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套排风终端与单套新风机组终端同步重组配对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968084发布日期:2021-07-23 14:14阅读:104来源:国知局
多套排风终端与单套新风机组终端同步重组配对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实验室通风领域,具体是一种多套排风终端与单套新风机组终端同步重组配对控制装置,该集成器能够维持实验室由多套通风系统终端排风所需的安全稳定微负压工作环境。



背景技术:

当前,实验室大楼规模越做越大,通风系统工程由个位数增至目前几十套,终端排风设备增至几百台、套。单个通风系统排风量由原来千立方小时迅猛提升上万或五六万立方小时,然而在在实验室通风系统中存在很多困扰补新风的因素,导致现有的实验室通风系统很少设计同步微负压差量补新风,且冷热媒全能载入有难度。

经过调研发现,目前困扰实验室通风系统补新风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早期冷媒系统工程造价和维护费用“高”(比对一套通风系),温差较大的地区费用更大;(2)受大楼实验室内建筑有效空间限制(一般净空<3m,不含过梁及承重梁等不规则梁,再加上实验室内有大量的试验设备,通排风、消防、用水、排污、通信、供电等管网,都会大量占用实验室有效空间;(3)实验室功能间布局不可能在一条轴线上,所有不同系统终端排、补风配对后无时序开启相互牵扯干扰,若满足微差频变频变风量技术上有难度;(4)大量排风终端做实验常用大功率电加热器件局部易发火灾,需设火灾联动告警端口,一旦发生关闭本终端风阀,同时关闭该系统排、新风机;(5)多系统终端排风和补新风属动态运行,各个终端排风和补新风量均有差异,通风系统补偿统调损耗风量、实现实验室稳定的微负压差控制有难度,再加上实验室多数科研项目都与有毒有害化学物质接触,根据能量守恒原理近似封闭的实验室内,终端排风量与补新风量应均等,启停必须同步联动,为了实验室工作环境安全,排、补风量应始终保持微差量恒等状态,否则,实验室潜在的多元污染源将会到处流窜。

由于当前设计化学实验大楼(教学室)、办公大楼为了自然光,多选玻璃装饰幕墙,楼内均设有公用走廊都属密闭型空间。因排风系统工作产生的负压效应,实验室、办公室、走道和玻璃幕墙都可视为易受气流波动区,包括建筑楼顶上的女儿围墙、相邻排风管道以及中央空调管道(回风管道)等都有可能成为受影响污染区。再加上实验室内备有大量常用化学试剂,试剂存放一般选用简易通风柜下箱体、通风柜内腔体,存放选用的试剂柜、留样间、药品室及化学品仓库等。

通风系统终端排风启动时,排风终端辖区呈现为大负压,受负效应以该区域为中心形成空气对流层,途经多组试验台面顺势扫过桌上易挥发试剂,包括滞留在台面上的化学物质,导致大量有毒有害气流在实验室内乱串,给实验人员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如果新风关联不到位或是排/补新风紊乱,也会造成局部补风小或没有、气流乱窜等问题,同样无法保证实验室环境安全;实验室设计有大量终端排风设备,无关联同步补新风,室内空调效果不一定好或形同虚设。

针对现有技术中多套通风系统的多个终端排风量的不均衡和确定性,设计一套同步等差量补新风系统,维持实验室内稳定微负压空间,防止和阻断环境污染源,杜绝回流、紊流、逗留,串流等危害,减少冷热媒损耗,创建一个安全舒适实验室工作环境则是当务之急。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新风补入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套排风终端与单套新风机组终端同步重组配对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能够实现多套通风系统共用一套新风机组,实时给实验室内送去稳定的微负压新风量,其智能可控,资源共享降低成本,互不干扰安全运行,保护环保节能低噪。

为了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了一种多套排风终端与单套新风机组终端同步重组配对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包括集成电路板,在集成电路板上在设有控制模块、地址编码模块、多个排风终端风量信号输入端口、终端同步集成风量信号输出端口和排风终端风量信号实时同步输出端口,所述多个排风终端风量信号输入端口分别与地址编码模块和控制模块信号输入端连接,控制模块的信号输出端与排风终端风量信号实时同步输出端口连接,地址编码模块的信号输出端与终端同步集成风量信号输出端口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接收多个排风终端排风控制单元采集的风量信号,并同步控制对应排风终端的排风量;所述地址编码模块用于接收多个排风终端排风控制单元采集的风量信号并重新排序按先后顺序输入到同一套新风机组的控制单元。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集成电路板上还设有电源保护模块、电源输入端口和电源输出端口,所述电源输入端口和电源输出端口均与电源保护模块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集成电路板上还设有集成风量信号输出备用端口、消防同步接入端口、接地端口、远程通讯端口和与终端同步集成风量信号输出端口相匹配的led工作状态显示端口,所述集成风量信号输出备用端口和led工作状态显示端口与地址编码模块连接,所述消防同步接入端口、接地端口和远程通讯端口与控制模块连接。

本实用新型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外壳,所述集成电路板置于外壳内,在外壳上对应设有多个排风终端风量信号输入接口、多个终端同步集成风量信号输出接口、多个排风终端风量信号实时同步输出接口、多个集成风量信号输出备用接口、消防同步接口、接地接口、远程通讯接口和led工作状态显示灯;在外壳上还设有消防使能切换按钮、端口接入信号指示灯和工作指示灯,所述消防使能切换按钮、端口接入信号指示灯和工作指示灯均与控制模块连接。

本实用新型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端口接入信号指示灯设有多个,并与排风终端风量信号输入接口、消防同步接口、接地接口、远程通讯接口相对应。

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多套通风系统共用一套新风机组,实时给实验室内送去稳定的微负压新风量,其智能可控,资源共享降低成本,互不干扰安全运行,保护环保节能低噪;实现了实验室通风系统的安全运行、高效节能,并杜绝了环境污染、降低了实验室通排风成本,整个装置安装调试方便,维护维修简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外形结构示意图。

图中:1—集成电路板,2—控制模块,3—地址编码模块,5—排风终端风量信号输入端口,500—排风终端风量信号输入接口,6—终端同步集成风量信号输出端口,600—终端同步集成风量信号输出接口,7—排风终端风量信号实时同步输出端口,700—排风终端风量信号实时同步输出接口,8—排风终端排风控制单元,9—新风机组的控制单元,10—电源保护模块,11—工作指示灯,12—电源输入端口,13—电源输出端口,14—集成风量信号输出备用端口,1400—集成风量信号输出备用接口,15—消防同步接入端口,1500—消防同步接口,16—接地端口,1600—接地接口,17—远程通讯端口,1700—远程通讯接口,18—led工作状态显示端口,1800—led工作状态显示灯,19—外壳,20—消防使能切换按钮,21—端口接入信号指示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1至图2均为实施例的附图,采用简化的方式绘制,仅用于清晰、简洁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以下对在附图中的展现的技术方案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具体方案,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设置”、“连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多套排风终端与单套新风机组终端同步重组配对控制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集成电路板1和外壳19,集成电路板1置于外壳19内,在集成电路板1上在设有控制模块2、地址编码模块3、多个排风终端风量信号输入端口5、终端同步集成风量信号输出端口6、排风终端风量信号实时同步输出端口7、电源保护模块10、电源输入端口12、电源输出端口13、集成风量信号输出备用端口14、消防同步接入端口15、接地端口16、远程通讯端口17和与终端同步集成风量信号输出端口6相匹配的led工作状态显示端口18;所述多个排风终端风量信号输入端口5分别与地址编码模块3和控制模块2信号输入端连接,控制模块2的信号输出端与排风终端风量信号实时同步输出端口7连接,地址编码模块3的信号输出端与终端同步集成风量信号输出端口6连接;所述消防同步接入端口15、接地端口16和远程通讯端口17均与控制模块2连接;所述集成风量信号输出备用端口14和led工作状态显示端口18与地址编码模块3连接,所述电源输入端口12和电源输出端口13均与电源保护模块10连接。在外壳19上对应设有多个排风终端风量信号输入接口500、多个终端同步集成风量信号输出接口600、多个排风终端风量信号实时同步输出接口700、多个集成风量信号输出备用接口1400、消防同步接口1500、接地接口1600、远程通讯接口1700、led工作状态显示灯1800、电源输入和输出外接端口,外壳上的各个端口与集成电路板1上的各个端口相匹配,通过外接信号线来实现集成电路板1中各个信号的外接及转换。在外壳19上还设有消防使能切换按钮20、端口接入信号指示灯21和工作指示灯11,所述消防使能切换按钮20、端口接入信号指示灯21和工作指示灯11均与控制模块2连接。

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多套排风终端与单套新风机组终端同步重组配对控制装置,如图1所示,所述控制模块2用于接收多个排风终端排风控制单元8采集的风量信号,并同步控制对应排风终端4的排风量;所述地址编码模块3用于接收多个排风终端排风控制单元8采集的风量信号并重新排序后按先后顺序输入到同一套新风机组的控制单元9;多个排风终端风量信号输入端口5用于连接多套排风系统的控制单元,并将每套通风系统的控制单元采集的多个终端风量信号传递给控制模块2和地址编码模块3;终端同步集成风量信号输出端口6对应多个输出接口,可以将地址编码模块3重新编排后的终端风量信号按照顺序输送到同一套新风机组的控制单元中,并由该控制单元根据接收的风量信号对不同终端实时补风;所述排风终端风量信号实时同步输出端口7用于连接与排风终端风量信号输入端口5相对应的多套排风系统的控制单元,并实时同步控制每个排风终端的排风量;所述电源保护模块10对整个系统的电源进行保护,提供用电保护和火灾告警断电功能,整个设备的电源从电源输入端口12输入到电源保护模块10,然后再通过电源输出端口13输出到各个需要供电的单元,能够实现整个区域内供电设备的电源控制和保护;所述集成风量信号输出备用端口14的作用与终端同步集成风量信号输出端口6的作用相同,主要作为备用,可以连接多套新风机组,如果终端同步集成风量信号输出端口6连接的新风机组出现故障,可以开启备用新风机组,保证实验室能够正常补风;所述消防同步接入端口15用于连接同区域的消防设备,实现消防同步;所述远程通讯端口17用于远程通信控制;所述led工作状态显示端口18用于连接led工作状态显示屏或显示灯,在地址编码模块3的输出端口接通新风工作时,便会进行显示,主要用于判断补风工作状态。外壳19上的各个端口主要是硬件端口,直接用于信号线的连接,外壳19上的消防使能切换按钮20用于消防使能的信号切换,端口接入信号指示灯21设有多个,并与排风终端风量信号输入接口500、消防同步接口1500、接地接口1600、远程通讯接口1700相对应,用于显示每个端口是否接通,工作指示灯11用于判断整个装置是否正常工作。

实施例中的排风系统控制单和新风机组控制单元均可采用sve智能变频变风量控制器进行控制,本实用新型工作时,可以将该控制装置的多个排风终端风量信号输入接口500通过信号线连接多套排风系统的控制单元,每套排风系统设有多个排风终端,多个排风终端的风量信号经每套智能变频变风量控制器采集后输送到本实用新型的控制装置中,该控制装置中的控制模块2将风量信号实时反馈到每套排风系统的sve智能变频变风量控制器对每个终端的排风量进行控制,地址编码模块3可以将收集的信号重新排序后按照先后顺序同步输出到新风机组的sve智能变频变风量控制器,经过变频后按照每个排风终端的需要的风量对每个排风终端同步补风,即满足多套实验室通风系统终端排风等差变频变风量微压差补新风集成器。多个通风系统各个终端排风地址信号与终端同步集成风量信号输出端口6的地址信号一一对应,变频系统控制设备和变频系统控制设备同属sve变频变风量智能控制器,保证任意一组系统终端的排风和补新风的差频恒定,其排风量之差保持实验室内维持在微压差工作环境。即:各系统终端排风量-补新风量≈微负压恒等。

本实用新型中的消防同步功能,当中央火灾信号传递过来时,电源保护输出断电,通风系统设备停止工作。火警消除后重启电源恢复。使能切换,提供dc24v直流供电或一对无源触点。

以上所述,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