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负压电梯的空气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485294发布日期:2021-01-01 13:25阅读:25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负压电梯的空气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负压电梯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负压电梯的空气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该病毒在很多医疗水平欠发达国家以及某些崇尚极端自由主义的西方国家大肆散播,全世界累计确诊人数及死亡人数持续攀升,势头丝毫不减。而我国的疫情却在短短两三个月的时间里得到基本控制,这份胜利离不开全国人民的精诚合作、宅家抗疫,离不开湖北人民尤其是武汉人民的卓绝牺牲,更离不开火神山、雷神山、各个方舱医院以及全国各地医护人员的一线奋战。在火神山、雷神山以及各地的隔离病房建设、改造时,时隔17年,负压病房的概念再次进入普通大众的视线。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负压病房为隔绝新冠病毒,保护人民身体健康做出贡献,而在隔离病区中电梯使用却受到较大限制,因此负压电梯出现,用于解决疫情爆发时期电梯的正常使用,负压电梯中,机房、机房负压前室和井道与区域外应有不小于5pa的压差,负压候梯厅和轿厢与井道也应有不小于5pa的压差,并通过一些简单处理及风险控制将轿厢排风口与井道排风口相接,在轿厢排风口后方设置一段刚性气道,整条气道内采用紫外线灯照射。只要轿厢排风口风机工作,气道内的紫外线灯即打开,对排放的空气进行初步消杀,再将这些空气通过一个和井道排风口距离不大于50mm的柔性接头排出;但是拍出的空气当中还是具有很多的病原体,紫外线灯无法完全杀灭病毒,很可能造成传染。

因此,发明一种用于负压电梯的空气净化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彻底灭菌的用于负压电梯的空气净化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负压电梯的空气净化装置,包括净化箱主体、第一灭菌箱和第二灭菌箱,所述净化箱主体内部两侧分别固定设置有第一灭菌箱与第二灭菌箱,所述第一灭菌箱内部上端与下端均设置有紫外线灯管,且紫外线灯管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灭菌箱两侧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灭菌箱底端内壁中部固定设置有雾化喷头,所述第二灭菌箱内部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边缘与第二灭菌箱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中部贯穿开设有方槽,所述方槽内部设置有多个电加热管,且多个电加热管呈等间距分布,所述第一灭菌箱靠近第二灭菌箱的一侧内壁中部贯穿设置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一端贯穿第二灭菌箱一侧中部,并延伸至第二灭菌箱内部。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紫外线灯管与固定板均设置有多个,且多个紫外线灯管与多个固定板均呈等间距分布,所述第二灭菌箱外侧壁固定设置有隔热层。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灭菌箱远离第二灭菌箱的一侧内壁中部贯穿设置有进气管,且进气管的一端贯穿净化箱主体一侧内壁中部并延伸至净化箱主体外侧。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灭菌箱远离第一灭菌箱的一侧内壁中部贯穿设置有出气管,且出气管的一端贯穿净化箱主体另一侧内壁中部并延伸至净化箱主体外侧。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管、进气管与出气管上均设置有电磁阀,所述第二灭菌箱顶端内壁中部固定设置有温度传感器。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灭菌箱靠近进气管的一侧内壁中部固定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一侧中部贯穿开设有通槽。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进气管位于第一灭菌箱内部的一端位于通槽内部,所述通槽中部固定设置有过滤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灭菌箱内部的紫外线灯管与雾化喷头对空气进行初步消毒杀菌,紧接着进入第二灭菌箱内部,第二灭菌箱内部的多个电加热管对第二灭菌箱内部空气进行加热升温,进行彻底消毒,最后再排出,有利于防止疫情传染;

2、本实用新型通过过滤网的设置,能够过滤掉空气中的灰尘和杂质,有利于防止第一灭菌箱与第二灭菌箱内部积攒灰尘影响正常使用;

3、本实用新型通过隔热层的设置,有利于减少温度散失,并防止温度传至净化箱主体,容易烫到工作人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板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图1的a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净化箱主体;2、第一灭菌箱;3、第二灭菌箱;4、紫外线灯管;5、固定板;6、方槽;7、电加热管;8、雾化喷头;9、连接管;10、进气管;11、出气管;12、隔热层;13、电磁阀;14、温度传感器;15、固定块;16、通槽;17、过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3所示的一种用于负压电梯的空气净化装置,包括净化箱主体1、第一灭菌箱2和第二灭菌箱3,净化箱主体1内部两侧分别固定设置有第一灭菌箱2与第二灭菌箱3。

第一灭菌箱2内部上端与下端均设置有紫外线灯管4,且紫外线灯管4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灭菌箱2两侧内壁固定连接,第一灭菌箱2底端内壁中部固定设置有雾化喷头8,第二灭菌箱3内部设置有固定板5,固定板5边缘与第二灭菌箱3内壁固定连接,固定板5中部贯穿开设有方槽6,方槽6内部设置有多个电加热管7,且多个电加热管7呈等间距分布,第一灭菌箱2靠近第二灭菌箱3的一侧内壁中部贯穿设置有连接管9,连接管9的一端贯穿第二灭菌箱3一侧中部,并延伸至第二灭菌箱3内部,通过第一灭菌箱2内部的紫外线灯管4与雾化喷头8对空气进行初步消毒杀菌,紧接着进入第二灭菌箱3内部,第二灭菌箱3内部的多个电加热管7对第二灭菌箱3内部空气进行加热升温,进行彻底消毒,最后再排出,有利于防止疫情传染。

进一步的,紫外线灯管4与固定板5均设置有多个,且多个紫外线灯管4与多个固定板5均呈等间距分布,固定板5使用耐热板材制成,第二灭菌箱3外侧壁固定设置有隔热层12,通过隔热层12的设置,有利于减少温度散失,并防止温度传至净化箱主体1,容易烫到工作人员,连接管9、进气管10与出气管11上均设置有电磁阀13,连接管9和出气管11采用耐热管,第二灭菌箱3顶端内壁中部固定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4,紫外线灯管4、电加热管7与温度传感器14均与外接电路电线连接,紫外线灯管4、电加热管7与温度传感器14均采用现有技术的结构和其之间的连接方式均为现有技术,在本申请中不做进一步的阐述。

第一灭菌箱2靠近进气管10的一侧内壁中部固定设置有固定块15,固定块15一侧中部贯穿开设有通槽16,进气管10位于第一灭菌箱2内部的一端位于通槽16内部,通槽16中部固定设置有过滤网17,通过过滤网17的设置,能够过滤掉空气中的灰尘和杂质,有利于防止第一灭菌箱2与第二灭菌箱3内部积攒灰尘影响正常使用。

其次,第一灭菌箱2远离第二灭菌箱3的一侧内壁中部贯穿设置有进气管10,且进气管10的一端贯穿净化箱主体1一侧内壁中部并延伸至净化箱主体1外侧,第二灭菌箱3远离第一灭菌箱2的一侧内壁中部贯穿设置有出气管11,且出气管11的一端贯穿净化箱主体1另一侧内壁中部并延伸至净化箱主体1外侧。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

使用时,首先打开进气管10上的电磁阀13,让轿厢内部空气和井道空气通过进气管10排入到第一灭菌箱2内部,进入第一灭菌箱2之后,首先经过通槽16内部的过滤网17,过滤网17将灰尘和杂质过滤掉,紧接着进入到第一灭菌箱2内部,经过第一灭菌箱2内部的多个紫外线灯管4对空气进行初步杀菌,同时雾化喷头8与外部装有的消毒液箱子相连,通过雾化喷头8喷出雾化的消毒剂对空气进行杀毒,紧接着打开连接管9上的电磁阀13,第一灭菌箱2内部空气抽入第二灭菌箱3内部,并关闭连接管9上的电磁阀13,紧接着通过多个电加热管7工作,对第二灭菌箱3内部的空气加热,并加热至杀菌需要的温度,并保持一定的时间,这期间通过温度传感器14反馈第二灭菌箱3内部温度,一段时间过后,打开出气管11上的电磁阀13,排出第二灭菌箱3内部空气。

以上所举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仅用来方便说明本实用新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提技术特征的范围内,利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技术内容所作出局部更动或修饰的等效实施例,并且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内容,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特征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