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热淋清片的喷雾干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069277发布日期:2021-07-30 13:17阅读:8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热淋清片的喷雾干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热淋清片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热淋清片的喷雾干燥装置。



背景技术:

热淋清是根据贵州民间流传的对泌尿系感染有独特疗效的验方,精选贵州道地药材头花蓼生产的一种主要用于治疗泌尿系统感染的纯中药制剂。热淋清片为在,原剂型热淋清颗粒基础上的改剂型。在生产中需要对头花蓼制得的浓缩液进行干燥,对干燥后的干料进行稠膏收集,加入适量的淀粉、微晶纤维素、羧甲淀粉钠,以40%乙醇制成颗粒,干燥整粒,拌入适量的硬脂酸镁、羧甲淀粉钠,混合均匀包薄膜衣,即得。

为了保证浓缩液的干燥效果和干燥效率,采用喷雾干燥装置进行干燥,通过将浓缩液液化后与高温气体接触后快速干燥,传统的喷雾干燥装置通过在管道的一端设置蒸汽加热设备于流经的空气进行换热后,产生高温空气再持续的通入到雾化干燥罐内,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输气管道输送过程中空气热量消耗过大,造成热能的浪费,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并且在干燥过程中,雾化喷出的浓缩液大量附着在雾化干燥罐内壁上,干燥后的形成的稠膏也会粘连在内壁上,无法收集或者下流时间较长,增加收集时间,影响加工效率;

另外,传统的喷雾干燥装置从雾化干燥罐上端通入热流,在热流自上而下的与雾化浓缩液接触干燥时,雾化干燥罐下部的热量损耗大热量较低,对于浓缩液的干燥效率下降较大,在工业化生产中容易存在干燥效果不均匀的情况,所以需要针对性的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热淋清片的喷雾干燥装置投入使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热淋清片的喷雾干燥装置,包括雾化干燥罐、与雾化干燥罐下端连通的关风机、母液罐和排气结构以及固定安装于雾化干燥罐内侧上部的高速离心雾化器,所述雾化干燥罐的柱状部的侧壁为双层结构,所述雾化干燥罐的双层侧壁之间的空腔内固定安置有热管,所述雾化干燥罐侧壁上固定安装的鼓风机的排气口与所述空腔连通,所述雾化干燥罐的内层壁上开设有若干个风口,设置于所述雾化干燥罐柱状部上部的风口均为倾斜向上开设,且下部风口为倾斜向下开设。

优选的,所述鼓风机固定安装雾化干燥罐外壁的中部,且雾化干燥罐外侧的鼓风机数量不少于三个。

优选的,所述鼓风机的入风口端设置有空气过滤器。

优选的,所述排气结构是由与雾化干燥罐内部连通的支管、设置与支管间的沉积罐以及与支管另一端连通的引风机构成。

优选的,所述沉积罐是由漏斗状罐体下端出口处设置关风机构成,所述支管与沉积罐的上部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采用将雾化干燥罐侧壁设置为双层壁结构,并且在壁间空腔内设置了热管,通过环设在雾化干燥罐外侧的鼓风机对空腔内输入空气,产生高温空气通过风口向雾化干燥罐内输入,省去管道输入的热量损耗,保证干燥热风的热量,从而保证干燥效果,原热淋清片在提取浓缩后采用真空干燥得到干浸膏,该喷雾干燥设备,有效提高效率,缩短该品种的浸膏干燥时间,从而保证干浸膏的含量。

2、设置于所述雾化干燥罐柱状部上部的风口均为倾斜向上开设,且下部风口为倾斜向下开设,保证有充分的热流接触时间,直到完全干燥为稠膏下落到雾化干燥罐柱状部下部位置,并且保证稠膏加速向雾化干燥罐下端汇集,加快收集速度,保证干燥工作效率。

3、并且通过在雾化干燥罐内层壁上开设风口,可以避免浓缩液大量挂壁,造成稠膏在侧壁上大面积粘连的情况,进一步保证了收集效率,实用性更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雾化干燥罐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雾化干燥罐;2、关风机;3、母液罐;4、排气结构;41、支管;42、沉积罐;43、引风机;

5、高速离心雾化器;6、空腔;7、热管;8、鼓风机;9、风口;10、空气过滤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3所示的一种用于热淋清片的喷雾干燥装置,包括雾化干燥罐1、与雾化干燥罐1下端连通的关风机2、母液罐3和排气结构4以及固定安装于雾化干燥罐1内侧上部的高速离心雾化器5,所述雾化干燥罐1的柱状部的侧壁为双层结构,所述雾化干燥罐1的双层侧壁之间的空腔6内固定安置有热管7,所述雾化干燥罐1侧壁上固定安装的鼓风机8的排气口与所述空腔6连通,所述雾化干燥罐1的内层壁上开设有若干个风口9,设置于所述雾化干燥罐1柱状部上部的风口9均为倾斜向上开设,且下部风口9为倾斜向下开设。

本装置中,采用将雾化干燥罐1侧壁设置为双层壁结构,并且在壁间空腔6内设置了热管7,通过环设在雾化干燥罐1外侧的鼓风机8对空腔6内输入空气,产生高温空气通过风口9向雾化干燥罐1内输入,省去管道输入的热量损耗,保证干燥热风的热量,从而保证干燥效果;

并且设置于所述雾化干燥罐1柱状部上部的风口9均为倾斜向上开设,且下部风口9为倾斜向下开设,通过雾化干燥罐1柱状部上部的风口9输入的热量,通过风口9的引导对内部雾化的浓缩液从斜上方鼓吹,从而将下落的浓缩液滴多次自下而上的运动,从而保证有充分的热流接触时间,直到完全干燥为稠膏下落到雾化干燥罐1柱状部下部位置,由于述雾化干燥罐1柱状部下部的风口9为倾斜向下开设,保证稠膏加速向雾化干燥罐1下端汇集,加快收集速度,保证干燥工作效率;

并且通过在雾化干燥罐1内层壁上开设风口9,可以避免浓缩液大量挂壁,造成稠膏在侧壁上大面积粘连的情况,进一步保证了收集效率,实用性更强。

所述鼓风机8固定安装雾化干燥罐1外壁的中部,且雾化干燥罐1外侧的鼓风机8数量不少于三个。保证从风口9输入到雾化干燥罐1内的风力更均衡,避免某一部分的风压过大将雾化浓缩液鼓吹到空腔6内的情况。

所述鼓风机8的入风口9端设置有空气过滤器10。对鼓入的空气进行过滤,避免将大量灰尘鼓入雾化干燥罐1内,保证产品质量。

所述排气结构4是由与雾化干燥罐1内部连通的支管41、设置与支管41间的沉积罐42以及与支管41另一端连通的引风机43构成。对鼓入雾化干燥罐1内的空气向外排泄,避免内部气压过大,并且在输出空气的过程中,通过期间支管41输气时通过多个沉积罐42,干燥后的稠膏在各个沉积罐42内向下沉降,二次收集,避免在排气过程中将大量成品稠膏排出的情况。

所述沉积罐42是由漏斗状罐体下端出口处设置关风机2构成,所述支管41与沉积罐42的上部连通。保证支管41从沉积罐42上部通过保证稠膏在沉积罐42内有一个较大的沉降空间。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