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快速拆装的厢式换热站厢体及厢式换热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95474发布日期:2021-05-11 14:42阅读:8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快速拆装的厢式换热站厢体及厢式换热站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厢体换热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快速拆装的厢式换热站厢体及厢式换热站。



背景技术:

厢式换热站主要用于城市小区的集中供热,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发展,居民生活水平提高,越来越多的楼房建筑出现,进而导致供热设备需求量加大,由于绝大多数小区场地有限,导致厢式换热站需求量很大。

原有的厢式换热站厢体均为一体结构,存在以下问题:

①由于厢体是整体的,需要将换热站整体推入到换热站厢体内,进厢麻烦;

②在将换热站整体推进换热站厢体时,容易损坏厢体和设备零部件;

③由于国家运输标准的限制,导致集装厢运输尺寸受限;

④由于整体厢体的尺寸比较大,在运输的过程中一辆车的集装箱只能运输一个换热站厢体,浪费了运输车的运输空间。

⑤整体换热器厢体每个部件都需要现加工,所以制造的周期时间长,一般需要15天时间左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快速拆装的厢式换热站厢体及厢式换热站,该换热站厢体拆装方便,通过改变厢式换热厢体的结构和安装工艺,进而改变厢式换热站的安装流程,无需将换热站设备整体推入换热站厢体内,避免了进厢麻烦的问题,同时也避免了厢体和设备零部件的损坏,由于该换热站厢体是可拆卸的,在运输的过程中,可以更好的利用运输车集装箱运输的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一种可快速拆装的厢式换热站厢体,包括底板、竖梁、角件三通、侧梁、横梁、墙板、含门墙板和顶板,底板顶部的四角上均设有竖梁,每个所述竖梁的顶端均通过角件三通与侧梁和横梁相连,所述侧梁和所述横梁与底板之间设有墙板和含门墙板,两个横梁与两个侧梁之间设置有多个顶板。

所述角件三通包括角件三通本体、吊耳、第一分支、第二分支和第三分支,所述角件三通本体的顶部焊接有吊耳,所述角件三通本体的底部焊接有第一分支,所述角件三通本体的两侧焊接有与所述第一分支相垂直的第二分支和第三分支,且所述第二分支与所述第三分支相互垂直,所述第一分支、第二分支和第三分支上均加工有螺纹孔,所述竖梁的上部加工有螺栓孔,所述第一分支与所述竖梁的顶部通过螺栓相连,所述侧梁和所述横梁的两端均加工有螺栓孔,所述侧梁通过螺栓与所述第二分支或所述第三分支相连,所述横梁通过螺栓与所述第二分支或所述第三分支相连。

所述底板顶部的四角上均固连有凸台,所述凸台上加工有螺纹孔,所述竖梁的下部加工有螺栓孔,所述竖梁通过螺栓与所述底板上的凸台相连。

所述墙板和所述含门墙板之间楔联接,所述墙板包括中间墙板和两侧墙板,所述含门墙板包括中间含门墙板和两侧含门墙板,所述中间墙板和中间含门墙板的一侧均带有第一凸台,所述中间墙板和中间含门墙板的另一侧均带有第二凹槽,每个所述中间墙板或中间墙板与中间含门墙板之间均通过所述第一凸台和所述第二凹槽楔联接,所述两侧墙板和两侧含门墙板远离竖梁的一侧均带有与所述中间墙板或中间含门墙板上的第一凸台或第二凹槽相配合的凹槽或者凸台,所述两侧墙板与所述两侧含门墙板之间楔联接,所述两侧墙板或所述两侧含门墙板与所述中间墙板或中间含门墙板之间楔联接。

所述底板顶部的四周边缘均设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上加工有螺栓孔,所述墙板与所述含门墙板的下部带有螺栓孔,所述墙板与所述含门墙板的底部均加工有第一凹槽,所述墙板和含门墙板通过螺栓与底板上的第一挡板之间楔联接。

所述侧梁的底部设有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上加工有螺栓孔,所述横梁的底部设有第四挡板,所述第四挡板上加工有螺栓孔,所述墙板和含门墙板的上端均加工有螺栓孔,所述墙板和含门墙板通过螺栓与侧梁上的第二挡板和横梁上的第四挡板楔联接。

所述侧梁远离第二挡板一侧水平设有第三挡板,所述第三挡板与所述第二挡板相互垂直,所述第三挡板上加工有螺栓孔,所述顶板相对于两个侧梁的一侧均加工有螺栓孔,且所述顶板相对应两个侧梁的一侧设有向外延伸的第五挡板,所述第五挡板放置在侧梁上,所述顶板与侧梁上的第三挡板通过螺栓楔联接。

所述顶板包括中间顶板和两侧顶板,所述中间顶板的一侧带有第二凸台,所述中间顶板相对的另一侧带有第三凹槽,每个所述中间顶板之间都通过第二凸台和第三凹槽楔联接,所述两侧顶板临近横梁的一侧设有向外延伸的第六挡板,所述两侧顶板背离第六挡板的一侧带有与所述中间顶板上的第二凸台或第三凹槽相配合的凹槽或者凸台,所述两侧顶板和所述中间顶板之间楔联接。

所述顶板、墙板和含门墙板均采用薄钢板包裹耐火保温材料,所述底板采用型材方钢做框架,中间填充耐火保温材料,所述方钢和耐火保温材料的外边用薄钢板包裹。

一种可快速拆装的厢式换热站,该厢式换热站的厢体为的一种可快速拆装的厢式换热站厢体。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是可拆卸式的厢体,只需将底板放置在需要放置的地方,再将换热设备和水处理设备等焊接在底板上,最后在将换热器厢体进行安装即可,避免了将换热站整体直接推入厢体麻烦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由于先将换热设备和水处理设备等焊接在底板上,在将换热器厢体进行安装,避免了在将换热设备整体推入厢体时对厢体和设备损坏的现象。

3、本实用新型由于先将换热设备和水处理设备等焊接在底板上,无需向整体换热器厢体一样,需要将换热设备和水处理设备与厢体之间预留很大的空间,解决了由于国家运输标准的限制导致集装厢运输尺寸受限的问题。

4、本实用新型是可拆卸式的,而且拆卸方便,解决了在运输的过程中一辆车的集装箱只能运输一个换热站厢体,浪费了运输车的运输空间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是可拆卸的,墙板和顶板是之前做好的标准件,只需根据客户的要求最后将部分零部件进行加工即可,一般5天左右,大大缩短了厢体制造的周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与换热设备和水处理设备结合后的爆炸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底板局部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角件三通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竖梁局部放大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侧梁局部放大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横梁局部放大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中间顶板局部放大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中间墙板和中间含门墙板的局部放大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两侧墙板和两侧含门墙板的局部放大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去掉部分墙板与换热设备和水处理设备的关系示意图。

附图标记:1底板、1-1凸台、1-2第一挡板、2竖梁、3角件三通、3-1角件三通本体、3-2吊耳、3-3第一分支、3-4第二分支、3-5第三分支、4侧梁、4-1第二挡板、4-2第三挡板、5横梁、5-1第四挡板、6中间墙板、7两侧墙板、8中间含门墙板、9两侧含门墙板、10顶板、10-1第五挡板、10-2第二凸台、10-3第三凹槽、10-4第六挡板、11换热设备、12水处理设备、13第一凹槽、14第一凸台和15第二凹槽、16墙板和17含门墙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10所示,一种可快速拆装的厢式换热站厢体,包括底板1、竖梁2、角件三通3、侧梁4、横梁5、墙板16、含门墙板17和顶板10,底板1顶部的四角上均固连有凸台1-1,所述凸台1-1上加工有螺纹孔,所述竖梁2的两端均加工有螺栓孔,所述竖梁2通过螺栓与所述底板1上的凸台1-1相连,如图4所示,所述角件三通3包括角件三通本体3-1、吊耳3-2、第一分支3-3、第二分支3-4和第三分支3-5,所述角件三通本体3-1的顶部焊接有吊耳3-2,所述角件三通本体3-1的底部焊接有第一分支3-3,所述角件三通本体3-1的两侧焊接有与所述第一分支3-3相垂直的第二分支3-4和第三分支3-5,且所述第二分支3-4与所述第三分支3-5相互垂直,所述第一分支3-3、第二分支3-4和第三分支3-5上均加工有螺纹孔,所述第一分支3-3与所述竖梁2的顶部通过螺栓相连,所述侧梁4和所述横梁5的两端均加工有螺栓孔,所述侧梁4通过螺栓与所述第二分支3-4或所述第三分支3-5相连,所述横梁5通过螺栓与所述第二分支3-4或所述第三分支3-5相连,所述侧梁4和所述横梁5与底板1之间设有墙板16和含门墙板17,所述墙板16和所述含门墙板17之间通过楔联接自由组合,如图9和图10所示,所述墙板16与所述含门墙板17的两端均带有螺栓孔,所述墙板16与所述含门墙板17的底部均加工有第一凹槽13,所述墙板16包括中间墙板6和两侧墙板7,所述含门墙板17包括中间含门墙板8和两侧含门墙板9,所述中间墙板6和中间含门墙板8的一侧均带有第一凸台14,所述中间墙板6和中间含门墙板8的另一侧均带有第二凹槽15,每个所述中间墙板6或中间墙板6与中间含门墙板8之间均通过所述第一凸台14和所述第二凹槽15楔联接,所述两侧墙板7和两侧含门墙板9远离竖梁2的一侧均带有与所述中间墙板6或中间含门墙板8上的第一凸台14或第二凹槽15相配合的凹槽或者凸台,所述两侧墙板7与所述两侧含门墙板9之间楔联接,所述两侧墙板7或所述两侧含门墙板9与所述中间墙板6或中间含门墙板8之间楔联接,如图3所示,所述底板1顶部的四周边缘均设有第一挡板1-2,所述第一挡板1-2上加工有螺栓孔,所述墙板16和含门墙板17通过螺栓与底板1上的第一挡板1-2之间楔联接,如图6和图7所示,所述侧梁4的底部设有第二挡板4-1,所述第二挡板4-1上加工有螺栓孔,所述侧梁4远离第二挡板4-1一侧水平设有第三挡板4-2,所述第三挡板4-2与所述第二挡板4-1相互垂直,所述第三挡板4-2上加工有螺栓孔,所述横梁5的底部设有第四挡板5-1,所述第四挡板5-1上加工有螺栓孔,所述墙板16和含门墙板17通过螺栓与侧梁4上的第二挡板4-1和横梁5上的第四挡板5-1楔联接。

如图1和2所示,两个横梁5与两个侧梁4之间设置有多个顶板10,所述顶板10相对于两个侧梁4的一侧均加工有螺栓孔,且所述顶板10相对应两个侧梁4的一侧设有向外延伸的第五挡板10-1,所述第五挡板10-1放置在侧梁4上,所述第五挡板10-1可以防止厢体的顶部向厢体内部漏水,所述顶板10与侧梁4上的第三挡板4-2通过螺栓楔联接。

所述顶板10包括中间顶板和两侧顶板,所述中间顶板的一侧带有第二凸台10-2,所述中间顶板相对的另一侧带有第三凹槽10-3,每个所述中间顶板之间都通过第二凸台10-2和第三凹槽10-3楔联接,所述两侧顶板临近横梁5的一侧设有向外延伸的第六挡板10-4,所述第六挡板10-4可以防止厢体的顶部向厢体内部漏水,所述两侧顶板背离第六挡板10-4的一侧带有与所述中间顶板上的第二凸台10-2或第三凹槽10-3相配合的凹槽或者凸台,所述两侧顶板和所述中间顶板之间楔联接。

所述顶板10、墙板16和含门墙板17均采用薄钢板包裹耐火保温材料,材料阻燃性不低于3.00h,所述底板1采用型材方钢做框架,中间填充耐火保温材料,所述方钢和耐火保温材料的外边用薄钢板包裹,以此达到保温、阻燃和降噪音的效果。

一种可快速拆装的厢式换热站,该厢式换热站的厢体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可快速拆装的厢式换热站厢体,所述厢体的底板1上焊接有换热设备11和水处理设备12,所述换热设备11与水处理设备12之间采用法兰连接。

安装流程

首先将底板1放置到所需安装的位置,再将换热设备11和水处理设备12焊接在底板1上,将换热设备11和水处理设备12通过法兰连接,将竖梁2通过螺栓固定在底梁1的凸台1-1上,横梁5和侧梁4通过角件三通3与竖梁2相连,由此形成了整个厢体的框架,在将墙板16和含门墙板17之间自由组合通过螺栓连接在所述底板和侧梁之间,底板和横梁之间,顶板10通过螺栓连接在两个侧梁4和两个横梁5之间,完成换热站设备整体拼接完成后,在设备外部(除去门缝隙)的所有缝隙上均涂抹密封胶,用于隔绝雨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