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气循环利用的回转窑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503621发布日期:2021-06-18 16:16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一种空气循环利用的回转窑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回转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气循环利用的回转窑。



背景技术:

在建材、冶金、化工、环保等许多生产行业中,广泛地使用回转圆筒设备对固体物料进行机械、物理或化学处理,这类设备被称为回转窑。回转窑的发明,使得水泥工业迅速发展,同时也促进了人们对回转窑应用的研究,很快回转窑被广泛应用到许多工业领域,并在这些生产中越来越重要,成为相应企业生产的核心设备。在陶瓷色料的生产过程中重要的一道工序就是煅烧工序,现在煅烧工序多数采用回转窑。

在陶瓷色料的煅烧工序中,因需要生产的色料颜色不同采用的配方也不一样,有些色料需要采用到昂贵的原料,如氧化锆等。采用回转窑喷煤粉高温燃烧煅烧工艺存在以下弊端:废气量大,废气中含物料多;该弊端在采用昂贵的原料时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现有回转窑的加热方式主要为喷煤粉燃烧,煤气、天然气燃烧,喷油燃烧加热等,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电的环保性与可控性好,其在回转窑上用作加热能源将变得越来越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少废气排放且减少物料损失的空气循环利用的回转窑。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空气循环利用的回转窑,包括:窑体,在所述窑体的两端设有窑头罩和窑尾罩,所述窑头罩和所述窑尾罩分别与所述窑体转动密封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窑体连通的加热管道,在所述加热管道内设有抽风机,加热管道的出气端与所述窑头罩连通,加热管道的进气端与所述窑尾罩连通,形成通过窑体后的窑尾罩尾气,加热后再经窑头罩进入窑体的循环。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在所述加热管道内设有电加热件。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述电加热件设在所述加热管道靠近所述出气端。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述电加热件为沿所述加热管道轴向设置的若干电热棒,在相邻所述电热棒上设有肋片。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在所述窑头罩的底部设有出料室,在所述出料室的底部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室为倒锥形,所述出料口设在所述出料室的侧面底部。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述窑头罩和所述窑尾罩与所述窑体通过鱼鳞片密封装置转动密封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在所述窑体的内壁堆砌有耐火砖层,所述耐火砖层具有高低不同的规格形成向所述筒体的内侧凸起的扬料结构。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述扬料结构为至少三道沿筒体轴向延伸并向筒体内侧突出的拱形凸起。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述给料装置包括设在所述窑尾罩上的给料斗以及螺旋给料机。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述给料斗包括依次连接的进料斗、进料腔以及进料管,在所述进料腔的顶端设有翻板阀,所述进料管为弯折管道、其伸入所述窑体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一、回转窑中的空气经加热管道加热后与回转窑中的物料逆向流动换热从而加热物料,空气在加热管道和回转窑中循环流动,充分利用热能,提高换热效率;基本不产生废气,避免排气过程中排出物料,使得空气中的微尘和挥发物重新进入窑体内,可使化学反应的左端物质浓度上升,有利于促进化学反应的完成,避免了物料的浪费,减低成本,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二、在回转窑内堆砌有高低不同的耐火砖层,起到扬料作用,可使窑内的物料均匀焙烧,且能增大产品与转窑筒体内部热气流换热面积,有效提高了陶粒产品的焙烧效率。

三、在电加热件上设置助片,增加与空气的接触面积的同时减缓空气的流动速度,提高换热效率,保证空气充分加热。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气循环利用的回转窑结构的俯视图。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气循环利用的回转窑的侧视图。

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气循环利用的回转窑的筒体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窑体,2:窑尾罩,3:窑头罩,4:加热管道,5:电加热件,6:抽风机,7:出料室,8:出料口,9:给料斗,10:翻板阀,11:耐火砖层。

9-1:进料斗,9-2:进料腔,9-3:进料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方位词,如有术语“中心”,“横向”、“纵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方位和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方位构造和操作,不能理解为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保护范围。

此外,如有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隐含指明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描述中,“至少”的含义是一个或一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另有明确规定和限定,如有术语“组装”、“相连”、“连接”术语应作广义去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也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相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的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之下”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是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的高度。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之下”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低于第二特征。

下面结合说明书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描述,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图2所示,一种空气循环利用的回转窑,包括:驱动电机(图中未示出)、给料装置、窑体1及其传动支撑机构(图中未示出);在所述窑体1的两端设有窑头罩3和窑尾罩2,所述窑头罩3和所述窑尾罩2分别与所述窑体1转动密封连接,所述给料装置位于所述窑尾罩2前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窑体1连通的加热管道4,在所述加热管道4内设有抽风机6,所述加热管道4的出气端与所述窑头罩3连通,所述加热管道4的进气端与所述窑尾罩2连通,形成通过窑体后的窑尾罩尾气,加热后再经窑头罩进入窑体的循环。回转窑倾斜设置,较高的一端设有窑尾罩,较低的一端设有窑头罩。通过给料装置在窑尾罩的一端进料,在重力作用下物料缓慢的往窑头罩一端移动,窑体内的空气在抽风机的作用下从窑尾罩进入加热管道加热后从窑头罩流出回到窑体,在窑体内与物料逆向流动换热,空气在窑体和加热管道内循环加热换热从而加热物料。

所述窑头罩3和所述窑尾罩2与所述窑体1采用鱼鳞片转动密封。

在所述窑头罩3的底部设有出料室7,在所述出料室7的底部设有出料口8。所述出料室7为倒锥形出料室,所述出料口设在所述出料室侧面底部。物料在出料室中受重力作用从而从出料口中出料,窑头罩和出料室也起到固气分离作用,空气受抽风机的作用往窑尾罩的方向流动。

在所述加热管道4内设有电加热件5。所述电加热件5为电热棒或电加热丝。所述电加热件5设在所述加热管道4靠近所述出气口端。所述电加热件5为沿所述加热管道轴向设置的若干电热棒,在所述电加热件上设有若干肋片。在所述肋片上设置有连接孔,所述电加热件从所述连接孔中穿过;所述肋片和所述电加热件之间焊接固定或通过导热粘合层粘接。设置助片增加与空气的换热面积同时减缓空气流动速度,提高换热效率。

如图3所示,在所述窑体1的内壁堆砌有耐火砖层11,所述耐火砖层11具有高低不同的规格形成向所述筒体的内侧凸起的扬料结构。所述扬料结构为至少三道沿筒体轴向延伸并向筒体内侧突出的拱形凸起。可使窑内的物料均匀焙烧,且能增大产品与转窑筒体内部热气流换热面积,有效提高了陶粒产品的焙烧效率。

所述的给料装置由给料斗9和螺旋给料机(图中未示出)组合构成。所述给料斗9设在所述窑尾罩2上,其包括依次连接的进料斗9-1、进料腔9-2以及进料管道9-3,在所述进料腔9-2的顶端设有翻板阀10,当没有物料通过进料腔时,关闭翻板阀10隔离进料腔和进料斗。所述进料管道9-3为弯折管道,所述进料管道9-3伸入到所述窑体1内。

在所述加热管道4的内壁面上设有高温隔热层或涂有高温隔热涂层。

通过上述的结构和原理的描述,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采用本领域公知技术的改进和替代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由各权利要求项及其等同物限定之。具体实施方式中未阐述的部分均为现有技术或公知常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