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向送风式干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027486发布日期:2021-07-27 13:33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轴向送风式干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干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轴向送风式干燥装置。



背景技术:

煤炭洗选加工时会产生大量煤泥。煤泥是由微细煤粒、粉化骨石和水组成的粘稠物。水分含量高造成了煤泥的热值低,因此很难实现工业应用。低热值的煤泥多作为炊、暖燃料被直接燃烧利用,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

现有的煤泥加工工艺主要有三种;其中,第一种工艺采用浮选设备从废弃煤泥中回收精煤,第二种工艺将煤泥制造成型煤,第三种工艺通过自然晾晒干燥煤泥。

然而,前两种方式煤泥资源利用率较低。煤泥每脱除1%的水,其热值就可提高55-65kcal/kg左右,干燥后热值较高的干煤泥有良好的工业价值、外售可以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因此煤泥干燥处理有着良好的前景。但自然晾晒占地面积大、周期长、依赖阳光等自然因素,且刮风时煤泥里的粉尘和下雨后冲刷煤泥的雨水都会造成环境的严重污染,因此如何更好地干燥煤泥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轴向送风式干燥装置。该轴向送风式干燥装置占地面积小、干燥周期短、不依赖阳光等自然因素,且在刮风、下雨时不会造成环境的污染。通过使用轴向送风式干燥装置可以获取热值较高的干煤泥,有利于提高煤泥资源的利用率、工业价值和经济效益。该轴向送风式干燥装置包括尾气腔,有利于分离从干燥室中排出的尾气中的煤泥和对尾气进行除尘净化,有利于避免尾气直接排出,造成环境污染,也有利于避免煤泥的浪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轴向送风式干燥装置,包括干燥室;所述干燥室设置有物料入口和第一物料出口,所述干燥室内安装有搅动组件,所述搅动组件包括旋转轴和设置在所述旋转轴上的多个叶片,所述旋转轴具有空心腔体,所述旋转轴的第一端开设有干燥风入口,所述旋转轴的第二端封闭,所述旋转轴的侧壁上开设有干燥风出口,所述空心腔体、所述干燥风入口和所述干燥风出口连通;所述轴向送风式干燥装置还包括尾气腔,所述尾气腔和所述干燥室之间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上设置有排气孔。该轴向送风式干燥装置占地面积小、干燥周期短、不依赖阳光等自然因素,且在刮风、下雨时不会造成环境的污染。利用该轴向送风式干燥装置可以获取热值较高的干煤泥,有利于提高煤泥资源的利用率、工业价值和经济效益。另外,尾气腔的应用,有利于分离从干燥室中排出的尾气中的煤泥和对尾气进行除尘净化,避免煤泥的浪费且可以使尾气达到排放标准,进一步地有利于保护环境。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物料入口位于所述干燥室的顶部且靠近所述旋转轴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物料出口位于所述干燥室的底部且靠近所述旋转轴的第二端。通过该实施方式,有利于物料入口和第一物料出口相互远离,从而有利于煤泥与干燥风充分接触,继而有利于提高干燥效率。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叶片交错设置。通过该实施方式,交错设置的叶片使得干燥室内各个位置处的煤泥均能够与叶片充分接触,有利于提高干燥效率,避免煤泥结块、粘壁。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干燥室外表面上覆盖有隔热层。通过该实施方式,有利于干燥室内的温度维持在较高水平,有利于进入干燥室内的煤泥快速升温,从而有利于煤泥内的水分快速析出,继而提高干燥室的干燥效率;隔热层还有利于节约轴向送风式干燥装置的能耗。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干燥室开设有出液孔,所述出液孔位于所述干燥室的底部。通过该实施方式,有利于利用重力收集冷凝水,有利于避免刚刚干燥的煤泥又吸收冷凝水成为湿煤泥,影响干燥室的干燥效率。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尾气腔的顶部开设有尾气出口,靠近所述尾气出口处设置有除尘净化装置。通过该实施方式,有利于避免尾气直接从尾气腔中排出,造成环境污染。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尾气腔的底部设置有第二物料出口。通过该实施方式,有利于收集从进入尾气腔的尾气中分离出的煤泥。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轴向送风式干燥装置还包括第一传送皮带,所述第一传送皮带位于所述第一物料出口和所述第二物料出口的下方。通过该实施方式,有利于轴向送风式干燥装置将从第一物料出口或第二物料出口排出的煤泥传送至轴向送风式干燥装置外。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传送皮带配备有含水量检测装置。通过该实施方式,有利于确保煤泥的品质。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轴向送风式干燥装置还包括第二传送皮带,所述第二传送皮带连通所述第一传送皮带和所述物料入口。通过该实施方式,第二传送皮带用于将含水量高于预设阈值的煤泥从第一传送皮带运送至干燥室的物料入口,从而将含水量不合格的煤泥重新干燥,继而确保煤泥的品质。

本申请提供的轴向送风式干燥装置,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该轴向送风式干燥装置占地面积小、干燥周期短、不依赖阳光等自然因素,且在刮风、下雨时不会造成环境的污染。

2、通过使用该轴向送风式干燥装置可以获取热值较高的干煤泥,有利于提高煤泥资源的利用率、工业价值和经济效益。

3、该轴向送风式干燥装置包括尾气腔,有利于分离从干燥室中排出的尾气中的煤泥和对尾气进行除尘净化,有利于避免尾气直接排出,造成环境污染,也有利于避免煤泥的浪费。

上述技术特征可以各种适合的方式组合或由等效的技术特征来替代,只要能够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附图说明

在下文中将基于实施例并参考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其中:

图1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轴向送风式干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清单:

1000-干燥室;

1100-物料入口;

1200-第一物料出口;

1300-搅动组件;

1310-旋转轴;

1311-空心腔体;

1312-干燥风入口;

1313-干燥风出口;

1320-叶片;

2000-尾气腔;

2100-尾气出口;

2200-除尘净化装置;

2300-第二物料出口;

3000-隔板;

3100-排气孔;

4000-第一传送皮带;

5000-热风炉。

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轴向送风式干燥装置,包括干燥室1000;干燥室1000设置有物料入口1100和第一物料出口1200,干燥室1000内安装有搅动组件1300,搅动组件1300包括旋转轴1310和设置在旋转轴1310上的多个叶片1320,旋转轴1310具有空心腔体1311,旋转轴1310的第一端开设有干燥风入口1312,旋转轴1310的第二端封闭,旋转轴1310的侧壁上开设有干燥风出口1313,空心腔体1311、干燥风入口1312和干燥风出口1313连通;轴向送风式干燥装置还包括尾气腔2000,尾气腔2000和干燥室1000之间设置有隔板3000,隔板3000上设置有排气孔3100。

干燥室1000的作用在于干燥煤泥。待干燥的煤泥通过物料入口1100进入干燥室1000,干燥完成后,煤泥经第一物料出口1200离开干燥室1000。干燥室1000内安装有搅动组件1300,搅动组件1300有两个主要作用;第一将干燥风引入干燥室1000,第二充分搅动煤泥。

旋转轴1310的第一端开设有干燥风入口1312,干燥风入口1312与热风炉5000连通,从而将干燥风引入干燥室1000。高温的干燥风,有利于煤泥中水分的快速流失,从而有利于提高轴向送风式干燥装置的干燥效率。

热风炉5000通过燃烧煤或其它燃料产生含氧量极低或不含氧气的热风作为干燥室1000的干燥风。低含氧量或不含氧气的干燥风可以在加热煤泥时,避免煤泥与干燥风发生燃烧等化学反应,有利于提高轴向送风式干燥装置的安全性能。

搅动组件1300包括旋转轴1310和设置在旋转轴1310上的多个叶片1320,搅动组件1300不断搅动干燥室1000内的煤泥,叶片1320随旋转轴1310旋转,可以不断翻转、搅拌干燥室1000中的煤泥,不断更新加热界面,从而使得煤泥与干燥风充分接触,有利于提高干燥效率;同时,搅动也可以避免煤泥结块和粘壁的发生。

旋转轴1310的第一端开设有干燥风入口1312,旋转轴1310的第二端封闭,旋转轴1310的侧壁上开设有干燥风出口1313,空心腔体1311、干燥风入口1312和干燥风出口1313连通。干燥风从旋转轴1310的第一端经干燥风入口1312进入旋转轴1310的空心腔体1311,并通过旋转轴1310侧壁上的干燥风出口1313进入干燥室1000。图1中的箭头方向为干燥风的流动方向。

可选地,旋转轴1310沿轴向开设有多个干燥风出口1313,有利于干燥风快速均匀地充满整个干燥室1000,使得干燥室1000的各个位置均维持在较高的温度水平,有利于干燥室1000内煤泥中水分的快速析出,从而降低煤泥的含水量,达到干燥的目的。同时,多个干燥风出口1313有利于干燥室1000内各个位置的煤泥均能够与干燥风充分接触,有利于提高干燥效率。

可选地,旋转轴1310与旋转电机连接,旋转电机可以为搅动组件1300的转动提供动力。可选地,旋转电机可以连接在旋转轴1310封闭的第二端。

轴向送风式干燥装置还包括尾气腔2000,尾气腔2000和干燥室1000之间设置有隔板3000,隔板3000上设置有排气孔3100。尾气腔2000的作用在于分离从干燥室1000中排出的尾气中的煤泥和对尾气进行除尘净化,避免煤泥的浪费且可以使尾气达到排放标准。隔板3000的作用在于隔离干燥室1000和尾气腔2000,从而避免煤泥大量涌入尾气腔2000,隔板3000上的排气孔3100使得干燥室1000的尾气可以顺利进入尾气腔2000。

通过上述实施方式,相比于自然晾晒煤泥,轴向送风式干燥装置占地面积小、干燥周期短、不依赖阳光等自然因素,且在刮风、下雨时不会造成环境的污染。通过使用轴向送风式干燥装置可以获取热值较高的干煤泥,有利于提高煤泥资源的利用率、工业价值和经济效益。

如图1所示,可选地,本实施方式的物料入口1100位于干燥室1000的顶部且靠近旋转轴1310的第一端;第一物料出口1200位于干燥室1000的底部且靠近旋转轴1310的第二端。

煤泥从物料入口1100进入干燥室1000,经第一物料出口1200从干燥室1000内排出。该设置可以使物料入口1100和第一物料出口1200相互远离,有利于煤泥与干燥风充分接触,有利于提高干燥效率。

物料入口1100设置在干燥室1000的顶部,物料出口设置在干燥室1000的底部,有利于利用重力为煤泥提供动能使得待干燥煤泥与搅动组件1300接触后能够充分分散避免煤泥结块,也有利于顺利排出干燥后的煤泥避免煤泥在干燥室1000内堆积。

如图1所示,可选地,本实施方式的叶片1320交错设置。

交错设置的叶片1320使得干燥室1000内各个位置处的煤泥均能够与叶片1320充分接触,有利于提高干燥效率,避免煤泥结块、粘壁。

可选地,叶片1320垂直于旋转轴1310设置,相比于叶片1320倾斜设置,垂直于旋转轴1310设置的叶片1320有利于增大叶片1320对煤泥的作用力,从而更好地分散煤泥,提高干燥效率。

可选地,本实施方式的干燥室1000外表面上覆盖有隔热层。

隔热层可以减小干燥室1000内的热量流失,可以使干燥室1000内的温度维持在较高水平,有利于进入干燥室1000内的煤泥快速升温,从而有利于煤泥内的水分快速析出,继而提高干燥室1000的干燥效率;也有利于节约轴向送风式干燥装置的能耗。

可选地,隔热层可以由玻璃纤维、石棉、岩棉等构成,也可以是真空隔热板。

可选地,本实施方式的干燥室1000开设有出液孔,出液孔位于干燥室1000的底部。

出液孔可以防止干燥室1000内的冷凝水积聚,并将干燥室1000内产生的冷凝水快速排出,使得干燥室1000内的环境保持干燥,有利于避免刚刚干燥的煤泥又吸收冷凝水成为湿煤泥,影响干燥室1000的干燥效率。

出液孔位于干燥室1000的底部,有利于利用重力排出冷凝水。

如图1所示,可选地,本实施方式的尾气腔2000的顶部开设有尾气出口2100,靠近尾气出口2100处设置有除尘净化装置2200。

尾气出口2100设置在尾气腔2000的顶部,有利于通过重力充分分离干燥室1000所排出的尾气中的煤泥。

除尘净化装置2200靠近尾气出口2100处设置,使得尾气腔2000内的尾气在排出前必须经过除尘净化装置2200,避免尾气直接从尾气腔2000中排出,造成环境污染。可选地,除尘净化装置2200可以包括多层滤网,从而过滤尾气中的粉尘。

如图1所示,可选地,本实施方式的尾气腔2000的底部设置有第二物料出口2300。

第二物料出口2300设置在尾气腔2000的底部,主要用于排出尾气中分离出的煤泥。尾气腔2000中,煤泥主要依靠重力从尾气中分离,并在重力的作用下,下沉至第二物料出口2300,从而经第二物料出口2300排出轴向送风式干燥装置。

如图1所示,可选地,本实施方式的轴向送风式干燥装置还包括第一传送皮带4000,第一传送皮带4000位于第一物料出口1200和第二物料出口2300的下方。

第一传送皮带4000的作用在于将从第一物料出口1200或第二物料出口2300排出的煤泥传送至轴向送风式干燥装置外。第一传送皮带4000位于第一物料出口1200和第二物料出口2300的下方,经过第一物料出口1200或第二物料出口2300的煤泥可以在重力的作用下降落至第一传送皮带4000上,并被第一传送皮带4000传送出轴向送风式干燥装置。

可选地,本实施方式的第一传送皮带4000配备有含水量检测装置。

含水量检测装置的作用在于检测进入第一皮带的干燥后的煤泥的含水量是否低于预设阈值。如若煤泥的含水量低于预设阈值,可以将煤泥运离轴向送风式干燥装置;若煤泥的含水量高于预设阈值,需要将煤泥重新干燥,从而确保煤泥的品质。

可选地,本实施方式的轴向送风式干燥装置还包括第二传送皮带,第二传送皮带连通第一传送皮带4000和物料入口1100。

第二传送皮带用于将含水量高于预设阈值的煤泥从第一传送皮带4000运送至干燥室1000的物料入口1100,从而将煤泥重新干燥,继而确保煤泥的品质。

可选地,第二传送皮带可以位于第一传送皮带4000的下方,第一传送皮带4000上设置有可封闭或打开的开口。当煤泥的含水量高于预设阈值时,开口打开,煤泥经开口落至第二传送皮带。当煤泥的含水量低于预设阈值时,开口闭合,第一传送皮带4000将合格的煤泥运离轴向送风式干燥装置。

可选地,第二传送皮带可以垂直于第一传送皮带4000设置,在第一传送皮带4000和第二传送皮带连接处可以设置有推板,当煤泥的含水量高于预设阈值时,推板可以将煤泥推至第二传送皮带。当煤泥的含水量低于预设阈值时,推板静止,第一传送皮带4000将合格的煤泥运离轴向送风式干燥装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底”、“顶”、“前”、“后”、“内”、“外”、“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虽然在本文中参照了特定的实施方式来描述本实用新型,但是应该理解的是,这些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应用的示例。因此应该理解的是,可以对示例性的实施例进行许多修改,并且可以设计出其他的布置,只要不偏离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应该理解的是,可以通过不同于原始权利要求所描述的方式来结合不同的从属权利要求和本文中所述的特征。还可以理解的是,结合单独实施例所描述的特征可以使用在其他所述实施例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