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排出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363752发布日期:2021-03-23 10:56阅读:67来源:国知局
一种预排出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预排出水装置。



背景技术:

出水装置是生活中常见的产品,生活工作公共场合随处可见。目前市面上的出水装置越来越自动化。不过,市面上还没有出现具有预热预排冷水的出水装置。

在冬天,或者温度较低的情况下,用户通常要打开水龙头一段时间后,等开水出热水时,才开始使用,例如消费者如厕结束后想要洗手,要等水龙头开始出热水时,才洗手,颇不方便,且浪费水资源,需要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出水装置无法预热预排冷水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预排出水装置,其目的是为了实现在温度较低时,能够在用户洗手之前对水管内的冷水进行预热预排,用户无需再等水热,且不浪费水资源。

一种预排出水装置,包括热水器、出水装置、管路组件、循环组件和马桶。

具体的,所述热水器包括冷水进水端和热水出水端,其中,所述冷水进水端连接水源。

所述出水装置包括热水进水口。

所述管路组件包括热水输送管、回流管和支管。

所述热水输送管一端连接所述热水器的热水出水端,另一端连接所述出水装置的热水进水口。

所述回流管的一端连接所述热水器的冷水进水端,另一端为回流管进水端。

所述支管的一端连通所述热水输送管,另一端为支管出水端。

所述循环组件包括水泵、第一温度传感器和控制电路板。

所述水泵和第一温度传感器均电连接所述控制电路板。

所述水泵的抽水口连接所述支管出水端,排水口连接所述回流管进水端。

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水泵内、支管内或热水输送管内,以检测管路内的水温。

所述马桶包括落座感应器,所述落座感应器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连接所述循环组件的控制电路板。

使用时,使用者使用马桶,所述落座感应器感应到用户落座的信息,并将该信息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传送给循环组件,此时,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管路内的水温,并将水温信息发送到控制电路板中,与预存的水温值对比,当管路内的水温低于预存的水温值时,启动抽水泵,将热水输送管的水抽到回流管,并通过回流管注入热水器中进一步加热,直到管路内的水温高于预存的水温值时,停止水泵,当用户如厕结束后,打开出水装置,即可用热水洗手,无需等待。

优选的,所述循环组件和落座感应器均包括无线收发单元,所述循环组件和落座感应器通过所述无线收发单元。

优选的,所述出水装置还包括冷水进水口;所述冷水进水口连接水源,即出水装置能够出热水,也能够出冷水。

优选的,所述循环组件还包括单向阀,所述单向阀设置在所述回流管上或支管上,防止水流逆向流动。

优选的,所述循环组件还包括开关阀门,所述开关阀门连接所述控制电路板。所述开关阀门设置在所述支管上,可以通过开关阀门可以感应使用者需要的热水量,当所需的热水量达到预设值时,才会运行循环组件。

优选的,所述循环组件还包括开关阀门,所述开关阀门连接所述控制电路板。所述开关阀门设置在所述热水输送管上,且位于所述支管和出水装置之间。当循环组件循环加热管内的水时,通过设置开关阀门断开热水输送管与出水装置。当循环组件停止运行没有启动的情况下,开关阀门为导通状态。

优选的,所述循环组件还包括监控外界环境温度的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电连接所述控制电路板,或者所述控制电路板和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均包括无线收发单元,所述控制电路板和第二温度传感器之间通过无线收发单元连接。通过第二温度传感器可以采集外界的温度,当外界温度低于预设值时,比如判断为冬天,循环组件才会运行。

优选的,所述循环组件还包括开关按钮,所述开关按钮电连接所述控制电路板,通过开关按钮开启或停用循环组件。

优选的,所述循环组件还包括控制面板和/或连接移动终端的无线收发单元,所述制面板和/或无线收发单元连接所述控制电路板,通过控制面板,能够开启或停用循环组件,也能够设置循环组件运行的各种参数。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在马桶上设置落座感应器感应到用户落座的信息,即感应用户即将要使用出水装置的信息;

2、通过在热水器和出水装置之间设置循环组件和回流管,能够对管路内的水进行循环预热预排冷水,出水装置开始出水时,其水温已经符合使用者需求,不浪费水资源;

3、通过设置第二温度传感器、开关阀门、开关按钮和/或控制面板,能够控制循环组件的停用和启用并设置运行条件。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其中:

图1是一种预排出水装置的轴侧视图(省略马桶);

图2是一种预排出水装置的循环组件的轴侧视图;

图3是一种预排出水装置的循环组件的正视图;

图4是一种预排出水装置的应用示意图一(省略马桶);

图5是一种预排出水装置的应用示意图二(省略马桶)

图6是一种预排出水装置的马桶的爆炸图。

图1到图6中的标识分别是:热水器1、冷水进水端11、热水出水端12、出水装置2、热水进水口21、冷水进水口22、管路组件3、热水输送管31、回流管32、支管33、循环组件4、水泵41、单向阀42、控制电路板43、水源5、智能马桶6、落座感应器6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到图5,一种预排出水装置2,包括热水器1、出水装置2、管路组件3、循环组件4和智能马桶6。

具体的,所述热水器1包括冷水进水端11和热水出水端12,其中,所述冷水进水端11连接水源5。本实施例的热水器1具有对水加热的功能,市面上具备该功能的热水器1均适用。

所述出水装置2包括热水进水口21和冷水进水口22。所述冷水进水口22连接水源5,即出水装置2能够出热水,也能够出冷水,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出水装置2可以只出热水,只有热水进水口21。

所述管路组件3包括热水输送管31、回流管32和支管33。

所述热水输送管31一端连接所述热水器1的热水出水端12,另一端连接所述出水装置2的热水进水口21。

所述回流管32的一端连接所述热水器1的冷水进水端11,另一端为回流管32进水端。

所述支管33的一端连通所述热水输送管31,另一端为支管33出水端。

所述循环组件4包括水泵41、第一温度传感器、单向阀42和控制电路板43,所述的控制电路板43包括微处理器和第一无线收发单元,微处理器用于对比温度和控制水泵等组件,控制原理简单,很多烧水装置也具备该控制方式,比如保温功能,先是对比温度,再控制加热元件,可见该控制方式为现有技术,这里不在赘述。

所述水泵41和第一温度传感器均电连接所述控制电路板43。

所述水泵41的抽水口连接所述支管33出水端,排水口连接所述回流管32进水端。

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水泵41内、支管33内或热水输送管31内,以检测管路内的水温。

所述单向阀42设置在所述回流管32上或支管33上,防止水流逆向流动。

所述智能马桶6包括落座感应器61,所述落座感应器61连接有第二无线收发单元,通过第一无线收发单元和第二无线收发单元连接所述循环组件的控制电路板。

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循环组件4还包括开关阀门,所述开关阀门连接所述控制电路板43。所述开关阀门设置在所述热水输送管31上,且位于所述支管33和出水装置2之间。当循环组件4循环加热管内的水时,通过设置开关阀门断开热水输送管31与出水装置2。当循环组件4停止运行没有启动的情况下,开关阀门为导通状态。

使用时,使用者使用智能马桶6,所述落座感应器61感应到用户落座的信息,并将该信息通过无线方式传送给循环组件4,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管路内的水温,并将水温信息发送到控制电路板43中,与预存的水温值对比,当管路内的水温低于预存的水温值时,启动抽水泵41,将热水输送管31的水抽到回流管32,并通过回流管32注入热水器1中进一步加热,直到管路内的水温高于预存的水温值时,停止水泵41,水龙头出水。

本实施例中,为了提高循环组件4灵活度和可控性。

优选的,所述循环组件4还包括开关阀门,所述开关阀门连接所述控制电路板43。所述开关阀门设置在所述支管33上,可以通过开关阀门可以感应使用者需要的热水量,当所需的热水量达到预设值时,才会运行循环组件4。

和/或,所述循环组件4还包括监控外界环境温度的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电连接所述控制电路板43,或者所述控制电路板43和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均包括无线收发单元,所述控制电路板43和第二温度传感器之间通过无线收发单元连接。通过第二温度传感器可以采集外界的温度,当外界温度低于预设值时,比如判断为冬天,循环组件4才会运行。这里的第二温度传感器可以是移动终端,具备获取外界温度的功能,并通过蓝牙或者wifi的方式传送给循环组件4。

和/或,所述循环组件4还包括开关按钮,所述开关按钮电连接所述控制电路板43,通过开关按钮开启或停用循环组件4。也可以是包括控制面板和/或连接移动终端的无线收发单元,所述制面板和/或无线收发单元连接所述控制电路板43,通过控制面板,能够开启或停用循环组件4,也能够设置循环组件4运行的各种参数。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