘3的上方。加湿盒在靠近接水盘的位置,即靠近底部的区域设置
有多个排水孔,以便将喷嘴喷出的水在参与加湿处理后排出加湿盒。如在加湿盒的底部和加湿盒的两侧的侧壁底部分别设置有第一排水孔211和第二排水孔212,优选地,第二排水孔的孔径小于等于第一排水孔,以尽量避免空气与水膜对撞的过程中出现水从第二排水孔溅出加湿盒的现象。优选地,(第一、第二)排水孔中的水均导入至接水盘之后再排出空调器,当然也可以在其中任意的孔上接入排水管,将水直接排出空调器的外部。
[0058]
加湿盒沿空气流动的上游侧和下游侧分别具有第一开放结构和第二开放结构,第一开放结构和/或第二开放结构的至少一部分配置有挡水构件,挡水构件一方面允许空气经其流入加湿盒内另一方面能够至少一个部分水飞溅出加湿盒。也就是说,在保证在良好空气交换的范围内,挡水构件的主要作用是防止从喷嘴飞溅出的水滴或者被与空气发生撞击后的水膜上的水滴飞溅出加湿盒的外部。
[0059]
如挡水构件通常应当为网状结构,如可以为多孔类非金属滤网,挡水网的厚度为0-20mm,优选为10mm;挡水网的网孔密度为20-100 目,优选为20-40目。如示例性地,挡水构件为网孔密度为40目的聚氨酯挡水网(下文简称挡水网)。显然,在功能能够被满足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采用具有其他网孔密度、厚度、材质、结构等参数的挡水构件。
[0060]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开放结构包括设置于加湿盒的后侧和/或顶部的第一开口31和第二开口32,第二开放结构包括设置于加湿盒的前侧的第三开口33,第一开口处设置有第一挡水网41,第二开口32处配置有加湿盖22,加湿盖的下方设置有第二挡水网42,第三开口 33处设置有第三挡水网43。优选地,挡水网(41、42、43)分别通过可拆卸的方式设置于第一开口、第二开口和第三开口处。示例性地,顶部的第二挡水网42通过卡扣固定在加湿盖上,而前侧的第三挡水网43和后侧的第一挡水网41采用如下的方式进行固定:在加湿盒的前侧和后侧预留有向内的沿2251,在加湿盒的两个侧部的内壁分别设置一个竖向的挡片2252,内侧的挡片、加湿盒的侧壁和两个侧部的沿形成两个止位槽225,将挡水网(41、43)分别直接插入相应的止位槽内即可,如在止位槽里安装厚度为8-10mm、网孔密度为40目的硬质聚氨酯挡水网。显然,挡片可以是一整片也可以是由几个间隔的片组成,此外还可以在加湿盒的底部内侧也增加挡片。显然,这只是止位槽的一种示例性的描述,只要止位槽能够满足固定挡水网的功能,可以以任意合理的形式设计止位槽。
[0061]
加湿盖与加湿盒的顶部外缘优选地采用密封装配,以免加湿盒内的水经二者之间的缝隙溅出。如参照图2c和图3,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加湿盖包括盖主体以及由盖主体的外缘向下延伸的翻边,翻边搭接至加湿盒。具体地,翻边的下端具有由外向内减薄的第一减薄部分 2241,加湿盒的内壁上端具有由内向外减薄的第二减薄部分2242,在搭接好的状态下,第一减薄部分的外表面抵接至所述第二减薄部分的内表面。其中,由于加湿盒的前侧和后侧分别设置有挡水网(43、41),因此,对应于加湿盒的前侧和后侧的第一减薄部分的内表面分别抵接至挡水网(43、41)的外表面。可以理解的是,也可以采用任何可行的方式加湿盖与加湿盒之间的密封连接,如密封条等。
[0062]
在实现了密封连接的基础上,在加湿盖22的左右侧与加湿盒增加卡扣连接,方便更换加湿盖下方的第二挡水网42。如卡扣连接的具体形式是:在左右两侧分别设置两个向下延伸的竖条板2231,在竖条板靠下方的位置两个三角孔2232,加湿盒在对应的位置设置与三角孔对应的三角凸起2233。为增加进风的面积,加湿盖为自左向右向下倾斜的结构,为了同时保证水膜的面积,加湿盖与水平面的夹角优选为不大于30
ꢀ°
。为了保证第二开口处
的通风性能,在加湿盖上设计有很多连通结构,同时为了保证加湿功能,在对应于水膜的位置将加湿盖设置为封闭结构,以防水膜中的水滴漏出。如加湿盖包括对应于水膜的、长条状的第一区域221,第一区域两侧分别设置有两个第二区域222,根据喷嘴的安装位置,水膜所在的位置也不同,因此两个第二区域可以相同或者不同,示例性地,在每个第二区域上均设置有多个透气孔2221,透气孔的直径约为3mm,透气孔之间的距离约5mm。显然,透气孔的孔径和密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设置,如均匀或者不均匀,以及各个透气孔的孔径可以相同或者不同等。此外,连通结构还可以是除透气孔之外的其他任意结构,如条形孔、星形孔等。
[0063]
根据第一开放结构的具体形式,空调器可以具有不同的加湿机制。具体地:
[0064]
在第一开放结构仅包括第一开口的情形下,空调器通过正面空气加湿的方式对室内空间的空气进行加湿,正面空气加湿的过程为:在风机的作用下,室内空气被抽进壳体内部,壳体内部的空气穿过加湿模块的第一挡水网41,进行减速并进入加湿盒,然后经过水膜并与水膜发生碰撞并穿过水膜的过程中带走水膜中的部分液体从而实现了空气湿度的增加,之后经第三挡水网43到达加湿盒的外部,最终经送风口进入室内空间。如此循环,即可对室内空间的空气加湿;
[0065]
在第一开放结构仅包括第二开口的情形下,空调器通过顶部空气加湿的方式对室内空间的空气进行加湿,顶部空气加湿的过程为:在风机的作用下,室内空气被抽进壳体内部,壳体内部的空气穿过加湿模块的加湿盒-第二挡水网42,进行减速并进入加湿盒,然后经过水膜并与水膜发生碰撞并穿过水膜的过程中带走水膜中的部分液体从而实现了空气湿度的增加,之后经第三挡水网43到达加湿盒的外部,最终经送风口进入室内空间。如此循环,即可对室内空间的空气加湿。
[0066]
在第一开放结构包括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的情形下,空调器通过混合空气加湿的方式对室内空间的空气进行加湿,混合空气加湿的过程为:
[0067]
在风机的作用下,室内空气被抽进壳体内部,壳体内部的空气分为两路,分别穿过加湿模块的第一挡水网41和加湿盖-第二挡水网42 进行减速并进入加湿盒,然后经过水膜并与水膜发生碰撞并穿过水膜的过程中带走水膜中的部分液体从而实现了空气湿度的增加,之后经第三挡水网43到达加湿盒的外部,最终经送风口进入室内空间。如此循环,即可对室内空间的空气加湿。
[0068]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以如上具体方式所构成的设定的空调器作为示例介绍,但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应不限于此。事实上,用户完全可根据以及实际应用场景等情形灵活地设定喷淋构件的结构、个数、安装位置等,以及对风机的个数、安装位置等进行灵活调整。
[0069]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作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