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卷烟厂卷接包车间用空调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454313发布日期:2021-03-30 19:43阅读:75来源:国知局
一种卷烟厂卷接包车间用空调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气调节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卷烟厂卷接包车间用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卷烟厂卷接包车间具有如下特点:1.面积大、高度高。如按30~150万箱/年生产规模大小计,车间面积在5000~18000m2之间,宽度55~100m,长度在90~230m及以上,屋架下面的吊顶高度在6.1m左右;2.散热量大。车间内仅工艺设备卷(烟)接(嘴)包(装)机组按照上述规模就需安装9~45台套,装机功率可达1000~5000kw,因而车间内设备发热量极大;3.夏季所需空调送风量大。工艺设备巨大的发热量造成车间内夏季需要的空调风量很大,一般需要40~190万m3/h左右,换气次数在10次/小时以上。要达到这样的送风量,所需空调机组台数就要达到3~14台之多;4.冬季所需空调送风量小。因工艺设备恒定的发热量使得空调机组冬季加热负荷小,需要的空调风量不到夏季的一半;5.空调机组所需电机功率大。一般每套空调机组有12~14万m3/h送风量,因而其送、回风机电机功率之和均在100kw以上;6.空调要求高。由于卷烟卷接包装要求恒温恒湿,全年室温精度要求要达到22~27±2℃,相对湿度精度要求达到60±5%,因而对空调的调整精度要求高。

目前,卷接包车间使用的空调系统是按照夏季车间工艺设备全开时的最大空调负荷计算出需要的最大空调风量,并据此确定出组合式空调机组套数,也即为空调系统的数量。每个空调系统各自对应一个独立区域,独立负责该区域车间空气的温湿度控制;各独立区域空调系统送回风风管沿车间长度或宽度方向均匀布置,回风管及回风口在各区域内集中布置,空调送、回风口均设于吊顶高度向下送风和回风,送风口使用双层百叶风口或常规散流器,回风口使用单层百叶风口;整个卷接包车间空调由多个独立区域空调系统组成,各独立区域空调系统必须同时联合运行共同保障整个车间空调的温湿度要求。

卷接包车间的上述特点和使用的这种独立区域空调系统、多系统联合运行的空调技术虽能够满足整个卷接包车间的空调均匀性要求和车间最大负荷生产的需要。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一直存在以下缺点:1)当夏季工艺设备开机台数减少或室外气温降低的时节,空调负荷减少,车间散热量减小时,车间实际需要的空调总风量本应该调小,但若停开一个或多个独立区域空调系统,将会造成这些区域没有温湿度控制,导致影响产品质量,因而各个区域的空调机组都必须同时开启联合运行,势必造成浪费;2)当冬季室外气温降低、室内空调负荷很小时,同样各个区域的空调机组也必须同时开启联合运行,才能保证温湿度要求,也要造成浪费;3)全年任何季节、任何时候,各个区域的空调机组必须同时开启联合运行,设备及系统运行能耗高、磨损大,且也没有停机维护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既能满足卷接包车间对空调温湿度的要求、又可节约大量运行能耗,还可使空调机组间歇运行便于维护的空调系统。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卷烟厂卷接包车间用空调系统,该空调系统包括四个以上由组合式空气处理机组、送风主管、送风支管、送风口支管、旋流送风器、回风主管、回风口支管和回风口构成的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该空调系统中的控制单元为两两组合控制一个联合区域,联合区域为一矩形区域,两控制单元中的两台组合式空气处理机组上的送风主管一端进入该区域后分别布置在其宽度方向的两边或长度方向的同边,每根送风主管上平行并联有若干沿该区域长度或宽度方向布置的送风支管,且两根送风主管上的各送风支管相互平行交叉布置,旋流送风器均匀分布在各送风口支管下方;其上的两根回风主管一端进入该区域后先分别从该区域宽度方向的两边或长度方向的同边伸入至该区域中部,然后相互平行并同时位于该区域长度或宽度方向的中部,回风口支管以及连接其上的回风口均匀分布在位于该区域中部每根回风主管的下方。

以上空调系统中所述送风支管贯穿整个联合区域的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

以上空调系统中所述回风主管贯穿整个联合区域的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

以上空调系统可以根据卷烟厂卷接包车间大小划分成多个联合区域,每个联合区域布置两个上述的控制单元。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卷烟厂卷接包车间用空调系统的工作原理以图1为例,说明如下:

每个联合区域的两个控制单元中的两套组合式空气处理机组先各自将空气进行过滤、冷却除湿、加热、加湿等热湿处理后,通过沿联合区域宽度方向布置的两送风主管与相接的各沿联合区域长度方向平行交叉布置的若干送风支管(两套系统各送风支管相互平行且呈奇偶数排列布置,送风支管长度贯穿联合区域),再通过每根送风支管下接的若干均匀布置的旋流送风器将空调气流下送至工作区域;空调回风气流依次通过该联合区域中部沿联合区域长度方向相邻平行布置的若干回风口、回风口支管进入到两条相邻平行布置的回风主管(回风主管长度贯穿联合区域),再经回风主管回到各自组合式空气处理机组进行处理。周而复始,即可调节该联合区域的温湿度。

当旋流送风器的温感控制器自动感测到气流温度后,即可按冬夏两档自动驱动可调叶片改变叶片送风角度。当夏季送风温度≤17℃时,叶片角度可以自动调节到供冷模式,气流呈水平吹出;当冬季送风温度≥27℃时,叶片角度可以自动调节到供热模式,气流呈垂直方向吹出。

联合区域中的两控制单元的两套组合式空气处理机组既可同时联合运行,又可只开启一套机组运行,以满足不同工况下联合区域对空调温湿度调节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由于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将控制单元以两两组合来控制一个联合区域,且两个控制单元中与两套组合式空气处理机组连接的若干送风支管及其旋流送风器沿该区域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平行布置且交错呈奇偶数排列,以及与两套组合式空气处理机组连接的回风主管及其回风口、回风口支管也沿该区域中部的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相邻平行设置的技术,因而可以使该空调系统的送回风气流路程变短、送回风气流温差变小、空调温湿度精度控制得到提高,即使只开启一套控制单元运行,也可保证整个联合区域的空调温湿度精度。

2、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的送回风风管布置模式,使得当夏季车间工艺设备全开空调负荷最大时,每个联合区域中的两个控制单元同时运行,换气次数可达到10次/小时以上,即可消除空调负荷保证空调温湿度调节的要求;当工艺设备开机台数减少或室外气温降低,空调负荷减少,使得空调风量需求减小时,就可只开启一个控制单元运行,换气次数也可达到5次/小时以上(按照相关规范,5次/小时以上换气次数就能满足该车间的空调温湿度精度要求)。即使在全年冬季(包括春秋季部分时段)或工艺设备开机台数减少时,每个联合区域的两个控制单元就可只开启其中一个运行,整个卷接包车间也就只需开启一半的空调系统数量,总送风量减小为原来的二分之一,因而与原有的一个控制单元只对应控制一个独立区域的模式相比,整个卷接包车间全年可以节约30~60%以上的运行能耗,可以达到很好的节能、降低成本的效果。

3、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空调送风是采用的旋流送风器,其中的温感控制元件可根据送风温度的高低来自动驱动送风器内的可调叶片,调整相应的角度至供冷模式或供热模式,因而不仅改变了过去风口叶片不能调节,造成冬季热风不易下送,从而使送回风气流短路,能耗增加的现象,而且温感控制元件较采用电动调节风口来说,还无需电源及电控设备,具有节能、环保、性能稳定、安装简便、免维护等优点。

4、由于本实用新型是将一个联合区域内的两个独立控制单元的送风支管、回风主管均沿该区域的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均匀布置,使得吊顶上安装的送、回风口也沿联合区域长度方向整齐有序,再配合沿联合区域长度方向布置的若干灯带,因而使整个联合区域,包括整个车间也更显整齐划一、美观大气。

5、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的联合区域双控制单元技术,因而节能效果显著,特别适合绝大部分卷烟厂卷接包车间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于卷烟厂卷接包车间内的布置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两个控制单元的整体结构和所控制的联合区域的布置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用于卷烟厂卷接包车间内的布置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的两个控制单元的整体结构和所控制的联合区域的布置放大示意图。

图中,1-组合式空气处理机组;2-送风主管;3-送风支管;4-送风口支管;5-旋流送风器;6-回风主管;7-回风口支管;8-回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给出实施例并对本实用新型作出进一步说明,所给出的实施例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和设计思想所作出的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给出的卷烟厂卷接包车间用空调系统包括四个以上由组合式空气处理机组1、送风主管2、送风支管3、送风口支管4、旋流送风器5、回风主管6、回风口支管7和回风口8构成的控制单元,具体可以根据卷接包车间的情况进行如附图1所示的方式进行布置。

该空调系统中的控制单元为两两组合控制一个联合区域,联合区域为一矩形区域,两控制单元中的两台组合式空气处理机组1上的送风主管2一端进入该区域后分别布置在其宽度方向的两边,每根送风主管2上平行并联有若干沿该区域长度方向布置的送风支管3,且两根送风主管2上的各送风支管3相互平行交叉布置,所有送风支管3都贯穿整个联合区域的长度方向。两控制单元中的两台组合式空气处理机组1上的两根回风主管6一端先分别各自从该区域宽度方向的一边伸入至该区域中部,然后相互平行并同时位于该区域长度方向的中部,且都贯穿整个联合区域的长度方向。如图2所示。

组合式空气处理机组1采用具有由回风过滤段、回风机段、排新风段、过滤段、表冷段、加热段、加湿段、送风机段和连接风阀组成机组,用以实现空气的回风及排新风量调节、过滤、冷却除湿、加热、加湿等热湿过程处理和温湿度调节过程。

旋流送风器5均匀分布在各送风口支管4下方。选择市售的旋流送风器5作为送风器,是因为其中的配置的温感控制元件可监测送风温度变化,并可根据送风温度变化自动驱动可调叶片调节其开合角度至供冷或供热模式,使送风气流能够更准确下送到工作区。

回风口支管7以及连接其上的回风口8均匀分布在位于联合区域中部每根回风主管6的下方。回风口8为通常使用的带调节阀的单层百叶风口。

当在夏季卷接包车间工艺设备全开时,此时所需的空调风量最大,联合区域两控制单元中的两台组合式空气处理机组1都需全部开启,组合式空气处理机组1将经过热湿处理后的空调冷气流,依次通过送风主管2、送风支管3、旋流送风器5送出,联合消除空调负荷,以保证联合区域内的空调温湿度要求。此时旋流送风器5中的温感控制元件会自动驱动可调叶片调整角度到供冷模式,使气流呈水平方向吹出并依靠重力下送到工作区;回风气流在组合式空气处理机组1中回风机工作所形成的负压条件下,依次通过回风口8、回风口支管7和回风主管6回到组合式空气处理机组1内处理,即或循环使用。

当卷接包车间工艺设备开机台数减少或室外气温降低的时节,空调负荷减少使得空调风量需求减小时,可只开启其中一个控制单元运行,也能独立消除空调负荷,以保证联合区域内的空调温湿度要求。

当卷接包车间在冬季工艺设备开机前需要预热车间时,或工艺设备开机台数减少、设备发热量减小需要向车间补充热量、湿量以满足空调温湿度要求时,由于组合式空气处理机组具有的加热、加湿能力很大,送风温差增大,所需空调送风量会减小,因而仍可只开启上述任何一个控制单元运行就可以了。只是此时的旋流送风器的温感控制器会自动驱动可调叶片调整角度到供热模式,气流则按呈垂直方向吹出依靠风压下送到工作区。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给出的卷烟厂卷接包车间用空调系统包括4个以上由组合式空气处理机组1、送风主管2、送风支管3、送风口支管4、旋流送风器5、回风主管6、回风口支管7和回风口8构成的控制单元,具体为附图3所示的方式进行的另一种布置。

图中,1-组合式空气处理机组;2-送风主管;3-送风支管;4-送风口支管;5-旋流送风器;6-回风主管;7-回风口支管;8-回风口。

该空调系统中的控制单元仍为两两组合控制一个联合区域,联合区域为一矩形区域,两控制单元中的两台组合式空气处理机组1上的送风主管2一端进入该区域后分别布置在其长度方向的同边,每根送风主管2上平行并联有若干沿该区域宽度方向布置的送风支管3,且两根送风主管2上的各送风支管3相互平行交叉布置,所有送风支管3都贯穿整个联合区域的宽度方向。两控制单元中的两台组合式空气处理机组1上的两根回风主管6一端先分别各自从该区域长度方向的一边伸入至该区域中部,然后相互平行并同时位于该区域宽度方向的中部,且都贯穿整个联合区域的宽度方向。如图4所示。

其余因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故略去不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