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盖结构、换热器及空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369765发布日期:2021-08-24 12:18阅读:81来源:国知局
端盖结构、换热器及空调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端盖结构、换热器及空调。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用于对节能且运行高效的产品越来越喜爱;作为日常使用的制冷系统,其运行的高效化已经成为一种趋势,而制冷系统做到高效化,需要从控制、设备选用、系统设计进行把控。

然而,传统的制冷系统中,由于输送管的传输阻力较大,造成制冷系统自身损耗较大,不利于制冷系统的高效化运行。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针对传统的制冷系统中输送管的传输阻力较大,造成制冷系统自身损耗较大,不利于制冷系统的高效化运行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端盖结构、换热器及空调,该端盖结构、换热器及空调可以降低管道阻力,进而降低了因管道阻力带来的损耗,提升空调运行的高效性。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本申请涉及一种端盖结构,包括端盖本体及第一连接管道,所述端盖本体设有端盖出水口,所述第一连接管道固设于所述端盖本体并与所述端盖出水口连通,所述第一连接管道与所述端盖本体呈夹角设置,所述第一连接管道的轴线与所述端盖本体的轴线之间形成的第一夹角为θ,其中30°≤θ≤90°。

上述端盖结构在使用时,水沿端盖出水口排至第一连接管道,通过第一连接管道输送至用户末端。传统的端盖结构中,第一连接管道的轴线与所述端盖本体的轴线平行,与该第一连接管道连接的传输管道之间需要呈一定的角度才能将水往更高处进行输送,如此水流在输送过程中遇到的阻力会很大,增加了空调的损耗,在本申请中,将所述第一连接管道的轴线与所述端盖本体的轴线之间形成的第一夹角,且第一夹具θ满足30°≤θ≤90°,如此,第一连接管道及与第一连接管道连接的传输管道两者的轴线可以保持在同一直线上,进而,水在往高处输送时遇到的阻力较小,进而降低空调的损耗,提升空调运行的高效性。

下面进一步对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端盖结构还包括第二连接管道,所述端盖本体还设有端盖进水口,所述第二连接管道固设于所述端盖本体并与所述端盖进水口连通,所述端盖进水口的安装高度和水泵的出水口的安装高度差为h,其中,-2cm≤h≤2cm。如此,水泵的出水口与端盖进水口的安装高度保持一致,在安装时,可以通过管道将水泵的出水口与端盖进水口直连,进而可以省略传统空调系统中水泵的出水口与端盖进水口之间的其他连接管道路和连接弯头,降低管道损耗同时可以降低管道成本和安装空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端盖本体包括端盖延伸段及与所述端盖延伸段固定连接的端盖前端段,所述端盖延伸段设有所述端盖出水口,所述端盖前端段设有所述端盖进水口。如此,通过延长端盖本体可以进一步降低水的输送阻力。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端盖延伸段沿所述端盖本体的长度方向的长度为a,所述第一连接管道的直径为d,其中,a≥d/sinθ。

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涉及一种换热器,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端盖结构。

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涉及一种空调,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换热器。

下面进一步对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空调还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固设于所述第一连接管道,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第一连接管道内的水的温度。如此,由于第一连接管道是相对于端盖本体是倾斜设置的,换句话说,当水沿端盖出水口排至第一连接管道时,需要克服自身的重力,在重力的作用下是充分混合的,因此,位于第一连接管道内的水不存在分层的现象,因此,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是精确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空调还包括第一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固设于所述第一连接管道,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第一连接管道内的水对所述第一连接管道施加的作用力。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空调还包括输送管,所述输送管包括第一段管体和第二段管体,所述第一段管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管道的出口端连接并连通,所述第一段管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段管体的一端连接并呈第三夹角设置,所述第三夹角为钝角或者锐角。如此,相比第一段管体和第二段管体垂直连接并连通的结构相比,将所述第一段管体和第二段管体之间形成一个钝角或者锐角后形成的输送结构,水流通的阻力较小,进而进一步降低空调的损耗。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空调还包括第二温度传感器及第二连接管道,所述端盖本体还设有端盖进水口,所述第二连接管道固设于所述端盖本体并与所述端盖进水口连通,所述端盖进水口的安装高度和水泵的出水口的安装高度差为h,其中,-2cm≤h≤2cm,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固设于所述第二连接管道,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第二连接管道内水的温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空调还包括第二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固设于所述第二连接管道,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第二连接管道内的水对所述第二连接管道施加的作用力。

上述换热器及空调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端盖结构,因此在使用时,水沿端盖出水口排至第一连接管道,通过第一连接管道输送至用户末端。传统的端盖结构中,第一连接管道的轴线与所述端盖本体的轴线平行,与该第一连接管道连接的传输管道之间需要呈一定的角度才能将水往更高处进行输送,如此水流在输送过程中遇到的阻力会很大,增加了空调的损耗,在本申请中,将所述第一连接管道的轴线与所述端盖本体的轴线之间形成的第一夹角,且第一夹具θ满足30°≤θ≤90°,如此,第一连接管道及与第一连接管道连接的传输管道两者的轴线可以保持在同一直线上,进而,水在往高处输送时遇到的阻力较小,进而降低空调的损耗,提升空调运行的高效性。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书用于解释说明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使用的附图做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此外,附图并不是1:1的比例绘制,并且各个元件的相对尺寸在附图中仅示例地绘制,而不一定按照真实比例绘制。

图1为一实施例中空调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另一实施例中空调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实施例中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实施例中端盖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一实施例中端盖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一实施例中端盖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空调;100、换热器;110、端盖结构;112、端盖本体;1122、端盖延伸段;1124、端盖前端段;1126、端盖进水口;1128、端盖出水口;120、第一连接管道;130、第二连接管道;200、水泵;300、输送管;310、第一段管体;320、第二段管体;400、第一温度传感器;500、第二温度传感器;600、第一压力传感器;700、第二压力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传统的制冷系统存在输送管的传输阻力较大,造成制冷系统自身损耗较大,不利于制冷系统的高效化运行的问题,基于此,本申请提出了一种端盖结构110、换热器100及空调10,该端盖结构110、换热器100及空调10可以降低管道阻力,进而降低了因管道阻力带来的损耗,提升空调10运行的高效性。

请参照图1至图3,一实施例中的空调10包括换热器100及水泵200,在使用时,水泵200向换热器100进行供水,然后再通过换热器100将换热后的水输送至用户末端。

具体地,请参照图3至图6,图3展示了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图4展示了端盖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图5展示了端盖结构110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展示了端盖结构110的其中一个视角的平面图,从图3至图6可知,该换热器100包括端盖结构110,该端盖结构110包括端盖本体112及第一连接管道120,端盖本体112设有端盖出水口1128,第一连接管道120固设于端盖本体112并与端盖出水口1128连通,第一连接管道120与端盖本体112呈夹角设置,第一连接管道120的轴线与端盖本体112的轴线之间形成的第一夹角为θ,其中30°≤θ≤90°。

请参照图6,水沿端盖出水口1128排至第一连接管道120,通过第一连接管道120输送至用户末端。传统的端盖结构中,第一连接管道的轴线与端盖本体的轴线平行,且第一连接管道与该第一连接管道连接并连通的传输管道之间需要呈一定的角度才能将水往更高处(这里也可以向更低处运行,根据换热器的安装位置进行选择安装)进行输送,如此,水流在输送过程中遇到的阻力会很大,进而会增加了空调10的损耗。在实施例中,将第一连接管道120的轴线与端盖本体112的轴线之间形成的第一夹角θ,且第一夹角θ满足30°≤θ≤90°,如此,第一连接管道120及与第一连接管道120连接的传输管道两者之间的轴线可以保持在同一直线上,进而,在使用时,当水在往高处输送时无需拐弯且遇到的阻力较小,进而降低空调10的损耗,提升空调10运行的高效性。

具体地,θ可以为:30°、40°、45°、50°、60°、70°、80°及90°;优选的,θ可以为45°。

进一步地,请参照图4和图5,该端盖结构110还包括第二连接管道130,端盖本体112还设有端盖进水口1126,第二连接管道130固设于端盖本体112并与端盖进水口1126连通,如此,端盖进水口1126的安装高度和水泵200的出水口的安装高度差为h,其中,-2cm≤h≤2cm,如此,水泵200的出水口与端盖进水口1126的安装高度保持一致,在安装时,可以通过管道将水泵200的出水口与端盖进水口1126直连,进而可以省略传统空调10系统中水泵200的出水口与端盖进水口1126之间的其他连接管道路和连接弯头,降低管道损耗的同时可以降低管道成本和安装空间。

具体地,h可以为:-2cm、-1cm、0、1cm及2cm;优先的,h为0。

有必要说明的是,端盖进水口1126的安装高度和水泵200的出水口的安装高度指的是,端盖进水口1126和水泵200的出水口参照于同一基础面(如地面)的高度,这里端盖进水口1126的安装高度和水泵200的出水口的安装高度差在上述范围的目的是便于端盖进水口1126和水泵200的出水口之间通过管道直连,无需弯管或者通过管道拐弯安装。

具体地,端盖本体112中端盖出水口1128和端盖进水口1126的位置可以根据安装需要进行设置,请参照图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端盖进水口1126和端盖出水口1128位于端盖本体112的轴线的两侧。

为了进一步降低水的输送阻力,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将端盖本体112进行拉长,请参照图4,端盖本体112包括端盖延伸段1122及与端盖延伸段1122固定连接的端盖前端段1124,端盖延伸段1122设有端盖出水口1128,端盖前端段1124设有端盖进水口1126。具体地,请参照图4,端盖前端段1124的形状可以呈横截面的面积沿进水方向逐渐变大的弧形结构。

端盖延伸段1122沿端盖本体112的长度方向的长度为a,第一连接管道120的直径为d,其中,a≥d/sinθ。如此,当端盖延伸段1122的延伸长度的长度在该范围内时可以有效的降低水的输送阻力。

进一步地,请参照图1和图2,其中,图1展示了空调的其中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2展示了空调的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从图1至图2可知,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该空调10还包括输送管300,输送管300包括第一段管体310和第二段管体320,第一段管体310的一端与第一连接管道120的出口端连接并连通,第一段管体310的另一端与第二段管体320的一端连接并呈第三夹角设置,第三夹角为钝角或者锐角。如此,相比第一段管体310和第二段管体320垂直连接并连通的结构相比,将第一段管体310和第二段管体320之间形成一个钝角或者锐角后形成的输送结构(类似顺通的阀体结构),水流通的阻力较小,进而进一步降低空调10的损耗。

请参照图1,该本实施例中,空调10包括两个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涉及的换热器100,其中一个换热器100为冷凝器,另一个换热器100为蒸发器,冷凝器和蒸发器均包含端盖结构110,且端盖本体112上均开设有端盖进水口1126和端盖出水口1128。

由于传统的空调,连接端盖出水口的连接管道是与端盖本体的轴线是平行的,或者说连接管道是水平安装延伸的,当水沿端盖出水口排出至连接管道时,水在连接管道的径向方向存在一定的分层现象,导致沿径向方向分布的各个位置的水的温度不同,当采用温度传感器检测连接管道内水的温度时存在一定的误差。基于此,在本实施例中,该空调10还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400,第一温度传感器400固设于第一连接管道120,如此,由于第一连接管道120相对于端盖本体112是倾斜设置的,换句话说,当水沿端盖出水口1128排至第一连接管道120时,需要克服自身的重力,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端盖出水口1128排出的水是可以充分混合的,因此,位于第一连接管道120内的水不存在分层的现象,进而第一温度传感器400检测到的温度是精确的。

进一步地,该空调10还包括第二温度传感器500,第二温度传感器500固设于第二连接管道130。如此,通过第二温度传感器500检测第二连接管道130内中水的温度。

在使用时,需要通过第一温度传感器400检测的出水温度,通过第二温度传感器500检测进水温度,并通过进水温度和出水温度两者之间的差值来控制空调10的运作。

进一步地,该空调10还包括第一压力传感器600和第二压力传感器700,第一压力传感器600固设于第一连接管道120,第二压力传感器700固设于第二连接管道130。如此,通过第一压力传感器600检测第一连接管道120内水对第一连接管道120施加的作用力,通过第二压力传感器700检测第二连接管道130内水对第二连接管道130施加的作用力,通过获取第一压力传感器600检测到的压力与第二压力传感器700检测到的压力两者之间的差值来判断换热器100中的水的压力损耗。

进一步地,由于在所述第一连接管道120设置了第一压力传感器600,在第二连接管道上设置了第二压力传感器700,通过第一压力传感器600检测第一连接管道120内水对第一连接管道120施加的作用力,通过第二压力传感器700检测第二连接管道130内水对第二连接管道130施加的作用力,计算两个压力值之间的差值得到压力损耗值即可判断水的流量,此时,在安装时就可以取消了流量计,如此可以降低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