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式空调安装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40865发布日期:2020-10-28 11:36阅读:93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调节式空调安装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装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调节式空调安装架。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安装空调。但是在高楼林立的当今社会,空调外机的安装十分不方便,甚至安装位置十分危险,并且不便于维修和更换。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调节式空调安装架,以便于空调外机的安装和维修。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调节式空调安装架,包括支撑架、转动架;所述支撑架设置于窗户外侧;所述支撑架固定连接于墙体上;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竖直设置;所述转动轴设置于窗户的一侧;所述转动架一侧转动连接于所述转动轴;空调外机安装于所述转动架上;所述转动架设置有第一工位、第二工位;当转动架处于第一工位时,所述转动架设置于窗户处;当转动架处于第二工位时,所述转动架设置于窗户外的一侧,所述转动架通过固定螺钉固定于所述支撑架上。

优选的,所述支撑架包括水平板、竖直板;所述水平板设置于窗户下方;所述水平板固定连接于墙体上;所述竖直板设置于所述水平板的中部;所述竖直板设置于窗户的一侧;所述竖直板固定连接于墙体上。

优选的,所述水平板下方设置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为直角三角形;所述支撑块的一直角边与墙体贴合,所述支撑块的另一直角边与水平板贴合。

优选的,所述水平板上设置有弧形导轨;所述弧形导轨的圆心设置于所述转动轴的轴线上;所述转动架滑动连接于所述弧形导轨。

优选的,所述转动架包括第一转动板、第二转动板、连接杆;所述第一转动板与第二转动板平行设置;所述第一转动板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转动板;所述第一转动板转动连接于所述转动轴;所述连接杆一侧连接于所述第一转动板,所述连接杆另一侧连接于所述第二转动板;所述空调外机安装于所述第一转动板、第二转动板。

优选的,所述第一转动板与第二转动板之间设置有两个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包括螺杆、第一连接块、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一转动板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与所述螺杆的一侧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块与所述螺杆的一侧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块连接于所述第二转动板上。

优选的,所述第一转动板远离所述第二转动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二转动板远离所述第一转动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挡板;所述第一转动板、第二转动板上均匀设置有多个安装孔。

优选的,转动手柄螺纹连接于所述转动轴上;所述转动手柄设置于第一转动板远离支撑架的一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当转动架处于第一工位时,所述转动架设置于窗户处,以便于工作人员将空调外机安装于转动架上;将转动架转动至第二工位时,所述转动架设置于窗户外的一侧,避免了工作人员在窗外安装过程;工作人员只需将转动架转动回第一工位,即可对空调外机进行维修或更换,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可调节式空调安装架处于第一工位时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可调节式空调安装架处于第二工位时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支撑架的主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支撑架的侧视图。

图中:1为支撑架、11水平板、12固定板、13竖直板、14连接孔、15支撑块、16弧形导轨、17第一固定孔、18膨胀螺钉、2转动架、21第一转动板、211第二固定孔、212转动手柄、213固定螺钉、214第一挡板、215转动手柄、22连接杆、221第一连接块、222为螺杆、223为第二连接块、23第二转动板、231第二挡板、24安装孔、3窗户、4墙体。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为:

请参阅图1-4所示,一种可调节式空调安装架,包括支撑架1、转动架2;所述支撑架1设置于窗户3外侧;所述支撑架1包括水平板11、竖直板13;所述水平板11设置于窗户3下方;所述水平板11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板12;所述水平板11通过固定板12连接于墙体4上;所述竖直板13为长条形,所述竖直板13的长度沿竖直方向延伸;所述竖直板13设置于所述水平板11的中部;所述竖直板13设置于窗户3的一侧;所述竖直板13固定连接于墙体4上;所述竖直板13、固定板12上设置有连接孔14;所述连接孔14设置于窗户附近,以便于工作人员安装支撑架;所述连接孔14内设置有膨胀螺钉18;所述膨胀螺钉18连接于墙体4内。

所述水平板11下方设置有支撑块15;所述支撑块15为直角三角形;所述支撑块15的一直角边与墙体4贴合,所述支撑块15的另一直角边与水平板11贴合,增加所述支撑架1的支撑强度;所述支撑架1上设置有转动轴215;所述转动轴215竖直设置;所述转动轴215设置于窗户3的一侧;所述水平板11上设置有弧形导轨16,通过弧形导轨16辅助所述转动架2转动;所述弧形导轨16的圆心设置于所述转动轴215的轴线上;所述转动架2滑动连接于所述弧形导轨16。

所述转动架2一侧转动连接于所述转动轴215;所述转动架2包括第一转动板21、第二转动板23、连接杆22;所述第一转动板21与第二转动板23平行设置;所述第一转动板21、第二转动板23为长条形;所述第一转动板21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转动板23,保证转动架2转动过程中不会与墙体4发生干涉;所述第一转动板21转动连接于所述转动轴215;所述连接杆22一侧连接于所述第一转动板21,所述连接杆22另一侧连接于所述第二转动板23;所述空调外机安装于所述第一转动板21、第二转动板23。

所述第一转动板21与第二转动板23之间设置有两个连接杆22;所述连接杆22包括螺杆222、第一连接块221、第二连接块223;所述第一转动板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块221;所述第一连接块221与所述螺杆222的一侧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块223与所述螺杆222的一侧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块223连接于所述第二转动板23上,通过转动螺杆22,根据实际情况调节第一转动板21与第二转动板23之间的距离。

所述第一转动板21远离所述第二转动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挡板214;所述第二转动板23远离所述第一转动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挡板231;空调外机限制于第一挡板214和第二挡板231之间,保证空调外机安装的安全性;所述第一转动板21、第二转动板23上均匀设置有多个安装孔24,通过安装孔与空调外机连接。

转动手柄212螺纹连接于所述转动轴215上;所述转动手柄212设置于第一转动板远离支撑架的一侧;通过转动手柄212挤压所述第一转动板21,实现转动架的初步固定;空调外机安装于所述转动架上;所述转动架设置有第一工位、第二工位;当转动架处于第一工位时,所述转动架2设置于窗户处,以便于工作人员将空调外机安装于转动架上;当转动架2处于第二工位时,所述转动架2设置于窗户外的一侧;所述第一转动板21上设置有第二固定孔211;所述水平板上设置有第一固定孔17;所述第一固定孔17与第二固定孔211的位置相对应;当转动架处于第二工位时,所述固定螺钉213设置于第一固定孔17、第二固定孔211内,所述转动架2通过固定螺钉213固定于所述支撑架1上。

工作原理:工作人员通过膨胀螺钉18将支撑架安装于所述墙体4上,所述连接孔14设置于窗户附近,以便于工作人员安装支撑架;将转动架2处于第一工位,所述转动架2设置于窗户处,以便于工作人员将空调外机安装于转动架2上;将转动架2转动至第二工位时,所述转动架2设置于窗户外的一侧,通过固定螺钉213将所述转动架2固定于所述支撑架1上,避免了工作人员在窗外安装过程;工作人员只需将转动架转动2回第一工位,即可对空调外机进行维修或更换,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