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蒸汽专用传热板片的板式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858714发布日期:2021-04-30 09:23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一种蒸汽专用传热板片的板式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板式换热器,尤其涉及一种蒸汽专用传热板片的板式换热器,属于换热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板式换热器以其换热效率高、热损失小、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等特点作为传热设备被广泛用于动力暖通领域。但是现有结构的板式换热器难以应用于蒸汽为介质的换热过程中,因为蒸汽相比液体可能具有更高的温度,更快的流动速度,而现有的板式换热器在应对蒸汽介质时可能会出现换热效率底下造成大量热量的浪费,或者是密封条受高温影响发生变形而导致介质泄漏混合,因此,目前市面上缺少专门应用于蒸汽介质的板式换热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蒸汽专用传热板片的板式换热器。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蒸汽专用传热板片的板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由多个传热板片前后颠倒、堆叠而成;相邻两个传热板片之间夹置有双凸型密封条;

传热板片的中部为换热区,换热区从上至下依次包括首次换热区、二次换热区以及滞留换热区;

首次换热区与滞留换热区中的导流流道均呈横向排列的双v字型,二次换热区中的导流流道呈横向排列的四v字型,且二次换热区的导流流道中部夹角大于首次换热区的导流流道中部夹角;二次换热区与首次换热区、滞留换热区的宽度相同,二次换热区的长度大于首次换热区、滞留换热区的的长度;

首次换热区与二次换热区之间设置有凸起的缓冲条;二次换热区与滞留换热区之间也设置有凸起的缓冲条;缓冲条将其上下两方的换热区完全分隔开。

进一步地,换热区的上下两侧对称设置有分流区、导流区以及角孔。

进一步地,角孔为四个,四个角孔分布于传热板片的四个角;左右同侧的两个角孔为同一介质的进口和出口。

进一步地,传热板片上沿角孔、导流区、分流区和传热区的外沿设置有密封槽,分流区与不同介质角孔对应的导流区之间设置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中容纳双凸型密封条,且密封槽的形状与双凸型密封条的形状相配合。

进一步地,双凸型密封条包括一密封条主体,密封条主体的上下两侧对称设置有凸起的密封条补充条。

进一步地,不同介质角孔的外沿设置有密封槽,且密封槽中容纳双凸型密封条。

进一步地,传热板片的上下两端中部均开设有圆形的挂孔。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可以降低蒸汽介质流经的速度,从而增加换热效率,降低热量浪费;并且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密封条上的补充条可以增加板与板之间的受力,从而增强密封性;此外,本实用新型为矮板型,相比现有技术中的长板具有节省空间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热板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双凸型密封条的截面示意图。

图中:1、首次换热区;2、二次换热区;3、滞留换热区;4、缓冲条;5、分流区;6、导流区;7、角孔;8、密封槽;9、密封条主体;10、密封条补充条;11、挂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所示的一种蒸汽专用传热板片的板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由多个传热板片前后颠倒、堆叠而成;与现有技术相同,由相互颠倒的换热板片堆叠成的板式换热器具有两种介质换热的功能。

由于本实用新型应用的是矮板型,矮板型由于长度距离短,其换热效率可能相比正常板型要低,因此需要提高换热区的换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提高换热效率的方法是改变换热区的流道结构。具体地,传热板片的中部为换热区,换热区从上至下依次包括首次换热区1、二次换热区2以及滞留换热区3;介质首先流经首次换热区,在首次换热区中进行初步换热。

由于本实用新型专用于蒸汽换热,蒸汽相比液体介质的流动速度更快,因此在换热区中首先要将蒸汽介质的速度降低,才能达到好的换热效果。

首次换热区中的双v型流道因其起伏不平的表面具有阻挡蒸汽的作用,可以使蒸汽的流动速度降低,并且相比直型流道,双v型流道可以增加介质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加换热效率。

然后蒸汽介质进入到二次换热区中,二次换热区中的导流流道呈横向排列的四v字型,且二次换热区的导流流道中部夹角大于首次换热区的导流流道中部夹角;二次换热区与首次换热区、滞留换热区的宽度相同,二次换热区的长度大于首次换热区、滞留换热区的的长度;这样设置的二次换热区阻力更大,进一步降低蒸汽介质的流经速度,从而增加换热效率。

蒸汽介质最后进入到滞留换热区中,滞留换热区中的流道结构与首次换热区中的相同,同样是v字型的流道,可以继续换热。并且相比于二次换热区,滞留换热区的流道阻力相对减小,可以加快蒸汽介质排出换热区,防止蒸汽介质滞留。

同理,为了进一步保证蒸汽介质的换热效率,在首次换热区与二次换热区之间、二次换热区与滞留换热区之间设置有凸起的缓冲条4,且缓冲条将其上下两方的换热区完全分隔开。缓冲条的作用是进一步对蒸汽介质造成阻力,从而降低蒸汽介质的流经速度,增加换热效率。

换热区的上下两侧对称设置有分流区5、导流区6以及角孔7。角孔为四个,四个角孔分布于传热板片的四个角;左右同侧的两个角孔为同一介质的进口和出口,从上方角孔进入的蒸汽介质依次流经导流区、分流区、换热区后,再继续向下通过分流区、导流区,从传热板片下方的角孔流出。

相邻两个传热板片之间夹置有双凸型密封条,具体地:

传热板片上沿角孔、导流区、分流区和传热区的外沿设置有密封槽8,密封槽中容纳的双凸型密封条可以将流道与外界环境隔离。

分流区与不同介质角孔对应的导流区之间设置有密封槽,密封槽中容纳的双凸型密封条可以将不同介质流道进行隔离。

不同介质角孔的外沿设置有密封槽8,密封槽中容纳的双凸型密封条可以进一步隔离不同介质流道,保障介质间不会泄漏混合。

由于蒸汽介质相比液体介质的温度更高、更容易造成密封条泄漏,因此本实用新型设计密封条为双凸型密封条。如图2所示,双凸型密封条包括一密封条主体9,密封条主体的上下两侧对称设置有凸起的密封条补充条10,密封条补充条可以起到缓冲的作用,增加板与板之间的受力,且密封槽的形状与双凸型密封条的形状相配合,可以增加密封效果,降低密封条变形引起的泄漏。

传热板片的上下两端中部均开设有圆形的挂孔11,挂孔用于安装成板式换热器时悬挂固定传热板片。

上述实施方式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蒸汽专用传热板片的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式换热器由多个传热板片前后颠倒、堆叠而成;相邻两个传热板片之间夹置有双凸型密封条;

所述传热板片的中部为换热区,换热区从上至下依次包括首次换热区(1)、二次换热区(2)以及滞留换热区(3);

首次换热区与滞留换热区中的导流流道均呈横向排列的双v字型,二次换热区中的导流流道呈横向排列的四v字型,且二次换热区的导流流道中部夹角大于首次换热区的导流流道中部夹角;二次换热区与首次换热区、滞留换热区的宽度相同,二次换热区的长度大于首次换热区、滞留换热区的长度;

首次换热区与二次换热区之间设置有凸起的缓冲条(4);二次换热区与滞留换热区之间也设置有凸起的缓冲条;缓冲条将其上下两方的换热区完全分隔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专用传热板片的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区的上下两侧对称设置有分流区(5)、导流区(6)以及角孔(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蒸汽专用传热板片的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孔为四个,四个角孔分布于传热板片的四个角;左右同侧的两个角孔为同一介质的进口和出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蒸汽专用传热板片的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热板片上沿角孔、导流区、分流区和传热区的外沿设置有密封槽(8),分流区与不同介质角孔对应的导流区之间设置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中容纳双凸型密封条,且密封槽的形状与双凸型密封条的形状相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蒸汽专用传热板片的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凸型密封条包括一密封条主体(9),密封条主体的上下两侧对称设置有凸起的密封条补充条(10)。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蒸汽专用传热板片的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不同介质角孔的外沿设置有密封槽(8),且密封槽中容纳双凸型密封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专用传热板片的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热板片的上下两端中部均开设有圆形的挂孔(11)。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蒸汽专用传热板片的板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由多个传热板片前后颠倒、堆叠而成;相邻两个传热板片之间夹置有双凸型密封条;传热板片的中部为换热区,换热区从上至下依次包括首次换热区、二次换热区以及滞留换热区;首次换热区与滞留换热区中的导流流道均呈横向排列的双V字型,二次换热区中的导流流道呈横向排列的四V字型。本实用新型可以降低蒸汽介质流经的速度,从而增加换热效率,降低热量浪费;并且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密封条上的补充条可以增加板与板之间的受力,从而增强密封性;此外,本实用新型为矮板型,相比现有技术中的长板具有节省空间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袁乃近;许成权;刘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艾普特暖通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8.31
技术公布日:2021.04.3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