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新风送风量的窗户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362907发布日期:2021-03-23 10:55阅读:100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调节新风送风量的窗户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风系统,具体涉及窗户结构,尤其与一种可调节新风送风量的窗户结构相关。



背景技术:

新风系统广泛应用于各种建筑。一般的,在新风系统的开启,需要对户内门窗进行一定的关闭,以达到换风效果。新风系统直接连接到室内风机盘管机组或单独送入房间内保证室内空气品质,而现有建筑内人们更习惯开窗进行室内新风的通风,若是此时不对新风的送风量进行控制,则会增加能耗,有必要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相关现有技术的不足与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调节新风送风量的窗户结构,可拆卸的装配有红外测距传感器与侧框处,通过红外测距传感器可以获得开启距离,利用处理器进行处理,转为对新风阀的控制,以实现对新风电机出风量的匹配调节,降低能耗。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

一种可调节新风送风量的窗户结构,包括窗架,用于安装于墙体,其具有窗盒,窗盒内滑动配合有一对窗体,其特征在于:窗架的侧框朝向窗体的一面开设有安装孔,安装孔下壁沿竖向向下凹陷形成有卡孔;安装孔内装配有红外测距传感器,红外测距传感器下部有凹台,凹台与卡孔匹配;安装孔具有接触机构,当红外测距传感器配合于安装孔后,红外测距传感器与接触机构导通,接触机构连接到处理器,处理器连接通过新风阀连接新风电机。

接触机构用于通过电线连接到一处理器,处理器连接通过新风阀连接新风电机。

接触机构包括:设于卡孔下壁的触头,以及位于安装孔上壁处的接触区,接触区设于一顶板;红外测距传感器顶部设有与接触区配合的接触部,底部设有与触头配合的插孔。

顶板连接一对滑块,滑块滑动配合于滑槽,滑槽开设于安装孔两侧壁,滑块背部连接一弹簧,弹簧位于与安装孔上壁连通的容纳孔,弹簧另一端固定于容纳孔上壁。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在于:

1、窗户结构装配有红外测距传感器与侧框处,通过红外测距传感器可以获得开启距离,利用处理器进行处理,转为对新风阀的控制,以实现对新风电机出风量的匹配调节,降低能耗

2、红外测距传感器采用可拆卸的方式装配,装配后,收到卡孔和凹台的限位,稳定性好,并且顶板在弹簧的作用下向下持续施加顶压力,使红外测距传感器更加稳定于安装孔内,且能更好的保持导通接触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

本技术:
实施例的可调节新风送风量的窗户结构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应用时一种电路框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红外测距传感器与侧框局部视图一。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红外测距传感器与侧框局部视图二。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侧框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例提供的一种可调节新风送风量的窗户结构,包括窗架1,用于安装于墙体,其具有窗盒,窗盒内滑动配合有一对窗体2。

具体的,如图3、4、5所示:窗架1的侧框10朝向窗体2的一面开设有安装孔11,安装孔11下壁沿竖向向下凹陷形成有卡孔12;安装孔11内装配有红外测距传感器3,红外测距传感器3下部有凹台33,凹台33与卡孔12匹配;安装孔11具有接触机构,当红外测距传感器3配合于安装孔11后,红外测距传感器3与接触机构导通,接触机构连接到处理器,处理器连接通过新风阀连接新风电机。

接触机构用于通过电线4连接到一处理器,处理器连接通过新风阀连接新风电机。具体电路框图可采用如图2所示结构。

接触机构包括:设于卡孔12下壁的触头17,以及位于安装孔11上壁处的接触区16,接触区16设于一顶板13;红外测距传感器3顶部设有与接触区16配合的接触部31,底部设有与触头17配合的插孔32。

顶板13连接一对滑块14,滑块14滑动配合于滑槽15,滑槽15开设于安装孔11两侧壁,滑块14背部连接一弹簧19,弹簧19位于与安装孔11上壁连通的容纳孔18,弹簧19另一端固定于容纳孔18上壁。

应用时:

首先需要将红外测距传感器3装配于侧框10,具体的,首先将凹台33向卡孔12配合,并使插孔32与触头17配合;

然后将顶板14沿滑槽15向上顶,以供红外测距传感器3主体部分卡入安装孔11,卡入后,使接触部31与接触区16配合;

放松顶板14,顶板14在弹簧19的作用下向下持续施加顶压力,使红外测距传感器3稳定于安装孔11内,且保持接触稳定性。

在电线与新风电路连接的情况下,红外测距传感器3实时测距,测试窗体2侧边与侧框10之间的间距,并将数据传输于处理器,处理器根据间距与预设的出风量关系,控制新风阀以降低新风电机的送风量,从而达到降低能耗的作用。



技术特征:

1.一种可调节新风送风量的窗户结构,包括窗架(1),用于安装于墙体,其具有窗盒,窗盒内滑动配合有一对窗体(2),其特征在于:窗架(1)的侧框(10)朝向窗体(2)的一面开设有安装孔(11),安装孔(11)下壁沿竖向向下凹陷形成有卡孔(12);安装孔(11)内装配有红外测距传感器(3),红外测距传感器(3)下部有凹台(33),凹台(33)与卡孔(12)匹配;安装孔(11)具有接触机构,当红外测距传感器(3)配合于安装孔(11)后,红外测距传感器(3)与接触机构导通,接触机构连接到处理器,处理器连接通过新风阀连接新风电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新风送风量的窗户结构,其特征在于,接触机构用于通过电线(4)连接到一处理器,处理器连接通过新风阀连接新风电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调节新风送风量的窗户结构,其特征在于,接触机构包括:设于卡孔(12)下壁的触头(17),以及位于安装孔(11)上壁处的接触区(16),接触区(16)设于一顶板(13);红外测距传感器(3)顶部设有与接触区(16)配合的接触部(31),底部设有与触头(17)配合的插孔(3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调节新风送风量的窗户结构,其特征在于:顶板(13)连接一对滑块(14),滑块(14)滑动配合于滑槽(15),滑槽(15)开设于安装孔(11)两侧壁,滑块(14)背部连接一弹簧(19),弹簧(19)位于与安装孔(11)上壁连通的容纳孔(18),弹簧(19)另一端固定于容纳孔(18)上壁。


技术总结
一种可调节新风送风量的窗户结构,包括窗架,用于安装于墙体,其具有窗盒,窗盒内滑动配合有一对窗体,窗架的侧框朝向窗体的一面开设有安装孔,安装孔下壁沿竖向向下凹陷形成有卡孔;安装孔内装配有红外测距传感器,红外测距传感器下部有凹台,凹台与卡孔匹配;安装孔具有接触机构,当红外测距传感器配合于安装孔后,红外测距传感器与接触机构导通,接触机构连接到处理器,处理器连接通过新风阀连接新风电机。可拆卸的装配有红外测距传感器与侧框处,通过红外测距传感器可以获得开启距离,利用处理器进行处理,转为对新风阀的控制,以实现对新风电机出风量的匹配调节,降低能耗。

技术研发人员:巫朝敏;乔振勇;李志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7.20
技术公布日:2021.03.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