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结构的时效炉火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834187发布日期:2021-07-13 15:14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改进结构的时效炉火枪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业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改进结构的时效炉火枪。



背景技术:

时效炉是一个需要长时间运行的恒温炉,目前采用的是天然气燃烧产生热能加热的方式,在传统的时效炉设计时,采用循环风机对密封空间内的空气进行循环,确保炉腔内温度均衡,常规的设计为风机在上风口吹火焰进行循环。

但是现有的时效炉火枪还存在着在使用的过程中有风吹动火焰时容易将火焰与周围的热量吹到炉腔外部造成能源浪费,由于火焰以及热量散发不及时容易造成炉壁损坏以及长时间工作中炉壁内部产生的杂质容易落在产品的表面影响加工质量的问题。

因此,发明改进结构的时效炉火枪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改进结构的时效炉火枪,以解决现有的时效炉火枪还存在着在使用的过程中有风吹动火焰时容易将火焰与周围的热量吹到炉腔外部造成能源浪费,由于火焰以及热量散发不及时容易造成炉壁损坏以及长时间工作中炉壁内部产生的杂质容易落在产品的表面影响加工质量的问题。改进结构的时效炉火枪,包括加热箱,横向分隔板,竖向分隔板,观察进风口,燃烧炉,可插接密封吸风罩结构,可插接过滤收集架结构,风机,l型通风管,电控柜,产品和循环孔,所述的横向分隔板横向螺栓连接在加热箱的内壁中间位置;所述的竖向分隔板的下端螺栓连接在横向分隔板的上端左侧中间位置;所述的竖向分隔板的上端螺栓连接在加热箱的内部顶端左侧;所述的观察进风口开设在加热箱的左侧上部;所述的燃烧炉螺栓连接在横向分隔板的上端左侧中间位置;所述的可插接密封吸风罩结构安装在风机的左侧;所述的可插接过滤收集架结构安装在加热箱的上端中间位置左侧;所述的风机螺栓连接在加热箱的上端左侧中间位置;所述的l型通风管的上端螺栓连接在风机的下端右侧中间位置且连通设置;所述的l型通风管贯穿加热箱的上端中间左侧位置;所述的电控柜螺栓连接在加热箱的正表面右上角位置;所述的产品从左到右依次放置在加热箱的内部底端;所述的循环孔开设在加热箱的左侧下部;所述的可插接密封吸风罩结构包括连接管,连接座,吸风罩,插接环和密封圈,所述的连接管焊接在连接座的左侧中间位置;所述的吸风罩的上端螺栓连接在连接管的下端;所述的插接环的上端螺栓连接在吸风罩的内壁下部;所述的密封圈套接在插接环的外壁上部。

优选的,所述的可插接过滤收集架结构包括固定盖,手提杆,过滤板,通风孔,过滤网和收集槽,所述的手提杆焊接在固定盖的上端中间位置;所述的过滤板的上端螺栓连接在固定盖的下端右侧中间位置;所述的通风孔开设在过滤板的下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过滤网螺钉连接在通风孔的内壁左侧;所述的收集槽开设在过滤板的下端内部中间位置。

优选的,所述的竖向分隔板设置在l型通风管的左侧;所述的燃烧炉上端对应加热箱顶端的位置开设有通孔。

优选的,所述的吸风罩和连接管连通设置且设置在密封圈的上端;所述的密封圈采用硅化圈。

优选的,所述的连接管通过连接座连接在风机的左侧中间位置且连通设置;所述的连接座和风机螺栓连接设置;所述的插接环插接在对应燃烧炉上端开设的通孔内壁;所述的密封圈设置在吸风罩和加热箱之间;所述的吸风罩和加热箱连通设置。

优选的,所述的过滤板采用l型的不锈钢板;所述的收集槽的右侧贯穿过滤板的上端右侧且设置在过滤网的左侧下部。

优选的,所述的过滤板贯穿加热箱的上端中间位置左侧且设置在l型通风管的右侧;所述的固定盖和加热箱螺栓连接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风机,连接管,连接座,吸风罩和加热箱的设置,有利于在工作中通过风机工作时产生的吸力经过连接管和吸风罩将燃烧炉上端受热的气体吸走,然后输送至加热箱的内部右侧,防止在工作中气体吹动火焰造成能源浪费。

2.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加热箱,横向分隔板,观察进风口,燃烧炉,风机,连接管和吸风罩的设置,有利于在工作中通过连接管和吸风罩将燃烧炉周围的高温气体吸走同时吸走燃烧炉燃烧时产生的高温,方便在使用的过程中进行燃烧炉防护工作,防止长时间工作时由于温度过高炉壁受到损坏。

3.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固定盖,过滤板,通风孔,过滤网和l型通风管相互配合的设置,有利于在工作中通过过滤网对高温气体中的杂质进行过滤工作,防止长时间工作中高温气体中的杂质落在产品的表面影响产品质量。

4.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过滤板,通风孔,过滤网和收集槽的设置,有利于在过滤高温气体的过程中进行杂质收集工作,防止杂质落在横向分隔板的上端通过循环孔落在加热箱的内部底端影响加工质量。

5.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固定盖,手提杆,过滤板,通风孔,过滤网和收集槽以及加热箱的设置,有利于在使用的过程中进行过滤板拆卸工作,方便在工作中进行杂质清理工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可插接密封吸风罩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可插接过滤收集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加热箱;2、横向分隔板;3、竖向分隔板;4、观察进风口;5、燃烧炉;6、可插接密封吸风罩结构;61、连接管;62、连接座;63、吸风罩;64、插接环;65、密封圈;7、可插接过滤收集架结构;71、固定盖;72、手提杆;73、过滤板;74、通风孔;75、过滤网;76、收集槽;8、风机;9、l型通风管;10、电控柜;11、产品;12、循环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描述,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改进结构的时效炉火枪,包括加热箱1,横向分隔板2,竖向分隔板3,观察进风口4,燃烧炉5,可插接密封吸风罩结构6,可插接过滤收集架结构7,风机8,l型通风管9,电控柜10,产品11和循环孔12,所述的横向分隔板2横向螺栓连接在加热箱1的内壁中间位置;所述的竖向分隔板3的下端螺栓连接在横向分隔板2的上端左侧中间位置;所述的竖向分隔板3的上端螺栓连接在加热箱1的内部顶端左侧;所述的观察进风口4开设在加热箱1的左侧上部;所述的燃烧炉5螺栓连接在横向分隔板2的上端左侧中间位置;所述的可插接密封吸风罩结构6安装在风机8的左侧;所述的可插接过滤收集架结构7安装在加热箱1的上端中间位置左侧;所述的风机8螺栓连接在加热箱1的上端左侧中间位置;所述的l型通风管9的上端螺栓连接在风机8的下端右侧中间位置且连通设置;所述的l型通风管9贯穿加热箱1的上端中间左侧位置;所述的电控柜10螺栓连接在加热箱1的正表面右上角位置;所述的产品11从左到右依次放置在加热箱1的内部底端;所述的循环孔12开设在加热箱1的左侧下部;所述的可插接密封吸风罩结构6包括连接管61,连接座62,吸风罩63,插接环64和密封圈65,所述的连接管61焊接在连接座62的左侧中间位置;所述的吸风罩63的上端螺栓连接在连接管61的下端;所述的插接环64的上端螺栓连接在吸风罩63的内壁下部;所述的密封圈65套接在插接环64的外壁上部;进行使用时将产品11依次放置在加热箱1的内部底端,然后通过电控柜10控制燃烧炉5和风机8开始工作,在风机8工作时产生吸力,然后经过连接管61和吸风罩63将燃烧炉5工作时加热的上端高温气体吸走,然后通过风机8和l型通风管9输送至加热箱1的上端内部右侧,方便在工作中将燃烧炉5上端的高温气体吸走,防止长时间工作后损坏燃烧炉5的内壁,同时防止能源浪费。

本实施方案中,结合附图3所示,所述的可插接过滤收集架结构7包括固定盖71,手提杆72,过滤板73,通风孔74,过滤网75和收集槽76,所述的手提杆72焊接在固定盖71的上端中间位置;所述的过滤板73的上端螺栓连接在固定盖71的下端右侧中间位置;所述的通风孔74开设在过滤板73的下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过滤网75螺钉连接在通风孔74的内壁左侧;所述的收集槽76开设在过滤板73的下端内部中间位置;使经过l型通风管9排出的高温气体经过过滤网75,方便在工作中对高温气体进行过滤工作,防止长时间燃烧时燃烧炉5内壁脱落的杂质落在产品11的上端,在使经过过滤后的高温气体经过循环孔12进入加热箱1的底部,对产品11进行加工,进而完成工作。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竖向分隔板3设置在l型通风管9的左侧;所述的燃烧炉5上端对应加热箱1顶端的位置开设有通孔。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吸风罩63和连接管61连通设置且设置在密封圈65的上端;所述的密封圈65采用硅化圈。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连接管61通过连接座62连接在风机8的左侧中间位置且连通设置;所述的连接座62和风机8螺栓连接设置;所述的插接环64插接在对应燃烧炉5上端开设的通孔内壁;所述的密封圈65设置在吸风罩63和加热箱1之间;所述的吸风罩63和加热箱1连通设置。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过滤板73采用l型的不锈钢板;所述的收集槽76的右侧贯穿过滤板73的上端右侧且设置在过滤网75的左侧下部。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过滤板73贯穿加热箱1的上端中间位置左侧且设置在l型通风管9的右侧;所述的固定盖71和加热箱1螺栓连接设置。

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中,进行使用时将产品11依次放置在加热箱1的内部底端,然后通过电控柜10控制燃烧炉5和风机8开始工作,在风机8工作时产生吸力,然后经过连接管61和吸风罩63将燃烧炉5工作时加热的上端高温气体吸走,然后通过风机8和l型通风管9输送至加热箱1的上端内部右侧,方便在工作中将燃烧炉5上端的高温气体吸走,防止长时间工作后损坏燃烧炉5的内壁,同时防止能源浪费,使经过l型通风管9排出的高温气体经过过滤网75,方便在工作中对高温气体进行过滤工作,防止长时间燃烧时燃烧炉5内壁脱落的杂质落在产品11的上端,在使经过过滤后的高温气体经过循环孔12进入加热箱1的底部,对产品11进行加工,进而完成工作。

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