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锈钢分火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313252发布日期:2021-03-19 10:50阅读:54来源:国知局
一种不锈钢分火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灶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不锈钢分火器。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分火器行业的发展也不断完善,分火器成为每个家庭的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厨房用具。

现有的分火器一般是采用铸造工艺一体成型的,但是铸造的加工工艺存在着疏松、夹渣、裂纹、气孔以及需要的材料较多的缺陷,成品质量低、外观差。

因此,如何克服上述存在的缺陷,已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不锈钢分火器,其结构简单,性能稳定、可靠。

上述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不锈钢分火器,包括火盖和底座,其中所述火盖包括呈圆环形的主体,所述主体包括顶壁、从所述顶壁内缘向下延伸的内侧壁和从所述顶壁外缘向下延伸的外侧壁,在所述顶壁、所述内侧壁和所述外侧壁之间形成底部敞开的燃气腔,在所述顶壁上设置有沿周向间隔分布的出火孔,所述底座包括底壁、从所述底壁内缘向上延伸的内凸缘和从所述底壁外缘向上延伸的外凸缘,在所述底壁、所述内凸缘和所述外凸缘之间形成顶部敞开的混气腔,在所述底壁上设置有进气孔,在所述进气孔上方、所述内凸缘和所述外凸缘之间连接有封气片,在所述封气片上设置有若干通孔,所述火盖和所述底座均是采用不锈钢制成的,所述火盖安装于所述底座上且两者焊接在一起。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封气片两侧分别设置有连接片,其中内侧的所述连接片与所述内凸缘顶部焊接在一起,外侧的所述连接片和所述外凸缘顶部焊接在一起。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上端嵌在所述进气孔内并且与所述进气孔焊接在一起。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底座中心设置有套管,在所述套管外周设置有沿周向间隔分布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外侧端和所述底壁的底部焊接在一起。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套管的外缘上设置有用于限定点火针的第一限位槽和用于限定热电偶的第二限位槽。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顶壁呈中间高两侧低式结构,其包括位于内侧的内坡面和位于外侧的外坡面,所述内凸缘顶部抵在所述内坡面和所述内侧壁的连接处之间,且所述内凸缘与所述内侧壁的内侧面紧贴,所述外凸缘顶部抵在所述外坡面和所述外侧壁的连接处之间,且所述外凸缘与所述外侧壁的内侧面紧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内坡面接近其内侧边缘的位置上设置有沿周向间隔分布的出火孔,设置于所述内坡面上的出火孔被分为多组,多组所述出火孔沿周向间隔分布。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外坡面接近其顶部边缘的位置上设置有沿周向间隔分布的出火孔,设置于所述外坡面上的出火孔多于设置于所述内坡面上的出火孔。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外侧壁和所述外坡面之间、所述外坡面和所述内坡面之间、所述内坡面和所述内侧壁之间均为圆弧过渡。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主体的表面设置有耐高温涂层。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具有如下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分火器,其结构简单,性能稳定、可靠。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有益结果将在具体实施方式中结合附图作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分火器的一个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分火器的另一个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分火器的分解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分火器的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的,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不锈钢分火器,包括火盖1和底座2,其中所述火盖包括呈圆环形的主体,所述主体包括顶壁11、从所述顶壁11内缘向下延伸的内侧壁12和从所述顶壁11外缘向下延伸的外侧壁13,在所述顶壁11、所述内侧壁12和所述外侧壁13之间形成底部敞开的燃气腔10,在所述顶壁11上设置有沿周向间隔分布的出火孔100,所述底座2包括底壁21、从所述底壁21内缘向上延伸的内凸缘22和从所述底壁21外缘向上延伸的外凸缘23,在所述底壁21、所述内凸缘22和所述外凸缘23之间形成顶部敞开的混气腔20,在所述底壁21上设置有进气孔210,在所述进气孔210上方、所述内凸缘22和所述外凸缘23之间连接有封气片3,在所述封气片3上设置有若干通孔30,所述火盖1和所述底座2均是采用不锈钢制成的,所述火盖1安装于所述底座2上且两者焊接在一起。

本实施例的分火器,其结构简单,性能稳定、可靠。具体的,通过采用不锈钢制成火盖1和底座2,然后将火盖1和底座2组装焊接成分火器,以此解决现有分火器采用铸造加工工艺生产所存在疏松、夹渣、裂纹、气孔以及需要的材料较多的缺陷,利于提高分火器的生产效率和产品性能。

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封气片3两侧分别设置有连接片31,其中内侧的所述连接片31与所述内凸缘22顶部焊接在一起,外侧的所述连接片31和所述外凸缘23顶部焊接在一起,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巧妙,可方便地将所述封气片3固定于该进气孔210上方,且采用焊接的连接方式可提高封气片3安装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进一步的,还包括有进气管4,所述进气管4上端嵌在所述进气孔210内并且与所述进气孔210焊接在一起,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巧妙,通过设置的进气管4方便将燃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引入到混气腔20内,同时可方便分火器与外部供气设备的气路连接。

优选的,在所述底座2中心设置有套管5,在所述套管5外周设置有沿周向间隔分布的连接板6,如图2所示,所述连接板6的外侧端和所述底壁21的底部焊接在一起,当然,可通过其他方式将连接板6和底壁21连接在一起,通过设置的套管5方便分火器的定位、安装,以此可提高产品使用的便捷性,利于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更优选的,在所述套管5的外缘上设置有用于限定点火针的第一限位槽501和用于限定热电偶的第二限位槽502,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巧妙,利于实现对点火针和热电偶位置的限定,提高产品的装配效率,降低产品的成本。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顶壁11呈中间高两侧低式结构,其包括位于内侧的内坡面111和位于外侧的外坡面112,所述内凸缘22顶部抵在所述内坡面111和所述内侧壁12的连接处之间,且所述内凸缘22与所述内侧壁12的内侧面紧贴,所述外凸缘23顶部抵在所述外坡面112和所述外侧壁13的连接处之间,且所述外凸缘23与所述外侧壁13的内侧面紧贴,上述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巧妙,可便于将火盖1可靠地安装于底座2上,利于提高产品定位、组装的效率,且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火盖1和底座2之间连接的密封性。

此外,本实施例的分火器,其结构简单,稳焰效果较佳。具体的,通过设置的外坡面112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位于分火器火盖外侧的空气直接吹向出火孔100,由此即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出火孔100的抗风性能和燃烧的稳定性,即提升其稳焰效果。同时,外坡面112对空气具有一定的缓冲和导流作用,对空气缓冲后将其导流至内坡面111的上方,即出火孔100的上方,以此可为出火孔100的燃气燃烧补充二次空气,由此可达到提升燃气燃烧效率和降低烟气的效果。

优选的,在所述内坡面111接近其内侧边缘的位置上设置有沿周向间隔分布的出火孔100,设置于所述内坡面111上的出火孔100被分为多组,多组所述出火孔100沿周向间隔分布。本实施例中,出火孔100被分为9组,每组出火孔100包括2个,此外,在所述外坡面112接近其顶部边缘的位置上设置有沿周向间隔分布的出火孔100,设置于所述外坡面112上的出火孔100多于设置于所述内坡面111上的出火孔100。上述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巧妙,以此利于提升燃气燃烧效率和燃气燃烧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外侧壁13和所述外坡面112之间、所述外坡面112和所述内坡面111之间、所述内坡面111和所述内侧壁12之间均为圆弧过渡,由此可提升分火器火盖的整体外观,提高产品档次和对消费者的吸引力。

具体的,所述主体的内径为70mm至75mm,外径为160mm至165mm,所述内侧壁12的高度为6.2mm至6.8mm,所述外侧壁13的高度为7.5mm至8.0mm。当然,所述主体可采用其他的尺寸大小进行设计,所述主体的具体尺寸大小不应视为对本专利保护范围之限制。

优选的,所述主体是锻压成型的,所述主体的壁厚为1.8mm至2.2mm,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主体的壁厚为2.0mm。具体的,所述主体是采用不锈钢板材锻压成型的,所述不锈钢板材可以选用sus304、sus316、sus201、sus430或者sus409l,不锈钢板材的厚度为3.0mm。生产时,将不锈钢板材放置于五金冲压模具在冲压机上操作便可完成操作,其结构紧凑、牢固,不易变形,工作稳定性好和安全性较好,组装方便,使用寿命长,而且成本低、制作成品率和生产效率高。

优选的,在所述主体的表面设置有耐高温涂层,以此可提高火盖工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并且可延长火盖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