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水混合加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207654发布日期:2021-08-10 14:13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水混合加热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热交换设备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水混合加热器。



背景技术:

汽水混合加热器是一种新型的蒸汽直接加热装置,利用dlt汽水混合加热器对流串口管路实现蒸汽与液体双向通入,从而实现蒸汽直接对液体(如水)进行加热。但是具有少量噪音及振动,热效率高等特点,被广泛地应用在加热生活、生产用热水及热水除氧等系统中。目前,市场上的汽水混合加热器经长期使用后壳体内的杂质或脏物不易清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水混合加热器,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一个或多个。

本实用新型汽水混合加热器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上的进汽管、进水管和出水管,壳体内设置拉伐尔状喷管,进水管、拉伐尔状喷管与出水管之间同轴设置,壳体与拉伐尔喷管之间的环形空间形成蒸汽腔体,拉伐尔状喷管的外侧壁上设置若干斜通孔,进汽管上设置过滤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蒸汽通过拉伐尔状喷管上的斜通孔喷入水中,蒸汽与待加热水二者在高速流动中瞬间良好混合,以达到对待加热水进行加热的目的,过滤器可用于截留蒸汽中携带的赃物。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壳体的底部设置排污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过滤器无法截留的赃物沉入壳体底部后由排污口排出,维护方便。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过滤器为滤网,滤网上设置若干过滤孔。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蒸汽腔体中填充减震填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热器的噪音低。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斜通孔的轴线与拉伐尔状喷管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35°-6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汽水混合更充分均匀。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通过进汽管进入蒸汽腔体中的蒸汽压力大于通过进水管进入加热器的待加热水的水压0.05mpa。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加热器未通入蒸汽时,额定流量下,水头损失为5mh2o;通入蒸汽后,水头损失为1mh2o。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拉伐尔状喷管沿水流方向依次为渐缩管、喉口和渐扩管,渐缩管和渐扩管分别与进水管和出水管连通,斜通孔设置在渐扩管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蒸汽通过斜通孔喷入拉伐尔状喷管的渐扩管;待加热水由进水管经渐缩管进入拉伐尔状喷管的喉口后流速增大,在喉口位置流速达到最大,接着在渐扩管处高速喷出,流速减小,与喷入的蒸汽在高速流动中瞬时充分混合,蒸汽将热量传递给待加热水,使水温升高形成热水,而蒸汽降温冷凝成水,掺混到待加热水中,通过汽水混合换热,使热水温度更均匀,最后热水从出水管流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汽水混合加热器换热效率高,汽水混合均匀,噪音低且易于清理赃物和便于日常维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汽水混合加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剖视图;

图3是将本实用新型的汽水混合加热器应用在单向开式加热系统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将本实用新型的汽水混合加热器应用在单向开式加热系统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后说明:汽水混合加热器100,壳体1,进水管2,出水管3,进汽管4,拉伐尔状喷管5,渐缩管51,喉口52,渐扩管53,斜通孔54,蒸汽腔体6,填料7,过滤器8,排污塞9,蒸汽闸阀10、调节阀11,止回阀12,溢流阀13,喷头14。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2示意性地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水混合加热器。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汽水混合加热器包括壳体1,壳体1的两端分别设置进水管2和出水管3,壳体1的顶部设置进汽管4。壳体1内设置拉伐尔状喷管5,拉伐尔喷管沿着水平方向放置。进水管2、拉伐尔状喷管5与出水管3之间同轴设置,壳体1与拉伐尔喷管之间的环形空间形成蒸汽腔体6,蒸汽腔体6中填充有用于降低加热器噪音的减震填料7。其中,拉伐尔状喷管5沿水流方向依次为渐缩管51、喉口52和渐扩管53,渐缩管51和渐扩管53分别与进水管2和出水管3连通。渐扩管53上设置若干斜通孔54。使用时,蒸汽通过斜通孔54喷入拉伐尔状喷管5的渐扩管53,待加热水由进水管2经渐缩管51进入拉伐尔状喷管5的喉口52后流速增大,在喉口52位置流速达到最大,接着在渐扩管53处高速喷出,流速减小,与喷入的蒸汽在高速流动中瞬时充分混合,蒸汽将热量传递给待加热水,使水温升高形成热水,而蒸汽降温冷凝成水,掺混到待加热水中,通过汽水混合换热,使热水温度更均匀,最后热水从出水管3流出。斜通孔54的轴线与拉伐尔状喷管5的水平轴线之间的夹角为35°-60°。优选地,斜通孔54的轴线与拉伐尔状喷管5的水平轴线之间的夹角为45°,使得蒸汽与水混合更充分均匀。如果夹角偏小,蒸汽纵向喷入水中深度不够,与水混合不充分,有温度分层现象,即外周水温高、内部水温低;如果夹角偏大,蒸汽流就会阻碍水的流动。

进汽管4上设置过滤器,过滤器为滤网8,滤网8上设置若干过滤孔。过滤器可用于截留蒸汽中携带的赃物。壳体1的底部设置排污口,排污口上设置排污塞9。过滤器无法截留的赃物沉入壳体1底部后可打开排污塞9由排污口排出,维护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汽水混合加热器通过进汽管进入蒸汽腔体6中的蒸汽压力大于通过进水管进入加热器的待加热水的水压0.05mpa。加热器未通入蒸汽时,额定流量下,水头损失为5mh2o;通入蒸汽后,水头损失为1mh2o。

图3是将本实用新型的汽水混合加热器应用在单向开式加热系统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系统包括了本实用新型的汽水混合加热器100以及与汽水混合加热器100的进汽管4依次连接的蒸汽闸阀10、调节阀11和止回阀12。通过调节阀11控制蒸汽量,从而可以控制热水的温度。

图4为将本实用新型的汽水混合加热器应用在单向开式加热系统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系统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在汽水混合加热器100的出水管3道上设置溢流阀13和喷头14,喷头14可用于热水淋浴。

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的汽水混合加热器还可应用在循环加热系统中,例如反应罐液体循环加热系统和泳池循环加热系统等。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汽水混合加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进汽管、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壳体内设置拉伐尔状喷管,所述进水管、所述拉伐尔状喷管与所述出水管之间同轴设置,所述壳体与所述拉伐尔喷管之间的环形空间形成蒸汽腔体,所述拉伐尔状喷管的外侧壁上设置若干斜通孔,所述进汽管上设置过滤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水混合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底部设置排污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水混合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器为滤网,所述滤网上设置若干过滤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水混合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腔体中填充减震填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水混合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通孔的轴线与所述拉伐尔状喷管的水平轴线之间的夹角为35°-6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水混合加热器,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进汽管进入所述蒸汽腔体中的蒸汽压力大于通过所述进水管进入加热器的待加热水的水压0.05mpa。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水混合加热器,其特征在于:加热器未通入蒸汽时,额定流量下,水头损失为5mh2o;通入蒸汽后,水头损失为1mh2o。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水混合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拉伐尔状喷管沿水流方向依次为渐缩管、喉口和渐扩管,所述渐缩管和所述渐扩管分别与所述进水管和所述出水管连通,所述斜通孔设置在所述渐扩管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水混合加热器,属于热交换设备的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的汽水混合加热器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上的进汽管、进水管和出水管,壳体内设置拉伐尔状喷管,进水管、拉伐尔状喷管与出水管之间同轴设置,壳体与拉伐尔喷管之间的环形空间形成蒸汽腔体,拉伐尔状喷管的外侧壁上设置若干斜通孔,进汽管上设置过滤器。本实用新型的汽水混合加热器换热效率高,汽水混合均匀,噪音低且易于清理赃物和便于日常维护。

技术研发人员:陈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通宏大石化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1.27
技术公布日:2021.08.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