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拆卸的导风板组件及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793428发布日期:2021-12-04 11:09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一种方便拆卸的导风板组件及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调,具体为一种方便拆卸的导风板组件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2.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家家户户几乎都用上了空调。众所周知,空调在长时间使用中必定会积淀许多灰尘杂物,特别是进风口和出风口等风道区域,虽然设置在进风口处的过滤网可以拆卸清洗,但是风口的清洗还是一大难点,由于风口处设置有导风板、扫风叶片等零部件,因此导致风口处结构较为复杂;且由于市面上的空调导风板都较难拆卸或者不可拆卸,从而导致风口难以彻底清洗,进而对人们健康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3.目前现有的空调导风板结构,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7936430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导风板组件和空调器”,其中,所述导风板组件包括导风板和可滑动地设置在导风板上的插销,导风板包括基板和设置在基板上的定位凸起,插销包括沿插销的滑动方向延伸的波浪形卡槽,定位凸起卡设在卡槽内,以定位插销在导风板上的滑动位置。上述导风板组件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当导风板与支撑架之间的距离不同时,插销结构就难以满足导风板的连接要求的问题。但是上述导风板组件拆卸难度高,拆卸流程复杂,且伴随有一定的安全隐患,并且在装配时很难保证导风板能够与电机完全配合。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方便拆卸的导风板组件,所述导风板组件可以辅助用户对导风板进行快速拆卸,从而方便对风口进行清洗;此外,在拆卸导风板时,可以提高用户拆卸体验,同时降低安全隐患问题。另外,在重新装配时,可以保证导风板与空调电机实现完美配合。
5.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上述方便拆卸的导风板组件的空调器。
6.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7.一种方便拆卸的导风板组件,包括设置在空调壳体中位于风口处的导风板以及设置在导风板两侧的磁吸式可拆卸结构,所述导风板的两侧分别转动连接在所述磁吸式可拆卸结构中,其中,位于所述导风板中靠近空调电机的侧面上的磁吸式可拆卸结构为第二磁吸式可拆卸结构,位于所述导风板中远离空调电机的侧面上的磁吸式可拆卸结构为第一磁吸式可拆卸结构,其中,所述第二磁吸式可拆卸结构与所述空调电机之间通过齿轮传动机构连接。
8.优选的,所述磁吸式可拆卸结构包括固定盒以及设置在固定盒中的磁铁,其中,所述磁铁固定在所述固定盒内,所述固定盒上设置有转轴孔;所述空调壳体上设置有与所述固定盒配合的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磁铁。
9.优选的,所述第一磁吸式可拆卸结构中的固定盒的转轴孔内设置有环形凸筋,所
述导风板的板轴上设置有环形凹槽,当固定盒与导风板装配时,所述导风板的转轴插入所述固定盒的转轴孔内,所述转轴孔内的环形凸筋弹性变形,并卡在所述转轴的环形凹槽内。
10.优选的,所述齿轮传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空调电机的主轴上的主动齿轮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磁吸式可拆卸结构的固定盒上的从动齿轮,其中,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从动齿轮啮合。
11.优选的,所述从动齿轮为齿轮轴,所述齿轮轴包括轴体以及固定安装在所述轴体上的齿轮体,其中,所述轴体中远离所述齿轮体的端部用于与所述导风板上的连轴孔配合,以驱动所述导风板转动。
12.优选的,所述轴体中远离所述齿轮体的端部为六边形,所述导风板上的连轴孔为六边形孔。
13.优选的,所述第二磁吸式可拆卸结构中的转轴孔上设置有弹性限位结构,其中,所述齿轮轴的轴体上设置有环形限位部,所述环形限位部的直径大于所述转轴孔的直径,当所述齿轮轴安装在所述固定盒上时,所述环形限位部用于限制齿轮轴发生轴向位移。
14.优选的,所述从动齿轮由齿轮以及设置在齿轮上的传动轴组成。
15.优选的,所述固定盒包括盒体和盖体,其中,所述盒体上设置有插槽,所述磁铁安装在所述插槽中。
16.一种空调器,包括所述的方便拆卸的导风板组件。
17.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18.(1)、本实用新型的方便拆卸的导风板组件由导风板,第一磁吸式可拆卸结构和第二磁吸式可拆卸结构三大组件构成一体,整体安装到空调壳体上,拆卸时也是整体一体式拆卸清洗,这样不仅操作方便,而且不需拆卸其余零件,从而极大地提高拆卸效率。
19.(2)、本实用新型的方便拆卸的导风板组件在导风板的两端通过磁吸式可拆卸结构固定,并且第二磁吸式可拆卸结构通过齿轮传动机构与空调电机配合,使得拆卸安装容差性大,大大方便用户拆卸和安装。用户可以轻松地,不用借用工具,甚至不需太多外力即可拆卸,从而可以彻底清洗出风口,包括扫风叶片、风道等灰尘;保证空调清洁,对用户健康和使用体验有较高的提高,同时对于产品组装的方便性也有很好的提高。
附图说明
20.图1为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方便拆卸的导风板组件的空调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方便拆卸的导风板组件的结构简图。
22.图3为第二磁吸式可拆卸结构的安装示意图(局部)。
23.图4为第一磁吸式可拆卸结构的安装示意图(局部)。
24.图5为第二磁吸式可拆卸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爆炸视图)。
25.图6为第一磁吸式可拆卸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爆炸视图)。
26.图7为第二磁吸式可拆卸结构的内部示意图。
27.图8为第一磁吸式可拆卸结构的内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
方式不限于此。
29.实施例1
30.参见图1

图8,本实用新型的方便拆卸的导风板组件包括设置在空调壳体1 中位于风口处的导风板2以及设置在导风板2两侧的磁吸式可拆卸结构,所述导风板2的两侧分别转动连接在所述磁吸式可拆卸结构中,其中,位于所述导风板2中靠近空调电机3的侧面上的磁吸式可拆卸结构为第二磁吸式可拆卸结构,位于所述导风板2中远离空调电机3的侧面上的磁吸式可拆卸结构为第一磁吸式可拆卸结构,其中,
31.所述第一磁吸式可拆卸结构和第二磁吸式可拆卸结构均包括固定盒以及设置在固定盒中的磁铁4,其中,所述固定盒包括盒体11和盖体13,其中,所述盒体11上设置有插槽,所述磁铁4安装在所述插槽中;所述固定盒上设置有转轴孔;所述空调壳体1上设置有与所述固定盒配合的凹槽10,所述凹槽10内设置有磁铁4;
32.所述第二磁吸式可拆卸结构与所述空调电机3之间通过齿轮传动机构连接,其中,所述齿轮传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空调电机3的主轴上的主动齿轮5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磁吸式可拆卸结构的固定盒上的从动齿轮,其中,所述主动齿轮5与所述从动齿轮啮合。
3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从动齿轮为齿轮轴6,所述齿轮轴6包括轴体以及固定安装在所述轴体上的齿轮体,其中,所述轴体中远离所述齿轮体的端部为六边形,所述导风板2上的连轴孔为六边形孔;当所述轴体与所述导风板2上的连轴孔配合,可以驱动所述导风板2转动。
34.参见图1

图8,所述第一磁吸式可拆卸结构中的转轴孔内设置有环形凸筋7,所述导风板2的板轴上设置有环形凹槽8,当固定盒与导风板2装配时,所述导风板2的转轴插入所述固定盒的转轴孔内,所述转轴孔内的环形凸筋7弹性变形,并卡在所述转轴的环形凹槽8内。
35.通过上述设置,当导风板2的转轴插入固定盒中的转轴孔内时,转轴孔内的环形凸筋7弹性变形,直到导风板2的转轴插入到位,此时环形凸筋7弹性恢复,并卡转轴的环形凹槽8内,从而可以限制导风板2左右运动范围,防止拆卸导风板2时,导风板2与固定盒脱离。
36.参见图1

图8,所述第二磁吸式可拆卸结构中的转轴孔上设置有弹性限位结构(可以参照环形凸筋7结构,或者采用筒夹、弹性卡盘等结构),其中,所述齿轮轴6的轴体上设置有环形限位部12(例如环形凸起),所述环形限位部12的直径大于所述转轴孔的直径,当所述齿轮轴6安装在所述固定盒上时,所述环形限位部12用于限制齿轮轴6发生轴向位移。
37.通过上述设置,当安装齿轮轴6时,将齿轮轴6从右往左穿过固定盒上的连轴孔,当环形限位部12在力的作用下穿过固定盒的转轴孔后,起到了限制齿轮轴6脱出的作用;而齿轮轴6的六边形的轴体和导风板2上的六边形的连轴孔配合,齿轮轴6转动从而带动导风板2摆动。
38.参见图1

图8,本实用新型的方便拆卸的导风板组件的工作原理是:
39.本实用新型的方便拆卸的导风板组件由导风板1,第一磁吸式可拆卸结构和第二磁吸式可拆卸结构三大组件构成一体,整体安装到空调壳体1上,拆卸时也是整体一体式拆卸清洗,方便,不需拆卸多个零件。
40.当导风板组件需要装配回去时,只需把导风板组件两端对准空调壳体两端的凹槽插下,空调壳体两端对应固定盒的位置内部分别都放置有磁铁,当固定盒靠近空调壳体的
凹槽时,固定盒内的磁铁与空调壳体内部的磁铁的相互吸引力下,可以很轻松地把导风板组件安装到位,且在磁铁的吸力下,导风板组件不用会脱离整机,同时空调面板闭合后会压住第一磁吸式可拆卸结构和第二磁吸式可拆卸结构的固定盒,从而使得导风板组件不会有掉出的隐患。
41.在导风板组件安装到位后,导风板2的摆动是通过固定在空调底壳上的空调电机3驱动,通过带动主动齿轮5转动,然后再通过齿轮啮合传动带动齿轮轴6以及导风板2转动。因齿轮轴6是固定在导风板组件上,主动齿轮5是安装在空调电机3的主轴上,所以两者只是啮合配合,不是卡扣或者插销、或者螺钉固定,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容差性较高,用户可以轻易安装到位。反之拆卸导风板清洗时,只需打开空调壳体即可轻松拿下导风板组件清洗,以及清洗扫风叶片风道等。
42.实施例2
4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从动齿轮由齿轮以及设置在齿轮上的传动轴组成。
44.实施例3
45.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器包括所述的方便拆卸的导风板组件。
46.上述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内容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块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