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流组件及油烟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95331发布日期:2021-05-11 14:42阅读:77来源:国知局
引流组件及油烟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引流组件及油烟机。



背景技术:

目前油烟机跑烟、油烟逃逸已成为消费者诟病的主要问题,为了提高吸油烟效果,人们采用了多种方法,比如,提高风机系统风量、静压,烟机左、右两侧采用挡烟板,以及负压区设置导烟板等,这些或多或少能缓解油烟逃逸的问题,但不够彻底;油烟从烹饪皿内产生,上升到一定高度时开始扩散,部分油烟从烟机外侧逃逸,形成跑烟现象。现有烟机在改善吸烟效果方面的很多办法大都增加烟机腔体体积,以便提升笼烟效果,但增大体积改变了用户的操作习惯,或者,增大烟机电机功率,功率增大提升了风量,但又带来另一个用户痛点,噪音过大。

为了提升吸烟效果,市面上常见的油烟机其集烟腔内部增加了两块导烟板,导烟板表面均采用平面形态,使得烹饪皿产生的油烟无法完全经过挡烟板被减速,当烟量较大时,部分油烟容易从集烟腔外侧逃逸;并且,由于油烟在沿导烟板流动时速度较快,容易从导烟板的边缘以较高的速度运动而造成油烟逃逸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引流组件及油烟机,以缓解现有油烟机在使用过程中油烟容易逃逸而导致吸烟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引流组件,设置于集烟罩的进风口处,所述引流组件包括:第一引流部和设置于第一引流部至少一侧的第二引流部,所述第一引流部与所述第二引流部之间设有进烟口;

所述第二引流部的下表面具有外凸面和内凹面,且所述外凸面和所述内凹面沿靠近或远离所述进烟口的方向交替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外凸面的横断面及所述内凹面的横断面均为圆弧结构。

进一步的,各所述圆弧结构的曲率相等;

和/或,各所述圆弧结构的弦长相等,均为d,且15mm<d<300mm。

进一步的,相邻设置的所述外凸面与所述内凹面在两者的连接处相切。

进一步的,所述外凸面的数量与所述内凹面的数量之和不小于4。

进一步的,相邻设置的所述外凸面的最低位置与所述内凹面的最高位置之间的距离为h1,所述h1为恒定值,且5mm<h1<40mm。

进一步的,各所述内凹面的深度沿前后方向均匀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进烟口的最低处与烹饪台面之间的距离为h2,所述外凸面的最低处与烹饪台面之间的距离为h3,且h3-h2>10mm;

和/或,所述进烟口的最小高度为h4,15mm<h4<60mm。

进一步的,所述外凸面及所述内凹面沿所述集烟罩的左右方向交替布置;

和/或,所述外凸面及所述内凹面沿所述集烟罩的前后方向交替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引流部的远离所述第一引流部的端部设有朝向所述集烟罩延伸的弧形表面,所述弧形表面与所述集烟罩内表面之间形成用于吸入油烟的通道。

进一步的,所述弧形表面的出烟端处的切面与水平面之间形成夹角α,所述α的范围为20°至70°。

进一步的,所述集烟罩的与所述弧形表面相对区域的表面与水平面之间形成夹角β,所述β与所述α相等。

进一步的,所述弧形表面为圆弧形表面。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油烟机包括所述的引流组件。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引流组件,包括第一引流部和设置于第一引流部至少一侧的第二引流部,在第一引流部和第二引流部之间的连接处设置进烟口,当油烟机正常工作时,进烟口周围会产生负压,形成负压区域,以将烹饪过程中产生的烟气吸附到负压区域,并经由进烟口吸入;进一步的,部分烟气在流动过程中,会沿着第二引流部表面朝向进烟口流动,由于第二引流部的下表面具有交替布置的外凸面和内凹面,当烟气在上升的过程中,形成微小的自旋转体,自旋转体一侧的流体速度增加,另一侧流体速度减小,而烟气颗粒按一定的旋转速度经过第二引流部下表面的外凸面和内凹面时,会在此区域产生马格努斯效应,形成局部涡旋,从而,烟气颗粒会二次或多次经过下表面,进而使烟气整体速度降低。基于马格努斯效应,降低了烟气的流动速度,以使烟气在沿第二引流部下表面流动时,不易因流动速度过大而偏离进烟口,从而有效缓解了烟气逃逸的问题,进而提升了整个油烟机的排烟效果,提升了用户的体验感。

并且,由于外凸面和内凹面的设计,使得第二引流部的下表面的局部区域与水平面之间形成一定的仰角,形成对烟气的增升现象,有利于烟气的减速,能够有效缓解烟气逃逸的问题。

另外,由于外凸面和内凹面的设置,增加了第二引流部下表面的表面积,如此,在水平面上相同的投影面积时,外凸面和内凹面的设计增加了第二引流部下表面的表面积,从而使烟气的冷凝面积增大,进一步提升了烟气的冷凝过滤效果。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油烟机,包括上述引流组件,基于该引流组件,油烟机能够有效缓解烟气逃逸的问题,从而具有较佳的排烟效果,大大提升了用户的体验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引流组件的第一视角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引流组件的第二视角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引流组件的剖视图;

图4为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与引流组件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带有引流组件的油烟机的示意图。

图标:

100-风机;200-壳体;300-集烟罩;

400-引流组件;

410-第一引流部;420-第二引流部;421-外凸面;422-内凹面;430-进烟口;440-弧形表面;

q-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油烟机,如图8所示,该油烟机包括壳体200、设置于壳体200内的风机100以及设置于壳体200下端的集烟罩300,在油烟机启动时,风机100的叶轮高速旋转,能够为排油烟提供动力,随着风机100的工作,集烟罩300的进风口处会产生一定范围的负压区,以便于对烹饪产生的烟气进行吸附;为了进一步提升吸烟效果,本实施例中在集烟罩300的进风口处设置了引流组件400,如此,烹饪产生的烟气上升时能够在引流组件400的引导作用下,被吸入进风口,以通过风机100排出到外界。通过设置引流组件400,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缓解烟气逃逸的作用,提升了油烟机的排烟效果,提升了油烟机品质和用户的体验感。

下面将对引流组件400的具体结构进行详细阐述,可参见图1至图7,具体如下: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引流组件400,设置于集烟罩300的进风口处,其中,该引流组件400包括第一引流部410和设置于第一引流部410至少一侧的第二引流部420,且第一引流部410与第二引流部420之间设有进烟口430,当油烟机正常工作时,进烟口430周围会产生负压,形成负压区域,以将烹饪过程中产生的烟气吸附到负压区域,并经由进烟口430吸入;进一步的,部分烟气在流动过程中,会沿着第二引流部420表面朝向进烟口430流动,由于第二引流部420的下表面具有交替布置的外凸面421和内凹面422,当烟气在上升的过程中,形成微小的自旋转体,自旋转体一侧的流体速度增加,另一侧流体速度减小,而烟气颗粒按一定的旋转速度经过第二引流部420下表面的外凸面421和内凹面422时,会在此区域产生马格努斯效应,以形成局部涡旋,从而,烟气颗粒会二次或多次经过下表面,进而使烟气整体速度降低。基于马格努斯效应,降低了烟气的流动速度,以使烟气在沿第二引流部420下表面流动时,不易因流动速度过大而偏离进烟口430,从而有效缓解了烟气逃逸的问题,进而提升了整个油烟机的排烟效果,提升了用户的体验感。

并且,由于外凸面421和内凹面422的设计,使得第二引流部420的下表面的局部区域与水平面之间形成一定的仰角,形成对烟气的增升现象,有利于烟气的减速,能够有效缓解烟气逃逸的问题。

另外,由于外凸面421和内凹面422的设置,增加了第二引流部420下表面的表面积,如此,在水平面上相同的投影面积时,外凸面421和内凹面422的设计增加了第二引流部420下表面的表面积,从而使烟气的冷凝面积增大,进一步提升了烟气的过滤效果。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考虑到用户的习惯以及市面上灶具的类型,本实施例中的第二引流部420一般设置在第一引流部410的左右两侧,以使左右两侧的第二引流部420能够与左侧灶具及右侧灶具分别对应;进一步优选地,第二引流部420下表面的外凸面421和内凹面422则沿左右方向交替布置,以在外凸面421及内凹面422的引导作用下,烹饪产生的烟气能够流入进烟口430。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外凸面421和内凹面422还可以沿前后方向布置,此时,第二引流部420分别设置在第一引流部410的前侧和后侧;或者,外凸面421和内凹面422同时沿左右方向和前后方向布置,此时,第二引流部420分别设置在第一引流部410的左侧、右侧、前侧和后侧;或者,只在第一引流部410前后左右中的任意一侧设置第二引流部420,无论哪种方式,均能够通过外凸面421和内凹面422将烹饪产生的烟气引流至进烟口430,以便于排出。

另外,此处的外凸面421和内凹面422交替布置可包括如下理解方式:第一种理解方式,位于非边缘位置的外凸面421的两侧分别连接内凹面422,同样的,位于非边缘位置的内凹面422的两侧分别连接外凸面421,沿着烟气流动方向可以是依次连接的外凸面421、内凹面422、外凸面421、内凹面422等,此种情况下,外凸面421和内凹面422依次连接能够形成类似于波浪曲面、正弦曲面或余弦曲面等,此时,烟气在沿该曲面流动时,能够产生马格努斯效应,降低了烟气的流动速度,能够降低烟气的逃逸率;第二种理解方式,沿着烟气流动方向可以是依次连接的外凸面421、外凸面421、内凹面422、内凹面422、外凸面421、外凸面421、内凹面422、内凹面422等,此种情况从广义上来说,同样可理解为外凸面421和内凹面422交替布置,也即,多个外凸面421可看作是一个整体,多个内凹面422可看作是一个整体,也即,外凸面421与内凹面422交替设置;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组成一个整体的外凸面421还可以是3个、4个、5个等,组成一个整体的内凹面422还可以是3个、4个、5个等。但是,为了保证马格努斯效应更大化,同时考虑到第二引流部420下表面具体设计、制造等情况,本实施例中优选为第一种方式。

上述的外凸面421即为向下凸出的表面,内凹面422即为向上凹陷的表面。

作为一种较为优选地实施方式,如图3和图4所示,外凸面421的横断面及内凹面422的横断面均为圆弧结构,且圆弧形的外凸面421与圆弧形的内凹面422顺次连接形成波浪形的曲面,烹饪产生的烟气在该波浪形的曲面表面流动时,会在波浪形曲面的表面产生马格努斯效应,从而降低烟气流动速度,对于烟气的逃逸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同时,增加了第二引流部420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面积,使烟气的冷凝面积增大,提升了烟气的过滤效果。

进一步的,圆弧结构具有各自的曲率和弦长,各圆弧结构的曲率k=1/r,弦长为d,考虑到曲面的参数对于烟气流动产生影响,本实施例中优选地,采用相同曲率的圆弧结构,以组成特定的曲面,基于该特定的曲面,使马格努斯效应最大化,进而有效降低烟气的流动速度,降低烟气的逃逸率。进一步优选地,各圆弧结构的弦长均为d,其中,15mm<d<300mm,包括15mm、50mm、100mm、150mm、200mm、300mm等,除此以外还可以是其他值,此处不做具体限定,综合考虑后,选取弦长为58mm,既满足实际要求,又能提升引流组件400的引流效果。此处需要说明的是,当外凸面421和内凹面422均为圆弧面,且所有的圆弧面的曲率和弦长均相等时,各内凹面422形成的沟槽的深度均相等,从而,烟气在沿曲面经过每个内凹面422时,各内凹面422对于烟气的减速效果基本相同,进而能够使烟气的流动更加稳定。

作为一种较为优选地实施方式,各内凹面422的深度沿前后方向均匀设置,以使在每一个内凹面422内的烟气在各处的流动速度基本相等,以保证烟气的流动更加有序。

作为一种较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4所示,相邻设置的外凸面421和内凹面422在两者的连接处相切,具体的,由于外凸面421和内凹面422均为圆弧结构,且外凸面421和内凹面422依次连接,使得每相邻的两个圆弧结构中其中一个向上凹,另一个向下凸,且两个圆弧结构之间相切,从而,当烟气在相邻的两个圆弧结构的连接处流动时,由于两者相切,使得连接处更加平滑,有利于烟气更加顺畅地流动。

作为一种较为优选地实施方式,如图3和图4所示,相邻设置的外凸面421的最低位置与内凹面422的最高位置之间的距离h1为恒定值,且5mm<h1<40mm,具体包括5mm、10mm、15mm、20mm、25mm、30mm、35mm、40mm等,优选地,h1=16mm。基于此种设计,一方面能够使曲面满足实际要求,另一方面还能够满足设计、制造要求。

在其他实施例中,当外凸面421和内凹面422均为圆弧面(两者的横断面均为圆弧结构),且相邻的圆弧面之间相切时,外凸的圆弧面与内凹的圆弧面之间的最大距离为h1,h1同样为恒定值,从而,基于上述参数设定,能够使第二引流部420的下表面成为一种特定曲面,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使马格努斯效应更大化,进而有利于使烟气速度降低,以缓解烟气逃逸。

考虑到第二引流部420的下表面对于烟气具有一定的引流、疏导作用,以使烟气能够经过降速后进入进烟口430,需要保证第二引流部420的下表面具有足够的长度,也即,能够保证烟气顺着下表面能够进入进烟口430。基于此,本实施例中的第二引流部420的下表面至少包括四个曲面单元,也即,两个外凸面421和两个内凹面422;本实施例中优选地,第二引流部420的下表面包括八个曲面单元,具体布置方式可以是:朝向进烟口430的方向依次连接的外凸面421、内凹面422、外凸面421、内凹面422、外凸面421、内凹面422、外凸面421和内凹面422,或者,内凹面422、外凸面421、内凹面422、外凸面421、内凹面422、外凸面421、内凹面422和外凸面421。当然,曲面单元的数量并不限于上述数量,还可以是其他能够满足实际要求的任意数量,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请参见图6,本实施例中的进烟口430位于引流组件400的中部区域,且进烟口430局部区域形成负压区,在烟气上升过程中,受到中部区域负压的影响,部分烟气向中间靠拢,使得烟气的运行轨迹向引流组件400中部偏移,从而能够使烟气更大程度地经过第二引流部420的下表面,以降低烟气流速。

基于此,为了使烹饪产生的烟气能够更好地被吸收,本实施例中对进烟口430进行设计,其中,进烟口430的最低处与烹饪台面之间的距离为h2,外凸面421的最低处与烹饪台面之间的距离为h3,且h3-h2>10mm,优选为15mm,进烟口430的最小高度为h4,15mm<h4<60mm,优选为22mm,基于此设计,在一定程度上通过进烟口430产生的负压对上升的烟气产生引导作用,使烟气能够向中间靠拢,并顺利从进烟口430被吸入至集烟罩300。

考虑到烟气还可能向油烟机的侧部流动,本实施例中的烟气还可以从集烟罩300的侧部被吸入,尤其是当第二引流部420的外凸面421和内凹面422沿左右方向延伸时,烟气在向上流动时一部分沿着第二引流部420的下表面向位于中部的进烟口430流动,而另一部分烟气还沿着第二引流部420的下表面向左右两侧流动,而从集烟罩300的侧部进入集烟腔。

然而,烟气在流动到第二引流部420的左右两侧时,由于烟气的流动速度相对较快,容易从第二引流部420的左右两侧逃逸,基于此问题,本实施例中对第二引流部420的侧部进行设计,以通过特定曲面对烟气进行疏导,以使烟气顺利从集烟罩300的侧部被吸入而不至于逃逸。

具体的,如图3至图5和图8所示,第二引流部420的远离第一引流部410的端部设有朝向集烟罩300方向延伸的弧形表面440,且该弧形表面440与集烟罩300内表面之间形成用于吸入油烟的通道q,如此,在油烟机工作时,部分烟气沿着第二引流部420的下表面向侧部流动,当流动到弧形表面440时,烟气在弧形表面440产生附壁作用,从而改变了原本向侧部流动的方向,改为随着弧形表面440流动,也即,烟气在弧形表面440产生了康达效应,从而产生沿着弧形表面440流动的倾向,进而,通过弧形表面440的引导作用,使得经由第二引流部420引流至侧部的烟气能够顺利进入通道q,以从集烟罩300的侧部进入集烟腔。

基于上述弧形表面440的设置,使得烟气在此处产生了康达效应,使烟气更容易进入通道q,并且,由于烟气在沿第二引流部420下表面流动时产生马格努斯效应,使烟气向侧部流动的速度降低,具有较低流速的烟气更容易受到弧形表面440的引导作用,从而降低烟气的逃逸率。因此,通过第二引流部420的下表面及侧部的特殊设计,有效缓解了烟气逃逸的问题,大大提升了油烟机的吸烟效率。

进一步的,如图5所示,弧形表面440的端部处的切面或切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α在20°至70°之间,也即,弧形表面440的出口角在20°至70°之间,具体包括20°、30°、40°、50°、60°、70°等,当然还可以是其他具体角度,此处不受限制;较为优选地,α取值为40°至50°。此处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烟气在弧形表面440处产生了康达效应,且基于该出口角度,当烟气的出口速度与侧部的负压区域流速速度一致时,集烟罩300侧部的进烟速率最高,烟气在向侧部水平向的分速度得以降低,从而降低了烟气向侧部逃逸的几率,进而提升了吸烟效果。

相应的,集烟罩300的与弧形表面440相对区域的表面与水平面之间形成夹角β(图中未示出),且夹角β与夹角α相等,如此,在集烟腔的内表面与弧形表面440之间形成通道q,烟气在经过该通道q时,受到通道q的导向作用,使烟气更易从集烟罩300的侧部被吸入。

进一步优选地,弧形表面440为圆弧形表面440,以满足实际使用或制造需求。

综上所述,烹饪产升的烟气在上升过程中,一部分烟气在中部进烟口430的吸附作用下向中部靠拢,另一部分烟气在侧部进烟口430的吸附作用下向侧部靠拢,而烟气在沿着引流组件400下表面流动时,由于第二引流部420下表面设计为波浪形的曲面,使得烟气在沿波浪形的曲面向中部或侧部流动时,会产生马格努斯效应,从而降低了烟气的流速,使烟气不易逃逸,并且,当烟气流动到第二引流部420的侧部时,由于弧形表面440的存在,使得烟气在弧形表面440处产生康达效应,从而对烟气产生一定的引导作用,使烟气进入通道q而不至于逃逸。因此,本实施例中的引流组件400具有较佳的技术效果,且包括该引流组件400的油烟机具有良好的吸烟效果,提升了油烟机品质和用户体验感。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