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幕墙的通风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814379发布日期:2021-02-03 13:13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幕墙的通风结构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装饰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幕墙的通风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幕墙是建筑的外墙围护,不承重,像幕布一样挂上去,故又称为“帷幕墙”,是现代大型和高层建筑常用的带有装饰效果的轻质墙体。由面板和支承结构体系组成的,可相对主体结构有一定位移能力或自身有一定变形能力、不承担主体结构所作用的建筑外围护结构或装饰性结构。
[0003]
常用的支撑结构通常选用龙骨架对幕墙面板提供安装载体,幕墙主要包围在建筑的外围,由于幕墙多数位于户外,因此大部分幕墙设计采用封闭式设计,封闭式设计的好处在于遇到下雨天时,雨水不会穿过幕墙进入幕墙内部也就是墙体表面,由于幕墙包围在墙体四周,此时如果雨水堆积在某些位置或者雨水侵害建筑墙体表面时,维护人员维修十分麻烦,有些甚至需要将局部幕墙拆除进行维护。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幕墙的通风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
一种用于幕墙的通风结构,包括龙骨架和安装在所述龙骨架上的若干个幕墙板,所述龙骨架包括主龙骨和副龙骨,所述主龙骨内部具有集流腔,所述副龙骨内部具有与所述集流腔相连通的排水腔,所述副龙骨外壁开设有若干个水平等距分布的流通孔,所述副龙骨远离所述流通孔一侧外壁开设有若干个与所述流通孔相对的排风孔,所述流通孔与所述排风孔的孔中心线位于同一条直线上,所述龙骨架外壁两侧固定连接有若干个与所述流通孔、排风孔相配合的罩壳,所述罩壳包围在所述流通孔、排风孔的外部,所述流通孔与所述排风孔均通过所述罩壳形成通风孔,所述排水腔内壁底面固定连接有导向坡面,所述导向坡面的导向方向与集流腔相对应。
[0007]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罩壳外壁具有弧形过渡面,所述弧形过渡面向所述副龙骨处弯曲。
[0008]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导向坡面上端面具有坡峰顶点。
[0009]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坡峰顶点位于所述幕墙板的中点位置。
[0010]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流通孔与所述排风孔均位于所述导向坡面的上方。
[0011]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导向坡面上端面具有铁氟龙涂层。
[0012]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排水腔与所述集流腔内壁设置有补强筋。
[0013]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4]
本实用新型有效的利用了雨水下落的规律,在副龙骨外部开设有流通孔,通过罩
壳与流通孔配合,使雨水倾斜下落时,受到罩壳的影响进入流通孔内部,从而落入排水腔内部,通过导向坡面导入集流腔排出,罩壳与流通孔、排风孔形成的通风孔可以使自然风穿过幕墙,从而使幕墙达到通风的效果,整个幕墙结构简单,并且同时完成的雨水引流与通风的目的,因此具有很高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15]
图1为一种用于幕墙的通风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6]
图2为一种用于幕墙的通风结构中副龙骨的截面示意图;
[0017]
图3为图2中空气流通以及雨水引流的示意图;
[0018]
图4为一种用于幕墙的通风结构的主视剖面示意图;
[0019]
图5为图4中a部的放大示意图。
[0020]
图中:1、龙骨架;11、主龙骨;111、集流腔;12、副龙骨;121、排水腔;122、流通孔;123、排风孔;124、导向坡面;1241、坡峰顶点;125、通风孔;2、幕墙板;3、罩壳;31、弧形过渡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用于幕墙的通风结构,包括龙骨架1和安装在龙骨架1上的若干个幕墙板2,龙骨架1包括主龙骨11和副龙骨12,主龙骨11内部具有集流腔111,副龙骨12内部具有与集流腔111相连通的排水腔121,副龙骨12外壁开设有若干个水平等距分布的流通孔122,副龙骨12远离流通孔122一侧外壁开设有若干个与流通孔122相对的排风孔123,流通孔122与排风孔123的孔中心线位于同一条直线上,龙骨架1外壁两侧固定连接有若干个与流通孔122、排风孔123相配合的罩壳3,罩壳3包围在流通孔122、排风孔123的外部,流通孔122与排风孔123均通过罩壳3形成通风孔125,排水腔121内壁底面固定连接有导向坡面124,导向坡面(124)的导向方向与集流腔111相对应;主龙骨11的集流腔111主要为了将雨水输送至下方,流通孔122开设在副龙骨12的表面,当遇到雨天时,由于雨是从上方向下方运动,此时配合风力的影响,使雨水倾斜向下运动,此时雨水会从罩壳3上方落入,通过罩壳3的导向作用,使雨水顺着流通孔122进入排水腔121内,由于排水腔121与集流腔111相互连通,此时排水腔121内的雨水随着流量的增加,通过导向坡面124的导向作用,开始向集流腔111内流动,雨水汇集在集流腔111内向下方流动,可以在主龙骨11底部设置雨水收集排放管道,用于收集雨水,而在此同时,由于罩壳3的高度有限,此时罩壳3无法完全覆盖流通孔122,因此,罩壳3与流通孔122之间形成通风孔125,同理罩壳3与排风孔123之间形成通风孔125,两个通风孔125相对设置,此时形成一个风通道,自然风在吹动时,穿过两个通风孔125,从而完成幕墙的通风目的,之所以在排风孔123位置设置罩壳3的目的为了防止雨水从排风孔123内溅射外流,整个幕墙结构简单,并且同时完成的雨水引流与通风的目的,因此具有很高的实用性。
[0022]
在图2中:罩壳3外壁具有弧形过渡面31,弧形过渡面31向副龙骨12处弯曲,弧形过渡面31配合罩壳3可以将雨水进行导流,使雨水受到重力影响,通过重力与弧形过渡面31接触对重力进行分解,从而使雨水可以顺着罩壳3滑入流通孔122内部。
[0023]
在图4-5中:导向坡面124上端面具有坡峰顶点1241,坡峰顶点1241位于幕墙板2的
中点位置,流通孔122与排风孔123均位于导向坡面124的上方,导向坡面124上端面具有铁氟龙涂层,由于龙骨架1具有多个主龙骨11和副龙骨12,因此通过坡峰顶点1241将雨水分散至两侧的集流腔111内,从而提高了引流速度,而流通孔122与排风孔123位于导向坡面124的上方,此时可以防止雨水从流通孔122以及排风孔123内溢出,铁氟龙涂层的不粘性可以使导向坡面124表面灰尘挂壁率降低。
[0024]
在图1-4中:排水腔121与集流腔111内壁设置有补强筋,如果幕墙板2比较重,此时可以设置补强筋对排水腔121、集流腔111进行补强,从而提高龙骨架1的支撑强度。
[0025]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主龙骨11的集流腔111主要为了将雨水输送至下方,流通孔122开设在副龙骨12的表面,当遇到雨天时,由于雨是从上方向下方运动,此时配合风力的影响,使雨水倾斜向下运动,此时雨水会从罩壳3上方落入,弧形过渡面31配合罩壳3可以将雨水进行导流,使雨水受到重力影响,通过重力与弧形过渡面31接触对重力进行分解,使雨水顺着流通孔122进入排水腔121内,由于排水腔121与集流腔111相互连通,此时排水腔121内的雨水随着流量的增加,通过导向坡面124的导向作用,开始向集流腔111内流动,雨水汇集在集流腔111内向下方流动,可以在主龙骨11底部设置雨水收集排放管道,用于收集雨水,而在此同时,由于罩壳3的高度有限,此时罩壳3无法完全覆盖流通孔122,因此,罩壳3与流通孔122之间形成通风孔125,同理罩壳3与排风孔123之间形成通风孔125,两个通风孔125相对设置,此时形成一个风通道,自然风在吹动时,穿过两个通风孔125,从而完成幕墙的通风目的,之所以在排风孔123位置设置罩壳3的目的为了防止雨水从排风孔123内溅射外流,整个幕墙结构简单,并且同时完成的雨水引流与通风的目的,因此具有很高的实用性。
[0026]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